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0)
- 2023(7303)
- 2022(6322)
- 2021(5869)
- 2020(4939)
- 2019(11174)
- 2018(10891)
- 2017(21465)
- 2016(11848)
- 2015(13331)
- 2014(13280)
- 2013(13287)
- 2012(12878)
- 2011(11566)
- 2010(11876)
- 2009(11142)
- 2008(11120)
- 2007(10251)
- 2006(9588)
- 2005(8908)
- 学科
- 济(47674)
- 经济(47616)
- 管理(37365)
- 业(37194)
- 企(28800)
- 企业(28800)
- 农(17681)
- 方法(17263)
- 数学(15099)
- 数学方法(14792)
- 技术(13794)
- 中国(13692)
- 财(12920)
- 地方(12638)
- 农业(11875)
- 业经(10929)
- 学(10762)
- 制(10671)
- 策(9777)
- 贸(9614)
- 贸易(9609)
- 易(9355)
- 环境(8214)
- 银(7958)
- 银行(7929)
- 及其(7739)
- 行(7609)
- 融(7427)
- 金融(7427)
- 技术管理(7417)
- 机构
- 学院(172939)
- 大学(171071)
- 济(73436)
- 经济(71665)
- 研究(66009)
- 管理(64245)
- 理学(53553)
- 理学院(52979)
- 管理学(52000)
- 管理学院(51697)
- 中国(50822)
- 科学(40901)
- 京(37480)
- 所(35573)
- 农(35375)
- 财(34550)
- 研究所(31762)
- 江(30567)
- 中心(30450)
- 业大(27938)
- 农业(27703)
- 财经(25529)
- 省(25288)
- 北京(23926)
- 院(23686)
- 州(23386)
- 范(23134)
- 经(22987)
- 师范(22848)
- 经济学(21356)
- 基金
- 项目(109514)
- 科学(85512)
- 研究(80185)
- 基金(77041)
- 家(68106)
- 国家(67506)
- 科学基金(56538)
- 社会(49178)
- 省(46572)
- 社会科(46544)
- 社会科学(46529)
- 基金项目(39571)
- 划(37623)
- 自然(37130)
- 教育(36417)
- 自然科(36223)
- 自然科学(36208)
- 自然科学基金(35523)
- 资助(32895)
- 编号(32495)
- 成果(27287)
- 发(25442)
- 重点(25347)
- 课题(24206)
- 部(24189)
- 创(23208)
- 创新(21851)
- 计划(20658)
- 科研(20574)
- 性(20318)
共检索到284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洁琼 张乃书 汪少华 陈锡林
一、安徽省工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现状与问题安徽省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已逐步建立起两万多个工交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85亿多元。这些企业是我省振兴经济、实现四化的主体力量。然而,由于过去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重基建轻技改,重外延轻内涵,致使大多数企业的技术装备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主要表现在:1、设备陈旧。据了解,我省拥有三万多台机床,大部分是结构陈旧、性能很差的通用机床,半数以上要报废或降级使用。国营企业有一半以上的固定资产服役达十年,设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七萍 易凌峰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2年安徽省15个地级市工业技术转移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超效率值进行测算与比较评价,分析了影响决策单元非DEA有效的原因。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效率评价模型,超效率模型在评价安徽省地级市工业技术转移效率中更具科学性;53.5%的地级市工业技术转移综合效率单元无效,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投入规模。政府应针对性地继续加大工业技术转移经费与人员投入,提高技术转移投入的利用和管理效率。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工业 技术转移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顾月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北京市地方工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重点产品和企业,进行了以内涵为主的技术改造,从1978年—1989年技术改造投资总额为157亿元,其中含有技术引进的改造110.5亿元,含外汇15.02亿美元。通过引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吸取了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手段,促进了北京工业布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孙睿昕
<正>进入202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立足高质量发展大局,着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以下简称“两新”)。作为配套金融保障,中国人民银行已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工具,中央财政也将相应对符合再贷款报销条件的银行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在此背景之下,加强技术改造金融支持尤其是工业技改信贷服务,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各家银行落实“两新”部署要求的重点工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江海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都开展了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技术引进,有的国家取得了很大成就,迅速发展了本国经济,增强了技术实力,如日本、巴西、南朝鲜等。但许多国家花费了高昂的代价引进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并没有发挥良好效果,反而往往因重复引进导致生产能力过剩,或与国内产业不配套使引进技术设备大量闲置浪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志勋
我国传统工业技术改造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我国整个经济活动还处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第一阶段。现有工业产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 ·理应超前发展的基础产业在“六五”期间滞后。1981-1985年基础产业超前系数:原煤-0.36、原油-0.7、发电量-0.42、成品钢材-0.43、供水-0.02、公路铺设-0.04、铁道铺设-0.05。·工业生产能源消耗高。198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0.03亿吨标煤,仅次于美国和苏联,居世界第三位。但是和美、苏相比,我国单位能源所创造的产值仅为474美元,美国则为1108美元,苏联为1064美元,西德为2334美元,日本为2584美元,印度为1 000美元。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旭光
技术引进无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有节省技术研制费用、缩短研制时间、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竞争能力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总体看,技术引进的效果是明显的,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技术商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经济体制和管理上的不相适应,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结合机电工业的技术引进实践,从效益角度谈谈技术引进问题。一、技术引进促进了机电工业的发展1.大大提高了现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夏家宏
一、我国技术引进工作历史的简短回顾本文把我国的技术引进历史分成四个阶段:建国初期的技术引进(1952~1959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技术引进(1962~1965年);70年代的技术引进(1972~1979年);经济改革与开放时期的技术引进(1980年至今)。文中运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对我国的技术引进历史作了较为客观的描述和评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荣忠 景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闻雯 胡登峰 胡成宝
针对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关系结论的不一致,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选取1999—2008年工业统计数据从定量角度检验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引进不是技术进步的直接原因,技术进步对技术引进有促进作用;运用Engle-Granger协整关系检验法实证检验,得出技术引进与我国工业技术进步之间没有长期共同发展趋势的结论。技术进步刺激国家引进技术,就长期发展而言,应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提高技术进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传雷 陈振 郭兴凯
信息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分析安徽省信息化必要性的基础上 ,结合安徽省信息化现状 ,提出了信息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资源 信息化 信息技术/安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文奇 仲臣
“八五”乃至今后十年,工业以技术改造为主。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因为,技术改造已不是一般意义的挖潜、改造,而是提高经济效益,调整经济结构的基本手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乡镇工业技术改造研究”课题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晨 高玲玲
利用外资是安徽省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目前我省在引资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文章主要从引资方式和投资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结合省情研究对策。
关键词:
安徽省 引进外资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维誉 袁滨 黄家祥 余沛荣 林明中 项守梁
一、技术引进的基本情况在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近几年来,广西的技术引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它以城市为主,形式多样,遍及各行业,以轻工、纺织、电子业为主,重工业为次,农牧业比重较小。引进技术主要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而以日本、西欧、美国为主。从引进的技术情况看,比较先进的占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