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6)
- 2023(14005)
- 2022(12149)
- 2021(11236)
- 2020(9286)
- 2019(21271)
- 2018(21422)
- 2017(41102)
- 2016(22215)
- 2015(25033)
- 2014(25284)
- 2013(25218)
- 2012(23679)
- 2011(21622)
- 2010(21872)
- 2009(20085)
- 2008(19406)
- 2007(17099)
- 2006(15428)
- 2005(14007)
- 学科
- 济(110650)
- 经济(110546)
- 管理(61063)
- 业(57788)
- 企(46443)
- 企业(46443)
- 方法(40734)
- 数学(34832)
- 数学方法(34489)
- 中国(28930)
- 地方(28671)
- 农(25835)
- 业经(23268)
- 学(22776)
- 财(20470)
- 农业(17815)
- 贸(16922)
- 贸易(16909)
- 制(16906)
- 地方经济(16888)
- 易(16244)
- 环境(15921)
- 和(15828)
- 融(15799)
- 金融(15798)
- 银(15525)
- 理论(15484)
- 银行(15482)
- 行(14963)
- 技术(14605)
- 机构
- 大学(324762)
- 学院(323141)
- 济(136956)
- 经济(134045)
- 管理(126124)
- 研究(116111)
- 理学(107960)
- 理学院(106702)
- 管理学(105039)
- 管理学院(104457)
- 中国(85980)
- 京(70723)
- 科学(70656)
- 财(60221)
- 所(59312)
- 研究所(53725)
- 农(51129)
- 中心(51023)
- 江(47869)
- 财经(47617)
- 业大(46472)
- 北京(45722)
- 范(44309)
- 师范(43903)
- 经(43092)
- 院(41856)
- 经济学(41130)
- 农业(39643)
- 州(39181)
- 经济学院(36641)
- 基金
- 项目(213906)
- 科学(167438)
- 研究(158556)
- 基金(153245)
- 家(132851)
- 国家(131700)
- 科学基金(112382)
- 社会(99516)
- 社会科(94256)
- 社会科学(94232)
- 省(83785)
- 基金项目(81283)
- 教育(71718)
- 自然(71605)
- 划(70110)
- 自然科(69868)
- 自然科学(69855)
- 自然科学基金(68556)
- 编号(64841)
- 资助(63497)
- 成果(53314)
- 发(49938)
- 重点(47788)
- 部(46859)
- 课题(45252)
- 创(43930)
- 创新(40970)
- 国家社会(40352)
- 发展(40295)
- 教育部(40127)
- 期刊
- 济(161769)
- 经济(161769)
- 研究(102978)
- 中国(64493)
- 学报(48824)
- 管理(48387)
- 农(47143)
- 科学(46129)
- 财(43285)
- 教育(37377)
- 大学(36862)
- 学学(34515)
- 农业(33036)
- 融(29973)
- 金融(29973)
- 技术(29029)
- 经济研究(26096)
- 业经(25544)
- 财经(23415)
- 问题(20594)
- 经(20068)
- 图书(17778)
- 技术经济(17308)
- 业(16598)
- 理论(16163)
- 科技(15466)
- 现代(15197)
- 商业(14935)
- 世界(14879)
- 贸(14642)
共检索到494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春才 陈晓洁 俞晓安
本文首先从宏观层面对安徽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在全国的地位做了描述和比较分析 ;然后依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安徽经济在三次产业结构、投资结构、轻重工业结构、工业经济类型结构、企业规模结构、轻重工业内部行业结构等六个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从而深刻地揭示出安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若干结论。
关键词:
安徽经济发展 产业分析 比较研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丁忠明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江苏、浙江相比,差距明显。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对于安徽的奋力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安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安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发展环境 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合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文章从安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安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基础、面临的问题及加快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所需要进行的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自主创新和服务创新,以期为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促进安徽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创新 安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丽萍
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省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定性描述和计量分析角度测评了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在计量分析中,运用Theil系数分解及基尼系数的产业结构及效应分解方法,基于皖北、皖中、皖江、皖南的地域空间划分,分别从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维度对2002—2008年安徽61个县份经济差距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从空间结构角度考察,安徽省地带间差距较小但呈逐年增大趋势;地带内差距较大,对全省总体差距起主导作用。从产业结构及效应角度考察,第一产业影响较小,第二产业是导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发展差距 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翠青 朱克俊 陈定洋 李静 程丹润 余卫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对形成与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阐述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本课题立足安徽实际,分析安徽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明确差距和努力方向,并给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 发展方式 转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贾妍
发展劳务经济,不仅有助于农民增收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有利于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通过劳务培训、打造品牌和环境建设等措施,强力推进安徽劳务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
劳务经济 农民增收 品牌战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道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艳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春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安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安徽应该抓住当前东部发达地区工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外部资金的进入,加大安徽的工业化步伐,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经济的繁荣。
关键词:
招商引资 安徽经济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荣天
[目的]县域作为中国最基本经济单元,县域经济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基础性地位;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指导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法]以中部地区安徽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6年县域人均GDP数据,运用变异系数、锡尔指数等定量分析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整体差异及其不平衡性;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描述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差异格局动态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解释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成因。[结果](1)2000年以来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在显著,具有"阶段性"特征(缓慢上升期、快速上升期、平稳增长期),四大区域间差异及皖江地区、皖中地区、皖北地区内部差异是研究期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贡献力。(2)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增强,县域经济局部形成"合肥—芜湖—马鞍山"集聚热点区,以及"宿州—阜阳—亳州"哑铃型塌陷冷点区。(3)资源禀赋差异、交通条件改善及区域发展政策是造成研究期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主要因素。[结论]从制定扶持皖北政策、合理布局县域产业及推动城镇化的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吉玉
当前流行的国际产业分工的"微笑曲线"理论,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基于"微笑曲线"理论,探索安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可以为加速安徽的崛起、实现安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微笑曲线 经济发展方式 产业分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戈世平
加入WTO对安徽省经济发展有利有弊 ,有机遇也有挑战。应对WTO ,应该趋利避害 ,掌握主动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关键词:
WTO 政府改革 安徽经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商德平 戴绍中 程泉民
一、安徽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国家城调总队《城市综合实力比较研究》课题组依据1996年人口和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等统计数据,对全国219个地级以上城市(未含拉萨、宿迁)进行综合实力分类和排序。将这些城市分为4大类。第一类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江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FDI对安徽经济总量增长是有贡献的,而且FDI还大幅度地促进了进出口的增长,并根据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发挥自身优势。
关键词:
安徽省 实证分析 FD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