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11)
- 2023(15696)
- 2022(13239)
- 2021(12305)
- 2020(10434)
- 2019(23833)
- 2018(23954)
- 2017(46888)
- 2016(25205)
- 2015(28455)
- 2014(28389)
- 2013(28233)
- 2012(25601)
- 2011(22914)
- 2010(23137)
- 2009(21711)
- 2008(21312)
- 2007(19093)
- 2006(17011)
- 2005(14939)
- 学科
- 济(108801)
- 经济(108673)
- 业(101122)
- 管理(82919)
- 企(82838)
- 企业(82838)
- 方法(50835)
- 农(48686)
- 数学(41620)
- 数学方法(40945)
- 业经(33610)
- 农业(32511)
- 财(30098)
- 中国(25621)
- 务(21664)
- 财务(21590)
- 财务管理(21564)
- 地方(21035)
- 技术(20539)
- 制(20529)
- 企业财务(20393)
- 理论(19769)
- 学(19132)
- 和(19040)
- 贸(18106)
- 贸易(18096)
- 策(17643)
- 易(17587)
- 划(17164)
- 环境(15793)
- 机构
- 学院(366069)
- 大学(359352)
- 管理(153350)
- 济(148122)
- 经济(145065)
- 理学(133235)
- 理学院(131957)
- 管理学(129646)
- 管理学院(129012)
- 研究(113006)
- 中国(87624)
- 京(75466)
- 农(70590)
- 科学(70257)
- 财(65422)
- 业大(58750)
- 所(55851)
- 江(55028)
- 农业(54079)
- 中心(53044)
- 财经(52670)
- 研究所(50701)
- 经(47874)
- 北京(46779)
- 范(45196)
- 师范(44846)
- 州(44063)
- 经济学(42495)
- 经济管理(41864)
- 院(40363)
- 基金
- 项目(248417)
- 科学(196801)
- 研究(183612)
- 基金(180430)
- 家(155315)
- 国家(153892)
- 科学基金(134690)
- 社会(116330)
- 社会科(110006)
- 社会科学(109972)
- 省(100364)
- 基金项目(96108)
- 自然(87839)
- 自然科(85857)
- 自然科学(85837)
- 自然科学基金(84289)
- 教育(83166)
- 划(81030)
- 编号(76740)
- 资助(74292)
- 成果(59861)
- 重点(54304)
- 部(54284)
- 发(53235)
- 创(53202)
- 课题(51031)
- 创新(49042)
- 科研(46998)
- 业(46981)
- 国家社会(46894)
- 期刊
- 济(168665)
- 经济(168665)
- 研究(102196)
- 农(70394)
- 中国(67431)
- 管理(57238)
- 学报(53863)
- 科学(52009)
- 财(50642)
- 农业(47900)
- 大学(42188)
- 学学(40198)
- 教育(35870)
- 技术(34422)
- 业经(34259)
- 融(31298)
- 金融(31298)
- 财经(24883)
- 业(24550)
- 经济研究(24267)
- 问题(22331)
- 经(21210)
- 技术经济(20527)
- 版(17970)
- 科技(17877)
- 现代(17635)
- 商业(17203)
- 理论(16976)
- 统计(16927)
- 资源(16250)
共检索到530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孔令聪 胡永年 王光宇 姜涛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农业是实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该文对安徽省现已形成的循环农业模式归纳为农业种养结合、立体复合型发展、农业副产物再利用、农村庭院型发展、休闲观光型发展5种模式。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将安徽省划分为5个循环农业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同时,提出发展安徽省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区划 模式 安徽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柳百萍 胡文海
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安徽由农业资源大省向农业产业强省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安徽农业的地位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安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即优势农产品型、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型、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型和城郊都市农业型,并提出了促进安徽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发展模式 安徽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廷海 武云亮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研究表明:安徽省农业产业集群尚处于生产要素导向的初级阶段,存在区位优势不明显、经济发展要素稀缺、市场体系不完善以及政府政策失灵等诸多问题。文章从安徽省农业资源的特征与现状出发,构建了安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主体要素模型,并就其网络系统、发展模式及演化机理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提出加强安徽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学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剑峰 朱媛媛
通过构建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抽取5个主成分对安徽省62个县级单元进行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测度,并将其分为4个等级,即欠发展区、发展区、较发达区与发达区。论证了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区域空间差异较小的县级单位集中分布在皖北、皖南、皖西南地区,区域空间差异较大的县级单位集中分布在皖中地区。提出了安徽省因地制宜应有不同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临江地区应发展"高效、优质、高产、外向、生态"的现代农业园区模式,皖南山区发展"旅游观光、绿色生态"的模式,皖北发展"规模经营、生态循环"的农业现代化模式。
关键词:
安徽省 农业现代化 区域差异 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藕香 李玮
安徽是农业大省,畜牧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安徽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影响安徽实现经济崛起的步伐。文章通过对安徽畜牧业发展相关数据的初步分析,发现安徽畜牧业发展不仅面临稳定增长的问题,同时还面临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因此,作者根据畜牧业发达地区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循环经济模式,结合安徽省畜牧业发展已形成的五个产业带以及每个产业带的区位优势,提出了安徽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可供借鉴的循环经济模式以及在应用这些模式时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安徽省 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郁家成 黄小燕 郁阳 陈晓红 王华
在论述安徽省沿淮地区洪涝灾害及农业避洪减灾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沿淮地区农业洪涝灾期特征(沿淮地区平均梅汛期、最长梅汛期和农业洪涝危害期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夏季农业洪涝易发的原因(夏季梅汛期多暴雨、沿淮地区地势低洼、作物正处生育关键时期、生态失衡人水争地),并且针对安徽省沿淮地区洪涝灾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与传统种植模式不同的避洪种植模式(如荞麦大麦种植模式、青玉米大麦种植模式、大白菜大麦种植模式、大蒜苗荞麦种植模式、萝卜洋葱种植模式、大棚秋季西红柿大棚春季西红柿种植模式、大棚芹菜地膜马铃薯等种植模式),以确保8月下旬至次年5月中旬无汛期的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研究结果可为农业洪涝易发区灾期分析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枫平 姜长云
本文重点研究了安徽省泗县农民对农业科技培训需求的特征,比较了不同的农业科技培训模式的实际效果。作者认为,应当分类、分层次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科技培训,重点推广效果显著的培训模式,并从制度、机制以及组织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保障,制定扶持农业科技培训的公共财政政策,以确保农业科技培训这种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培训 模式 效果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光宇 陈香 闪辉
该文选取农业功能分区4组代表性的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对安徽省进行农业功能分区。同时,兼顾多方面因素考虑,对分区方案中个别县区进行调整,形成了安徽省农业功能区划初步方案,并分析了各功能区的主导功能和拓展功能。
关键词:
安徽省 农业功能 区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停
本文借鉴Logistic模型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生度进行理论界定,分别讨论了水平竞争、水平协作和垂直协作三种情形下模型的均衡解。研究发现,存在水平竞争关系的产业构成的共生系统,产业平衡规模水平是由外生的资源供给和产业相互影响系数内生决定,与共生单元产业固有的成长率无关;对称互惠共生均衡调整时间短且均衡稳定,而非对称互惠共生均衡调整缓慢且不稳定。建立计量模型,估算出1992—2012年间安徽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共生度并对二者共生模式进行经验判定。目前安徽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正处在非对称互惠共生向对称互惠共生转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红艳 朱云鹃
实施"走出去"战略,勘查、开发国外矿产资源,积极开拓和融入海外资源市场,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但是,"走出去"勘查开发国外矿产资源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势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选择什么模式开展境外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性企业和地勘事业单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就以安徽省为例,探讨矿产资源境外开发模式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
走出去 海外资源 开发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惊宏 余兆旺 沈宏婷
根据点轴理论,在前人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基础上构建了疏点模式、散块模式、条带模式、团块模式、板块模式五阶段区域旅游演化模式,继而基于区域经济影响力的扩散动力机制构建了旅游经济影响力的场扩散效应模型,运用现代GIS技术模拟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五阶段模式的动态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以安徽省1990、2000、2010和2020年四个年度为例分析了旅游经济影响力扩散强度的演化过程,结果得出安徽省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地带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皖北旅游模式要落后于皖南和皖中,通过旅游发展轴线的建设和合理规划,2020年皖南和皖中旅游将进入板块模式时代,而皖北也将发展为团块模式阶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冉涔 栾敬东
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根据产业耦合理论和2006~2016年安徽省农业和旅游相关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安徽省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发现,农业和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度等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安徽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属于初级发展水平阶段;从增长趋势看,农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系统是一个不断趋于良性耦合协调的发展状态,未来前景可观;在安徽省各地市中,合肥市为初级协调发展阶段,其余各市仍处于失调阶段。为促进安徽省农业与旅游业优化升级,深化一体化、提高质量和效率,应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治理软环境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注重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可延续性,以期为相关地区进一步整合发挥农业与旅游业资源优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安徽省 农业 旅游业 耦合 耦合协调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永 谭明珠 吴丹
巨灾债券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可以有效解决保险市场巨灾风险非可保性问题,正逐步被一些国家应用于农业保险领域。本文以安徽省棉花年产量数据为样本,以该地区相对于长期平均趋势产量偏差量为损失指数,设计了一种农业巨灾债券。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样条回归与Gaussian核密度估计法,以及产量损失分布与利率风险相结合,可以初步构建中国农业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并付诸实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大琨
农业信贷担保经营风险补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担保机构经营风险,对推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分析农业信贷担保经营风险补助机制的具体做法及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融资难 农业信贷担保 经营风险补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