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02)
2023(19904)
2022(17298)
2021(16123)
2020(13628)
2019(31398)
2018(31229)
2017(59931)
2016(32735)
2015(37143)
2014(37512)
2013(37291)
2012(34970)
2011(31720)
2010(32128)
2009(29702)
2008(29301)
2007(26335)
2006(23341)
2005(21172)
作者
(97927)
(81853)
(81230)
(77360)
(52131)
(39514)
(37126)
(32020)
(31079)
(29445)
(27793)
(27668)
(26144)
(26038)
(25328)
(25314)
(24487)
(24226)
(23490)
(23429)
(20426)
(20387)
(19946)
(18838)
(18379)
(18328)
(18161)
(18140)
(16720)
(16292)
学科
(148747)
经济(148593)
管理(91857)
(87756)
(70528)
企业(70528)
方法(60957)
数学(52868)
数学方法(52152)
(39796)
中国(39241)
地方(35923)
(34041)
(32038)
业经(31569)
农业(26899)
(26240)
(25118)
贸易(25103)
(24194)
理论(22059)
(21936)
银行(21876)
环境(21809)
(21559)
(21375)
金融(21370)
(20908)
(20544)
财务(20450)
机构
大学(474845)
学院(474490)
(194354)
经济(189943)
管理(182287)
研究(166391)
理学(155947)
理学院(154058)
管理学(151169)
管理学院(150311)
中国(125554)
科学(104136)
(103014)
(88364)
(86251)
(81503)
研究所(78054)
中心(75853)
(73175)
业大(71318)
财经(69509)
北京(65870)
(64716)
师范(64101)
农业(63448)
(62869)
(59978)
(59036)
经济学(58204)
(52482)
基金
项目(313811)
科学(245008)
研究(227813)
基金(224825)
(196366)
国家(194703)
科学基金(165862)
社会(141662)
社会科(134058)
社会科学(134021)
(123872)
基金项目(119111)
自然(108374)
自然科(105786)
自然科学(105756)
教育(105013)
(104173)
自然科学基金(103812)
编号(93716)
资助(93648)
成果(76729)
重点(70736)
(69805)
(68567)
课题(65436)
(63922)
科研(59916)
创新(59731)
教育部(58226)
大学(57852)
期刊
(224505)
经济(224505)
研究(143491)
中国(96058)
学报(76271)
(74539)
科学(69842)
(68185)
管理(67211)
大学(57029)
学学(53557)
教育(53520)
农业(50785)
(44575)
金融(44575)
技术(43261)
业经(36271)
经济研究(35071)
财经(34189)
问题(29427)
(29319)
(26054)
图书(25392)
技术经济(24527)
统计(22904)
理论(22787)
资源(22346)
(22228)
(22056)
科技(21810)
共检索到723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长思  
边界地区经济通常是区域经济的薄弱环节,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单元,因此,边界地区的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研究省际边界地区中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以安徽省广德市为例,提取其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组织环境。从微观层面客观分析边界地区中县域经济的优势与不足,立足各自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实现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仇冬芳  刘益平  黄金  
发展县域经济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分析安徽省亳州市县域经济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理论,从内生动力因素和外生动力因素的角度,提出应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利用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实行积极的金融支农政策等推进安徽省亳州市县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一松  
本文基于SWOT分析模型,以肥西县为例,从分析该县科技、经济发展现状入手,探索其发展优势与条件,指出存在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二者中间的协调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玉春  贾璐璐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规模的大小决定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承载作用。旌德县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四面环山,交通不便,因此留下了一片青山绿水。在经济新常态下,旌德县正处在探寻生态发展的新模式。全域旅游作为一个全新概念,恰好为县域经济发展打开突破口。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旌德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针对"全域旅游助力经济发展"模式的规划蓝图,提出相应的建设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朱克俊  余卫民  黄坤  
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县域经济依旧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需要,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命题所在,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震宇  王超  范青凤  
边界地区经济学是一片尚未开恳耕耘的“处女地”,特别是省际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 ,研究就更少。文章从河南省边界经济发展态势着手 ,研究其经济发展迟滞的原因 ,提出今后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扶桑  郑世杰  
现阶段我国贫困地区呈现扶贫手段多样化、扶贫效率瓶颈化、经济发展复杂化等特点。通过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安徽省阜阳市进行调查,结合阜阳市统计年鉴2006年~2015年十年间的数据,作者运用VAR模型,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村贷款金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数额、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等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精准扶贫要求金融机构、政府及农户自身积极克服信息不对称的约束,降低农村信贷风险,保障农村扶贫项目的可执行性,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丽萍  
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省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定性描述和计量分析角度测评了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在计量分析中,运用Theil系数分解及基尼系数的产业结构及效应分解方法,基于皖北、皖中、皖江、皖南的地域空间划分,分别从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维度对2002—2008年安徽61个县份经济差距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从空间结构角度考察,安徽省地带间差距较小但呈逐年增大趋势;地带内差距较大,对全省总体差距起主导作用。从产业结构及效应角度考察,第一产业影响较小,第二产业是导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非  黄薇薇  李大伟  任雅茹  黄艳萍  
交通与经济系统相互影响又互为合作,二者的良性反馈与循环是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切实保证。基于安徽省77个县(市)域研究单元,利用公路交通路网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交通优势度模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考量分析了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耦合协调特征。结果表明:(1)安徽省县域公路交通路网密度北高南低,总体较优;交通可达性呈"单核"圈层分异;区位优势度呈"多核"圈层分异;交通优势度正介于"多核"向"单核"圈层转变的过渡状态。(2)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金字塔型"分化,低发展水平单元基数较大;优势单元多集中于皖江城市带地域;地级市市辖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周边县(市)。(3)全省县域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整体良好,但协调度水平总体偏低,绝大多数县(市)公路交通发展超前经济。如何依托既有公路交通支撑,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打造全省公路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关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姚吉祥  
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柱,理应有强烈的紧迫感和焦灼感,安徽更不例外。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结构不合理,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髙耗低效等现状,成为安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问题。加快安徽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理清思路,寻找对策,拿出举措,适应经济新常态是当前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厚俊  孙小燕  
本文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及特征分析出发,以安徽省霍山县为例,研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组织指导、政策扶持、管理服务、民主管理、运行机制、资本形成、组织载体以及立法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系列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单懿  杨瑞  
信用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以安徽省为例,探析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效应,研究总结区域信用活动的特征以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从扩大信用活动总量、加强宏观信用管理、提升微观信用管理水平等方面,指出提升安徽省信用活动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荣天  
[目的]县域作为中国最基本经济单元,县域经济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基础性地位;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指导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法]以中部地区安徽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6年县域人均GDP数据,运用变异系数、锡尔指数等定量分析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整体差异及其不平衡性;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描述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差异格局动态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解释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成因。[结果](1)2000年以来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在显著,具有"阶段性"特征(缓慢上升期、快速上升期、平稳增长期),四大区域间差异及皖江地区、皖中地区、皖北地区内部差异是研究期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贡献力。(2)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增强,县域经济局部形成"合肥—芜湖—马鞍山"集聚热点区,以及"宿州—阜阳—亳州"哑铃型塌陷冷点区。(3)资源禀赋差异、交通条件改善及区域发展政策是造成研究期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主要因素。[结论]从制定扶持皖北政策、合理布局县域产业及推动城镇化的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如庆  刘国晖  方鸣  
外向型经济对促进安徽省省内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聚类分析和Theil指数考察了安徽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状况和动态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安徽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且地区间外贸的差异显著大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但从总体上看,差异在缩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趋于收敛。导致安徽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切实举措,以推动各地区外向型经济在适度差异中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