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4)
2023(5212)
2022(4318)
2021(3973)
2020(3320)
2019(7136)
2018(7151)
2017(13120)
2016(7448)
2015(8283)
2014(8602)
2013(8169)
2012(7838)
2011(7120)
2010(7028)
2009(6444)
2008(5977)
2007(5548)
2006(4868)
2005(4284)
作者
(23174)
(19532)
(19012)
(18219)
(12081)
(9300)
(8757)
(7712)
(7454)
(6785)
(6754)
(6580)
(6288)
(6129)
(6105)
(5945)
(5781)
(5738)
(5676)
(5296)
(4924)
(4895)
(4716)
(4535)
(4319)
(4272)
(4184)
(4147)
(4062)
(3916)
学科
(31695)
经济(31662)
管理(16707)
地方(15646)
(13281)
(11684)
地方经济(8753)
方法(8712)
中国(8572)
(8378)
(8143)
企业(8143)
农业(8052)
数学(7651)
数学方法(7580)
(6852)
业经(6534)
(6069)
环境(5772)
(5639)
(5338)
金融(5330)
理论(4697)
(4626)
银行(4610)
(4502)
(4378)
教育(4351)
资源(4015)
(3976)
机构
学院(102306)
大学(99581)
研究(39665)
(37077)
经济(35962)
管理(35163)
理学(29784)
理学院(29309)
中国(28905)
管理学(28648)
管理学院(28465)
科学(27437)
(24469)
(21941)
(21217)
研究所(19544)
农业(19229)
业大(18916)
中心(18712)
(18600)
(17258)
(16650)
(16375)
师范(16156)
(14740)
(14054)
技术(13364)
北京(13085)
师范大学(12799)
农业大学(12492)
基金
项目(73486)
科学(57355)
研究(53935)
基金(50198)
(44843)
国家(44440)
科学基金(37046)
(34025)
社会(32600)
社会科(30626)
社会科学(30618)
基金项目(27054)
(26534)
教育(24071)
自然(23724)
自然科(23088)
自然科学(23078)
编号(22963)
自然科学基金(22579)
资助(19184)
成果(18428)
(18106)
重点(17435)
课题(17239)
(14982)
(14827)
计划(14633)
发展(14412)
(14192)
创新(14138)
期刊
(47005)
经济(47005)
研究(28684)
中国(26723)
(23019)
学报(20133)
科学(17440)
农业(15567)
教育(14797)
大学(14408)
学学(13679)
(11728)
管理(11606)
技术(9510)
(9073)
金融(9073)
业经(8979)
(7762)
资源(7737)
经济研究(6340)
(6144)
问题(6015)
业大(5778)
科技(5693)
财经(5520)
图书(5284)
职业(5245)
(5240)
农业大学(4896)
(4874)
共检索到160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传武  张小林  吴威  曹卫东  
主体功能区域划分是有别于过去任何区划的创新性的工作,目前作为全国及各省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已经全面展开,但涉及具体县域单元的典型实证研究较为薄弱。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部安徽沿江地区正掀起开发沿江的高潮,迎来快速发展期。以安徽沿江地区无为、和县为实证区域,以乡镇为基本空间单元,以GIS为技术支撑,运用"生态-经济社会支撑力"互斥性矩阵分区方法,将县域开发的功能区划分为优先开发区域、鼓励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引导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5种类型。并根据功能分区的分类结论,确定出县域开发轴线、产业空间布局、生态保护轴线与保护框架。最后,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确定县域开发轴线和生态保护轴线的思...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解振明  
据安徽省1990年人口普查10%抽样资料,1989年安徽省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TFR)为2.51。除省辖市之外,全省72县和县级市的TFR在2.5以上的有32个,其中16个县超过3.0,而且几乎都是人口大县,合计人口为1587万,占全省总人口(5618万)的28.2%。生育水平如此之高,涉及人口如此之多,因而促使我们去分析生育率区域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传武  曹有挥  吴威  石诗源  
以安徽和县为例,以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运用生态足迹的理念和方法,构建了生态约束力评价体系;以遥感和GIS技术为支撑,构建了静态和动态的经济社会支撑力评价体系,采用"生态—经济社会支撑力"趋同性动态聚类和互斥性矩阵分类相结合的梯阶分区方法,将中部沿江县域划分为优先开发区、鼓励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引导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灰色区域六大类型,并对功能区类型静态和动态划分的综合集成方法进行了探索,使功能区类型划分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克群  方政  丁爱武  
文章以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划为实证,对四类主体功能区进行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宜安徽省情的科学、实用的评价指标,并进行了具体设计,以期为安徽省主体功能区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利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克群  王晓辉  潘成荣  汪国良  
本研究是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配套政策研究课题的子课题,研究目的是为规划提出与主体功能区配套的环境政策提供依据。论文提出了构建适用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实施的环境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及框架设计方案;对于各项环境政策在不同主体功能区实施的政策总体取向和实施力度进行分述,为开展分类指导提供依据;提出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最后,对如何更好推进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形成提出了环境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许忠  
无为县位于安徽省中部,行政区划为10个区、3个镇、74个乡(镇)。总人口129.5万,其中农业人口为117万,劳动人口76万。全县总面积为24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6万亩,人均耕地1.05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36人。由于地少人多,加之生产率的提高,出现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每年有16~17万人到外地从事其它职业。为了把握流出人口的婚姻、生育、节育等情况,研究和探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方法,1989年7月1日,我们对石涧、天花、宏林等12个乡的流出人口进行了一次典型调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明业  
安徽省太和县农业税费改革的调查与思考马明业安徽省太和县是一个拥有141万人口,175万亩耕地的农业大县。1993年以来,该县本着“强化所有权,明确发包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实行了“30年不变,生不添,死不去”的土地承包制度,给农民吃了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程克群  王晓辉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确立的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是一项开拓性工作。其中,配套的环境政策研究是极其重要的领域,需要在充分调研和对区域环境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与主体功能区配套的环境政策框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伟龙  代涛  朱晓丽  
县域医联体是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纵向整合,有利于提高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实现分级诊疗、优化区域卫生资源配置以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文章以安徽省天长市为例,调研当地县域医联体改革实践,分别从组织结构、利益分配机制、人员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分工协作机制、医疗服务模式等方面对其改革措施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其他地区开展县域医联体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秦国伟  卫夏青  田明华  
新型经营主体是农村土地流转后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新型经营主体的投资、决策、生产经营水平直接决定农村土地流转后产出的效率、粮食生产能力、农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将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后调研样本的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研究对象,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着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原则,构建了涵盖4个方面20项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多种数理方法综合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对安徽省不同类型的新型经营主体的流转绩效进行了全面测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四种新型经营主体中,农业公司的土地流转绩效最高,达到86.34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子豪  方俊森  栾敬东  
文章以安徽省5个区县200余户不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模型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的固定与流动资本投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大于普通农户;经营主体向非农业的转型程度对于两类主体的农业生产投资均有负面影响;土地面积增大和土地租期延长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投资水平;经营者个人学历对固定资本投资影响亦显著。文章认为需要提升农业生产者收入,改善土地流转制度以及改革农业贷款制度等措施,来调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积极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姚矿  余其礼  阮美梅  董赟玥  
近年来,安徽省县域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但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总体还不成熟。文章在分析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联系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与实际,研究了安徽省县域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其功能,并分析了政府引导、发展产业集群的助推时机的选择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严运楼  
伴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长三角产业分工出现了新的调整。在新的产业分工格局中,长三角核心区部分产业向安徽等泛长三角地区转移。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业转移过程是一个"选择"过程,转入的产业在承接区生存,不仅从新市场环境获得要素,也会给新环境带来福利效应,进而促进产业自身发展。本文对安徽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福利效应的理论研究与统计分析表明:产业转移与福利改善构成互动关系,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支持,促进区域产业与福利之间良性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严运楼  
伴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长三角产业分工出现了新的调整。在新的产业分工格局中,长三角核心区部分产业向安徽等泛长三角地区转移。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业转移过程是一个"选择"过程,转入的产业在承接区生存,不仅从新市场环境获得要素,也会给新环境带来福利效应,进而促进产业自身发展。本文对安徽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福利效应的理论研究与统计分析表明:产业转移与福利改善构成互动关系,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支持,促进区域产业与福利之间良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