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64)
2023(20822)
2022(17842)
2021(16386)
2020(13935)
2019(31787)
2018(31229)
2017(60216)
2016(32630)
2015(36533)
2014(36572)
2013(36198)
2012(33303)
2011(29907)
2010(30051)
2009(28123)
2008(27665)
2007(24720)
2006(22014)
2005(19706)
作者
(93891)
(78265)
(77807)
(74380)
(49994)
(37641)
(35321)
(30431)
(29799)
(28225)
(26693)
(26647)
(25066)
(24904)
(24110)
(23929)
(23163)
(22952)
(22611)
(22551)
(19469)
(19219)
(18964)
(18118)
(17625)
(17436)
(17315)
(17213)
(15870)
(15431)
学科
(150887)
经济(150703)
(107975)
管理(104259)
(93434)
企业(93434)
方法(64180)
数学(52958)
数学方法(52289)
(40946)
(39898)
业经(37725)
中国(34923)
地方(31161)
农业(28594)
(28530)
(27438)
(26715)
财务(26628)
财务管理(26569)
理论(25204)
企业财务(25184)
(23185)
贸易(23169)
(23163)
技术(22992)
(22376)
环境(20939)
(20735)
(20336)
机构
学院(471632)
大学(467701)
(196431)
经济(192347)
管理(186293)
理学(159999)
理学院(158282)
管理学(155537)
管理学院(154667)
研究(153255)
中国(117600)
(98533)
科学(93038)
(92310)
(76403)
(74892)
财经(73311)
(72283)
中心(70393)
研究所(68800)
业大(67302)
(66481)
北京(61877)
(60291)
经济学(60074)
师范(59722)
农业(58188)
(57622)
(55738)
财经大学(54055)
基金
项目(310810)
科学(245002)
研究(228621)
基金(225514)
(195038)
国家(193353)
科学基金(167703)
社会(145637)
社会科(138005)
社会科学(137970)
(122625)
基金项目(119089)
自然(108193)
自然科(105680)
自然科学(105656)
教育(105024)
自然科学基金(103782)
(100909)
资助(93903)
编号(92941)
成果(74567)
重点(69157)
(68320)
(66434)
(65014)
课题(64066)
创新(60325)
国家社会(59864)
教育部(59044)
科研(59032)
期刊
(225441)
经济(225441)
研究(140197)
中国(89322)
(74032)
管理(72848)
学报(69482)
(68522)
科学(65397)
大学(53809)
学学(50945)
教育(48029)
农业(46820)
技术(43984)
(41711)
金融(41711)
业经(37251)
财经(36853)
经济研究(35282)
(31723)
问题(28907)
(25680)
技术经济(25479)
统计(23440)
现代(21908)
商业(21635)
理论(21500)
图书(21494)
(21416)
(21267)
共检索到706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伟  刘苏  张文新  
通过构建旅游业依存度、贡献率和拉动率三个指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本文探讨了安徽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结果表明,安徽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逐渐加大;在中部六省中,安徽省旅游业拉动效应并不突出;在省域内部,各地市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的空间非均衡现象较突出,且南强北弱的空间格局与旅游资源在等级上南高北低、景区在空间上"南热、中温、北冷"现状具有很强的共轭性。三个指标均具有相对性,当计算拉动效应时,应同时考虑区域尺度的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晋华  冯文勇  赵鹏宇  郭晓栋  
以山西省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统计指标为基础,通过构建旅游业依存度、贡献率和拉动率3个指标,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山西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2003—2014年山西省旅游业拉动效应逐渐增强,预测2020年旅游业依存度将达到79.5%;从空间维度来看,与周边省份相比,山西省旅游业拉动效应在2003—2014年间显著提高,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各市自身GDP为基数测算和分析,山西11个市旅游业拉动效应整体上势头强劲,但各市之间发展不均衡;以山西省全省GDP作为基数测算和分析,则各市旅游业拉动效应呈现出不同态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晋华  冯文勇  赵鹏宇  郭晓栋  
以山西省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统计指标为基础,通过构建旅游业依存度、贡献率和拉动率3个指标,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山西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2003—2014年山西省旅游业拉动效应逐渐增强,预测2020年旅游业依存度将达到79.5%;从空间维度来看,与周边省份相比,山西省旅游业拉动效应在2003—2014年间显著提高,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各市自身GDP为基数测算和分析,山西11个市旅游业拉动效应整体上势头强劲,但各市之间发展不均衡;以山西省全省GDP作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袁智慧  李佳宾  
[目的]海南当前处于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旅游业作为海南省的主导产业对海南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在此形势下,分析旅游业发展对海南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有利于为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对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提出科学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方法]文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运用旅游业依存度、贡献率和拉动率3个指标,以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等统计指标为基础,探讨了海南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结果]从时间维度来看,海南省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大;从空间维度来看,海南省旅游业的拉动效应并不突出;从市(县)域维度来看,海南省各市(县)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地区拉动效应持续增长,中部地区增长势头迅猛,北部地区增长缓慢。[结论]不断完善海南旅游基础设施与管理体系;要不断细分和规范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复购率,完善营销及咨询服务体系;注意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强与周边省份的交流与合作,省内要因地制宜,挖掘各地旅游业发展特色,推动各市(县)均衡发展,以进一步加强海南省旅游支柱产业的作用,并快速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国清  
从"景区-城市"二维视角出发,以安徽省域地级城市及122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实证样本,通过Gini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区位熵、累积频率曲线等测度方法,在对安徽省域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现状描述和测评基础上,解析省域旅游发展空间总体差异特征及年际变化趋势,提出旅游板块互动、树立"三二一"品牌旅游形象、创新旅游产品设计、实施旅游整合营销、"景区-城市"双驱、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等旅游发展策略,旨在促进安徽省域旅游和谐发展与整体腾飞,同时也为我国中部地区省域旅游发展提供范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傅为忠  林多  
本文利用生产函数及其改进后的索罗经济增长模型,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资本投入和劳动,以及科技进步因素在安徽省1990-2007年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份额,并以江苏省的实证分析作为对比,依据定量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洪  夏明  
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理论,利用统计年鉴及社会统计公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与引力模型,对安徽省17个地市旅游中心度经济测定,并对其旅游经济联系度与旅游经济联系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合肥、黄山为安徽旅游核心城市,安徽旅游存在"双核"联动发展模式且旅游发展"南强北弱"态势明显;受地理、交通等因素影响,城市旅游中心性与旅游经济联系量不存在必然联系,安徽存在四大旅游经济圈:大合肥旅游经济圈、皖江城市旅游经济带、皖南国际旅游经济圈、大皖北旅游经济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信伟  姚佐文  
利用1994—2008年安徽省R&D经费投入与GDP总量的数据,运用ADL模型并结合滞后效应的概念,对安徽省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AIC信息准则、SC信息准则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判断标准,对R&D经费投入及经济增长两个变量的滞后期进行估计并测算。结果表明:安徽省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但R&D投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最少,而其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却最大,实验发展投入最多,而其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却最小,从而导致R&D投入分配效率低下,长期甚至可能无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超平  胡彦莹  骆正清  贾惠南  
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而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章以安徽省1991-2010年农业年度数据和金融机构信贷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单位根、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各个动态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劳动力数量与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和农民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是它们的Granger因果关系;信贷和科技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还不明显。针对安徽省农村的现状,文章提出了加大信贷和科技的投入,利用地区优势,发展农业多层次、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颖  
运用协整理论,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对安徽省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政府应努力调整投资与消费比例,逐步形成"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峰  臧贵雪  
自"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以来,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体育产业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但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鉴于此,文章选取安徽省2006-2016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体育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育产业发展能够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且两者具有互动效应;体育产业发展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医疗投入;从供给侧推动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经济增长。因而,增加体育有效供给、提高体育产业竞争力、强化群众体育意识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学星  朱云鹃  于阳  
根据2000—2009年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安徽省经济具有明显的内需主导型特征及发展趋势,驱动其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消费和投资,而政府消费和净出口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最后提出政府应大力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构建完善的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合理控制进出口,以确保安徽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丹  张懿  
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本文应用ECM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1991 -2005年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因果关系上,农村金融发展引致农业经济增长变动,在经验上颠覆了经济决定金融的基本认识,而相应支持了金融支撑经济增长的概念。另外,研究还发现,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不明显,而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仅存在短期效应,中长期效应均不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盛毅  
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业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客观要求,是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提升旅游产业效益、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对安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安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旨在为安徽旅游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艳  张桅  
利用1998年至2015年两省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人力资本存量及产出弹性系数远低于江苏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低是造成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省的主要原因。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安徽省人力资本存量及产出弹性系数低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低、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占比低。基于这一研究结果,给出提高安徽省人力资本贡献度的政策建议:积极筹措资金增加教育经费整体投入,大力发展各层次教育,特别要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在提高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的同时培养更多高学历高技术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