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78)
- 2023(17019)
- 2022(14747)
- 2021(13754)
- 2020(11694)
- 2019(26544)
- 2018(26449)
- 2017(51182)
- 2016(27615)
- 2015(31113)
- 2014(30343)
- 2013(29675)
- 2012(27006)
- 2011(24069)
- 2010(23988)
- 2009(21668)
- 2008(20774)
- 2007(18093)
- 2006(15620)
- 2005(13042)
- 学科
- 济(111596)
- 经济(111487)
- 管理(82054)
- 业(80130)
- 企(67531)
- 企业(67531)
- 方法(53741)
- 数学(46895)
- 数学方法(46117)
- 农(30228)
- 中国(27817)
- 财(26394)
- 业经(26265)
- 技术(24462)
- 地方(24010)
- 学(22259)
- 农业(20496)
- 理论(19859)
- 制(18413)
- 贸(18265)
- 贸易(18254)
- 易(17706)
- 务(17104)
- 财务(17017)
- 财务管理(16984)
- 和(16972)
- 环境(16832)
- 企业财务(16075)
- 划(15605)
- 产业(15443)
- 机构
- 学院(380160)
- 大学(377978)
- 管理(156299)
- 济(150919)
- 经济(147733)
- 理学(136791)
- 理学院(135379)
- 管理学(132695)
- 管理学院(132017)
- 研究(120216)
- 中国(87335)
- 京(79098)
- 科学(75555)
- 财(65628)
- 农(59390)
- 所(58281)
- 业大(58071)
- 中心(55896)
- 江(54853)
- 财经(53624)
- 研究所(53484)
- 范(49542)
- 师范(49082)
- 北京(49045)
- 经(48939)
- 农业(46365)
- 经济学(45124)
- 州(44596)
- 院(44262)
- 技术(42364)
- 基金
- 项目(269760)
- 科学(213836)
- 研究(197461)
- 基金(195391)
- 家(169650)
- 国家(168265)
- 科学基金(146742)
- 社会(124370)
- 社会科(118002)
- 社会科学(117966)
- 省(108541)
- 基金项目(104008)
- 自然(96318)
- 自然科(94185)
- 自然科学(94164)
- 自然科学基金(92448)
- 教育(92041)
- 划(89368)
- 编号(80541)
- 资助(80400)
- 成果(62922)
- 重点(60184)
- 创(59278)
- 部(58755)
- 发(57874)
- 课题(55424)
- 创新(54810)
- 科研(51213)
- 国家社会(50768)
- 教育部(50753)
- 期刊
- 济(157451)
- 经济(157451)
- 研究(104906)
- 中国(71225)
- 管理(57787)
- 学报(57556)
- 科学(54249)
- 农(53124)
- 财(49359)
- 教育(45303)
- 大学(44506)
- 学学(41921)
- 技术(38716)
- 农业(37541)
- 业经(27792)
- 融(27244)
- 金融(27244)
- 经济研究(25394)
- 财经(25038)
- 经(21483)
- 技术经济(20636)
- 科技(20594)
- 问题(20186)
- 业(20177)
- 图书(19191)
- 统计(18399)
- 策(17665)
- 理论(17195)
- 商业(17159)
- 版(17048)
共检索到535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余泉 韩东林
本文利用DEA模型对2004—2008年安徽省高技术产业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安徽省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水平较高,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同时产业内部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效率水平较低,甚至呈下降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钱丽 陈忠卫 肖仁桥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理论,构建规模报酬可变情形下的两阶段链式关联DEA模型,对2005—2009年安徽、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了2005—2009年安徽省五大高技术行业创新的整体效率和分阶段效率的行业差异,给出了4种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利用模式。研究表明:与其他样本省市相比,2005—2009年期间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效率的年均值较高,虽然2008—2009年的整体效率值偏低,但较高的两阶段关联强度提升了其整体效率的年均值;安徽省的高技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魏方庆 储军飞 杨锋
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对于提升其国际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一般被划分为研发和商业化两个前后连续的子阶段。本文基于合作共赢的思想,从研发子阶段和商业化子阶段合作视角出发,建立双目标DEA模型。然后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在2013—2015年(包括三个连续的创新周期,即2013年代表2013—2015年;2014年代表2014—2016年;2015年代表2015—2017年)的整体创新效率、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偏低,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远大于商业化效率,较低的商业化效率是导致整体创新效率偏低的主因;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存在省际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最后,根据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本文将29个省级高技术产业划分为四类,为每个省级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提出具体策略。本文丰富了评价理论与方法,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司颖洁 李姚矿
以高技术产业为对象,基于效率视角,运用DEA模型实证分析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相对于R&D来说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本和人员投入,适当加大风险投资的投入,对于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风险投资 R&D 技术创新 DEA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范德成 李盛楠
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和经济转化两个阶段,考虑初始创新投入在两阶段分配、非研发投入及新产品开发费用等因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构建共享投入关联型两阶段DEA模型,并测度了2013~2015创新年度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效率与两阶段效率。结果表明:大多数区域高技术产业初始创新投入对研发产出和经济产出均有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效率与两阶段效率都较低,且各区域创新效率水平差异较大;技术研发效率水平高于整体效率水平,而经济转化效率水平低于整体效率水平。最后,依据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两阶段效率及其在整体效率中的权重对各区域进行重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单边突破式、双向协调式等多条技术创新效率提升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佳伟 王美强 李丹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视角,考虑共享资源在两个子系统间的分配结构,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在内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2010—2014年的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水平不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效率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研发创新综合效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省际间高技术产业效率差距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显著高于成果转化效率,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利用模式属于"高技术开发,高成果转化"型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孟维站 李春艳 石晓冬
本文根据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特性,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别对研发阶段和转化阶段的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高技术的12个细分行业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研发阶段,还是转化阶段,综合效率提高的主要动力都是纯技术效率,但纯技术效率却一直受到环境的严重制约,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为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同时,各细分行业应根据自身的模式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战略。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媛 常向阳
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以江苏省高技术产业2004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对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投入与产出效率差距的分析,指出了技术创新相对有效与非有效的行业,并找出该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政策的制定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DEA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白雪洁 李爽
本文建立中国高技术产业研究部门与开发部门之间的关联模型,运用动态网络SBM模型测度了2010—2013年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总体效率、时期效率、部门效率以及时期部门效率水平。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地区差距明显;大多数省市高技术产业研究部门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低于开发部门;研发经费、人员及专利等投入要素普遍存在冗余。今后应从强化高技术产业的基础研究、加强区域技术资源整合、提高专利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研究和开发部门的创新能力协调度及技术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加豪 张鹏
文章基于创新系统的理论和随机前沿模型,发现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过程中,研发投入呈规模报酬递减性质,并且各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效率普遍比较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主要是投入驱动的而非效率驱动,同时发现该技术效率,随着更多非国有企业参与市场并进行研发活动和区域技术市场交易的活跃性加强而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系统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贻新 张光宇 张玉磊 廖丽平
结合高技术产业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关于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和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引入突变级数法构造了高技术产业技术能力突变评价模型,以中国2008年高技术产业中的5大行业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可为高技术产业中各行业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和相关行业部门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突变级数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吉生保 周小柯
本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2008年分省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以后,我国各省份高技术产业效率表现不容乐观,综合效率均值仅为0.523,且主要受制于规模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从区域角度来看,我国现阶段高技术产业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成国 李达耀 黄伟新
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鼓励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的促进进口政策,但其与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协同影响尚未受到关注。本文基于PVAR模型,利用2009—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进口贸易、国内研发活动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一个短暂的消化外来技术的吸收时滞,同时对国内研发投入产生一个挤出效应,而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在短期内对技术创新呈现负向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长期则具有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对策建议:重塑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进口贸易政策,构建协同、高效的自主创新体系,强化财税激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万亮 杨皎平 敖丽红
采用SE-DEA模型测度了1995年—2010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R&D活动效率,并引入创新政策作为投入变量,采用AHP和SE-DEA模型测度了创新政策对高技术产业R&D活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高技术产业R&D活动整体效率较高,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趋势,但存在部分年份效率值的起伏,且只有少数年份达到相对有效;另一方面,创新政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R&D活动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效益上,对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古晨光 李蕾 田宇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9年的区域创新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和区域熵方法分别测度区域创新效率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值,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全国层面看,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非线性倒U形关系。从区域层面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研究——基于共享投入的三阶段网络DEA模型
基于偏好多阶段DEA模型的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率与专利效率比较研究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
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的相对效率分析——基于超效率DEA方法
行业异质性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创新价值链效率测度——基于SFA修正的三阶段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区域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方法
高技术产业地区研发创新效率的决定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绩效分析——基于熵值和TOPSIS法物元评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