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
- 2023(1587)
- 2022(1292)
- 2021(1315)
- 2020(1052)
- 2019(2602)
- 2018(2433)
- 2017(4433)
- 2016(2744)
- 2015(3228)
- 2014(3296)
- 2013(3235)
- 2012(3087)
- 2011(2825)
- 2010(2849)
- 2009(2300)
- 2008(2131)
- 2007(2013)
- 2006(1774)
- 2005(1632)
- 学科
- 济(9829)
- 经济(9827)
- 农(4126)
- 业(3985)
- 地方(3890)
- 管理(3704)
- 教学(3116)
- 农业(2969)
- 体(2825)
- 理论(2666)
- 学法(2448)
- 教学法(2448)
- 制(2236)
- 企(2205)
- 企业(2205)
- 学理(2201)
- 学理论(2201)
- 中国(2166)
- 关系(2081)
- 学(1950)
- 地方经济(1938)
- 联合(1831)
- 业经(1782)
- 合体(1743)
- 经济联合(1743)
- 经济联合体(1743)
- 联合体(1743)
- 教育(1660)
- 方法(1630)
- 度(1607)
- 机构
- 学院(35629)
- 大学(32698)
- 研究(14691)
- 农(12559)
- 科学(10602)
- 济(10595)
- 经济(10186)
- 中国(9927)
- 管理(9874)
- 农业(9468)
- 业大(8856)
- 所(8332)
- 理学(8190)
- 理学院(8055)
- 管理学(7743)
- 研究所(7722)
- 管理学院(7678)
- 省(7603)
- 技术(7307)
- 京(7183)
- 江(7148)
- 中心(6607)
- 农业大学(6255)
- 职业(5842)
- 院(5618)
- 范(5469)
- 师范(5425)
- 州(5340)
- 室(4771)
- 技术学院(4685)
共检索到58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安溪县龙涓乡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7月成立,现有成员158户,注册资金2000万元,茶园面积5900亩,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其中有机认证320亩,拥有经营林权证。并与台湾有机农业研究基金会、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建立了"闽台茶叶安全生产管理与质量溯源平台软件系统。"经营管理模式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农资、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福建省安溪县龙涓乡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7月成立,现有成员158户,茶园面积5900亩,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拥有经营林权证。并与台湾有机农业研究基金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合作率先建立了"闽台茶叶安全生产管理与质量溯源平台软件系统"。经营管理模式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生产、统一品牌"。做法和成效可概括为"专业分工、规模发展、精耕细作、公司运作、效益保障、质量追溯"。在三年的发展中获得荣誉:省、市、县示范合作社;福建省名牌农产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辉 王杰 周慧颖
本文以贵州N村茶叶合作社作为个案分析,验证了隐形策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隐形策略作为合作社参与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从微观层面上观察合作社产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真实样态,而且能清晰的感知政府、企业、乡村能人以及普通农户四类不同主体行为对合作社产权界定造成的影响。但仍需注意的是,隐形策略所带来的结果及其有限作用,因为一旦隐形策略作为合作社发展的惯用理念时,将会对未来合作社产权的改革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规范合作社产权制度以及主体行为将会是保障产权制度落实的一个可选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辉 王杰 周慧颖 康峻珲
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构成要素,产权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合约安排。与以往研究思路不同的是,本文尝试提出"隐形合约"概念,以此来强调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不仅仅是一种靠模仿和移植资本市场的市场合约,更是一种兼有社会属性的合约关系。一方面,这种隐形合约嵌入到人格化体系之中,能够反映出其与制度环境变化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情感性隐形合约与工具性隐形合约两种非正式的界定方式,使得合作社产权在不同的主体行为人之间得以界定。正因如此,本文提出了隐形合约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N村茶叶合作社的动态事件为例,体现出隐形合约在合作社产权界定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隐形合约 产权界定 动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聘奇 税伟 范冰雄 王武林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与问卷调查对福建省安溪县专业化茶区产业集群进行数据收集,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专业化茶区产业集群集体效率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并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集体效率较强,集群集体效率与企业规模之间总体呈现正相关;较大规模的企业因生产要素等优势而享有更多专业性基础服务设施和科研机构支持,在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方面体现较强的独立性,企业间的合作或竞争具较低程度的依赖性和相关性;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对生产商间的水平联合行动,与集群内部的垂直联合行动,与其他厂商之间的竞争合作双边关系,亦或政府协会所给予的协助支持,都显示出较强的依赖性和相关性。
关键词:
集体效率 专业化茶区 指标体系 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中春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创新是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对苏州市古尚锦碧螺春茶叶合作社改制的调查,发现了在政府规范发展政策的引导下,合作社的基本制度可以从二次分配顺利转变为土地入股(干股),使合作社的组织结构从松散型转向紧密型,为政府扶持合作社从而带动农民受益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为提高组织效率和解决合作社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提供了途径,也为创新农民承包地集约使用方式提供了条件。本文认为,这一转变是对现行合作社基本制度和农民土地承包使用制度的重大创新,是一项有益的探索,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合作社 土地制度 制度创新 政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逸芳 苏时鹏 王姿燕 黄森慰
基于福建省安溪县茶叶生产的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安溪茶叶生产效率,得出安溪茶叶生产总体效率不高,技术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经营规模偏小、资源浪费严重等结论,提出科技兴茶、建立生产效率信息平台、加快茶园流转体制改革等建议。
关键词:
茶叶 生产效率 DEA 安溪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俏 任大鹏
以公司为代表的经营主体在产业链一体化过程中难以规避由于农产品同质性造成的质量安全风险责任回溯路径的断裂,为合作社参与供应链产中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现实需求。本文基于落花屯茶叶合作社的案例,引入风险分析视角,提出合作社质量安全风险共担的理论基础,归纳合作社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的形成要素,论证了合作社以组织模式创新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税伟 吴朝玮 付银
目的 通过探究福建省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储量,揭示各碳素指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有助于为减少茶园温室气体排放和建设生态茶园提供决策支撑。方法 运用反硝化分解(denitrification decomposition, DNDC)模型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茶园土壤碳素进行模拟和研究。结果 (1) 经过参数率定的DNDC模型对茶园土壤碳素动态循环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 安溪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丰富,土壤肥力较好。凋落物输入碳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入的主要来源,平均输入量为505.52 kg·hm~(-2),而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CO_(2)排放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出的重要途径,平均CO_(2)排放量为883.78 kg·hm~(-2);(3) 茶园SOC_(10~20cm)量、凋落物输入碳量、CH_(4)排放量、CO_(2)排放量均呈现空间聚集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安溪县西部的低山与中低山地区;(4) 初始土壤属性中黏粒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空间分异的关键因子,其中土壤黏粒含量对茶园土壤CO_(2)排放量和CH_(4)排放量的影响最强且负向作用效果明显。结论 安溪县西部等低山和中低山区域土壤肥力较好,但亦应谨慎对待该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问题,可采用合理的茶园管理方式权衡茶园土壤碳素输入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税伟 吴朝玮 付银
目的 通过探究福建省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储量,揭示各碳素指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有助于为减少茶园温室气体排放和建设生态茶园提供决策支撑。方法 运用反硝化分解(denitrification decomposition, DNDC)模型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茶园土壤碳素进行模拟和研究。结果 (1) 经过参数率定的DNDC模型对茶园土壤碳素动态循环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 安溪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丰富,土壤肥力较好。凋落物输入碳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入的主要来源,平均输入量为505.52 kg·hm~(-2),而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CO_(2)排放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出的重要途径,平均CO_(2)排放量为883.78 kg·hm~(-2);(3) 茶园SOC_(10~20cm)量、凋落物输入碳量、CH_(4)排放量、CO_(2)排放量均呈现空间聚集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安溪县西部的低山与中低山地区;(4) 初始土壤属性中黏粒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空间分异的关键因子,其中土壤黏粒含量对茶园土壤CO_(2)排放量和CH_(4)排放量的影响最强且负向作用效果明显。结论 安溪县西部等低山和中低山区域土壤肥力较好,但亦应谨慎对待该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问题,可采用合理的茶园管理方式权衡茶园土壤碳素输入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税伟 陈毅萍 吴聘奇 王武林
农业区域专业化是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专业化农业区域的地方商业环境质量是解释其竞争优势的重要视角和方法。研究以福建省安溪县专业化茶区为例,以"钻石模型"和"粮仓模型"为基础,构建包括"区域文化"和"外来投资"因素在内的专业化农区商业环境评价的假设模型和44个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专业化茶区的商业环境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最终重构了纳入"地方政府"等5个直接关键要素和包括"区域文化"等3个间接要素的商业环境"粮仓"模型,在茶叶产业成功验证了"粮仓"模型在我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税伟 陈毅萍 吴聘奇 王武林
农业区域专业化是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专业化农业区域的地方商业环境质量是解释其竞争优势的重要视角和方法。研究以福建省安溪县专业化茶区为例,以"钻石模型"和"粮仓模型"为基础,构建包括"区域文化"和"外来投资"因素在内的专业化农区商业环境评价的假设模型和44个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专业化茶区的商业环境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最终重构了纳入"地方政府"等5个直接关键要素和包括"区域文化"等3个间接要素的商业环境"粮仓"模型,在茶叶产业成功验证了"粮仓"模型在我国的可推广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商业环境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巧珍 戴永务 易祥发
茶庄园是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新载体,是融入了深厚人文文化的新型多元化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以茶庄园为研究尺度,研究其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意义。文章基于经营者和消费者双重视角,采用重要性-绩效分析法,选取精神、美学等指标对茶庄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进行双重维度的感知评价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茶庄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项目来源多样,部分项目具有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功能。(2)不同评价主体对茶庄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期望与体验存在差异。经营者对茶庄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各指标感知重要性评价和绩效评价分别为4.11~4.47(整体均值4.26)和4.06~4.28(整体均值4.17),消费者为3.88~4.40(整体均值4.09)和3.53~3.79(整体均值为3.65)。总体上看,二者的实际体验评价均低于期望值,而消费者的体验值尚未达到“满意”水平,且远低于经营者,表明人们对茶庄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具有较高的需求,但茶庄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开发与市场需求尚不一致,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之处。(3)美学、教育、娱乐与旅游是茶庄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关键价值,其中美学价值在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中最容易被感知。(4)经营者感知重要性对消费者感知绩效存在影响,且不同主体感知差异会影响茶庄园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调整资源配置、重点开发多功能生态系统文化服务项目、统一文化服务共识项目发展策略、关注并谨慎对待感知差异项目等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燕华
本文以福建省安溪县茶叶电商发展为案例,探讨了数字技术下沉乡村及运用到农业特色产业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技能重组及其带来的产业影响。在传统经营模式下,安溪茶叶产销呈现出农商一体和家业一体的格局,并广泛依赖亲属和乡缘网络维持生产及交易秩序。在电商模式下,茶区发生了农商分离、代际分化、人货分离等一系列基于技能重组的产业转型。电商化带来的一系列技能重组,是技术红利由小农户向大户和企业倾斜、老一辈向年轻一代转移的重要中介机制。在推动数字下乡及发展电商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关注数字技术与既有技能组合及社会结构的互动,以推动乡村产业朝着更加有序和良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电商 技能重组 红利分配 茶产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燕华
本文以福建省安溪县茶叶电商发展为案例,探讨了数字技术下沉乡村及运用到农业特色产业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技能重组及其带来的产业影响。在传统经营模式下,安溪茶叶产销呈现出农商一体和家业一体的格局,并广泛依赖亲属和乡缘网络维持生产及交易秩序。在电商模式下,茶区发生了农商分离、代际分化、人货分离等一系列基于技能重组的产业转型。电商化带来的一系列技能重组,是技术红利由小农户向大户和企业倾斜、老一辈向年轻一代转移的重要中介机制。在推动数字下乡及发展电商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关注数字技术与既有技能组合及社会结构的互动,以推动乡村产业朝着更加有序和良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电商 技能重组 红利分配 茶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