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5)
2023(2247)
2022(1759)
2021(1670)
2020(1389)
2019(3133)
2018(3256)
2017(6115)
2016(3461)
2015(3858)
2014(3706)
2013(3641)
2012(3561)
2011(3033)
2010(3109)
2009(2573)
2008(2368)
2007(2328)
2006(2091)
2005(1854)
作者
(8450)
(7272)
(7155)
(6797)
(4768)
(3469)
(3289)
(2971)
(2736)
(2636)
(2553)
(2498)
(2437)
(2353)
(2289)
(2221)
(2168)
(2148)
(2105)
(2024)
(1936)
(1802)
(1784)
(1757)
(1718)
(1716)
(1664)
(1601)
(1508)
(1497)
学科
(14221)
经济(14209)
(8570)
(8492)
管理(6272)
农业(6198)
中国(5338)
地方(4878)
方法(4463)
数学(4136)
数学方法(4098)
(3616)
企业(3616)
业经(3484)
(3227)
收入(3191)
(2904)
金融(2903)
(2780)
(2753)
银行(2750)
(2682)
(2598)
分配(2471)
(2218)
(2143)
贸易(2140)
(2111)
(2046)
地方经济(1984)
机构
大学(39549)
学院(39511)
(16844)
经济(16477)
研究(15098)
管理(14851)
中国(12209)
理学(11973)
理学院(11843)
管理学(11671)
管理学院(11595)
(9309)
(8786)
科学(8751)
(8337)
(8247)
(7625)
中心(7492)
(7091)
业大(6559)
(6523)
研究所(6378)
农业(6343)
(5848)
财经(5568)
(5480)
师范(5428)
经济学(5301)
北京(5116)
(5049)
基金
项目(27358)
科学(21332)
研究(21225)
基金(19267)
(16630)
国家(16489)
科学基金(13950)
社会(13393)
社会科(12597)
社会科学(12595)
(11560)
基金项目(10305)
教育(9569)
(9153)
编号(8638)
自然(8298)
自然科(8089)
自然科学(8087)
自然科学基金(7905)
资助(7522)
成果(7246)
(6635)
重点(6215)
课题(6193)
(6056)
(5750)
国家社会(5612)
发展(5416)
(5413)
创新(5400)
期刊
(24156)
经济(24156)
研究(12701)
中国(12251)
(9431)
学报(6524)
(6464)
农业(6115)
教育(6028)
管理(5914)
科学(5717)
大学(5322)
学学(4849)
(4810)
金融(4810)
技术(4255)
业经(4131)
问题(3123)
经济研究(2836)
(2757)
财经(2666)
农村(2543)
(2543)
农业经济(2403)
国际(2395)
(2382)
资源(2310)
建筑(2303)
(2264)
图书(2255)
共检索到71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惠民直达工程试点工作在巩固"一体化"、"一站办"、"一卡通"的基础上,以"一线实"、"一网联"为突破口,从基础工作入手,着眼建立长效机制,各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实效。1.建立协调机制,在管理"一体化"上求创新。即:"一把手"负责。市、县、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惠民直达工程试点协调小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志恒  
2011年12月15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广东省常委、常务副省长肖志恒作了题为"以全面推进‘三项建设’为抓手,构建稳价惠民长效机制"的大会发言,对进一步完善稳价安民机制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本刊现予以发表,以供读者参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道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茅启书  
江苏省扬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在日常经办的"五险合一"服务过程中,注重以问题为导向,以获得感为指向,以"互联网+"为方向,收集、整理来自各方面的诉求,及时组织相关科室进行分析研判,召开跨业务工作会议,商请相关行政部门,及时调整业务流、基金流和信息流,出台和完善各项社保政策,不断打造利民、惠民、便民工程。一、以问题为导向,打造利民工程为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因社保缴费额调整未能及时足额在指定账户中存款,导致医保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志强  
惠州要建成"惠民之州"。这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今年5月在惠州调研时作出的指示。而在不久前的8月11日,惠城区小金口街道柏岗村新屋村民小组40户村民就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惠民"之实。那一天下午,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市长李汝求亲手将《集体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交到了该村40户村民手中,这些村民也因此成为全国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同林  方志德  
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与提高农民收入一个极佳的结合点,它已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但在项目推广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建设整体品位不高、技术服务保障滞后、与农村其他发展项目未能有机结合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安徽省池州市的实际,提出了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应对之策,并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推广价值进行了理性思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项琳  
我国文化惠民工程的主要成就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壮大。国家文化惠民工程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贡献表现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整合条块资源,统筹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助推精准扶贫,促进农村和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国家文化惠民工程的创新经验体现在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中央主导,自上而下协同推进;保障经费,中央小投入撬动地方和社会资本大投入;实施全国文化惠民工程,统一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施"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立足科学发展、突出富民导向、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深入分析居民收入倍增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进一步创新完善政策举措,全面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实施,是一项重大课题。超前谋划实施成效逐步显现2011年,安徽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局战略角度,前瞻谋划、超前部署,启动实施"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安徽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始终把农业产业化扶贫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整和优化了农业结构,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成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邵尚林  刘兵  
本文以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为背景,对安徽对接“长三角”,实施“东向战略”过程中滁州市的发展思路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分析了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德元  潘纬  
本文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行为的社会资本逻辑。研究认为,合作社网络有助于信息传递,降低信息不对称,并且在社员的社会互动作用下,合作社网络所孕育的信任关系、规范和惯例等非正式制度,提高了社员间的合作动机,信任机制和声誉机制发生作用,从而保障了社员资金互助的合作稳定性。依托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试点,其理论逻辑在于发挥合作社社会资本的功能,但考虑到社会资本的作用边界,在试点中,要控制合作社社员规模,充分动员和利用社员的"地缘、亲缘和业缘"关系,以提高合作社先赋性社会资本,从而最大化社会资本在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中的功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伟平  张勇  姜忠  
2011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财政部门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民生及社会事业建设。投入4.92亿元,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投入1亿元,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廉租、经适房240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段智红  
由于受生产资质、技术条件、资金状况的制约,全国的汽车生产厂家为数不多,而各地的汽车经销商却发展迅猛。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2003年底经营汽贸行业的纳税人只有57家,2006年7月底已发展到121家。与火爆的市场销售相比,汽贸行业实现的税款却很不相称。2006年1~7月,汽贸行业的营业额为3.53亿元,占整个批发和零售业营业额的6.4%,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武  韩喜秋  朱国美  
本文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分析花生新品种的采用现状以及影响农户花生新品种采用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花生新品种的采用率较低,许多农户仍在种植延用了几十年的老品种。Probit模型分析表明,家庭人均收入、花生种植面积在全部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示范户身份以及打工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对花生新品种的采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均耕地面积和块均耕地面积对花生新品种的采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年龄对花生新品种的采用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