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7)
2023(13880)
2022(12150)
2021(10984)
2020(9332)
2019(21429)
2018(21183)
2017(41777)
2016(22373)
2015(25066)
2014(24959)
2013(25051)
2012(23125)
2011(20960)
2010(20841)
2009(19223)
2008(18245)
2007(16027)
2006(14212)
2005(12442)
作者
(65367)
(54308)
(54082)
(51764)
(34804)
(26054)
(24419)
(21357)
(20751)
(19306)
(18633)
(18470)
(17332)
(17067)
(16801)
(16661)
(16105)
(15997)
(15531)
(15396)
(13511)
(13387)
(13026)
(12370)
(12231)
(12065)
(11837)
(11732)
(10999)
(10535)
学科
(112743)
经济(112639)
管理(63145)
(59758)
方法(47991)
(47856)
企业(47856)
数学(42564)
数学方法(42215)
(26380)
地方(25848)
中国(24243)
(22624)
(21989)
业经(21890)
农业(18455)
(16382)
贸易(16374)
(15733)
环境(15727)
(15636)
地方经济(15207)
(14694)
理论(14658)
技术(13790)
(13787)
财务(13727)
财务管理(13701)
(13392)
金融(13391)
机构
大学(325699)
学院(323727)
(140661)
经济(137893)
管理(130152)
理学(113601)
理学院(112359)
管理学(110598)
管理学院(110019)
研究(109659)
中国(79273)
(67898)
科学(66697)
(60909)
(54424)
(52070)
研究所(49698)
财经(49698)
中心(49130)
业大(48895)
(46814)
(45273)
经济学(43484)
北京(42370)
(41803)
师范(41450)
农业(40595)
(39312)
经济学院(39115)
(37308)
基金
项目(223696)
科学(176699)
基金(163712)
研究(162932)
(141913)
国家(140784)
科学基金(121775)
社会(104829)
社会科(99522)
社会科学(99493)
(88060)
基金项目(87495)
自然(78830)
自然科(76973)
自然科学(76956)
自然科学基金(75592)
教育(74055)
(72507)
资助(67717)
编号(65366)
成果(52130)
(49694)
重点(49684)
(48320)
(46070)
课题(44521)
国家社会(43246)
创新(43001)
教育部(42964)
科研(42524)
期刊
(154769)
经济(154769)
研究(97862)
中国(56797)
学报(50519)
管理(46748)
(46617)
科学(46325)
(44576)
大学(38387)
学学(36390)
农业(32282)
教育(30845)
技术(27958)
(26146)
金融(26146)
经济研究(25622)
财经(24928)
业经(23410)
(21308)
问题(19864)
技术经济(17776)
理论(15959)
(15762)
图书(15480)
统计(14999)
科技(14887)
现代(14368)
商业(14269)
资源(14263)
共检索到469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学星  朱云鹃  于阳  
根据2000—2009年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经济具有明显的内需主导型特征及发展趋势,驱动其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消费和投资,而政府消费和净出口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最后提出政府应大力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构建完善的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合理控制进出口,以确保安徽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傅为忠  林多  
本文利用生产函数及其改进后的索罗经济增长模型,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资本投入和劳动,以及科技进步因素在安徽省1990-2007年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份额,并以江苏省的实证分析作为对比,依据定量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古耀杰  任艳珍  
构建了修正的宇泽—卢卡斯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R&D、能源消耗和开放水平发挥作用的具体机理,选取1994~2011年人力资本水平、R&D水平、能源消耗水平和开放水平数据,建立了VEC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水平、R&D水平、能源消耗水平和开放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水平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开放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显著但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能源消耗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趋于弱化,R&D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R&D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亟待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丽琳  汪雷  戴炜  
绿色经济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现有绿色GDP核算中无法用市场价值衡量资源环境成本的缺陷,借助能值分析(EMA)统一核算量纲,计算能值—货币价值实现对自然资源、能源损耗与环境退化定价,进而测度绿色GDP总量。文章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估算2011-2015年16个地级市主要能值指标及绿色经济增长规模,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空间滞后面板模型考察其关键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2011-2015年,安徽省各地绿色GDP人均值显著提高,但占传统GDP比值多数城市小幅下降,且空间发展不平衡;各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琳  车松  
资本深化从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两方面影响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对安徽省改革开放后30年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深化是安徽省劳动生产率长期提高的重要因素,而资本深化虽然对经济增长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作用较小,其原因在于资本的使用效率低下。文章最后从促进资本深化、提高资本利用率、优化资本结构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信伟  姚佐文  
利用1994—2008年安徽省R&D经费投入与GDP总量的数据,运用ADL模型并结合滞后效应的概念,对安徽省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AIC信息准则、SC信息准则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判断标准,对R&D经费投入及经济增长两个变量的滞后期进行估计并测算。结果表明:安徽省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但R&D投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最少,而其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却最大,实验发展投入最多,而其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却最小,从而导致R&D投入分配效率低下,长期甚至可能无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超平  胡彦莹  骆正清  贾惠南  
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而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章以安徽省1991-2010年农业年度数据和金融机构信贷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单位根、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各个动态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劳动力数量与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和农民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是它们的Granger因果关系;信贷和科技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还不明显。针对安徽省农村的现状,文章提出了加大信贷和科技的投入,利用地区优势,发展农业多层次、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颖  
运用协整理论,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对安徽省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政府应努力调整投资与消费比例,逐步形成"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峰  臧贵雪  
自"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以来,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体育产业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但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鉴于此,文章选取安徽省2006-2016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体育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育产业发展能够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且两者具有互动效应;体育产业发展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医疗投入;从供给侧推动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经济增长。因而,增加体育有效供给、提高体育产业竞争力、强化群众体育意识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娟  李毅  苑小娟  陈荆松  
本文构建了黄金水道区位因素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贡献度测度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33个城市的经济增长驱动因素,结果发现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大,水路优势仍待挖掘。近几年来,临江区位因素优势对长江经济带的作用有逐步加强的态势,而且在核心城市武汉、上海、合肥、重庆的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素英  
协调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综合运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了安徽省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计算1990~2004年安徽省各项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分析了GDP与各种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水域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与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安徽省经济发展属于能源、资源消耗型,增加1%的GDP产出需要增加0.58%的生态足迹,且分别需要增加0.10%的能源足迹和0.32%的水域足迹。据此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兰祥  涂苗苗  
本文选取安徽省1978年-2004年的银行信贷、总产出和CPI作为变量,利用相关关系、葛兰杰因果关系、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分别从相关关系和动态影响的角度实证分析了银行信贷与总产出、CPI之间的关系以及银行信贷对它们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金桃  
根据2001-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用弹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测定安徽省物流业对三产发展的影响,探讨了物流产值与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海中  吴新民  陈保平  
[目的]探明茶叶区域格局演变特征,对优化安徽省茶园空间布局意义重大。[方法]基于空间分析手段和县域统计信息,定量探究1998-2019年安徽省53个县区茶叶生产格局变迁规律,并对演变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1)安徽省茶园种植区域向皖西、皖南空间集聚不断增强。安徽省茶园种植主要分布在2大热点区域:以歙县、黄山市辖区为核心的皖南地区,以霍山县、岳西县为核心的皖西地区。(2)茶叶生产格局由“单核心”向“双核心+周围小中心”的集聚模式转变。(3)标准差椭圆分析表明,安徽省茶园沿NW-NE方向展布,椭圆扁率由1998年的0.46增加2019年的0.54,椭圆中心逐步向西北方向迁移。[结论]安徽省茶园时空格局集聚及演变的驱动因素趋于多元化。自然资源是区域茶园生产变动的首要因子,政策因素是安徽省茶叶时空集聚的导向性因素,茶叶技术及茶园规模化建设是茶园扩张的推动力,茶叶市场、效益等外部性因子对茶园格局变迁发挥着日趋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海中  吴新民  陈保平  
[目的]探明茶叶区域格局演变特征,对优化安徽省茶园空间布局意义重大。[方法]基于空间分析手段和县域统计信息,定量探究1998-2019年安徽省53个县区茶叶生产格局变迁规律,并对演变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1)安徽省茶园种植区域向皖西、皖南空间集聚不断增强。安徽省茶园种植主要分布在2大热点区域:以歙县、黄山市辖区为核心的皖南地区,以霍山县、岳西县为核心的皖西地区。(2)茶叶生产格局由“单核心”向“双核心+周围小中心”的集聚模式转变。(3)标准差椭圆分析表明,安徽省茶园沿NW-NE方向展布,椭圆扁率由1998年的0.46增加2019年的0.54,椭圆中心逐步向西北方向迁移。[结论]安徽省茶园时空格局集聚及演变的驱动因素趋于多元化。自然资源是区域茶园生产变动的首要因子,政策因素是安徽省茶叶时空集聚的导向性因素,茶叶技术及茶园规模化建设是茶园扩张的推动力,茶叶市场、效益等外部性因子对茶园格局变迁发挥着日趋重要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