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7)
- 2023(9808)
- 2022(8011)
- 2021(7440)
- 2020(6431)
- 2019(14213)
- 2018(13933)
- 2017(27391)
- 2016(14646)
- 2015(16270)
- 2014(16083)
- 2013(16147)
- 2012(15003)
- 2011(13136)
- 2010(13756)
- 2009(13105)
- 2008(13355)
- 2007(12417)
- 2006(11462)
- 2005(10459)
- 学科
- 业(81748)
- 济(68434)
- 经济(68327)
- 企(64510)
- 企业(64510)
- 管理(54320)
- 农(45781)
- 农业(30572)
- 业经(27975)
- 方法(23958)
- 财(22776)
- 中国(17193)
- 务(16681)
- 财务(16664)
- 财务管理(16642)
- 数学(16556)
- 数学方法(16379)
- 制(16378)
- 技术(16158)
- 企业财务(15686)
- 策(14394)
- 地方(14163)
- 体(12890)
- 划(12551)
- 贸(12187)
- 贸易(12177)
- 和(12090)
- 易(11818)
- 理论(11219)
- 企业经济(10568)
- 机构
- 学院(216106)
- 大学(205839)
- 济(96905)
- 经济(95119)
- 管理(90004)
- 理学(76507)
- 理学院(75866)
- 管理学(75044)
- 管理学院(74662)
- 研究(68886)
- 中国(57445)
- 农(49729)
- 财(44410)
- 京(42260)
- 科学(38468)
- 农业(37278)
- 江(36448)
- 所(34615)
- 业大(34499)
- 财经(34161)
- 中心(33277)
- 经(30736)
- 研究所(30468)
- 州(28100)
- 经济管理(27537)
- 经济学(27211)
- 北京(26080)
- 省(25652)
- 范(25641)
- 师范(25513)
- 基金
- 项目(134809)
- 科学(108471)
- 研究(105322)
- 基金(97662)
- 家(82889)
- 国家(81672)
- 科学基金(71882)
- 社会(69567)
- 社会科(65484)
- 社会科学(65463)
- 省(57601)
- 基金项目(52251)
- 教育(45689)
- 编号(44279)
- 自然(43768)
- 划(43684)
- 自然科(42753)
- 自然科学(42740)
- 自然科学基金(42000)
- 资助(37986)
- 成果(34615)
- 业(34048)
- 创(31269)
- 发(31083)
- 部(30041)
- 重点(29260)
- 课题(29240)
- 农(29024)
- 制(28955)
- 创新(28308)
- 期刊
- 济(125144)
- 经济(125144)
- 研究(64385)
- 农(54526)
- 中国(46055)
- 农业(36653)
- 财(36635)
- 管理(35106)
- 科学(28626)
- 业经(27847)
- 学报(26608)
- 融(24594)
- 金融(24594)
- 大学(22045)
- 学学(21132)
- 技术(20360)
- 业(18831)
- 教育(18336)
- 问题(17052)
- 财经(16695)
- 经济研究(16215)
- 农村(14565)
- 村(14565)
- 经(14482)
- 农业经济(14229)
- 世界(14020)
- 技术经济(13438)
- 经济问题(11989)
- 贸(11392)
- 现代(11203)
共检索到342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光 陶雅竹
安徽省与非洲国家农业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农业发展阶段契合度高、农业产业互补性显著、彼此推进农业合作意愿强和政策环境有利。在已有的合作中也存在整体配套政策不完善、国际化经营人才匮乏、合作国社会政治稳定性不高及自然灾害频发与抗灾救灾能力不足等若干问题。安徽省与非洲国家农业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发展前景广阔,主要表现在扩大粮食作物种植有效缓解非洲粮食整体短缺问题、差异化合作改善农产品结构及从根本上助推非洲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安徽省 非洲 农业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嘉莉
当前,世界面临食品、气候变化以及金融等多重危机,而正是这些危机更加突出了农业在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的地位。发展农业是许多非洲国家的强烈愿望,成为其实现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首要任务。中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不仅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成为非洲国家学习、效仿的楷模,这不仅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农业合作提供了更多机遇,也使得中非农业合作成为推动实施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平台。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中非农业合作现状,认真思考问题与不足,客观分析机遇与挑战,提出政策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中非 农业合作 问题研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春晖 姚欣妤
基于LM-BP神经网络模型,选取国际交往环境和本土发展环境8层面33个指标构建非洲农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11—2018年非洲49个国家的数据对非洲农业投资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占比接近80%的非洲国家农业投资环境处于好的Ⅰ级和较好的Ⅱ级,6个国家处于投资环境较差的Ⅲ级,4个国家处于Ⅳ级;非洲沿海国家农业投资环境普遍优于内陆国家,西部和东南部国家农业投资环境相较中部国家更好,有5个国家农业投资环境出现优化升级;影响非洲农业投资环境的因素相互作用,中非双边政治经贸关系能有效改善中国农业企业在非投资环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春晖 姚欣妤
基于LM-BP神经网络模型,选取国际交往环境和本土发展环境8层面33个指标构建非洲农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11—2018年非洲49个国家的数据对非洲农业投资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占比接近80%的非洲国家农业投资环境处于好的Ⅰ级和较好的Ⅱ级,6个国家处于投资环境较差的Ⅲ级,4个国家处于Ⅳ级;非洲沿海国家农业投资环境普遍优于内陆国家,西部和东南部国家农业投资环境相较中部国家更好,有5个国家农业投资环境出现优化升级;影响非洲农业投资环境的因素相互作用,中非双边政治经贸关系能有效改善中国农业企业在非投资环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红坤 金晔 毛世平
本文以日本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水稻技术转移为例,系统探究日本官方发展援助对非农业技术转移的发展、模式并进行深刻反思,进而凝练出对中国完善对非洲农业技术转移机制的启示。研究发现,自20世纪60年代始,日本基于履行国际责任、开发非洲资源与市场、获取国际社会信任和话语权、推动实施“海外农业战略”等综合考量,不断推动对非洲农业技术转移。为此,日本着眼水稻生产经营链条的每个环节,向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开展以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灌溉水稻栽培、新品种推广、收获后加工以及增强受援国自主创新能力为典型模式的水稻综合技术转移。总体来看,日本官方发展援助农业技术转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可持续性尚有不足。日本官方发展援助对非洲农业技术转移的经验和教训,在实现双方技术优势和真实需求有效衔接、变革非洲农耕模式和农耕理念、拓展技术转移视野以开展综合技术转移、提升技术转移的可持续性等方面对中国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汪巍
中国与非洲产能合作契合中国与非洲经济发展的潮流,实现了优势互补,中非产能合作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非洲经济现代化进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了非洲国家能源、交通业、矿业、农业发展,改善了非洲国家投资环境,使非洲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关键词:
中非 产能 合作 互利共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志瑜
中非农业合作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中非农业合作,不但能缓解非洲粮食危机、巩固我国粮食安全,而且对中国深化对外开放、拓展外部经济空间、维护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非洲国家的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对非洲农业合作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自然风险加剧、农业基础设施及专门人才严重缺乏等消极因素有所增加。有鉴于此,要认真总结我国对非农业合作的经验和教训,加强战略谋划,创新合作模式,处理好短期和长期利益关系、政府行为和企业主体的关系、农业援助与农业合作的关系,改革管理机制,创建服务平台,营造中非农业合作的良好外部环境,实现中非农业合作互利共赢。
关键词:
中非合作 农业合作 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国辉
在地缘政治冲突、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等多重风险因素冲击之下,非洲粮食安全危机加剧,加强国际农业合作成为非洲发展的当务之急。基于强化外交基础、拓展外交圈、拉近日非民间关系、获取经济利益、保障日本国内粮食安全等多元目的,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通过多边路径、第三方合作、双边官方援助、民间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非洲的农业农村开发。粮农合作也是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已承诺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探究日本与非洲的国际农业合作,可以为中国在法律定位、协调机制、合作内容及方式等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合作路径 粮食援助 农业开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密霞 宋军霞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为中非农业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双方经济互动日趋紧密,中非农业互补性得到加强,在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和农业技术交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本文针对中非农业合作的现实状况与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建议,并对未来的合作前景进行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艾平 舒展
黑非洲国家独立以来的发展实践效果不甚理想。发展的危机同时也是发展理论的危机。“发展”的努力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起步的。“发展理论”及其核心“发展经济学”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分支,必然带有这类理论的固有弱点:将发展过程简化为人均收入逐渐增加的过程,忽视实际经济活动研究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固有矛盾。非洲问题值得认真反思,但目前没能提供这种反思的良好条件,目前看来,短期内黑非洲国家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岩 于敏
农业是中国对非援助的重要领域之一,但以输出经验为主的农业援助方式有其局限性,应借鉴国际多双边机构对非农业援助的形式,提高援助的效率和可持续性,为实现"建设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大作用。本文梳理了2016年以来国际多双边机构对非农业援助的6种主要类型,并根据项目类型分析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借鉴国际机构对非农业援助特点,提出下一步中国开展援非农业项目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光宇 陈香 闪辉
该文选取农业功能分区4组代表性的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对安徽省进行农业功能分区。同时,兼顾多方面因素考虑,对分区方案中个别县区进行调整,形成了安徽省农业功能区划初步方案,并分析了各功能区的主导功能和拓展功能。
关键词:
安徽省 农业功能 区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光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的调整,但农村产业结构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的状况仍十分明显。我国经济已进入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相对过剩的新阶段。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政策将置于WTO规则体系下,农业发展将与国际市场环境息息相关,像粮、棉这类土地密集型农业,我们难以同发达国家竞争。安徽省是拥有农村人口5000万的农业大省,是主要农产品调出省份,在计划经济下形成了种植业占绝对地位的农业生产结构,影响农户家庭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在第一产业内部进行,二、三产业的发展基本上维持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嵩 赵道致 王震蕾
本文分别选取从1998年1月至2004年2月连续74个月的安徽省短期贷款中的农业贷款余额和财政支出中的支农支出数据,利用季节预测法计算出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农业贷款余额和支农支出值,将其与实际值比较得出:连续7年时间里,该省的农业贷款余额呈上升趋势,而支农支出却呈下降走势。最后就两者存在的走势差异性提出要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支持,有必要结合经济增长趋势、消费价格指数等变量综合考虑如何更好地进行支农行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世昌 吴晓磊
[目的]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得以正常运转,研究安徽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效率,以期为今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方法]运用能值分析法,系统分析了2012—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和能值产出,并选用能值投入率、能值自给率、环境负载率和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4项指标评价能值效率。[结果]2012—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总投入能值波动不大,不可辅助能值呈上升趋势。可更新能值占总能值投入的比重较高,在可更新能值中,劳动力能值占比为99.63%。能值产出中,畜牧业所占比重最高,其次为渔业和种植业。2013—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率和环境负载率逐年递减,环境负载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值自给率和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逐年递增。[结论]该阶段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但对环境的利用程度较低,属于消费型经济系统,农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力的投入,今后应充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依靠科学技术而不是劳动力投入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