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12)
- 2023(2552)
- 2022(2157)
- 2021(1947)
- 2020(1723)
- 2019(3663)
- 2018(3598)
- 2017(6462)
- 2016(3760)
- 2015(4249)
- 2014(4133)
- 2013(4241)
- 2012(4125)
- 2011(3798)
- 2010(3796)
- 2009(3440)
- 2008(3504)
- 2007(3245)
- 2006(2861)
- 2005(2603)
- 学科
- 济(12026)
- 经济(12014)
- 学(7314)
- 业(6778)
- 管理(6131)
- 企(5219)
- 企业(5219)
- 方法(4785)
- 数学(3821)
- 数学方法(3721)
- 农(3708)
- 中国(3183)
- 税(2949)
- 税收(2741)
- 收(2705)
- 地方(2698)
- 贸(2618)
- 贸易(2616)
- 业经(2557)
- 易(2525)
- 制(2489)
- 财(2482)
- 农业(2440)
- 和(2414)
- 及其(2115)
- 银(2081)
- 银行(2040)
- 理论(2022)
- 行(1996)
- 融(1948)
- 机构
- 大学(55979)
- 学院(55482)
- 研究(28673)
- 科学(22228)
- 中国(20200)
- 农(18997)
- 所(17739)
- 济(17693)
- 经济(17205)
- 研究所(16647)
- 管理(15440)
- 农业(15309)
- 业大(14118)
- 京(13670)
- 理学(12733)
- 理学院(12472)
- 中心(12135)
- 管理学(11955)
- 管理学院(11865)
- 省(11448)
- 院(11336)
- 室(10759)
- 实验(10089)
- 江(9712)
- 实验室(9651)
- 农业大学(9434)
- 科学院(9324)
- 研究院(9298)
- 重点(9120)
- 北京(8894)
- 基金
- 项目(41300)
- 科学(30081)
- 家(29342)
- 国家(29183)
- 基金(28728)
- 研究(23144)
- 科学基金(22018)
- 自然(17307)
- 自然科(16865)
- 自然科学(16855)
- 省(16655)
- 自然科学基金(16530)
- 基金项目(15266)
- 划(14931)
- 资助(12177)
- 社会(12065)
- 科技(11395)
- 社会科(11304)
- 社会科学(11302)
- 计划(11054)
- 重点(10798)
- 教育(9834)
- 发(9087)
- 专项(9077)
- 科研(8973)
- 部(8049)
- 创(8031)
- 农(7916)
- 编号(7806)
- 创新(7703)
共检索到88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斌 李秀芹 佘新松 胡茶青 胡国华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储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Dixon et al.,1994;Watsonetal.,2000;史军等,2004;徐新良等,2007)。测定森林群落生物量,可以反映群落利用自然的潜力,衡量群落生产力的高低,也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础(薛立等,2004)。森林乔木层生物量研究是开展森林群落生物量碳库研究的基础,国内外已有不少该方面的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树种生物量的组成与分配特征,并进行了相关因子分析(Chidumayo,1990;林开敏等,1996;Arashkevich et al.,2002;樊后保等,2006;陈美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飞 蒋乙东 段文标 朱海媖 王秋宇
【目的】为了解小兴安岭南部地区的红松天然林内资源和空间分布结构。【方法】本研究基于外业调查数据,对小兴安岭南部的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红松林的生态位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在云冷杉红松林中,优势树种为红松Pinus koraiens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等,紫椴Tilia amurensis的生态位宽度最宽,白桦的最窄。在阔叶红松林内,优势树种为红皮云杉、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枫桦Betula costata等,红皮云杉和暴马丁香的生态位宽度较宽;2)云冷杉红松林内优势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度低于阔叶红松林;3)云冷杉红松林内优势树种的相似性较为接近,变化范围为0.74~0.79,均值为0.76,但是阔叶红松林内生态位相似性结果差异性较大,毛赤杨Alnus sibirica—紫椴最高,为0.99,红皮云杉—春榆Ulmus davidiana最低,仅为0.64;4)云冷杉红松林内红松、白桦、红皮云杉、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为衰退树种,其他树种为发展树种。阔叶红松林内除了紫椴以外全部为发展树种;5)通过对比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红松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发现角尺度(W)、大小比数(U)、混交度(M)均相近,角尺度结果显示2种林型的点格局均为随机分布,大小比数等级均为中庸强度,其混交度均介于强度和中度之间;6)红松在云冷杉红松林内大小比数等级为优势,枫桦在阔叶红松林大小比数等级为优势,其他树种的大小比数等级多为中庸;7)混交度与大小比数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22,混交度与生态位响应速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72。生态位宽度和生态响应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91。【结论】2种林型的空间和资源特征受到的影响因素不同,阔叶红松林为发展中的群落,主要受种群之间的竞争影响,而云冷杉红松林为稳定的群落,主要受建群种物种特性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彬 姚予龙 吴良 欧阳华
西伯利亚地区的主要森林优势树种有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b.)、凯杨德落叶松(Larix cajanderi Maye)、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 Mayr)、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 Ldb.)、西伯利亚冷杉(Abies sibirica Ledeb.)、欧洲山杨(Populus tremula L.)、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 Roth)等。利用IIASA和俄罗斯著名学者V.A.Usol’tsev的专著等提供的森林优势树种样地实测数据和生物量实测数据,西伯利亚地区7个森林优势树种的林分平均林木区域尺度上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已成功构建。精度分析结果表明,7个树种的树干(带皮)和地上生物量模型完全满足计算这些树种样地生物量和植被碳储量的需要;除西伯利亚红松外的其它6个树种的树枝、树叶的生物量模型可以用于样地内林木主要营养器官生物量的计算;欧洲赤松、西伯利亚红松、西伯利亚冷杉和欧洲山杨的地下生物量模型也已达到实际应用的精度要求。区域尺度上样本数对生物量模型构建的响应与局地尺度上的响应在有限样本条件下可能略有不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昊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何怀江 张春雨 赵秀海 郝珉辉
【目的】分析东北地区10种主要造林树种幼龄期各组分生物量分配特征,建立并筛选单树种和全树种最优生长模型,为该地区森林生物量尤其是幼龄林生物量估算提供模型参考。【方法】在吉林省舒兰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控制试验样地内,2021年7―8月份选取长势良好的植株进行全株取样,每个树种选取15~21株个体,共计200株。测量根系、茎干、叶片各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并计算地上部分以及整株生物量。以基径和树高为自变量,以根系、茎干、叶片各器官和地上部分及整株生物量为因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多元线性、幂函数等形式的回归方程,构建单树种和全树种生物量模型,并通过决定系数、参数显著性以及赤池信息标准(AIC)等指标筛选最优模型。【结果】1)10个树种的生物量总体呈现出茎干生物量占比最高(45%)、根系生物量次之(35.5%)、叶片生物量最低(19.5%)的分配格局。随着基径增长,茎干生物量占比呈上升趋势,叶片生物量占比呈下降趋势,根系生物量占比变化不明显。2)10个树种的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以幂函数形式为主,单树种生物量模型以Y=a(D~2H)~b和Y=aD~b为最优形式;全树种生物量模型则以Y=a(D~2H)~b和Y=aD~bH~c为最优模型形式(D为基径,H为树高,a,b,c分别为方程系数)。【结论】幂函数形式为生物量最优模型,其中单树种生物量模型具有更高拟合优度,适用于特定树种生物量的精确估算,而全树种生物量模型则对区域性的生物量估算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同辉 达良俊 宋永昌 杨永川 王良衍
以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选取的永久样方中应用每木调查法调查了群落的种类组成,并对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收获法直接测定了群落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生物量,并采用标准木法间接测定了乔木层生物量,同时分析了该群落及其主要组成树种的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木荷Schima superb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为群落优势种,它们与石栎Lithocarpus glaber,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共同构成了该群落的主要树种。群落生物量主要是由群落内主要组成树种的生物量构成的,主要集中在乔木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剑琦 张彩虹 张大红
由于非再生能源资源量有限,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就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对中国能源林树种的单位面积生物量与产单位标煤热值生物量所需土地的面积及生产木质燃料所需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在三者之间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时间序列方法预测未来煤炭的价格,将各能源林树种生产木质燃料的成本与煤炭价格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确定目前可以利用哪些能源树种生产成型木质燃料来替代煤炭,从数量上提供可行的依据.
关键词:
能源 木质生物质 数学模型 时间序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采艺 文仕知 欧阳钦 杨丽丽
以望城区2013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运用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关系的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模型对望城区主要树种的生物量、碳储量、碳汇价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望城区的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国外松、阔叶树,其中阔叶树是乔木树种的主体,面积占乔木林总面积的56.11%;幼中龄林占优势地位,其面积占到了全区林分总面积的93.47%;主要树种的生物量为1 362.59×103 t,碳储量为688.056×103 t,平均生物量为61.198 t/hm2,碳密度为30.898 t/hm2,碳密度低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水平,说明望城区还有着巨大的碳汇潜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宗铸 陈小花 陈毅青 杨琦 雷金睿
探讨海南岛主要树种(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构建方法,以期为海南岛林木生物量建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以海南岛主要树种(组)为研究对象,利用全树生物量和各分项生物量实测数据,通过独立模型和非线性度量误差模型方法,构建各树种(组)全树和各分项生物量的一元、二元独立模型及相容性模型。不管是独立模型还是相容性模型,在引入树高因子后,其模型的精度和平均相对误差都得到一定的改善;所建立的各树种(组)一元相容性模型,其全树和各分项生物量模型的确定系数R~2为(0.67~0.99),平均相对误差E1为(-0.07%~89.57%),相比较于一元独立模型的R~2(0.66~0.99)和E1(0.11%~70.06%),两者相差不大;所建立的各树种(组)二元相容性模型,其全树和各分项生物量模型的确定系数R~2为(0.88~0.99),平均相对误差E1为(0.06%~36.00%),相比较于一元独立模型的R~2(0.87~0.99)和E1(0.24%~43.23%),模型效果相当。所建立的各树种(组)模型可以用于海南岛主要树种(组)生物量的估计。
关键词:
生物量模型 相容性 度量误差模型 海南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晓娜 国庆喜 王兴昌 郑海富
以东北天然次生林下木层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将各树种按照植株形态分为乔木型植物和典型灌木2类,利用不同函数和自变量构建单物种及混合物种2类器官生物量方程,挑选出标准误较小、拟合性较好的方程作为最佳生物量模型,比较基于不同自变量的生物量模型的优劣,分析植物生物量与个体大小的相对生长关系。结果表明:1)筛选出的各树种器官最佳生物量模型大多显著(P<0.05),且R2值大多超过0.800,方程形式以幂函数为主,少数为二次多项式、线性方程和指数方程,乔木型植物生物量均以离地面10cm处树干直径(D10)解释较理想,典型灌木的最佳生物量模型多以冠幅(CA)和冠幅乘以高度(CAH)为自变量;单物种模型与混合...
关键词:
林下植物 生物量方程 相对生长 温带森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国模 吴家胜 应叶青 姚建祥
利用 18个喜树地理种源的 5 40株 1年生苗木作试验材料 ,分析了苗期各器官生物量及其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各器官生物量 (烘干 )所占比例为 ,干 2 9.5 4% ,枝 9.2 0 % ,叶 30 .75 % ,根 2 2 .74% ,皮 7.77% ,其中以叶片所占比例最大 ;参试的 18个种源中 ,以 4号福建、8号和 9号江西、11号和 12号湖南种源生物量较大 ,其中以 8号江西南昌种源总生物量和叶片生物量为最大。建立了用苗高 ( H)和地径 ( D)估测叶片生物量 ( m1)和总生物量 ( m2 )的数学模型 ,用 m=a Db Hc,m=a Dbe CH +d/H ,m...
关键词:
喜树 种源 生物量 数学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惠妍 张志伟 李海奎
森林生物量是评估区域森林碳储量的重要参数,也是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标志,而生物量方程是估算森林生物量的主要途径。收集了自1996年至2012年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66篇文献中的乔木生物量方程,包括44个乔木树种、612个分量方程,涵盖了中国主要的乔木树种。通过对自变量的选择、方程的形式、样本数量的多少、决定系数的大小、样本采集地区等方面对收集到的生物量方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生物量方程多以胸径(D)、树高(H)或两者的组合作为自变量,方程决定系数(R~2)较高,方程均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2)树木生物量方程主要采用幂函数、对数函数、多项式函数以及指数方程的形式,其中以幂函数W=a(D2H)b形式的方程居多;3)建立方程的样木数量从3~399不等,样本数量在3~10株的方程数量最多;4)样本采集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森林植被丰富的东北地区与西南地区。
关键词:
乔木树种 生物量 生物量方程 中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梦弢 亢新刚 蔡烁
为了对林下灌木草本生物量进行补充和完善,提供更为详实、丰富的灌木层、草本层生物量数据,将长白山云杉Picea jezoensis-冷杉Abies nephrolepis林(云冷杉林)样地按郁闭度0.6,0.8,1.0分类,以林下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进行模型拟合并估算了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结果表明,云冷杉林主要树种器官(干、枝、叶、根)生物量模型自变量与D2H和DH(D为地径,H为树高)关系最为紧密,最优函数以线性函数为主。其次,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幼树生物量(W)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再次,郁闭度为0.6,0.8和1.0时,冷杉对林下幼树生物量贡献率较大,分别达到了34.94%,40.79%和5...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静 左李娜 程军回 刘耘华 盛建东 赵红梅
地理分布范围反映物种在一定空间中所占的分布面积,体现着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以2011-2013年对新疆草地397个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集合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收录的优势种植物分布点位数据,以及《新疆植物志》对其的记录信息,在ArcGIS软件上以县域为基本单位,用生物区划法计算新疆草地优势种地理分布范围并分析其在物种、功能群和分类水平上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本研究所涉及的169种优势种植物,按地理分布范围可分为窄布种(0.15万~5.4万km~2)]、中等分布种(5.5万~13.9万km~2)、广布种(14.1万~30.8万km~2)]和极广布种(31.5万~96万km~2)] 4类。其中,窄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各包括42个优势种,而中等分布种有43个优势种。2)在科水平上,窄布种和中等分布种主要由菊科植物组成,而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则由禾本科植物组成。3)在光合途径和生活型方面,窄布种、中等分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均由C4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主导。在生态型方面,窄布种主要由中生植物组成,而中等分布种、广布种和极广布种则由旱生植物组成。本研究为深入理解新疆草地优势种植物地理分布范围,提供了可视化的资料和数据支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珂 廖绍波 孙冰 陈勇 罗水兴 吴培培
岭南槭Acer tutcheri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乡土彩叶树种。研究它所在天然群落特征,可为该地区科学合理营建岭南槭风景林提供理论依据。以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七娘山的岭南槭所在天然群落为对象,对比分析其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主要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3地岭南槭所在天然群落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南岭>黑石顶>七娘山;黑石顶乔木层的岭南槭平均树高为15.1 m,红叶景观效果最好,4 cm径级以下岭南槭比例为57.14%,说明其小径级个体数量相对较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