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6)
2023(14599)
2022(12827)
2021(12080)
2020(10172)
2019(23533)
2018(23306)
2017(44942)
2016(24039)
2015(27166)
2014(26995)
2013(26499)
2012(24094)
2011(21559)
2010(21307)
2009(19156)
2008(18550)
2007(15658)
2006(13502)
2005(11289)
作者
(67636)
(56373)
(55749)
(53214)
(35901)
(27222)
(25556)
(22269)
(21398)
(19765)
(19368)
(18797)
(17694)
(17503)
(17360)
(16961)
(16885)
(16739)
(16108)
(15978)
(13834)
(13551)
(13447)
(12866)
(12521)
(12421)
(12242)
(12199)
(11242)
(11150)
学科
(96239)
经济(96145)
管理(70113)
(63103)
(51873)
企业(51873)
方法(47877)
数学(41722)
数学方法(41153)
(27892)
贸易(27879)
(27139)
(26502)
(23739)
中国(23132)
地方(21594)
业经(20926)
(20772)
环境(18636)
农业(17706)
(16257)
理论(15913)
技术(14937)
(14732)
(14706)
财务(14661)
财务管理(14629)
(14237)
(14057)
企业财务(13654)
机构
大学(334733)
学院(334419)
管理(136321)
(134209)
经济(131387)
理学(119416)
理学院(118163)
管理学(115982)
管理学院(115404)
研究(107319)
中国(77879)
(69892)
科学(68152)
(57786)
(52609)
(52229)
业大(51557)
中心(49412)
研究所(48120)
财经(47697)
(47219)
(43843)
(43551)
师范(43463)
北京(43082)
农业(41156)
(40089)
经济学(40020)
(38458)
经济学院(36520)
基金
项目(241003)
科学(189320)
研究(175388)
基金(175297)
(152336)
国家(151148)
科学基金(130642)
社会(110285)
社会科(104625)
社会科学(104596)
(94850)
基金项目(93938)
自然(86077)
自然科(83883)
自然科学(83861)
自然科学基金(82309)
教育(79971)
(78486)
资助(72116)
编号(71735)
成果(55667)
重点(53539)
(53047)
(51299)
(49757)
课题(47839)
创新(46464)
科研(46412)
教育部(45469)
国家社会(45230)
期刊
(137391)
经济(137391)
研究(91077)
中国(57284)
学报(53413)
科学(47992)
管理(46979)
(46532)
(42352)
大学(40587)
学学(38139)
教育(33213)
农业(33171)
技术(29240)
业经(24102)
(22240)
金融(22240)
财经(21712)
经济研究(21700)
问题(19400)
(19278)
图书(19079)
(18468)
资源(18194)
(17087)
科技(16263)
技术经济(15789)
理论(15685)
国际(15551)
(15226)
共检索到469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明辉  沈文星  张春晖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构建生态足迹和生态换汇成本两个指标模型,对1999—2008年安徽省主要资源产品出口情况进行剖析发现,2002年前后安徽省自然资源出口发生较大转折,其中耕地的生态足迹输出比重下降,而林草地生态足迹输出比重上升,但各生物生产型土地的生态换汇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昭华  傅伟  
本文拓展出"投入产出—产品用地系数矩阵"(IO-PLUM)模型,以之估算1997、2002、2005、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内涵自然资本,以生态足迹(EF)作为自然资本的测度。结果显示:①除农林牧渔业外,中国28个部门的进出口贸易内涵实际用地EF均为净出口,加重了中国的生态资源负担;中国29个部门的进出口商品内涵碳汇用地EF均为净出口,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②中国进出口贸易收汇EF成本不断增加,而付汇EF收益不断减少。③直接EF成本对出口内涵实际用地呈现促进作用,对出口内涵碳汇用地却呈现抑制作用;国产品投入产出结构变化以及出口部门结构变化对出口内涵实际用地呈现抑制作用,但对出口内涵碳汇用地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卞淑贤  
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可以分解为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基于因素分解方法,对安徽省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安徽省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正,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为负;3种效应累加得到的总效应为负,说明出口贸易对安徽省碳排放的减少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萍  杨忠直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产品转化为提供该物质流所需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来测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法对1991-200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输入输出作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5 年以前,我国在初级产品和能源产品贸易中生态足迹赤字;从1996年开始,生态足迹由赤字转变为盈余,国内资源存量得到保护,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琰  由黎  赵淳  胡荣华  
本文将生态足迹核算方法运用于进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计算了我国1994年-2007年进出口贸易的生态足迹,分析该时段中国对外贸易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结构的合理性,从而说明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发现:1994年-2007年期间,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逐渐优化。出口的商品中初级资源类商品逐渐减少,电子通讯、电气机械等产品的出口不断增长,而进口的商品中能源类产品和林木的增长迅速。我国已经从自然资源的净输出国转化为净输入国,且输入的生态足迹逐年增长。可以认为中国现阶段的对外贸易状况是有利于改善本国生态的。对Stefan Gossling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后发现,2002年全球七大贸易区中北美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启荣  杨琳  刘璇  
本文利用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与行业数据,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的水足迹,并模拟分析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节水、环保与经济效益。研究表明,蓝色水与灰色水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总体比重较低,这有利于节约我国水资源与保护水环境,但部分蓝色水与灰色水密集型行业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仍较大,需要进一步优化出口贸易结构。2012年,我国出口贸易的水足迹高达1540亿立方米,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与农产品及其加工业。在兼顾减少水足迹与提高贸易增加值情况下,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不但能够获得良好的"节水"与"环保"效益,而且还能够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民士  刘晓双  侯兰功  
以安徽省2011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了该省2010年水足迹,并对水资源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安徽省总的水足迹为728.98亿m3,人均水足迹为1 067.79m3/人,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31.44m3/人,水资源的消耗已明显超出其水资源可利用量,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2)安徽省水足迹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占全省水足迹总量的99.49%;(3)此外,安徽省万元GDP水足迹值相对较高,反映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现实状况。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农业生产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开发利用过境水来实现安徽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结果可为全省水资源科学利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俊杰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追责制的前提,也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仍面临一些理论难题,编制一套可复制、可操作性强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仍是巨大挑战。借鉴生态足迹思想重新构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框架能够解决一些理论难题,也使得编制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基于江西省整体及南昌、吉安、赣州三市数据的试编结果表明,2018年江西省土地资源总权益价值约为118万亿元。在价值总量构成中,林地、耕地、湿地、草地分别约占75%、9%、8%、8%。2018年江西省土地负债价值约3.46万亿元。2018年赣州、吉安、南昌的土地资源权益价值分别为26.77、18.21、4.29万亿元。2018年江西省土地资源价值约是物质资本存量价值的21倍,约是地区生产总值的54倍。这些结果相比现有其他研究更为可信,也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魏来  薛齐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安徽省临泉县为例,测算了其生物资源、能源消费及建设用地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临泉县生态足迹存在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供需总量失衡、矛盾突出、受"域间贸易"影响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构成不对称等问题;与安徽省生态足迹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临泉县暂时属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等级,相当于安徽省1994年的状态;结合临泉县城市产业经济特点,基于生态足迹角度的分析,认为人口因素、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是临泉县面临的生态压力的主要根源。基于测算结果,提出了临泉县建设宜居城市的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成荣  徐家声  张之源  殷福才  王晓辉  
根据安徽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结果,分析讨论了自然资源态势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耕地是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面积减小、质量降低是主要耕地利用问题,实现耕地总量平衡是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森林资源主要表现龄组、林种、树种等结构不合理、蓄积量小、林地生产力低等,封山育林、调整林层结构、提高种植指数等措施可逐步健全森林生态系统和实现森林生态安全;安徽省水资源分布不均、利用效率不高、水体污染等生态问题,可通过"南水北调"、改善用水设施、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用水效率和污水处理能力而得到解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君英  李霜君  
湖北省是我国大米主要产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大米出口省份,但进入21世纪以来,湖北省大米出口量呈下降趋势。运用1999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和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汇率、湖北省居民消费水平、大米价格对湖北省大米出口的影响,发现人民币汇率、居民消费水平均对湖北省大米出口存在负向影响,人民币汇率是大米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居民消费水平则不是主要原因,大米价格是大米出口变化的显著原因,且对大米出口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为此,提出应从稳定人民币汇率、提高大米品质、促进大米产品多元化等三个方面来改善大米出口贸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晓薇  王青  刘建兴  李广军  丁一  刘敬智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2001年辽宁省及其14个城市自然资源的使用程度以及由此对土地的占用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绝大部分城市的生态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全省人均生态赤字为1·31hm2;资源和资源加工型城市(盘锦、鞍山、辽阳、本溪和抚顺)构成了生态严重超载的“黑色带区”,其生态赤字高达2·45hm2~5·23hm2/cap;仅锦州没有生态赤字,具有相对可持续性。化石能源消费是生态负荷的主要来源,全省该项足迹为1·63hm2/cap,占总足迹的67·3%;上述生态赤字最高的5市的化石能源足迹比例更高,均在75%以上。耕地类生态盈余主要分布在锦州、铁岭、葫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磊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的能源分析方法,在考虑加工贸易因素的影响下,定量研究了2000~2011年我国出口贸易中的内涵能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出口贸易内涵能源量在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2011年为13.58亿吨标准煤;我国出口贸易内涵能源总量占当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17%,上升到2011年的39%。此外,本文还依据测算结果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冯军  
自然资源因其稀缺性和可耗竭性,其贸易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凸现,全球的自然资源贸易额10年间增长了6倍多。中美欧墨在WTO规则下对资源出口限制措施的贸易争端,反映了WTO成员方对自然资源贸易管理规则的不同理解和管理实践上的冲突。文章分析了WTO规制下的自然资源贸易规则,研究了中美欧墨间在可耗竭自然资源贸易争端方面的主要争议,通过对这一贸易争端裁决结果的分析,探索了中国如何在WTO框架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贸易规则。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赛  
出口信用保险是一种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以推动本国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出发点,保障本国企业的出口及投资收汇安全。文章运用2003-2011年浙江省外贸出口额、22个出口行业和230个出口国家(地区)的贸易额,以及同一时间段内浙江省出口信用保险数据作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在促进出口贸易增长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其中,对具有较高风险、较高价值和较强外部融资需求行业的杠杆作用更为明显,且对出口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最后根据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