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5)
- 2023(10553)
- 2022(9471)
- 2021(8974)
- 2020(7629)
- 2019(17609)
- 2018(17592)
- 2017(33609)
- 2016(18757)
- 2015(20919)
- 2014(20943)
- 2013(20751)
- 2012(19123)
- 2011(17154)
- 2010(16916)
- 2009(15229)
- 2008(14671)
- 2007(12538)
- 2006(10822)
- 2005(9247)
- 学科
- 济(70186)
- 经济(70114)
- 管理(49721)
- 业(46111)
- 企(37308)
- 企业(37308)
- 方法(33182)
- 数学(28697)
- 数学方法(28339)
- 农(20721)
- 学(19640)
- 地方(18933)
- 中国(16463)
- 业经(15510)
- 财(15357)
- 环境(15042)
- 农业(14195)
- 和(12455)
- 贸(11805)
- 贸易(11796)
- 理论(11667)
- 易(11401)
- 技术(10985)
- 划(10878)
- 制(10510)
- 务(9721)
- 财务(9663)
- 财务管理(9647)
- 教育(9396)
- 地方经济(9142)
- 机构
- 大学(259942)
- 学院(259301)
- 管理(102700)
- 济(92989)
- 经济(90691)
- 研究(90424)
- 理学(89784)
- 理学院(88734)
- 管理学(86876)
- 管理学院(86451)
- 科学(63420)
- 中国(62726)
- 京(55973)
- 农(52573)
- 业大(47906)
- 所(47391)
- 研究所(44213)
- 农业(41375)
- 中心(40433)
- 财(39583)
- 江(37994)
- 范(35234)
- 北京(35051)
- 师范(34850)
- 院(33402)
- 财经(32526)
- 州(31130)
- 省(30742)
- 经(29527)
- 技术(29371)
- 基金
- 项目(191693)
- 科学(147370)
- 基金(135897)
- 研究(133475)
- 家(121729)
- 国家(120753)
- 科学基金(101409)
- 社会(79947)
- 省(78597)
- 社会科(75486)
- 社会科学(75460)
- 基金项目(74025)
- 自然(70041)
- 自然科(68222)
- 自然科学(68199)
- 自然科学基金(66887)
- 划(65324)
- 教育(59877)
- 资助(55990)
- 编号(54139)
- 重点(43456)
- 成果(42651)
- 发(41214)
- 部(40089)
- 创(39298)
- 计划(38102)
- 课题(37697)
- 科研(37347)
- 创新(36725)
- 科技(35195)
共检索到362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娟娟 束庆龙 曹志华 高慧 张丽萍 文佳 张鑫 李春生
【目的】比较安徽省3个生态类型区主要油茶良种枝条和叶片的化学成分,了解不同生态类型区油茶生长发育的差异,为北缘油茶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安徽油茶分布最北缘的皖东丘陵地区和适宜油茶生长的皖西及皖南山区3个生态类型区的18个油茶良种,分别测定其当年生枝条和叶片的含水量、苯醇抽提物、综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化学成分,比较3个生态类型区油茶枝、叶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在皖东丘陵区和皖西、皖南山区3个生态区的18个油茶良种中,其当年生枝条、叶片的含水量、苯醇抽提物、综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4.3%~50.1%,10.8%~26.2%,0.28%~0.57%,0.12%~0...
关键词:
油茶良种 生态类型 枝叶 化学成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鲍泥满 董旭俊 周乐
【目的】研究八角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质谱法(MS)和核磁共振法(NMR),对从八角枝叶中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八角枝叶中分离到了7种化合物,分别为Nortrachelogenin-8′-O-β-D-glucopyranoside(1)、Dihydrobuddlenol B(2)、Naringenin-4′-O-β-D-glucopyranoside(3)、槲皮素-3-O-L-吡喃鼠李糖(4)、Benzeneethanol-4-O-β-D-glucopyranoside(5)、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6)和莽草酸(7)。【结论】从八角枝叶中分离得到7种化...
关键词:
八角 木脂素 莽草酸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佳玫 陈颐 王玉平 吴有祥 杨虹琦 王忠祥
对贵州中烟工业公司在湖南、河南、云南、福建、贵州、四川6省8个基地72个C3F烟样的化学成分、营养元素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烟叶化学成分差异显著,清香型、中偏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浓香型烟叶,而浓香型烟叶两糖比显著高于清香型、中偏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但总氮、氮碱比和糖碱比均低于清香型、中偏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不同生态区烟叶营养元素差异显著,贵州威宁烟叶铁含量异常高,湖南郴州和福建三明烟叶锌含量异常高,河南平顶山烟叶锰及氯含量异常高,云南保山烟叶铜及氯偏高,使这些产地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下降。采用感官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表明,与烟叶感官评...
关键词:
烟叶 化学成分 营养元素 感官评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家红 尹旭敏 皮竟 姚永宏
本文研究了龙井长叶、龙井43、迎霜、浙农113和浙农117等5个浙江品种引进四川名山后新梢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川西茶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引进品种新陈代谢的强度和方向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和组成的变化。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量增加,茶多酚、儿茶素和咖啡碱的含量减少,酚氨比也减小。这些生化成分的变化,使鲜叶原料更适制名优绿茶。
关键词:
引种 绿茶品种 生化成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亮 周智修 舒爱民 刘晓
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和比色法等方法对浙江苦丁茶、广西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 ,绿色紧实 ,味苦回甘 ,具有典型苦丁茶的品质特点 ;贵州苦丁茶没有一般苦丁茶“味苦回甘”的特点。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氨基酸总量、生物碱、可溶性糖、黄酮和β 胡萝卜素等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 ,与贵州苦丁茶及茶叶有较大的区别。因此 ,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为一般意义的“真正苦丁茶”。表 3参 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丽 徐晓燕 朱小茜 李章海 黄义德
对我国5个主要烟区的3个等级烟叶标样的多酚类物质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云南和贵州两地多酚含量较高,烟碱含量中等,总糖、还原糖的含量相对较高。安徽烟区烟碱含量略高。辽宁和安徽烟叶的多酚、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普遍较低。辽宁、安徽烟区烟叶糖碱比较低,烟叶协调性不够;云南和贵州烟区的各部位烟叶协调性普遍较好。
关键词:
烤烟 生态烟区 部分化学成分 多酚类物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家金 刘永华 浦绍柳 周玉忠 韩丽 陈玫 伍岗
分析了2011年3-10月加工的佛香茶中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茶多酚含量3-7月呈递增趋势,7-10月又呈递减趋势,积累高峰在7月达37.49%;儿茶素含量随着月份的变化呈递增趋势;水浸出物含量3-6月呈递增趋势,6-10月呈递减趋势;氨基酸含量3-6月呈递减趋势,6-10月呈递增趋势,积累高峰在10月达3.79%;咖啡碱含量为2.9%~3.92%,3-7月呈递增趋势,7-10月又呈递减趋势。
关键词:
佛香茶 化学成分 茶多酚 游离氨基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开元 胡进波 陈桂华 胡孔飞 马晓伟
参照造纸原料中化学成分测定的相关国家标准(GB/T 2677.1-GB/T 2677.10)测定油茶果壳的主要成分,用热重分析仪对油茶果壳的热解行为进行探究,用锥形量热仪对油茶果壳、杉木片、杨木片的燃烧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油茶果壳中苯醇抽出物分别是花生壳的2倍以及核桃壳的4倍左右,半纤维素含量比花生壳高1.5倍,比核桃壳高1.9倍;(2)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达到相同热失重所需的热解温度升高,因此不同的升温速率对油茶果壳整个热解过程具有直接影响;(3)在燃烧过程中,杉木的比消光面积的均值约是油茶果壳的2.9倍,杨木是油茶果壳的8.3倍,说明油茶果壳产烟量低具有良好的抑烟效果,直接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彬 马君红 于晓娜 孟琦 田涛 张立顶 徐敏 叶协锋
对重庆主产烟区12个县49个乡镇的C3F烤烟样品,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重庆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烤烟的烟碱、总氮、钾、淀粉、氮碱比适宜,氯含量偏低,钾氯比值偏高,香型风格为中间香型,其评吸质量较好;总糖与烟叶感官质量得分的相关性最大;两糖与烟叶感官质量得分的灰色关联度最大;氯、两糖比对烟叶香气品质、吃味品质、感官质量总得分的直接作用最大,氯含量和两糖比是制约重庆烟叶吸食品质的关键因子,提高烟叶氯含量,降低两糖比可以提高烟叶的吸食品质。
关键词:
重庆烟区 烟叶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湘南 陈永忠 彭邵锋 杨小胡
优良无性系油茶湘林1、湘林104、湘林XLC15和优良家系湘5、湘林XLJ14于2006年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审定和认定。5个良种均为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通过20多年的系统研究选育成功,其亲本均来源于湖南省决选的优树,通过无性系当代测定和半同胞子代测定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具有结实早、产量高、丰产性能好,抗性强等特点,平均亩产油490.95~839.7kg.hm-2,各项经济指标优良。
关键词:
油茶 选育 优良无性系 优良家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玲红 邓欣 邓克尼
于茶白星病严重发生期,采集不同感病程度的病叶进行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和水浸出物等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病情指数为17.6,27.5,64.5的茶鲜叶中,茶多酚含量分别比健叶低1.8%,7.7%,11.4%,咖啡碱含量分别比健叶低3.7%,15.3%,26.7%,水浸出物含量分别比健叶低7.7%,9.4%,14.4%,说明感病鲜叶中构成成茶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比健叶高65.8%,106.8%,115.7%,这可能与感病组织内蛋白水解酶活性提高,蛋白质降解有关.
关键词:
茶白星病 茶鲜叶 化学成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席佳丽 张广辉 李国荣 吕才有
本研究检测了云南省临沧市具有代表性的4个厂家24个红茶茶样中的咖啡碱、7种儿茶素和4种茶黄素的含量,并比较了不同级别工夫红茶和CTC红碎茶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临沧市红茶中咖啡碱、总儿茶素量和总茶黄素的含量区间分别为0.940%~2.361%、0.536%~4.669%和0.117%~1.210%。比较不同级别的功夫红茶和CTC红碎茶发现,1级工夫红茶和3级CTC红碎茶3种物质含量明显较高,质量较优;凤庆县滇红集团的工夫红茶和CTC红碎茶都明显优于其他县区的产品。同时发现,CTC红碎茶的咖啡碱、儿茶素、茶黄素含量都高于工夫红茶,因此CTC茶汤更为红艳明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汤浪涛 周冀衡 张一杨 黄勇 谢燕
分析了云南省曲靖烟区气候因素、土壤养分状况及所产烟叶化学成分特点,结果表明:曲靖烟区具有无霜期长,大于10℃积温高,大田期气温适宜,日照充足,降雨充沛等特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存在较大的变异;pH值适宜,有机质含量丰富,具有较强的保肥能力;氮、钾含量较高,速效磷含量丰缺各半;多数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但钙镁比、钾钙比不合理,影响了烟株对镁和钾的吸收利用,且有效硼、有效钼含量偏低,应注意追施硼肥和钼肥。曲靖烟叶两糖含量较高,总氮、烟碱含量适中,钾、氯含量不高,组成比例协调,基本符合优质烟叶标准。
关键词:
曲靖烟区 气候因素 土壤因素 化学成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