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1)
- 2023(9712)
- 2022(7979)
- 2021(7527)
- 2020(6271)
- 2019(14018)
- 2018(13681)
- 2017(25507)
- 2016(13640)
- 2015(15102)
- 2014(14845)
- 2013(15051)
- 2012(13933)
- 2011(12390)
- 2010(12569)
- 2009(12253)
- 2008(12408)
- 2007(10958)
- 2006(9845)
- 2005(8957)
- 学科
- 业(79509)
- 济(64076)
- 经济(64002)
- 企(62530)
- 企业(62530)
- 管理(50261)
- 农(45558)
- 农业(30445)
- 业经(27305)
- 方法(24634)
- 财(21245)
- 数学(17490)
- 数学方法(17379)
- 务(16200)
- 财务(16195)
- 财务管理(16178)
- 中国(15588)
- 企业财务(15291)
- 技术(15056)
- 制(14157)
- 策(13815)
- 地方(12943)
- 划(11959)
- 体(11785)
- 和(11571)
- 贸(11307)
- 贸易(11301)
- 易(11005)
- 企业经济(10410)
- 理论(10362)
- 机构
- 学院(200042)
- 大学(188854)
- 济(89801)
- 经济(88298)
- 管理(84097)
- 理学(72333)
- 理学院(71696)
- 管理学(70763)
- 管理学院(70400)
- 研究(63920)
- 中国(53660)
- 农(49086)
- 财(39406)
- 京(38619)
- 农业(36974)
- 科学(36589)
- 业大(33764)
- 江(32897)
- 所(31725)
- 中心(31176)
- 财经(30655)
- 研究所(28227)
- 经(27753)
- 经济管理(26108)
- 州(25198)
- 经济学(25033)
- 省(23550)
- 北京(23404)
- 范(23181)
- 师范(23047)
- 基金
- 项目(129596)
- 科学(104382)
- 研究(99276)
- 基金(94422)
- 家(80118)
- 国家(79189)
- 科学基金(70345)
- 社会(65806)
- 社会科(61929)
- 社会科学(61911)
- 省(55534)
- 基金项目(50846)
- 自然(43840)
- 自然科(42807)
- 自然科学(42798)
- 教育(42683)
- 划(42132)
- 自然科学基金(42042)
- 编号(41434)
- 资助(36498)
- 业(33486)
- 成果(30673)
- 创(30054)
- 发(29943)
- 农(28787)
- 部(28658)
- 重点(28271)
- 创新(27205)
- 课题(27020)
- 制(26967)
- 期刊
- 济(113643)
- 经济(113643)
- 研究(57340)
- 农(53453)
- 中国(42082)
- 农业(36202)
- 财(32298)
- 管理(32166)
- 科学(27947)
- 业经(26931)
- 学报(25563)
- 大学(21165)
- 融(21119)
- 金融(21119)
- 学学(20437)
- 技术(18904)
- 业(18685)
- 经济研究(15372)
- 问题(14909)
- 财经(14546)
- 农村(14008)
- 村(14008)
- 农业经济(13920)
- 教育(13865)
- 技术经济(12932)
- 世界(12666)
- 经(12599)
- 资源(11052)
- 经济问题(10805)
- 版(10639)
共检索到311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胜 沈梅 石磊
利用安徽省1978—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受灾类型及其受灾面积资料,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度及农业气象综合灾损模型,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年景评估。结果表明:安徽省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年际波动大;农业气象灾害空间分布特点为淮北地区最重,江淮之间南部和沿江地区次之,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以及部分城市周边相对较轻。各类气象灾害对农业受灾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暴雨洪涝>旱灾>风雹灾>低温雨雪冰冻灾,其中暴雨洪涝和旱灾影响大,受灾程度重;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较轻年景出现频率为55%,其中灾害最轻年份为1981年,而较重年景占12%,灾害最重的年份为1991年。上述年景评估结果与安徽省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艳飞 徐羽 徐刚
为了解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2000—2013年安徽省粮食作物单产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方法估算气象灾害损失量;利用信息扩散理论评估了安徽省各地市粮食作物气象灾损风险。结果显示:1)气象灾害是安徽省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2003、2007、2012和2013年粮食作物气象灾损较为严重,年损失总量均在400万t以上;2)安徽省粮食作物气象灾害风险等级以低风险和小风险为主。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小风险区域遍及中北部地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浩 王凯 程向阳 刘佼 王晓东
利用安徽省雷电灾害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对1998~2012年的雷电灾害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选取年平均雷灾次数N、年平均伤亡人数M和年平均经济损失E作为基本评价指标,利用熵权综合评价模型对安徽省78个县级行政单位的区域雷电灾情进行评估,对雷电灾害强度空间分布做了等级划分。结果表明:2002~2009年为安徽省雷电灾害高发年份;全省雷电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6、7、8月份;雷电灾害发生于城市(县城)的频次要多于乡村;乡村地区的雷电灾害损失类型主要为人身伤亡,城市的雷电灾害损失类型主要为电子设备的物理损害和经济损失;民用、电力和通信为全省主要雷电灾害损失行业。综合灾情指数G分布反映了不同地区受雷电灾害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祥 淮建军
农业气象灾害多风险评估对于防灾减灾、制定风险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0—2015年陕西省农业气象灾害年度统计资料和2015—2018年农户调研数据,运用贝叶斯网络、贝叶斯分层模型(BHM)等多风险评估方法,分析陕西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灾害间相互作用以及生计资本对于不同作物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0—2015年陕西省洪涝的灾害率和灾害强度显著下降,斜率分别为0.17%、0.7%,冷冻的灾害率显著上升,斜率为0.25%,干旱和风雹灾害无明显变化;(2)干旱和洪涝显著影响其他灾害,各种灾害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3)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率、农作物种植面积、农村用电量和农用磷肥施用折纯量等生计资本指标,可以显著降低脆弱性。本文有助于提高农户对农业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为预防和治理农业气象灾害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霍治国 李世奎 王素艳 刘锦銮 薛昌颖
基于灾害风险分析的原理,论文提出了我国几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包括一年生农作物、多年生果树减产率序列的构建技术,不同致灾因子、致灾指标序列的构建技术,灾害风险估算模型的构建技术;致灾损失(减产率)的风险评估技术,致灾指标的风险评估技术,减灾措施降低灾害风险的评估技术。通过对1961~2000年逐日气象资料与产量、灾情资料的相关分析研究,筛选出适用于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东北地区玉米和水稻冷害、江淮地区冬小麦和油菜涝渍、华南地区香蕉和荔枝寒害风险评估的主要致灾因子、致灾等级、致灾指标及其对应的减产率。以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华南地区香蕉和荔枝寒害风险评估为例,给出了针对一年生农作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巩前文 张俊飚
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业生产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经济落后的不发达地区由于本身的抗灾救灾能力弱,受到的自然灾害影响也更加严重,甚至会导致贫困的发生。目前虽然已经有学者定性地研究过农业自然灾害对农村贫困的影响,但是缺乏定量的分析。本文旨在弥补以前定量研究的空白,选择安徽省的59个县(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农业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与农村贫困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不同。文章的最后,依据实证结果对正确认识农业自然灾害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构建农村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增强贫困地区农民的抗灾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自然灾害 贫困发生率 农村贫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娄伟平 吴利红 邱新法 唐启义 苏高利 毛裕定
根据多年生果树产量变化同树龄、大小年以及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柑桔产量处理方法,分离出趋势产量、气象产量、营养产量。结合历史文献和气象产量与气象灾害的关系,运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确定低温冻害、5月上半月热害指标及其对柑桔产量的灾损率。该产量处理方法应用于丽水市莲都区2006年柑桔总产量预测,误差为4.5%。针对柑桔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不确定性,基于信息扩散原理,利用正态信息扩散技术将单一的样本观测值变为一模糊集的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柑桔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模型,得到较为稳定并符合实际的风险评估结果。在风险定量分析基础上,从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的实际需要出发,综合区域产量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圆圆 赵金涛 王静爱
雹灾风险区划是雹灾风险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制定区域性的雹灾防灾减灾对策具有指导意义。而雹灾风险评价是开展雹灾风险区划的前提和基础。以我国雹灾频发区——安徽省为例,选择其主要经济作物棉花为承灾体,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和棉花雹灾风险区划数据库,在"E-H-V-R"四维评价基础上,提出了多技术手段和多方法相结合的"3(E、H、V)+1(R)"维的雹灾风险区划方法,编制了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图,将其划分为淮北平原区、江淮平原丘陵区和皖南山区3个一级区,10个二级区和19个三级区,为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其他区域和其他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提供方法和技术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郝安宁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的北部,平原丘陵区与山区的分界部位,是长江一级支流青弋江的上游区。全区总面积2049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096平方公里,丘陵5467平方公里,平原面积4067平方公里,区内山多、地少、坡陡、沟壑纵横,河谷坡降大。人口密度高,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胜 田红 杨玮 戴娟 吴蓉
为了解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产生的重要的影响,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a)、累积湿润度指数(Ma)、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以及降水距平百分率(Pa)开展对比分析及在安徽省冬麦区适应性研究,最终选取CWDIa作为干旱致灾危险性最优指标。根据冬小麦期望减产率划分干旱危险性强度等级,计算超越致灾临界值频次,结合承灾体脆弱度及暴露度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开展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受地理位置、承灾体脆弱性等因素影响,不同干旱风险等级频率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冬麦区中北部干旱高风险频率较高,而南部高风险频率较低。1999/2000年典型年干旱风险也呈北高南低分布,减产率分布与干旱风险...
关键词:
干旱指标 风险评估 冬小麦 安徽冬麦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明 刘可群 毛飞
【目的】研究气候和农业气象灾害变化。【方法】根据农业气象学原理和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整合、统计相应的气象要素。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与以前的分析结论比较,经过延长10a的资料分析,温度变化结论有所改变。【结论】气温变化呈增加趋势,降水变化呈增多趋势,日照变化呈减少趋势。26种农业气象灾害中,有17种呈减少趋势,有9种呈增加趋势。但并不意味着气候变化对农业有利。所得结论增强了气象部门为"三农"服务的针对性,也为政府和农业部门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湖北省 气候变化 农业气象灾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峭 王克
利用基于灾情数据的评估方法对全国及31个省份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农作物灾害风险的概率密度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年均损失率,并据此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1)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6个省份平均每年的农业因灾损失率都在10%以上,全国农业因灾年均损失率为12.9%;(2)干旱和洪涝是导致我国农业损失的两个主要险种,分别占到总损失的51%和27%;(3)我国自然灾害各险种的高风险区均相对集中,建议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区域灾损风险。
关键词:
农业风险 自然灾害 风险评估 风险区划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恒 鲍文
本文对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目前的农业保险是以气象灾害保险为主,且存在农业灾害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与农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律法规滞后、农业灾害保险尚未规范化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建设任重道远等问题。指出衡量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成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农民自愿参保率的高低、政府参与气象巨灾风险分担、促进农民保收增收和适度的商业化运作。提出推进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即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引入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市场竞争及灾害救济向参加灾害保险的客户倾斜的机制、加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小兵 卢逸群 吉中会 骆翔 蔡玫
利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的数据,针对近45 a(1970~2014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影响的问题,采用数理统计和偏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山东和河南是受灾和成灾面积最大的省份;山西和内蒙古是受灾率和成灾率最高的两个省份;旱灾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波动明显,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持续上升;东北地区旱灾比重增加,低温灾害有所减轻;华东地区洪涝、低温和台风灾害比重增加;华北地区低温和风雹呈现上升趋势;华南地区台风灾害增长显著;西北地区风雹和低温增加;西南地区旱灾和洪涝走势相反;中南地区旱灾减轻,洪涝加重;气象灾害直接影响到粮食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影响尤为明显;气象灾害与粮食产量的关系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朝敏 尹辉 张磊
水旱灾具有明显的随机性。本文依据洞庭湖区1950-2009年水旱灾受灾率异常指数ζ和成灾率异常指数ζ,运用信息扩散模型评估了该区不同情景下农业水旱灾害风险损失。结果表明:⑴随着灾情异常指数超越概率的增长,同一水旱灾害损失率下的粮食损失值呈波动上升趋势,同一类型的灾情异常指数一定时,损失率越大,粮食损失量则越大;⑵旱灾粮食经济损失递增趋势较平缓,而水灾在20年一遇到50年一遇之间粮食经济损失量发生了突变;⑶洞庭湖区不同情景下的水旱灾粮食风险损失值都随着灾情异常指数超越概率的增大而增加,且在超越概率20年一遇以上的水灾粮食风险损失值大于旱灾。
关键词:
农业水旱灾害 风险损失评估 洞庭湖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