- 年份
- 2024(2816)
- 2023(4300)
- 2022(3590)
- 2021(3502)
- 2020(2830)
- 2019(6904)
- 2018(6575)
- 2017(12140)
- 2016(6375)
- 2015(7389)
- 2014(7170)
- 2013(7495)
- 2012(7089)
- 2011(6813)
- 2010(6486)
- 2009(6054)
- 2008(6014)
- 2007(4960)
- 2006(4272)
- 2005(4146)
- 学科
- 济(31345)
- 经济(31311)
- 管理(15343)
- 业(14885)
- 方法(14211)
- 数学(12811)
- 数学方法(12754)
- 中国(12146)
- 企(11464)
- 企业(11464)
- 贸(9023)
- 贸易(9017)
- 易(8912)
- 农(6805)
- 财(6070)
- 学(5722)
- 制(5618)
- 关系(5462)
- 银(5299)
- 银行(5293)
- 融(5253)
- 金融(5250)
- 行(5212)
- 出(5178)
- 业经(5103)
- 环境(4697)
- 发(4506)
- 农业(4236)
- 和(4228)
- 口(4212)
- 机构
- 大学(100168)
- 学院(94824)
- 济(51344)
- 经济(50817)
- 研究(40647)
- 管理(35077)
- 中国(32130)
- 理学(30421)
- 理学院(30044)
- 管理学(29771)
- 管理学院(29593)
- 京(22067)
- 科学(21414)
- 财(21206)
- 所(20261)
- 研究所(18623)
- 经济学(18043)
- 财经(17479)
- 中心(16823)
- 经(16403)
- 经济学院(16239)
- 北京(14874)
- 院(14126)
- 农(13792)
- 财经大学(13337)
- 科学院(12851)
- 范(12215)
- 师范(12120)
- 研究中心(11952)
- 江(11356)
- 基金
- 项目(63491)
- 科学(51345)
- 基金(50471)
- 研究(46237)
- 家(44649)
- 国家(44328)
- 科学基金(37426)
- 社会(32757)
- 社会科(31230)
- 社会科学(31225)
- 基金项目(25675)
- 自然(22713)
- 自然科(22248)
- 自然科学(22241)
- 自然科学基金(21914)
- 资助(21165)
- 教育(20721)
- 省(19285)
- 划(18237)
- 中国(17111)
- 部(16640)
- 编号(16009)
- 国家社会(15461)
- 教育部(14656)
- 重点(14617)
- 成果(13888)
- 发(13620)
- 创(13127)
- 人文(13110)
- 大学(12816)
共检索到145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三安
该文研究了粉蚧科安粉蚧族的中国种类 ,计有 7属 16种 ,其中包括 2新种 ,即湖北安粉蚧Antoninahubeianasp .nov .和梵净巢粉蚧Nesticoccusfanjingensissp .nov .,并提供了该群中国种类的分属分种检索表 .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关键词:
安粉蚧族 粉蚧 新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筱 武三安
该文记述了采自北京的毡蚧属 1新种———栾树毡蚧Eriococcuskoelreuteriussp .nov .,详细描述和图示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 ,并与近似种山杏毡蚧EriococcusarmeniacusTang(1995 )进行了比较 ,二者均可依据肛前刺 2根 ,尾瓣内缘锯齿状 ,而明显区别于本属的其他种类 .新种的雌成虫与山杏毡蚧的雌成虫区别特征为 :前者触角 7~ 8节 ,触角7节时 ,第 4节最长 ,触角 8节时 (第 4节分化为 2节 ) ,第 3节最长 ;后者触角 6~ 7节 ,第 3节最长 .前者体背缘刺每腹节每侧 2根 ,后者每腹节每侧 3根 .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毡蚧科 新种 北京 栾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三安 程桂芳
报道发现于北京国槐上的蚧虫一新种——槐树长珠蚧(NeogreeniasophoricaWu,sp.nov.),详细记述并描绘该种各虫龄的形态特征,编制长珠蚧属(NeogreeniaMacGillivray)世界种类的分种检索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三安 尉万葱
山西杉苞蚧PhysokermesshanxiensisTang是一种新发现的园林害虫。在山西中部严重危害白PiceameyeriRehd .etWils.为害轻者树势衰弱 ,重者整株枯死。本文首次描述和图示了各幼虫期虫态和雄成虫的形态特征 ,重描了雌成虫的形态。同时也观察了其生物学特性 ,结果表明 :该虫在山西中部 1年发生 1代 ,以2龄若虫在 1年生枝条和针叶上越冬 ;取食为害高峰在 4月上旬至 5月中旬 ;行两性生殖 ,每雌产卵 1 5~ 1 1 4 3粒 ,平均 6 0 2 3粒 ;天敌主要有异色瓢虫Harmoniaoxyridis(Pallas)的十八斑变型和二星瓢虫Adali...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志刚 武三安 徐华潮
列出中国竹亚科植物上蚧虫 6科 40属 1 2 7种 ,其中粉蚧科 1 7属 2 1种 ,蚧科 3属 3种 ,仁蚧科 2属 3种 ,毡蚧科 1属 5种 ,链蚧科 5属 52种和盾蚧科 1 2属 42种。每一种都给出分布、寄主和寄生部位。建立了 2个新组合 :刺竹刺粉蚧Planococcusbambusicola(Takahashi) (移自Planococcoides)comb .n .和单竹蔗粉蚧Saccharicoccusbambusus (Tang)(移自Palmicultor)comb .n .。给出了 2个新异名 :即NipponalerdatriunphaZhang ,1 998s...
关键词:
竹亚科 蚧虫 中国 新组合 新异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兴平 李士竹
本文记述采自江西省甜槠树上的红蚧科一新记录属,苞红蚧属ReynvaaniaReyne,和一新种,刺苞红蚧Reynvaania spinatus sp.nov.,发现一龄若虫有形态二型性,对雌成虫和二型一龄若虫作了详描和图示。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林学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三安
该文首次描述和图示了九华囊粉蚧(Porisaccus jiuhuaensis(Wu))的各龄幼期特征.基于足和漏斗状内陷从第一龄若虫至成虫的发展变化情形,作者讨论了雌成虫体腹面的袋状附器的来源,认为其乃后足退化变形之物.
关键词:
九华囊粉蚧 幼期 形态特征 袋状附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玉丽 吕昭智 令狐伟 高桂珍
[目的 ]杏树鬃球蚧在新疆野果林暴发成灾,对野杏生存和野果林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本研究揭示该虫在新疆野杏上的生物学特性,旨在为防控杏树鬃球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巩留县和新源县通过室内实验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研究了杏树鬃球蚧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习性。[结果 ]杏树鬃球蚧属于性二型昆虫,雌成虫呈半球形,雄虫有翅。在新疆野果林1年发生1代,主要以2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越冬死亡率在65%以上,雌雄性比为1.02∶1。雌成虫平均产卵量527粒,卵的发育起点温度9.50℃,有效积温81.17 DD。杏树鬃球蚧在野杏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发生量无显著差异,主要分布在3年生枝条,且同一枝条阴面显著多于阳面。[结论 ]杏树鬃球蚧在新疆野果林的薄弱环节为2龄若虫出蛰期、膨大期(3月下旬至4月下旬)和1龄若虫涌散期(6月上、中旬),建议在此时期对该虫开展综合防治。
关键词:
野杏 杏树鬃球蚧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三安
以生物学或防治措施是否被研究作为有害蚧虫的判断标准,对我国大陆的有害蚧虫做了全面汇总。在我国大陆16科249属830种蚧虫中,有害蚧虫有13科84属211种,其中旌蚧科1属1种,珠蚧科4属13种,绵蚧科3属6种,粉蚧科19属40种,毡蚧科3属11种,胶蚧科2属3种,红蚧科2属6种,链蚧科4属7种,壶蚧科2属4种,球链蚧科2属2种,蚧科16属36种,仁蚧科1属1种,盾蚧科25属81种。通过对207种进行区系分析后表明:89种为东亚成分,52种广布于5或6个世界动物地理分布区,22种分布于3或4个世界动物地理分布区,全北成分17种,古北成分13种,东洋成分7种。
关键词:
有害蚧虫名录 区系分析 中国大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忠岐 克热曼·赛米 曹亮明 岳朝阳
【目的】开展吐伦球坚蚧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调查该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方法】采集■■树带有吐伦球坚蚧若虫、成虫的枝条,带回室内,置于试管中饲养,以获得天敌。【结果】调查发现一种寄生该害虫的金小蜂新种——吐伦球坚蚧蚧盾金小蜂Eunotus turanicusi Yang et Kereman,详细描述该寄生蜂新种的形态特征,提供清晰的形态特征彩色照片;并记述其生物学、分布等基础信息;列出区分新种与相近种——强壮蚧盾金小蜂E.strenus Xiao et Huang的检索表。【结论】本研究为生物防治吐伦球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卫敏 谢映平 薛皎亮 张艳峰 田芬 杨钤 吴俊 唐喜军 耿以龙 张英伟 赵常胜
【目的】研究日本松干蚧各龄期在我国3个气候区的发生时间、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天敌昆虫,为有效监测日本松干蚧发育和种群动态、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日本松干蚧在我国的分布现状,选择辽宁省抚顺市(LNFS)、山东省青岛市(SDQD)和浙江省金华市(ZJJH)作为3个气候区的代表,于2011—2013年,在日本松干蚧危害的林区布点,采用野外连续调查和室内显微镜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日本松干蚧在3个气候区1年都发生2代,以1龄寄生若虫越冬,但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明显不同,ZJJH种群3月上旬开始出蛰,SDQD和LNFS种群4月下旬—5月上旬才出蛰,LNFS种群在10月份进入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吉锐 郑晨义 杜予州 王浩 周国鑫 徐志宏
【目的】调查国内部分地区危害竹类植物的粉虱科害虫种类,为种类鉴定和虫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竹类植物上的粉虱伪蛹制作玻片标本,进行观察鉴定。【结果】记述了危害竹类植物的3种粉虱:长刺刺粉虱Aleurocanthus longispinus Quaintance&Baker,该种为中国新记录种;马氏粉虱Aleurolobus marlatti(Quaintance),系首次在竹类植物上发现;竹褶粉虱Crenidorsum multipapillus(Singh)。重新描述了3种粉虱伪蛹形态特征,提供了寄主植物、地理分布信息及伪蛹生态照和玻片标本照片。研究标本保存在浙江农林大学昆虫标本室。此外,通过查阅文献统计全世界危害竹类植物的粉虱种类,有11属21种,隶属于1亚科。【结论】我国华东华南地区有3种危害竹类植物的粉虱,今后应扩大调查范围,进一步掌握国内竹类植物上粉虱的种类、分布与危害状况。
关键词:
竹类植物 半翅目 粉虱科 新记录种 中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哲民 聂晓萌
记述采自中国云南省西部地区的直翅目蚱科3新种,即瘤肩蚱Tetrix torulihumerussp.nov.,黑条蚱Tetrix nigtistriatussp.nov.及白边蚱Tetrix albomarginis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关键词:
直翅目 蚱总科 蚱科 新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祥盛 李子忠 蒋书楠
本文记述采自我国西南地区竹子上的飞虱科昆虫 2新种 :翅斑竹飞虱BambusiphagamaculataChenetLisp .nov .和江津短头飞虱EpeurysajiangjinensisChenetChiangsp .nov .,与近似种进行区别 ,附主要特征图。该 2新种以刺吸汁液和产卵等方式危害竹子 ,危害较为严重。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哲民 魏秀娟 李敏
记述采自中国云南、湖北及陕西3省直翅目蚱总科昆虫5新种,即狭顶羊角蚱Criotettix strictvertex sp.nov.、拟狭顶羊角蚱Criotettix strictvertexoides sp.nov.、五峰拟大磨蚱Macromotettixoides wufengensis sp.nov.、秦岭大磨蚱Macromotettix qinliingensis sp.nov.及黄纹波蚱Bolivaritettix galbustrial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关键词:
直翅目 蚱总科 新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