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87)
2023(13745)
2022(11497)
2021(10526)
2020(8671)
2019(19823)
2018(19596)
2017(38530)
2016(20991)
2015(23574)
2014(23668)
2013(23211)
2012(21075)
2011(18882)
2010(18534)
2009(16850)
2008(16252)
2007(14080)
2006(12338)
2005(10790)
作者
(60239)
(49894)
(49502)
(47235)
(31689)
(23791)
(22450)
(19788)
(18987)
(17640)
(17152)
(16635)
(15646)
(15582)
(15537)
(15082)
(14877)
(14809)
(14227)
(14169)
(12392)
(12138)
(12030)
(11226)
(11150)
(10951)
(10929)
(10881)
(9897)
(9767)
学科
(91200)
经济(91107)
管理(59852)
(56745)
(46069)
企业(46069)
方法(42412)
数学(37412)
数学方法(37088)
(24110)
中国(23647)
地方(21986)
(20476)
业经(20141)
(18292)
农业(16453)
(14489)
贸易(14483)
(14090)
环境(14084)
(13953)
理论(13589)
(13513)
技术(13293)
(13044)
财务(12977)
财务管理(12953)
企业财务(12356)
地方经济(12007)
(11991)
机构
大学(298153)
学院(296554)
管理(120084)
(118662)
经济(116166)
理学(105092)
理学院(103957)
管理学(102233)
管理学院(101713)
研究(97604)
中国(70800)
(62965)
科学(61433)
(52433)
(48066)
(45548)
业大(44282)
研究所(44120)
中心(43764)
财经(43197)
(41684)
(40100)
师范(39746)
北京(39429)
(39422)
(36036)
经济学(35969)
农业(35678)
(34581)
经济学院(32715)
基金
项目(211328)
科学(167341)
研究(155023)
基金(154069)
(133799)
国家(132715)
科学基金(114894)
社会(98655)
社会科(93537)
社会科学(93514)
(82581)
基金项目(82427)
自然(74513)
自然科(72763)
自然科学(72748)
自然科学基金(71416)
教育(70600)
(69260)
编号(63002)
资助(62915)
成果(50151)
重点(47319)
(46456)
(45494)
(43555)
课题(43053)
国家社会(40672)
创新(40618)
科研(40239)
教育部(39972)
期刊
(125259)
经济(125259)
研究(85904)
中国(51520)
学报(46501)
科学(42961)
管理(42549)
(41156)
(37415)
大学(35221)
学学(33075)
教育(32543)
农业(28850)
技术(25397)
(23161)
金融(23161)
业经(21068)
财经(20647)
经济研究(20104)
(17484)
问题(16786)
图书(15932)
理论(14749)
科技(14516)
(14467)
技术经济(14442)
资源(14097)
实践(13568)
(13568)
现代(13294)
共检索到417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伦来  胡志华  昂小刚  
文章基于2000-2005年安徽淮河流域8个地级市有关工业化的经验数据,对该流域工业化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区域内大部分地区工业化进程在加速,但是该流域工业化整体水平偏低,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区域内部差距较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伦来  唐鹏展  杨灿  
文章基于2000-2010年安徽淮河流域8个地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淮河流域工业化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计量分析表明:淮河流域工业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本要素推动的,但劳动要素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化水平差异的影响较大,工业化水平较高地区,其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工业化速度也较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伦来  麻晓芳  方宝  
本文针对淮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的特点,依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确立了淮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并对淮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估。最后,提出了提升淮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万伦来  朱骏锋  沈典妹  
基于淮河流域安徽段8个地市1998—2007年经济与环境统计数据,构建了淮河流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系统分析了淮河流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变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考查期内,淮河流域人均GDP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等环境污染指数均较高;淮河流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曲线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不完全符合典型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因此,为保证淮河流域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环保经费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开发洁净煤技术,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力,大力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努力推进新型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海兵  徐建刚  
搞清流域工业点源的空间分异特征,可为水环境整治与工业规划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工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建立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在GIS技术、密度分析法与ESDA方法支撑下,探析江苏淮河流域工业点源与工业污染负荷空间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工业点源集聚于城市、县城及专业乡镇,污染行业地域分异现象显著,其中,河流、港口及临湖地区成为高负荷工业点源集聚地区,化工、造纸、化纤与医药等行业的工业集中于临海、临河及临湖地区,饮料制造业、副食品加工业点源集中于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北部流域的少数乡镇,工业氨氮多数来自化工业。在不同工业化水平下,工业污染负荷空间差异大,南部流域负荷整体水平高于北部,北部流域高负荷区分布于少数乡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孟德锋  张兵  刘文俊  
参与式灌溉管理可以实现政府和农户的"双赢"。基于淮河流域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参与式灌溉管理对农业生产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式灌溉管理可以提高灌溉系统的维护水平、改善用水分配,进而能提高灌溉需水量大的作物的单产,而且在具体作物之间,这种显著的增产效果存在差异。参与式灌溉管理能提高农户种植业收入,低收入农户从中获益更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孟德锋  张兵  方金兵  
该文采用对淮河流域农户调查数据,利用DEA方法测算农田灌溉用水效率,并构建Tob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灌溉管理后对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前灌溉用水效率普遍较低,而且变化范围较大,目前灌溉用水的使用还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参与式灌溉管理可以提高灌溉的及时性,能够激励农户更加高效地使用灌溉用水,而且对低收入农户高效用水的效果更为明显。这些表明加强农户参与有助于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节水增效目标的实现,能够推动灌溉管理改革健康、持续、深入地进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鸿昌  高万青  
在市场机制建立与淮河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由于各级政府未能发挥应有的积极职能 ,致使淮河流域工业结构和工业规模都不尽合理 ,淮河流域受到严重污染。面对 2 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淮河流域为实证 ,深刻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一矛盾中对立统一的规律 ,认真吸取教训 ,以新的思路 ,正确选择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模式。抓住人类刚刚步入知识经济的契机 ,在不限制经济快速发展、不否定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 ,分配并利用好环境容量 ,在淮河流域快速完成工业化进程 ,最终迈进现代化行列 ,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伟忠  杨桂山  顾朝林  
利用四期遥感TM数据和GIS技术,通过分析20年秦淮河流域城镇用地增长格局及其演化机制,为流域综合管理和模拟提供重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①城镇用地增长显示阶段性和空间的不均匀性,增长拐点发生在1994年和2000年,空间上表现出增长“热极”与“热带”;②城镇用地增长阶段性是经济社会过程及驱动因子演化阶段的反映,回归分析显示城镇用地增长与城镇人口、经济总量及开发区发展相关系数高,这归于1992年开发区创建、投资增加与2000年撤县设区驱动的结果;③城镇用地增长格局变化是社会经济物质载体演化的体现,1992年后开发区成为城镇用地增长首要来源,2000年后东山新市区与大学城成为其增长核心和新形式,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志安  徐业明  
本文通过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淮河流域3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Matlab2010b等软件,利用空间经济学和空间统计学方法,对2000~2010年以来淮河流域大气环境和工业能源效应的时间和空间演化规律与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2000~2010年淮河流域的大气环境质量变量SO2排放和工业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实证结论显示淮河流域工业对本地区环境要素的利用效率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仅以能源消费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以能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将来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能源枯竭问题,因此,转变工业的结构方式,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消费产业,实现集约型工业经济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明霞  乔琦  孙启宏  
随着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降低产污强度,从源头减少污染产生是促进污染减排的重要手段。基于2008年辽河流域工业行业环境统计数据,以COD,NH3-N两项指标为研究对象,识别出7类重点行业,其COD,NH3-N产生量分别占工业产生总量的77%、90%,排放量占工业总量的81%、77%。分析了重点行业的产污强度及末端去除率水平,表明工业行业产污强度高是工业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发展清洁生产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设计工业行业发展清洁生产情景并测算出到2015年辽河工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结果显示,通过适当限制重污染行业增长速度、重点降低产污强度、适当提高末端去除率,在流域工业行业产值年均增长率14.75%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沙润  
讨论了秦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发的特征,运用环境地貌、波谱分析、历史地理等方法分析了水旱灾害发生的原因,指出该流域的旱灾是大面积的黄土岗地区蓄水不足和提水能力有限所致;涝灾则是排水系统不畅所致。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该流域水旱灾治理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前川孝昭  宋豫秦  程必定  张力小  
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为指导 ,本研究选定淮河流域为研究的典型区域 ,试图通过对淮河流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系统分析 ,提出实现大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桂元  王文举  
一、淮河水污染对沿淮地区的影响 淮河处在我国南北分界线,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向东流经豫、皖、苏三省,在江苏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淮河流域跨豫、皖、苏、鲁、鄂五省,有36个地市,182个县以上城镇,流域面积26.9万平方公里,据1991年统计,有耕地1.83亩,人口1.51亿,分别占全国耕地、人口的12.8%和13.1%。淮河是中原的中部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很多都发源于或展开于淮河流域。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两岸人民大力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使淮河在农田灌溉、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仇蕾  陈曦  
淮河流域是我国的重要水系,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恶化问题。考虑到淮河流域的水污染物的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受到环境、社会、经济及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以排污权交易理论为基础,基于网络分析法与熵权法得出综合权重,兼顾效率和公平,确定淮河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方案,以期达到减少排污量、优化水质、保护水环境的目标。结论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