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0)
- 2023(6336)
- 2022(5453)
- 2021(5107)
- 2020(4254)
- 2019(9622)
- 2018(9417)
- 2017(18190)
- 2016(10019)
- 2015(10990)
- 2014(11006)
- 2013(11108)
- 2012(10592)
- 2011(9803)
- 2010(10069)
- 2009(9319)
- 2008(9321)
- 2007(8115)
- 2006(7573)
- 2005(6455)
- 学科
- 济(46530)
- 经济(46487)
- 管理(26423)
- 业(21919)
- 方法(17546)
- 地方(16410)
- 企(15448)
- 企业(15448)
- 数学(14330)
- 农(14239)
- 数学方法(14135)
- 中国(13844)
- 农业(10425)
- 学(10394)
- 业经(9707)
- 环境(8962)
- 资源(8028)
- 财(7843)
- 理论(7604)
- 发(7325)
- 地方经济(7143)
- 和(7086)
- 城市(6914)
- 制(6499)
- 划(6014)
- 贸(5674)
- 贸易(5670)
- 易(5324)
- 城市经济(5089)
- 融(4975)
- 机构
- 学院(149281)
- 大学(147822)
- 管理(55616)
- 研究(54968)
- 济(54227)
- 经济(52631)
- 理学(47722)
- 理学院(46945)
- 管理学(45921)
- 管理学院(45629)
- 中国(39100)
- 科学(37634)
- 京(32907)
- 所(28574)
- 农(28104)
- 研究所(26364)
- 范(25212)
- 师范(25031)
- 江(24683)
- 中心(24427)
- 财(23852)
- 业大(23778)
- 农业(21867)
- 师范大学(20563)
- 北京(20473)
- 院(20362)
- 省(19782)
- 州(19609)
- 财经(19176)
- 科学院(17342)
- 基金
- 项目(103201)
- 科学(81533)
- 基金(74329)
- 研究(72613)
- 家(65833)
- 国家(65269)
- 科学基金(55695)
- 社会(46249)
- 社会科(43652)
- 社会科学(43636)
- 省(43296)
- 基金项目(41105)
- 自然(37542)
- 自然科(36465)
- 自然科学(36447)
- 自然科学基金(35745)
- 划(35408)
- 教育(32170)
- 资助(29873)
- 编号(28887)
- 发(24074)
- 重点(23300)
- 成果(22341)
- 部(21524)
- 课题(20691)
- 创(20008)
- 计划(19437)
- 科研(19212)
- 发展(18955)
- 创新(18731)
共检索到221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传康
一、引言安徽省亳县位于淮北平原的北部,滨临淮河沿岸。津浦铁路和京汉铁路未修时,从南方通往北京的主要国道从亳县穿过,亳县是这一国道与通往我国东南的涡河的交汇点,又是山西、陕西、河南向东要道的一个出口。亳县位于这种水陆交通交汇处,因此,在历史上它曾经是商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方。公元前1600年商汤曾建都于此,故称汤都。西周初称焦国,据《通典》称“武王克殷,封神农之后于焦”,因而亳县旧有“神农衣冠冢”。至楚平王(公元前528~516年)时筑谯城,与谯先后建筑的古城在本县境内尚有城父、梅城、古城三座。由于这里是曹操故居,魏时(公元220年)建为谯郡,北周时称为亳州,隋至宋均沿袭之,以后建制等级虽有变化,但皆以亳为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胡小海
文章引入错位指数对旅游业发展的"资源诅咒"现象进行定量研究,结合旅游资源的相对效率评价,提出安徽省各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研究表明:2005、2010年合肥负向错位指数最大,宣城正向错位指数最大;皖中旅游资源总效率受纯技术效率驱动较大,旅游资源利用集约化程度较高,皖北旅游资源总效率受规模效率驱动较大,旅游资源利用属于粗放型方式;区域旅游资源相对效率除了与旅游资源禀赋相关外,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货物进出口总额、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等因素也密
关键词:
旅游资源 错位现象 相对效率 安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洪 时浩楠
在构建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SPSS 19.0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空间错位指数模型计算出各地市的空间错位指数,对安徽16个地市空间错位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安徽16个地市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的空间错位可分为4种类型,即低度正向偏离型城市、低度反向偏离型城市、高度正向偏离型城市和高度反向偏离型城市。安徽省整体上以旅游经济反向偏离旅游资源为主,且偏离程度多为轻度。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 空间错位 安徽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贾慧敏
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综合模糊分析、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的基本思想,建立了多因子、分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在构建旅游资源价值和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该模型分别对安徽的旅游资源价值与旅游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然后用贡献率这一指标来研究旅游资源价值对旅游业竞争力的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琳 刘滨谊
旅游资源资本化是一种以价值为导向的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旅游资源资本化规划可以为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实践提供指导和依据,是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山东泗水泉林泉群风景区为例,具体探讨了旅游资源资本化规划的方法、模式等问题。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资本化 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春巍
要发展旅游业,就要对旅游资源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和评价。这就需要采用定量的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作者在多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通过与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的专家共同研究,应用马尔科夫决策规划(Markorian Decision Programming 简记为MDP)理论,提出了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的MDp模型。以及“权递减叠加”、“等价叠加”、“指数法”等计算方法。这一方法在四川省秀山、巫山及云南省建水、弥勒、滇南旅游圈的规划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丛民
根据国内外及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了秦皇岛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拳头产品,转变旅游业增长方式的措施及途径。
关键词:
秦皇岛 旅游业 增长方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解永秋
中国旅游业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强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底蕴,以新颖的文化创意手段来打造旅游产品的特色据此,本文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的文化创意切入点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做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
旅游规划与开发 文化特色 原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冠雄
进行任何开发建设,都离不开事前的规划工作。不经过一定的规划工作程序就着手进行开发建设,是具有很大盲目性的,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成功,而且还会使宝贵的资源遭到破坏。旅游开发比诸其他的开发建设要特殊和复杂许多,特别是十分讲究艺术性,讲究整个环境和景观的完整、统一和协调。所有的建筑都必须服从整体的要求,使特色更加突出,各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爱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由的田园生活,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与旅游活动项目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与政府的重视。文章在以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从发展现状分析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普遍具有齐鲁文化风韵内涵突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体验产品发达、基础扎实与机制灵活等特点;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文化特色薄弱、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开发管理不规范、品牌意识不强,产业开发方式粗放、生态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实施"政府-市场"配合管理机制,普及生态保护观念;加强科学规划编制,合理规划阶段性开发生态区域;实施分类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晓东
左江风景区无论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别具特色,是广西发展旅游业条件较好的地区,是左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但目前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与风景区应有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必须认真研究风景区的开发问题。 一、旅游资源的特征及评价 左江风景区旅游资源的总特征可以归纳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相结合,内容丰富多彩,国家级、省级与地方级旅游资源并存。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肖胜和 孙治 包亚芳
以浙江省临安市南天目山为例,总结出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规划方法:通过转变资源利用方向,以扭转资源劣势;通过借用旅游区区外景观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景观资源;与区外旅游区的联动开发,以增强旅游吸引力;通过观赏场景转换,以提升普通景观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将旅游区小的特色加以扩展与强化,以突显易被认知的特征;将某些旅游设施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增强特色;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将大地景观化平常为独特等。这些手段可改善和促成旅游资源非优区向旅游开发优区转变,从而使这类区域变得较有开发价值。表1参1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