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8)
2023(11234)
2022(9914)
2021(9456)
2020(7779)
2019(17990)
2018(17776)
2017(34492)
2016(18955)
2015(21285)
2014(21475)
2013(21359)
2012(19482)
2011(17143)
2010(17031)
2009(15264)
2008(14981)
2007(12639)
2006(10756)
2005(9223)
作者
(53017)
(43967)
(43689)
(41699)
(27903)
(21037)
(19896)
(17389)
(16618)
(15614)
(15202)
(14626)
(13835)
(13727)
(13505)
(13476)
(13152)
(13133)
(12447)
(12368)
(10939)
(10572)
(10494)
(9958)
(9911)
(9721)
(9674)
(9638)
(8764)
(8687)
学科
(75914)
经济(75840)
管理(57300)
(52384)
(43212)
企业(43212)
方法(36106)
(32415)
数学(31652)
数学方法(31338)
(20232)
中国(19978)
地方(19945)
(16348)
业经(15776)
(15203)
财务(15146)
财务管理(15095)
企业财务(14347)
农业(13927)
(13492)
财政(13261)
理论(12345)
(12083)
环境(11777)
(11432)
贸易(11428)
(11034)
技术(10960)
(10820)
机构
大学(261720)
学院(260342)
管理(106732)
(101922)
经济(99717)
理学(93707)
理学院(92683)
管理学(91167)
管理学院(90708)
研究(84704)
中国(61372)
(55186)
科学(54431)
(53171)
(42349)
财经(39511)
(38901)
业大(38637)
研究所(38576)
中心(37743)
(36523)
(35910)
(34701)
北京(34679)
师范(34434)
(31173)
农业(30314)
经济学(30253)
(29624)
财经大学(29386)
基金
项目(185429)
科学(145805)
研究(136131)
基金(134616)
(116751)
国家(115791)
科学基金(99896)
社会(85280)
社会科(80797)
社会科学(80775)
(72554)
基金项目(72487)
自然(65316)
自然科(63771)
自然科学(63756)
自然科学基金(62561)
教育(61930)
(60690)
编号(55807)
资助(55240)
成果(44851)
重点(41250)
(40629)
(39250)
(38239)
课题(37803)
科研(35721)
创新(35653)
教育部(34877)
国家社会(34711)
期刊
(107327)
经济(107327)
研究(77209)
中国(45951)
(43225)
学报(40714)
科学(37629)
管理(36721)
(34152)
大学(30684)
学学(28921)
教育(27749)
农业(24369)
技术(21578)
财经(18653)
(18000)
金融(18000)
经济研究(17359)
业经(17038)
(15741)
问题(13872)
图书(13812)
理论(13171)
科技(12781)
技术经济(12492)
实践(12214)
(12214)
资源(11961)
(11848)
(11829)
共检索到368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焱  蒋秀峰  陈建东  
文章利用泰尔指数,对2005-2010年间安徽省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进行了测度,并与同期人均GDP差异进行了对比;同时,运用截面数据模型考察了三次产业对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对与二、三产业高度相关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地区差异的剖析,得出组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大,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改善组间差距。据此,我们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骁  赵艾凤  陈建东  林谦  
本文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核心成因。首先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考察了2003-2010年各类财政收入来源对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的贡献,发现在此期间区域间人均GDP差异呈现出先增加后缩小的趋势,人均财政收入差异虽呈现出收敛态势,但仍然非常显著,远大于人均GDP差异,导致该现象的关键因素是营业税。由于营业税主要源于第三产业,本文继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讨论了产业发展对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的影响,得出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区域财政收入差异形成的核心原因的结论。该结论对缩小区域财政差异的政策选择有启发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潘庄晨  潘淑娟  周加来  
为了解一省资本流动的运动趋势、深入研究省内资本的运动规律,必须先透彻了解省内资本分配的具体情况。本文将安徽省划分为沿江、皖南、皖北、皖中四大区域,对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影响省内资本分布的各个因素——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财政转移支付差异、信贷投放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利用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四者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与问题做了系统研究,从而发现省内资本流动的一些趋势及特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骁  杨宇轩  赵艾凤  
根据以往我们按照不同收入来源对中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分解,营业税是中国区域间财政收入差异的关键因素。基于此认识,本文根据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主要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法,对营业税做进一步分析,从而研究我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主要成因。首先考察了收入水平、地区排序及人口份额对区域间营业税收入差异变化的影响,得到收入水平是差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而讨论了产业间、行业间、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营业税收入水平差异,得出结论:各地区不同的行业差距是营业税收入水平差异的首要原因,也是区域间财政收入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该结论对缩小区域财政差异的政策选择有启发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海涛  曾康华  
本文在数理分析省际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形成的基础上,利用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GDP的数据,构建三线段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08年期间中国四次财政体制改革对30个省、市、自治区政府人均财政收入变动的影响和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形成的轨迹。研究的结论是:中国财政体制改革有利于缩小省际人均财政收入的差异,对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潘义  王骑  
文章通过经济、教育和人力资源、交通状况及医疗四个系统,共41个经济指标,使用社会统计软件包对安徽区域经济差异作多元统计分析。首先对各系统内部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并对各市的单个因子得分及因子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然后,提取四个系统中,各市的因子综合得分作为新的指标,进一步作聚类分析;最后,利用聚类分析结果对安徽各省辖市经济状况进行总体评价,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增洋  
安徽省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发展十分不平衡的省份,在经济发展上面临跨越式发展和协调区域发展的双重压力。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空间特征和结构特征的分析,以及和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差异特征作比较,评价安徽省的区域经济差异,为安徽省处理区域发展中均衡和非均衡关系及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骁  赵艾凤  王好  
本文首先采用转移支付前后的基尼系数构造效果系数,对2003—2011年中央转移支付(以下简称转移支付)对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调节效果进行了探讨。总体来说转移支付的确起到了缩小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作用,并且这种效果呈现出增强的趋势。那么,目前转移支付的区域分配结构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我们运用秩和检验对转移支付的区域分配结构进行了评价,得出人均本级财政收入与人均转移支付的分布很大程度上是无差异的,东、中、西部都存在人均本级财政收入多而转移支付反而多,财政收入少而转移支付反而少的省份。既然转移支付的区域分配结构有待优化,我们继而采用转移份额法对影响转移支付区域分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东部的财政努力度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尚正永  张小林  卢晓旭  侯兵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和ESDA方法,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县、县级市和设区市市区为研究单元,以城市化率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三个侧面,对1990—2008年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格局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得到结论如下:在演变的时间过程方面,安徽省城市化格局的经历了"下降—稳定—下降"的波动过程,皖北地区城市化水平内部差异变化很小,皖中地区呈增大趋势,皖南地区呈下降趋势;在演变的空间格局方面,安徽省区域城市化趋异发展明显,尚未形成稳定的城市化高值集聚区,发展热点离散分布,大城市人口集聚过程显著,县城及众多的建制镇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在不同等级城市中集聚呈两极分化之势,主要城市沿长江和合徐高速公路呈串珠状分布,在空间上已经形成城市聚合轴,有可能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轴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史健  骆正清  
区域物流中心的选择是一个热点问题,文章运用粗糙集方法对安徽省区域物流中心的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选取邮政业务量、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基建投资、经济情况、交通条件四个因素作为评价标准,通过计算,最后得到的选择结果与安徽省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十一五”规划布局基本一致。实证研究表明,用粗糙集方法选择区域物流中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夏永久  朱喜钢  储金龙  
利用统计分析和探索性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ESDA),在ArcGIS和GeoDA软件的支持下,以县、县级市和设区市市辖区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3个侧面,对1997—2009年安徽省区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从时间演变过程来看,安徽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波动性扩大。(2)从空间演变过程来看,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经历了阶段性演化,分别呈现出"条带状"、"串珠状"以及"⊥"字型和"U"字型交织的空间格局。(3)从空间关联性来看,经济发展的整体关联性较弱,表明区域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不显著,近年来,部分发达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宣国富  徐建刚  赵静  
在建立区域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以安徽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地域单元,对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种梯度类型。同时,分析了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特征、各类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胡一鸣  
区域发展是当今各个国家地区普遍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区域发展和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1980年、1990年、2000年、2013年安徽省的县域经济差异变化过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区域空间发展的倾斜性,轴线差异的显著性及空间结构轴线发育差异较大等结论。针对安徽省轴线发展不均衡,结合全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提出了"两带为核心,一带为契机;两圈为补充,突出一重点"的空间发展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娟  吴德胜  梁樑  
在安徽省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城两区、若干示范工程"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空间布局,按照该思路对安徽省创新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实现充分利用安徽省的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各个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省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安徽省的区域竞争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