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8)
- 2023(12124)
- 2022(10678)
- 2021(10200)
- 2020(8498)
- 2019(19620)
- 2018(19722)
- 2017(38435)
- 2016(21112)
- 2015(23740)
- 2014(23855)
- 2013(23532)
- 2012(21919)
- 2011(19760)
- 2010(19768)
- 2009(18082)
- 2008(17503)
- 2007(15241)
- 2006(13633)
- 2005(11770)
- 学科
- 济(80929)
- 经济(80771)
- 管理(61868)
- 业(56955)
- 企(45660)
- 企业(45660)
- 方法(36095)
- 数学(31241)
- 数学方法(30836)
- 农(25794)
- 中国(21387)
- 财(20103)
- 地方(19357)
- 学(18654)
- 业经(18033)
- 农业(17118)
- 制(14434)
- 贸(14375)
- 贸易(14369)
- 环境(14215)
- 和(14172)
- 易(13947)
- 理论(13594)
- 策(13183)
- 技术(12608)
- 务(12108)
- 财务(12019)
- 财务管理(11996)
- 划(11861)
- 资源(11548)
- 机构
- 学院(295121)
- 大学(294804)
- 管理(121542)
- 济(114913)
- 经济(112132)
- 理学(105070)
- 理学院(103939)
- 管理学(102220)
- 管理学院(101698)
- 研究(99418)
- 中国(73514)
- 科学(63118)
- 京(63082)
- 财(52393)
- 所(49890)
- 农(49869)
- 业大(45871)
- 中心(45614)
- 研究所(45612)
- 江(44124)
- 财经(41519)
- 范(40628)
- 师范(40343)
- 北京(39774)
- 农业(38937)
- 经(37723)
- 院(36227)
- 州(35718)
- 师范大学(32461)
- 经济学(32271)
- 基金
- 项目(204974)
- 科学(160811)
- 研究(151928)
- 基金(147306)
- 家(127622)
- 国家(126523)
- 科学基金(108699)
- 社会(93379)
- 社会科(88283)
- 社会科学(88258)
- 省(81547)
- 基金项目(78906)
- 自然(71669)
- 自然科(69809)
- 自然科学(69793)
- 教育(69050)
- 自然科学基金(68512)
- 划(67561)
- 编号(63995)
- 资助(60523)
- 成果(51861)
- 重点(45432)
- 部(45088)
- 发(43971)
- 课题(43433)
- 创(41773)
- 创新(38916)
- 科研(38603)
- 项目编号(38368)
- 教育部(38252)
- 期刊
- 济(127964)
- 经济(127964)
- 研究(85568)
- 中国(57716)
- 农(45556)
- 学报(45506)
- 科学(42974)
- 管理(42803)
- 财(36952)
- 教育(33991)
- 大学(33798)
- 农业(31967)
- 学学(31505)
- 技术(25339)
- 融(24768)
- 金融(24768)
- 业经(22180)
- 财经(18769)
- 经济研究(18648)
- 图书(18113)
- 问题(16580)
- 资源(16362)
- 业(16085)
- 经(15839)
- 理论(15020)
- 科技(14583)
- 技术经济(14043)
- 实践(14018)
- 践(14018)
- 现代(13686)
共检索到431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蓓蓓 何兵
本文在界定耕地资源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对安徽省耕地资源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并引入耕地质量折算方法,从耕地资源安全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更为科学地预测2020年全省的耕地资源安全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到2020年质量折算后的耕地供给量约为574.19万hm2,高于预测的耕地安全需求量(551.54万hm2)近26万hm2,理论上尚可保障耕地资源安全,但实际仍面临很大的压力。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安徽省 耕地资源安全 粮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彬 武恒
利用1978年以来30年的耕地资源统计数据,分析了安徽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总体特征,探讨了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均耕地占有量均有呈直线递减趋势,其中耕地资源总量年均减少率为0.24%,人均耕地面积年均减少率为1.15%。(2)粮食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具有较明显波动性,粮食安全仍将面临着很大挑战。(3)粮食总产量与单产水平和复种指数密切相关;而粮食总产量年变化率,则主要受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影响。1978年以来,耕地资源数量逐渐成为影响该省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限制因子。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粮食安全 影响因素 安徽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九兴 谭舒泽
在复杂的气候变化和世界局势下,防止耕地“非粮化”、挖掘耕地多功能、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粮食安全保障、国民经济贡献、社会安定维护、生态安全承载4个维度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刻画2000—2020年耕地多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与规律,并利用敏感度模型分析耕地多功能对耕地“非粮化”的敏感程度。研究表明:(1)2000—2020年间耕地各项子功能值在整体上呈现剧烈—平缓—剧烈变化趋势,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和国民经济贡献功能上升,而社会安定维护功能和生态安全承载功能下降。(2)安徽省“非粮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在地域差异上表现为皖南地区高于皖北地区。(3)耕地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社会安定维护功能、生态承载功能对耕地“非粮化”程度变化敏感性增加,而经济贡献功能的敏感性下降。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值高的地区对“非粮化”不敏感,社会安定维护功能的敏感区域与“非粮化”程度高的区域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最后,提出强化耕地多功能管理,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科学设定“非粮化”标准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纪明波 周云峰 陈印军
论文在对安徽省调研村庄耕地流转的基本状况、不同利益主体对耕地流转的意向、制约农村耕地流转的主要障碍、耕地流转的利与弊,以及促进耕地流转的主要举措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安徽省农村耕地流转应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让农户敢于自主流转等7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安徽 耕地流转 土地流转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建 程久苗 费罗成 吴九兴 徐玉婷
当下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经济社会面貌迅速变化,城乡一体化引领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为阐明当前农村地区耕地社会保障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在安徽省怀宁县进行了耕地社会保障价值研究。在条件价值评估法下,利用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受访者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受访者年龄、家庭年收入与受偿意愿呈负相关;家庭收入来源、农地流转期限、新农保养老金发放级别与受偿意愿呈正相关;同时测算出怀宁县耕地资源社会保障总价值为9.91亿元,占当地2014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68%,单位面积耕地社会保障价值为1 141.67元/667M~2,占当地征地统一年产值的71.95%。通过与他人相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祝小迁 程久苗 费罗成
研究目的:分析近10年来安徽省耕地集约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研究结果:(1)全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序变化性明显。从"十五"期间和"九五"期间相比来看,除滁州、六安、黄山三个地市以外,全省其他14个地市的耕地利用集约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全省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显著,总体上呈北高南低的特点。(3)社会经济因素、耕作制度因素和自然因素是影响安徽省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论:应用综合评价法进行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以及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驱动力分析,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时空变化 驱动力 安徽省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冈
我研究中国经济史以来,有一点感想。我们对许多已有的史料,尤其是实证性的史料,总觉得过于琐碎,不屑细心研究,反而提出苛刻的批评,弃之不用。结果是白白糟蹋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举一个眼前的实例。没有任何一个外国可以为廿世纪以前的地权分配作出具体的实证研究,计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勇 汪应宏 张乐勤 包婷婷
研究目的:研究安徽省近年来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及其原因,以指导安徽省经济发展中的耕地保护。研究方法:基于环境领域的脱钩理论,运用OECD提出的脱钩指数计算模型,参考Tapio等划分的脱钩状态类型,构建脱钩模型,计算脱钩弹性系数。研究结果:研究期内安徽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曲线呈"W"型变化;脱钩状态经历了波动调整期—过渡平稳期—波动调整期动态变化过程,耕地保护政策、措施实施效果明显。研究结论:随着安徽省经济的较快发展,建设占用耕地的压力依然存在,应进一步加大建设占用耕地管理和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力度,走内涵挖潜之路,尤其是要通过实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以补充有效耕地面积,有效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余庆年 李巧珍
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耕地多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耦合协调度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期间,安徽省耕地生产、社会、生态功能存在区域差异,并且耕地生产、生态功能总体呈现增强趋势,耕地社会功能总体呈现减弱趋势;(2)2010—2020年期间安徽省耦合协调度水平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态势,但下降幅度较小,总体处于协调水平,耕地“生产—社会—生态”功能总体趋于协调发展;(3)安徽省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度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乡村从业人员数、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规模以上工企业个数、人口城镇化率和城镇道路面积的影响较大,但自2015年起主要驱动因素逐渐从农民生活水平、农业发展水平过渡到工业发展水平。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耕地利用综合效益、促进耕地优化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小浩 鲍劲翔
一、安徽省教师培训基本情况安徽省地处华东西部,面积13.9万平方公里, 6400万人口,占全国人口1/20,其中80%为农业人口。现有17个市,105个县(市、区),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9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0个。2004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奇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人类为增加其粮食产量采取了外延性盲目开拓耕地和对耕地不断强化现代要素投入两种主要方式,在获得粮食增产的同时,均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70 年代以来,随着环境意识的日趋觉醒,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的主要思潮。本文认为,在我国未来的耕地资源开发中。走高效集约道路,加强管理和保护,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口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开发保护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博
耕地资源安全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总体上二者呈现正相关性。一方面耕地资源对粮食安全起着根本性的保障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粮食安全对耕地资源具有反作用,当粮食供给不足时耕地资源的各种压力增大,出现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资源进入非安全状态。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耦合主要表现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
关键词:
绿色革命 劳动力外溢 耦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红波
耕地资源安全是耕地保护的上升形式,从耕地资源安全的高度探讨其保障主体行为对于找出当前耕地保护政策失效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和保障主体分类入手,分析了各保障主体的行为倾向和博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耕地资源安全保障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在耕地资源数量安全保障方面,中央政府的积极性强于农民,农民的积极性又要强于地方政府;在耕地资源质量和生态安全保障方面,各保障主体的保障积极性都要弱于数量安全,但中央政府的保障积极性仍最高,地方政府和农民均消极应对;各保障主体的行为倾向和博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耕地资源安全保障政策的总体目标,而从法律上明确保障主体的权利、义...
关键词:
耕地资源安全 保障主体 行为倾向 博弈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朱红波
构建完善的耕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对于提升我国耕地资源安全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耕地资源安全的内涵入手,对我国耕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耕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保障内容、保障目标、保障主体、保障模式和保障支撑体系5个部分。全面认识耕地资源安全的内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以及变革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方式是构建耕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