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4)
- 2023(10106)
- 2022(8451)
- 2021(7968)
- 2020(6455)
- 2019(14867)
- 2018(14450)
- 2017(28245)
- 2016(15487)
- 2015(17282)
- 2014(17351)
- 2013(17412)
- 2012(16323)
- 2011(14847)
- 2010(14970)
- 2009(14107)
- 2008(14217)
- 2007(13300)
- 2006(11610)
- 2005(10266)
- 学科
- 济(70738)
- 经济(70671)
- 农(50385)
- 业(45778)
- 管理(34357)
- 农业(33461)
- 方法(27645)
- 数学(24992)
- 数学方法(24792)
- 企(23760)
- 企业(23760)
- 业经(19957)
- 中国(18965)
- 地方(18348)
- 财(14260)
- 制(13847)
- 学(13239)
- 农业经济(12535)
- 发(12471)
- 贸(12358)
- 贸易(12354)
- 易(11996)
- 发展(10136)
- 展(10114)
- 人口(10043)
- 环境(10024)
- 银(9806)
- 银行(9784)
- 村(9594)
- 农村(9571)
- 机构
- 学院(227733)
- 大学(221659)
- 济(95272)
- 经济(93203)
- 管理(85157)
- 研究(79043)
- 理学(73524)
- 理学院(72669)
- 管理学(71474)
- 管理学院(71048)
- 农(61694)
- 中国(60756)
- 科学(49618)
- 农业(47276)
- 京(45875)
- 业大(41972)
- 所(41384)
- 财(40614)
- 中心(38420)
- 研究所(37484)
- 江(36583)
- 财经(31990)
- 范(31166)
- 师范(30921)
- 农业大学(29230)
- 经(28957)
- 省(28640)
- 州(28531)
- 经济学(28311)
- 北京(28108)
- 基金
- 项目(151248)
- 科学(118253)
- 研究(113111)
- 基金(107214)
- 家(92931)
- 国家(92021)
- 科学基金(77876)
- 社会(71720)
- 社会科(67422)
- 社会科学(67398)
- 省(63637)
- 基金项目(58087)
- 划(50829)
- 教育(50188)
- 编号(48424)
- 自然(48186)
- 自然科(46960)
- 自然科学(46946)
- 自然科学基金(46088)
- 资助(41814)
- 成果(38377)
- 发(35514)
- 农(35051)
- 重点(33951)
- 部(33239)
- 课题(32842)
- 创(31143)
- 创新(29093)
- 国家社会(28976)
- 发展(28872)
- 期刊
- 济(113240)
- 经济(113240)
- 农(66352)
- 研究(63983)
- 中国(46637)
- 农业(45044)
- 学报(37673)
- 科学(35563)
- 财(29515)
- 大学(28863)
- 学学(27665)
- 业经(26040)
- 管理(23652)
- 融(23422)
- 金融(23422)
- 教育(21104)
- 业(20926)
- 技术(18756)
- 问题(16782)
- 农业经济(15198)
- 经济研究(15068)
- 农村(14963)
- 村(14963)
- 财经(14825)
- 版(14526)
- 资源(12929)
- 经(12654)
- 世界(12297)
- 经济问题(12223)
- 技术经济(11713)
共检索到338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顾康康 朱鹏祥 陈晓华 汪勇政 储金龙
[目的]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口流动是中国城镇化最重要的现象之一,而其定居地点的选择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方法]文章以安徽省3个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6个不同类型的村庄和54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Arcgis三维可视化和SPSS回归分析研究了安徽省农村人口流动的时空路径及定居意愿。[结果](1)安徽省农村人口的流动模式已形成较显著的差异性,皖北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属于逐步稳定型,空间选择集中于周边大城市,但分散性显著;(2)皖中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属于稳定型,空间选择形成合肥市和长三角2个中心聚集区;(3)皖南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属于逐步开拓型,空间选择以省外为主,集中于上海市、浙江等区域,近年人口回流趋势明显。[结论]安徽省农村人口定居意愿选择依次是村庄、县城(城市)、省会城市、乡镇和省外城市,影响农村人口定居意愿的因素为年龄、子女上学地点、村庄产业类型、村庄设施配套、村庄景观风貌。建议加强县城(城市)、乡镇的城镇化建设,承载农村人口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需求,县城(城市)、乡镇将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鹏飞 赵凯 贺婧
基于宅基地退出试点区安徽省金寨县614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分组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村人口老龄化、社会信任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信任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的两种类型(即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产生显著积极影响;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均能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不利影响,缓解效应显著,且人际信任的缓解作用要强于制度信任。由此,提出完善宅基地退出户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升农户社会信任水平、制定多元化宅基地退出政策等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鲜鲜 何发 张大鹏 杨灿灿 陈智慧 张婷 黄丹妮
选取安徽省内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传统村落演化差异性并探究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村落差异明显。淮河流域经历“萌芽期—雏形期—形成期—饱和期—平缓期”,传统村落以农耕生活方式平稳发展。长江流域经历“萌芽期—雏形期—发展期—转变期—鼎盛期”,传统村落以经商生活方式迅速发展;(2)在空间维度,传统村落重心迁移路径均为由北向南,但空间格局特征差异性显著。淮河流域传统村落主要聚集在耕地密集的淮河北岸但聚集度较低,分布聚集度先减小后增加。长江流域传统村落显著聚集在长江南岸,分布聚集度持续增加;(3)两流域内传统村落均主要分布在低海拔、低坡度、邻水系及气候适宜的地区,不同历史时期气温和降水是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长江流域传统村落受高程影响程度高于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内现存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受地均GDP和人口密度影响程度高于淮河流域内传统村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必亮
本文通过来自一个村庄的案例分析 ,说明了农民在当代社会变迁与转型过程中是如何利用“关系”这样的非正式制度而实施其人口与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的。这项研究表明 ,在中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 ,像“关系”之类的传统因素往往能够起到作为功能性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由此引申出的政策含义要点在于 ,在目前处于社会大变革与大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我们应该将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因素结合起来考虑 ,使两者密切配合、相互补充 ,共同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关系 非正式制度 农村人口流动 现代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天琪,叶振东
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力迅速地发展,中国经济逐渐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农村人口流动日益加剧,迅速汇集成一股汹涌的浪潮。同时,这一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也给他们自身的生育行为带来了重大影响。现实需要理论及实际部门探究这一崭新的课题。本文主要探讨农村人口流动的生育效应。所论及的农村人口流动,是指不变更户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保忠 张正河
在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文章基于对安徽省砀山县农村养老状况的调查,在论述当前农村养老的基本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应遵循既要使农村社会的养老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又要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的基本思路。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尽快编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安全网"以及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当前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重心。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农村养老 制度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郝楠 江永红 洪二丽
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稳步和均衡发展背景下促进农村人口有效转移,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对安徽省1978-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指出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对安徽省农村人口有效转移有正向促进但是作用不够显著,并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完善农业生产方式和提高转移人口综合素质等角度对推动安徽省农村人口有效转移和城镇化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利平
基于山东省450份问卷调查资料,本文分析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状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试点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障碍进行了审视和总结。结果表明,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中的作为远远不够;农村人口的健康和医疗保障水平较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宣传力度、满意程度、收入、文化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因素,应将他们作为今后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切入点。
关键词:
农村人口 医疗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乾宇 司庆扬 周振
研究人口自愿性转移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有利于转移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实现人口转移目标。本文基于对三峡生态屏障区农村人口转移的实地调查,运用有序Logit模型,从家庭基本情况、家庭资本、家庭社会保障水平、对以往移民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其他社会因素等五个方面对其转移意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年龄、家庭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对三峡移民政策了解程度、是否为原三峡移民和现有居住环境及对环境满意度等因素对农村人口的转移意愿有显著性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敬嘉
本文从人口结构的不同功能子结构的角度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机遇,通过对农村人口矛盾的定性分析和量化评估,在更广泛和更明确的意义上反映农村人口矛盾的实质和关键环节,以探讨适合当前农村实际的人口经济的政策选择和目标模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水 姜凯帆 孙永福
通过对苏北农村人口的调查,分析当前农民外流的现状,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村人口外流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城乡收入差异、家中有未成年学生、有老人需要赡养和国家的政策等与农民外流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人口空心化 农民外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原平
当前,我国农村的人口控制还主要依赖的是各种形式的外力强制干预,如国家政策、法令规定、行政管理、社会政洽经济措施等等。这些外在的强制性的人口约束机制在人口生育变动的新的阶段已不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控制功能,有时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子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蓓蓓 栾敬东 吕开宇
本文在对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现状及可能影响其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Ordered Logistic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外出务工会对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且其外出这一行为本身对儿童营养状况的负面影响显著;家庭特征层面上,父亲的体质状况会对儿童营养健康产生正面影响,且影响显著;食肉频率、锻炼频率及营养知识得分等变量对子女的体质都会产生影响,且在模型中显著;由于地区间存在差异,地区变量对儿童的体质状况也会产生影响。最后,依据分析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