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573)
- 2022(601)
- 2021(640)
- 2020(476)
- 2019(1114)
- 2018(1247)
- 2017(2347)
- 2016(1294)
- 2015(1641)
- 2014(1512)
- 2013(1577)
- 2012(1653)
- 2011(1867)
- 2010(1692)
- 2009(1370)
- 2008(1332)
- 2007(1208)
- 2006(1418)
- 2005(1384)
- 2004(1187)
- 学科
- 图书(9999)
- 书馆(9518)
- 图书馆(9518)
- 工作(5146)
- 读者(3673)
- 学(2823)
- 络(2469)
- 网络(2469)
- 管理(2453)
- 图书馆学(2272)
- 化(2258)
- 自动(2192)
- 自动化(2192)
- 网络化(2190)
- 中国(1997)
- 和(1471)
- 电子(1381)
- 数字(1285)
- 电子图书(1285)
- 建设(1274)
- 组织(1230)
- 作者(1101)
- 工作者(1101)
- 书(1090)
- 藏(1060)
- 藏书(1058)
- 济(1047)
- 经济(1046)
- 事业(1011)
- 史(904)
- 机构
- 大学(19964)
- 图书(19187)
- 书馆(18752)
- 图书馆(18751)
- 学院(14736)
- 大学图书馆(8268)
- 管理(6107)
- 范(4469)
- 师范(4445)
- 信息(4388)
- 理学(4315)
- 理学院(4211)
- 研究(4206)
- 京(4195)
- 管理学(4104)
- 管理学院(4022)
- 州(3902)
- 江(3482)
- 师范大学(3318)
- 中国(3141)
- 科学(3102)
- 北京(2733)
- 信息管理(2662)
- 济(2634)
- 系(2492)
- 经济(2403)
- 广东(2237)
- 湖(2221)
- 南(2198)
- 所(2177)
共检索到35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周欣娟
安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也是秋收起义的重要爆发地之一。早期安源的工人图书馆是中国革命图书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阐述了安源工人运动的历史地位,深入挖掘和分析了早期安源工人图书馆的萌芽和创办,并论证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影响及所做贡献。
关键词:
安源工人运动 早期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沈占云
民国初期,随着中国图书馆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清末出现的对图书馆零星的理性认识也逐渐完善发展为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完成了从图书馆理论向图书馆学理论的转变,并且伴随着"新图书馆运动"掀起和深入,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在公共图书馆基础理论、图书馆管理思想和图书馆技术方法等方面完成了近代图书馆学学术的深刻转型。
关键词:
新图书馆运动 民国时期 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利宁
世界图书馆运动是国际图联和美国图书馆协会所发起的图书馆公众教育运动,通过此运动向全世界宣告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在21世纪的价值。并充分的体现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专门图书馆在世界范围内所扮演的独特而重要的角色。世界图书馆运动起源于美国图书馆运动,是由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和美国各地图书馆发起的5年期的公众教育运动。2001年4月1-7日,即美国全国图书馆周期间,美国图书馆协会正式对公众发起的美国图书馆活动使用了注册商标——@yourlibrary——以统一全国各图书馆的交流活动。2001年8月17~24日在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举行的2001国际图联大会期间正式展开世界范围内...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金荣
从20世纪初至今,在我国前后掀起了两次"新图书馆运动"。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图书馆事业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图书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价值观念上追求信息自由而公正地传播、管理手段上实现科学化人本化、技能方法上传统与现代的协调统一、服务方式的开放多元等方面的内容。两次"新图书馆运动"的萌发、产生和发展都基于社会需要现代化图书馆这一现实要求而展开。20世纪初的"新图书馆运动1.0"的功绩在于奠定了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格局;"新图书馆运动2.0"的功绩在于使现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价值观修复了长达百年的缺失。
关键词:
图书馆史 新图书馆运动 比较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丽芬
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基金会、图书馆构成了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知识圈。汉学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中文文献管理专门人才。借助洛克菲勒基金会、来华汉学家等汉学知识圈的内生力量,在国内官费留学无望的中国图书馆学人“另辟蹊径”获得了新的留美通道,国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和哥大图书馆等汉籍收藏重地成为留美图书馆学人主要的工读基地。文章探究了美国早期汉学知识圈与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留美之路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如何形成了互动的知识共同体,对于汉学研究及图书馆学研究具有学术史及知识史方面的重要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慧丽
概述民国时期图书馆学领域的儿童阅读研究状况,重点探讨其中论及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部分,相关论题主要包括儿童图书馆的进馆年龄限制、儿童年龄与读物的选择、儿童年龄与读物的装帧设计以及儿童年龄与阅读指导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其中所体现的先进理念进行提炼,以便为当今的早期阅读研究和图书馆的早期阅读服务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图书馆 早期阅读 阅读服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石嘉 朱通
抗战时期,国立大学图书馆在抢救中国文化、恢复图书馆事业、发起文化救亡运动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抗战爆发后,日军有意破坏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国立大学图书馆也惨遭劫难,为谋求生存和发展,只得内迁、重建。各图书馆通过积极寻找馆舍、增加藏书数量、调整运营管理等措施得以重建,并且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各图书馆采取征集抗战史料,抢救珍贵典籍,购置、编印及展览救亡图书,助力后方民众教育等措施,担负起文化救国、传承文脉的重要使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崔蕾
参与幼儿早期教育是图书馆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创新发展课题,图书馆开展幼儿早期教育应以适宜性、合作性、公平性、整体性原则为指导,实现参与模式及参与途径的多元化发展。美国图书馆在参与早期教育服务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指导,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国内图书馆可以此为鉴,积极探索本土化的幼儿早期教育实践途径。
关键词:
早期教育 图书馆 适宜性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少明
文章介绍了二十世纪初,在我国出现的“图博合一”的图书馆。这类图书馆既是公共图书馆,同时又兼为博物馆,一馆两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时公立博物馆的空缺,从而发挥了双重的社会教育机构的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 博物馆 图博合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辛复
以往有关图书馆史的资料多把藏书楼看作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来源,认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多由藏书楼演变而来。其实,藏书楼只是公共图书馆的来源之一,在此之外,书院、官书局和个人捐赠也为我国早期公共图书馆的创建,提供了包括馆舍、图书在内的物质基础,因而,同样也是我国早期公共图书馆的重要来源。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韦庆媛
早期清华图书馆曾几易其名。在近年来出版的一些相关书籍中 ,对此问题的记载 ,与早期文字档案材料记载出入甚大 ,异议颇多。笔者通过认真研究认为 ,清华图书馆最早建于1912年 ,称“清华学校图书室”,1916年暑假以后 ,改称“清华学校图书馆”,192 8年改称“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192 9年 1月开始 ,图书馆对外往来文书 ,正式使用“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印章。
关键词:
清华学堂 清华学校 国立清华大学 图书馆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慧
对国内外图书馆本质研究进行梳理,提出从知识的存在与运动方式角度认识图书馆。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具有运动的属性,其运动方式包括知识的状态变化和知识的传递与交换。从知识的记忆机制可推导出图书馆的运动机理——作为一种记忆机制与外部进行知识交换,进而提出图书馆的核心能力为进行人类主客观知识的(社会性职业化)交换。从"知识运动"的角度认识"图书馆",有助于从微观视角观察和理解"图书馆"并对其进行高度的科学抽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稌年
"新图书馆运动"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高潮期,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对当时主要的学术思想的梳理,可以归纳出它的核心思想是"保存文化、公共公开、推寻国宝、科学管理",这是一个逐步递增而又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保存文化"是基础,"公共公开"是手段,"推寻国宝"是深入,"科学管理"是关键。
关键词:
新图书馆运动 核心思想 图书馆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新图书馆运动”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上最值得研究的历史时间段,它是一个从中国藏书楼时代全面转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时间段,新图书馆运动的发动时期是十分困难的,是经过6年左右的宣传期后,才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期。在新图书馆运动宣传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沈祖荣、李大钊、戴志骞、杨昭心折、杜定友、刘国钧等先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