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7)
- 2023(14899)
- 2022(12489)
- 2021(11340)
- 2020(9777)
- 2019(22058)
- 2018(21646)
- 2017(41562)
- 2016(22058)
- 2015(24787)
- 2014(24206)
- 2013(24045)
- 2012(22309)
- 2011(20321)
- 2010(20307)
- 2009(18515)
- 2008(18046)
- 2007(15539)
- 2006(13848)
- 2005(12189)
- 学科
- 济(114394)
- 经济(114292)
- 管理(64920)
- 业(58404)
- 方法(49208)
- 企(47600)
- 企业(47600)
- 数学(43864)
- 数学方法(43365)
- 地方(25557)
- 农(25251)
- 财(24618)
- 中国(24124)
- 学(22992)
- 业经(21812)
- 农业(17657)
- 制(16388)
- 环境(16094)
- 贸(15519)
- 贸易(15509)
- 和(15446)
- 务(15273)
- 财务(15234)
- 财务管理(15197)
- 易(14931)
- 地方经济(14844)
- 企业财务(14504)
- 理论(14175)
- 融(13844)
- 金融(13842)
- 机构
- 大学(321722)
- 学院(319282)
- 济(139797)
- 经济(137198)
- 管理(125382)
- 研究(109140)
- 理学(108795)
- 理学院(107583)
- 管理学(105649)
- 管理学院(105047)
- 中国(82028)
- 科学(67013)
- 京(66400)
- 财(62599)
- 所(54342)
- 农(51480)
- 中心(51060)
- 财经(50524)
- 研究所(49644)
- 江(48581)
- 业大(46927)
- 经(46057)
- 经济学(44609)
- 范(41923)
- 师范(41538)
- 北京(40854)
- 经济学院(40080)
- 农业(39987)
- 院(39441)
- 财经大学(37643)
- 基金
- 项目(222072)
- 科学(177017)
- 基金(165249)
- 研究(158557)
- 家(145071)
- 国家(143989)
- 科学基金(124509)
- 社会(104277)
- 社会科(98972)
- 社会科学(98942)
- 基金项目(87352)
- 省(86115)
- 自然(81199)
- 自然科(79243)
- 自然科学(79218)
- 自然科学基金(77819)
- 划(72299)
- 教育(72100)
- 资助(67646)
- 编号(61738)
- 重点(50535)
- 部(49563)
- 成果(49007)
- 发(48062)
- 创(45632)
- 国家社会(44600)
- 科研(43113)
- 创新(42814)
- 教育部(42759)
- 课题(41922)
- 期刊
- 济(151988)
- 经济(151988)
- 研究(91210)
- 中国(59013)
- 学报(50605)
- 财(48730)
- 科学(47466)
- 管理(45562)
- 农(44593)
- 大学(38518)
- 学学(36307)
- 农业(30184)
- 技术(27821)
- 融(26955)
- 金融(26955)
- 财经(25746)
- 教育(25702)
- 经济研究(25008)
- 业经(22709)
- 经(22123)
- 问题(19747)
- 统计(18406)
- 资源(17766)
- 技术经济(16959)
- 业(16509)
- 策(16161)
- 图书(16142)
- 贸(14788)
- 决策(14696)
- 理论(14629)
共检索到471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树平 岳娟 余波平 米逸诗 马慧慧 付新武 李星银
耕地资源经济价值核算是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的关键环节。以安徽省105个县级行政单元作为核算单元,运用收益还原法核算耕地资源经济价值,采用动态度、空间自相关、核密度等模型算法分析耕地资源价值时空异质特征,划分不同类型区域并提出差异调控策略。结果表明:耕地资源价值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安徽省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相较于2015年增加17.75万元·hm~(-2),增长幅度29.57%,年增长幅度达到5.91%;核算单元耕地资源经济价值范围5.29~297.85万元·hm~(-2),均值98.28万元·hm~(-2),呈现皖北和皖南两侧向内部递增的空间格局;耕地资源经济价值Moran's I指数介于0.102与0.265之间,从2016年以后Moran's I指数持续上升且变化幅度逐渐减小,表明安徽省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空间集聚态势不断显著且相对稳定;“高-高”聚集区诸多分布于皖南和皖北地区,“低-低”聚集区以皖中地区为主;核密度分布曲线整体向右平移,进一步表明耕地资源经济价值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划分为皖北提质增产型、皖中潜力挖掘型、皖西南维护发展型3个区域类型,针对每种类型提出耕地资源精准化保护和精细化管理策略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提升耕地资源经济价值及科学确定其补偿标准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书凯
采用安徽省740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经济结构、耕地特征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整体较低,水稻耕作规模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呈"U型"关系,水稻种植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高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越高,租入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越高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越低,其他影响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变量还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文化水平和户主是否参加绿色防控培训。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通过机制创新鼓励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相关服务主体应采取差异化推广策略和服务形式,提高农户病虫...
关键词: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收入结构 耕地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柏乃 段忠贤 江蕾
以Rorhwell和Zegveld提出的创新政策类型为解释变量,以国内专利申请授权量为被解释变量,以FDI为控制变量,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十五"和"十一五"时期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我国制定实施的一系列促进自主创新的供给政策、需求政策和基础政策均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而环境政策的效应较不稳定;对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类别的自主创新政策效应具有明显差异,在"十五"时期仅有供给政策发挥了显著的积极效应,而"十一五"时期的供给政策、需求政策和基础政策均取得了积极的政策效果;对于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同类别的自主创新政策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供给政策在东部的正效应最强,需求政策的积极效应仅在东部和西部表现比较显著,环境政策在东部和中部的负效应最为显著,基础政策的积极效应仅在东部和中部较为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茶洪旺 左鹏飞
本文在利用熵权法构建互联网资源指数的基础上,应用扩展的CobDouglas生产函数,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资源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互联网资源对于GDP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劳动力因素,而弱于资本因素;(3)资本、劳动力与互联网资源三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规模报酬递增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资源 面板数据 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睿 李晨阳 冯学钢
文章运用2009-2015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数据探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特征对研发效率的影响,通过静(动)态集聚指数计算发现滁州、铜陵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了产业集聚趋势。DEA投入产出研究表明,合肥、滁州具有产出不足问题,亳州和蚌埠投入冗余问题突出,淮南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问题均很严重。构建计量模型可知,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研发经费外部支出对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来自政府部门科技活动资金的不当利用限制了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提高。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有助于研发效率的提高,说明全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旭晔
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耕地被占用、污染和破坏,对耕地可持续利用构成重大挑战。文章先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三个维度阐述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机理,再运用2003~2012年湖北省县级面板数据,分析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均对耕地可持续利用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土地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负面影响最大;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存在交互影响,人口城镇化水平越高,土地城镇化的提高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
城镇化 耕地 可持续利用 湖北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广月
本文通过构建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计量模型,利用中国省级样本数据,检验与分析了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依存和因果关系。研究得出了以下两点结论:第一,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第二,从短期来看,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部地区,抑或是西部地区,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存在从耕地资源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西部地区存在耕地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臧正 邹欣庆
文章从水资源与居民生活、生产及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视角,借鉴能源强度概念内涵界定了水资源强度、水资源相对强度概念及其内涵,并提出相应表征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据有关用水部门的面板数据对2003—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的省际水资源强度收敛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省际居民生活用水及农业用水强度差异变化相对平稳,σ-收敛趋势不明显;工业用水强度经历了"发散—平稳—收敛"的演变趋势;生态用水强度的σ-收敛趋势波动较大,且整体收敛速度较快,省际差异迅速缩小;2)大陆80%以上的省区4个用水部门的水资源相对强度受到的正面影响是持续的,整体未受短期冲击效应影响,故不具备全局性的随机收敛特征;3...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鹏飞 刘新梅
使用34个国家105家运营商1999~2004的季度面板数据,通过利润率分析法检验了移动通信行业的规模经济性,结果表明移动通信行业的用户规模与利润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规模经济性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过大的规模反而会降低利润率。同时根据估计参数给出了最优经济规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三兴 宋然
本文基于新结构金融学的理论,在创新驱动增长的内生增长框架中引入金融结构,通过求解竞争性均衡提出了最优金融结构的决定方程,进而实现对中国最优金融结构的测度,并进一步研究中国金融结构向最优金融结构的动态收敛特征。选择中国2006—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最优金融结构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着向最优金融结构收敛的特征,但是东部地区的收敛速度要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中国金融结构向下收敛到最优金融结构具有显著性,但向上收敛则在统计上不显著。
关键词:
新结构金融学 最优金融结构 动态收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兰国辉 荀守奎 陈亚树
本文以安徽省为例,找出与供给侧改革中关注的发展指标:第三产业、城镇化率、就业率等,建立经济发展评价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安徽省200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影响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比重和城镇化率是影响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经济发展 城镇化率 安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兰国辉 荀守奎 陈亚树
本文以安徽省为例,找出与供给侧改革中关注的发展指标:第三产业、城镇化率、就业率等,建立经济发展评价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安徽省200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影响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比重和城镇化率是影响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经济发展 城镇化率 安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学钢 黄和平 邱建辉
文章以我国22个热点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13年各城市月度入境旅游面板数据(旅游人次),对季节性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首先,根据入境旅游人次月度均值,对我国22个热点旅游城市的淡旺季进行划分,运用重心模型、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等定量分析方法对各个热点旅游城市的季节性时空分布差异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针对我国入境旅游季节性的时空差异分布规律,基于"推-拉"理论识别出入境客源国的休假制度和气候条件(推力因素)、旅游目的地的气候条件和旅游资源类型(拉力因素)等关键变量,进而提出应对我国入境
关键词:
入境旅游 旅游季节性 时空演变 反季旅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郁家成 黄小燕 郁阳 陈晓红 王华
论文在探索安徽沿淮地区梅雨期(包括入梅期、出梅期和梅雨长度)、梅雨量和梅雨强度(包括梅期平均日雨量、雨量梅年比、梅期暴雨日数和梅雨强度指数)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安徽沿淮地区梅雨期、梅雨量和梅雨强度的年际变化以及安徽沿淮一带11站梅期雨量和雨强地域分布的差异性。结果发现:①安徽沿淮地区多年平均梅雨期为24d(6月16日入梅,7月10日出梅),梅雨量为221.9mm,梅期日雨量为8.6mm,雨量梅年比为22.3%,暴雨日数为1.3d,梅雨强度指数为4.0;②沿淮历年梅雨特征量均呈明显的波动趋势;③沿淮梅期雨量和雨强年际变化的平均波动周期约为9年,但随年代推移具有振幅减小和频率加快的特点;④安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海中 田晓四 张乐勤
[目的]为探明区域耕地非农化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变路径,实现对安徽省耕地资源的保护及精准管理。[方法]基于1980、1990、2000、2010、2020年安徽省LUCC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并借鉴重心迁移模型,探究安徽省县域耕地非农化过程及空间分布关系。[结果](1)近40年安徽省耕地非农化面积差异明显,4个不同阶段耕地非农化面积呈不断增长态势,耕地非农化强度趋向于皖中最大,皖北次之,皖南最小的格局。(2)县域耕地非农化速度等级空间分布地域差异性显著,皖南速度最快,皖北最慢。耕地非农化速度等级自小到大的重心点密度逐渐降低,整体波动方向为北西-南东方向,且波动幅度逐步提升。耕地非农化速度重心点的轨迹表明近40年安徽省耕地非农化历经了由中心向外围扩散又逐渐收敛的过程。(3)耕地非农化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且距离不断变小,空间形态上呈现Y型,非农化路径表现为先远离后靠近的扩散态势。非农化重心一直偏安徽省几何中心以北。[结论]揭示了安徽省耕地非农化演进过程及扩散路径,为政府部门掌握耕地变化以及保护耕地资源提供对策。
关键词:
耕地 非农化 扩散路径 态势 安徽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劳动力价格变动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研究——基于湖北省县级面板数据分析
从安徽省耕地统计来推估全国耕地面积
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检验与更新方法研究——以河南省温县为例
安徽省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耕地社会保障价值研究——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例
生育率区域差异的主要成因——安徽省72个县和县级市的因子分析
新的梅雨强度指数(IPRI)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以安徽省沿淮地区为例
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中国29个省区面板数据检验
产业集聚对县域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基于安徽省60个县市的空间面板模型
金融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效应研究——基于2004—2015年276个地级市数据的异质性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