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7)
2023(10966)
2022(9834)
2021(9312)
2020(7900)
2019(18199)
2018(18349)
2017(35313)
2016(19550)
2015(22098)
2014(22007)
2013(21769)
2012(20197)
2011(18190)
2010(17990)
2009(16181)
2008(15708)
2007(13406)
2006(11686)
2005(9944)
作者
(58226)
(48531)
(48194)
(45811)
(31137)
(23303)
(21685)
(19224)
(18623)
(17191)
(16898)
(16366)
(15434)
(15321)
(14934)
(14894)
(14680)
(14277)
(13896)
(13806)
(12244)
(11995)
(11855)
(11135)
(10934)
(10840)
(10731)
(10620)
(9712)
(9697)
学科
(74520)
经济(74435)
管理(51885)
(49294)
(40055)
企业(40055)
方法(35499)
数学(30721)
数学方法(30327)
(21382)
(20864)
中国(17976)
地方(17523)
(17143)
业经(16416)
农业(14510)
环境(13508)
(12689)
理论(12616)
(12438)
贸易(12432)
(11994)
(11862)
技术(11424)
(10819)
(10787)
财务(10728)
财务管理(10711)
企业财务(10161)
教育(10004)
机构
大学(276438)
学院(273928)
管理(108826)
(101096)
经济(98694)
理学(95198)
研究(95187)
理学院(94028)
管理学(92188)
管理学院(91719)
中国(67867)
科学(64797)
(59518)
(50601)
(49580)
业大(46216)
研究所(46168)
(44585)
中心(42586)
(40026)
农业(39997)
(38562)
师范(38174)
北京(37073)
财经(36455)
(34832)
(33180)
(32280)
师范大学(31254)
(29708)
基金
项目(198496)
科学(155128)
基金(143276)
研究(140903)
(126993)
国家(125988)
科学基金(106799)
社会(85409)
社会科(80649)
社会科学(80621)
(79353)
基金项目(77737)
自然(73013)
自然科(71236)
自然科学(71216)
自然科学基金(69890)
(66957)
教育(63819)
资助(58571)
编号(57439)
成果(45999)
重点(45106)
(42892)
(42503)
(40660)
课题(39597)
科研(38801)
计划(38138)
创新(38005)
大学(35825)
期刊
(108119)
经济(108119)
研究(76532)
学报(50103)
中国(48810)
科学(45787)
(45359)
管理(36996)
大学(36385)
学学(34354)
农业(31841)
(30784)
教育(29747)
技术(22110)
(18837)
金融(18837)
业经(17983)
财经(16212)
(16109)
经济研究(15975)
资源(15514)
图书(15341)
科技(14569)
问题(13998)
(13833)
理论(13617)
(13603)
业大(13462)
林业(12857)
实践(12770)
共检索到385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凤娇  王体健  邱康俊  温华洋  刘惠兰  陆明明  石春娥  杨元建  
基于1980~2010年期间63个国家级气象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对安徽省霾污染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相对湿度和风速等主导气象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95年前,安徽省的霾频次呈现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季节变化特征;其后季节差异减小,霾天气趋于常年化.(2)近30年来,夏秋季霾频次逐年明显上升(1995年前后增加最明显),春冬季则表现出微弱的增长趋势.(3)霾发生时,四季的风向均表现出高东北风频次、多静风、低偏南风频次的分布特征;夏秋季霾发生时的风速明显减小,48.5%和54.5%的霾发生时的风速(14时)小于2m/s.(4)安徽省大部分区域的霾易生成于高相对湿度(>70%)环境下,但高污染的合肥和蚌埠,约71.2%和68.9%的霾生成于低相对湿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扬眉  杨桂元  
以安徽省CPI月度数据为样本数据,利用Eviews6.0软件,建立乘积季节预测模型,并用该模型预测安徽省未来三个月的CPI指数,结果比较真实、能准确地反映安徽省CPI变化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艳平  贾金田  付智勇  周卫军  蔡崇法  
在2007年5月到2008年1月期间,供试土壤为红壤及坡面坡度为15°条件下,利用定位观测数据,探讨了天然降雨条件下浅沟侵蚀小区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了降雨、土壤质地、等高绿篱、浅沟地形等四个因素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区坡面0-45 cm土层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与降水变化一致,降水是影响浅沟坡面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原因;绿篱对浅沟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因存在季节性的差异,雨季等高绿篱措施对提高浅沟坡面0-45 cm土层含水量作用显著,旱季则相反;土壤质地和浅沟微地形也是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重要因素,但其影响都不如降雨和绿篱的影响显著,种植绿篱有利于保持坡面水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伟  曹雯  姚筠  王晓东  段春锋  王胜  
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沿江地区棉花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以安徽省沿江地区12个棉花主产市、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平均气温、≥10℃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并讨论其变化对棉花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安徽省沿江地区棉花生长季平均气温和≥10℃积温均呈明显增加趋势(P0.05);日照时数显著减少(P<0.01),平均每10a减少46.92h。棉花气象产量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晓蓓  金素文  
利用安徽省78个气象台站1971~2010年能见度和相对湿度资料,统计出历年各站霾发生日数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历年霾日数变化趋势、EOF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近40a霾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霾日数存在显著的增多趋势;霾高发期在秋冬季,1月更是一年中霾发生最多的月份;5~6月是霾发生的次高峰,6月的极重霾为全年中最多;白天出现霾的几率高于夜晚,早上8时是一天中最容易出现霾的时刻。安徽省霾年平均日数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平原多于山区,主要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年平均霾日数较多,山区很少;沿淮淮北的极重霾日数最多。2007年前后霾的年平均日数达到40a来的最高值。霾日数EOF前4个模态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伟  阮新民  陈金华  王晓东  陈砚涛  伍琼  王珍  
为进一步了解安徽省双季稻安全生产界限温度日期变化特征,以安徽省22个双季稻生产市(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7年日平均气温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安徽省沿江双季稻区早稻安全播种期、移栽期和晚稻安全齐穗期、成熟期及双季稻安全生长期日数、积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安徽省沿江地区早稻安全播种期呈显著提前趋势(P0.05);安全生产期日数和积温增加显著(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君  沙丽清  张一平  宋清海  刘运通  邓云  邓晓保  
为探明热带季节雨林土壤溶解态有机碳(DOC)、溶解态氮(DN)的时空动态及与土壤温、湿度和土壤酸度的关系,本研究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开展了土壤剖面DOC和DN含量的研究,在同一自然年度,在雾凉季(1月),干季(3月),雨季前期(5月),雨季中期(8月),雨季后期(10月),按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DOC和DN含量、土壤温、湿度和酸度。结果表明: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土壤DOC和DN含量在0~60 Cm随深度增加而逐层递减,在60~100 Cm则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总体表现为表层DOC和DN含量较深层土壤含量高的剖面特征。热带季...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朱建成  赵宪勇  李富国  
利用2001年1月和2004年1月黄海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越冬群体的生物学资料和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1997~2003年海表水温资料,对鳀鱼的生长特征及其年际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水温与鳀鱼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2000年6、8、10月和2001年1、3、5月份的调查资料对鳀鱼生长的季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1年和2004年鳀鱼的Von Bertanaffy体长生长方程参数L∞、k、t0分别为190.1mm、0.47、-0.06和172.7mm、0.61、-0.17;体重生长方程的参数W∞、k、t0分别为45.4g、0.46、-0.11和35.5g...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胜  田红  谢五三  唐为安  丁霞  
利用安徽省70个台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根据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得到安徽省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GIS空间插值对气候舒适度进行综合区划和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气候舒适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区域分布特征,季节上每年4-10月气候总体舒适,而11月-次年3月气候相对不舒适;空间上南部地区气候较为舒适,而北部气候相对不舒适。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年气候舒适天数逐年增多,且在1986年左右存在一次显著性增多的突变;年不舒适日数明显减少,并且在1997年左右也发生一次显著性减少的突变。综合区划显示,全省气候最舒适区主要位于沿江地区和江南南部,而气候最不舒适区位于淮北东北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勇  张红  冯妍  
选用1971~2008年安徽省78个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析夏季降水和暴雨的气候变化规律。从结果来看安徽省夏季降水主要受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风、温、湿等气象因素的影响。根据主要影响因子的不同,按照降水特性以及行政边界将安徽省划分成了10个区,不同区域内降水特征和分布结构各有差异。在时间变化上,雨日出现概率有下降的趋势,但暴雨日比重和降水量均有升高的变化特征。综合而言,安徽省的降水朝着具有局地性、突发性的强降水过程方面发展,从而导致部分区域内突发性暴雨过程频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文龙  
借鉴条件价值评估法,基于安徽省农户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的实际调查,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对农户的支付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剖析结果显示:农户对于雾霾治理的支付意愿较高,其中68.9%农户表示愿意支付。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并按照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文化程度、农业收入比重、健康状况、雾霾治理现状评价、地理位置、政府治理能力的满意度以及年龄。根据农村地区雾霾治理的公共物品特征,应从重视政府的驱动作用,增加农村地区教育投入,优化收入结构,界定支付领域等主要方面来促成农户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的提升,同时亦可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启示与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文龙  
借鉴条件价值评估法,基于安徽省农户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的实际调查,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对农户的支付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剖析结果显示:农户对于雾霾治理的支付意愿较高,其中68.9%农户表示愿意支付。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并按照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文化程度、农业收入比重、健康状况、雾霾治理现状评价、地理位置、政府治理能力的满意度以及年龄。根据农村地区雾霾治理的公共物品特征,应从重视政府的驱动作用,增加农村地区教育投入,优化收入结构,界定支付领域等主要方面来促成农户雾霾治理支付意愿的提升,同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康西言  杨彬云  王鑫  
本文应用河北省沿海气象站1961年-2005年45年逐年各月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等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各月潜在蒸散量,并应用气候倾向率、气候趋势系数、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月气候条件、海盐生产季节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对海盐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北省3月-6月和9月-10月是最适宜海盐生产的季节;海盐生产季节各要素的变化特征为: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为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和蒸散量均为减少趋势,并且这种变化趋势是显著的;蒸散量是影响海盐生产的主要因素,而造成蒸散量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日照时数的减少;综合考虑,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温康民  史军  马井会  
选取长江三角洲146个观测站1961~201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霾日季节性的年际、年代际长期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霾多发时段随年际增长逐渐由冬季蔓延至春季,秋季和夏季。长三角平均霾日的季节变率从60~70年代的72.5%~78.5%,80年代跌至61.2%,到90年代跌至55.3%,而在本世纪的13 a低达52.3%,体现了长三角霾日变化季节性的年代际特征,即近53 a季节差异在不断减小,霾趋于常年化发生。霾日季节性的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还表明:近53 a长三角霾日呈持续上升趋势,1980年以前的2个年代增长缓慢,并维持低霾日水平,尽管1980年以后仍然增长缓慢,但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群英  李孝良  汪建飞  卫林  
氟是生态系统中一种重要微量元素,过量和不足都会影响人和动物健康,人体氟主要来自饮水和食物,土壤氟含量、形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影响着水和食物氟含量。以安徽省主要类型土壤为材料,采用连续化学提取的方法,测定了安徽省主要类型土壤全氟、水溶氟以及不同形态氟含量,分析了土壤氟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土壤全氟含量106.6~1 236.7mg/kg,平均为485.2mg/kg,全氟含量高低排序为菜地土>潮土>石灰土>黄棕壤>黄褐土>水稻土>砂姜黑土>黄红壤,成土母质是影响土壤全氟含量的主要因素。土壤水溶氟含量0.42~22.48mg/kg,平均为3.38mg/kg,水溶氟含量高低排序为菜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