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6)
- 2023(9362)
- 2022(8077)
- 2021(7280)
- 2020(6059)
- 2019(14319)
- 2018(13626)
- 2017(25955)
- 2016(14808)
- 2015(16728)
- 2014(17214)
- 2013(17224)
- 2012(16378)
- 2011(14844)
- 2010(15220)
- 2009(14122)
- 2008(14278)
- 2007(13025)
- 2006(11257)
- 2005(9879)
- 学科
- 济(67299)
- 经济(67231)
- 管理(39164)
- 业(36423)
- 方法(32051)
- 数学(28725)
- 数学方法(28406)
- 企(27750)
- 企业(27750)
- 中国(19080)
- 农(17855)
- 财(16040)
- 地方(15996)
- 学(15098)
- 业经(12417)
- 农业(12117)
- 贸(11272)
- 贸易(11265)
- 易(10819)
- 环境(10690)
- 制(10182)
- 和(9987)
- 理论(9293)
- 务(9125)
- 财务(9103)
- 财务管理(9075)
- 企业财务(8576)
- 银(8562)
- 银行(8529)
- 融(8449)
- 机构
- 大学(227545)
- 学院(224477)
- 济(90286)
- 经济(88090)
- 管理(83930)
- 研究(79744)
- 理学(72466)
- 理学院(71449)
- 管理学(70034)
- 管理学院(69620)
- 中国(57139)
- 科学(52178)
- 京(49491)
- 农(41835)
- 所(41706)
- 财(40200)
- 研究所(38354)
- 业大(36242)
- 中心(36142)
- 江(34277)
- 农业(33345)
- 范(32589)
- 财经(32519)
- 师范(32301)
- 北京(30850)
- 经(29387)
- 院(28907)
- 经济学(28203)
- 州(27045)
- 师范大学(26525)
- 基金
- 项目(152770)
- 科学(119644)
- 基金(110454)
- 研究(107082)
- 家(97499)
- 国家(96763)
- 科学基金(81825)
- 社会(67959)
- 社会科(64425)
- 社会科学(64395)
- 省(59888)
- 基金项目(59434)
- 自然(53786)
- 自然科(52508)
- 自然科学(52486)
- 自然科学基金(51463)
- 划(51374)
- 教育(49203)
- 资助(44880)
- 编号(42597)
- 重点(35063)
- 成果(34560)
- 部(33577)
- 发(33399)
- 课题(30333)
- 创(30194)
- 科研(29469)
- 计划(29104)
- 创新(28482)
- 国家社会(28157)
共检索到322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亮 赵雪雁 张胜武 李定 侯彩霞
在构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TOPSIS方法以及LISA方法分别对安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进行测度、居民生活质量差异进行综合评价以及分析居民生活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居民生活质量的相对贴近度最高(>0.5)的城市有合肥(0.7767)、马鞍山(0.6563)、芜湖(0.6139)、铜陵(0.6054)和黄山(0.5197),相对贴近度最低(<0.3)的城市有亳州(0.2809)、宣城(0.2606)、池州(0.2576)和阜阳(0.1897);②目前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首要影响因素的是社会方面,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最后是生态环境方面;③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和明显的空间相关特征,其空间关联模式呈现出低—低(LL)型、低—高(LH)型、高—低(HL)型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善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春 吴启富 刘宣
文章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方法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水平、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实证考察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并对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差异进行比较。
关键词:
中国居民 生活质量 评价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浪平
生活质量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认识生活质量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构建生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生活质量综合指数,对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测评;并对安徽省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了实证和比较分析。
关键词:
生活质量 评价指标 综合评价 比较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文松,查奇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琼 赵阳 周宇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与最高原则。基于省(市、自治区)级截面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我国农民居民生活质量的水平,探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得分为0.348,总体水平不高。从省际来看,浙江农民生活质量综合得为最高(4.125),黑龙江最低(-1.209),省际之间不平衡性特征明显。从四大区域来看,农民生活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为东部地区(1.589)>西部地区(-0.067)>中部地区(-0.211)>东北地区(-1.013);我国农民生活质量局部空间格局为高—高、低—高和低—低集聚三种类型。其中高高(HH)型分布在上海,低低(LL)型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等地区,低高(LH)型分布在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回归系数呈现空间异质性。因此,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一是坚持统筹区域社会经济协调的发展理念;二是各地区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经济;三是继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四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赵家章 王银 郝宇彪 张自然 王钰
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2019年继续对全国35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19年35个城市居民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38.39,处于临界点(100)和有信心(150)的区间,与2018年(115.48)相比,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增强;教育质量满意度指数加权平均值为67.04,介于一般(50)和满意(75)之间,略低于2018年69.37的水平;健康满意度指数加权平均值为56.99,介于好(50)和很好(75)之间,低于2018年64.48的水平;医疗服务满意度指数加权平均值为62.80,低于2018年65.31的水平。调查结果表明,未来我国政府应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和政策红利,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措施,稳定经济增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为居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保障。
关键词:
消费者信心 教育质量 健康水平 医疗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克亮 杨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如何来设置合理的指标以及用何种方法来评价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呢?本文尝试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评价我国城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淑丽
经济学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如何实现经济资源最优配置,实现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而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则是通过发展经济来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因此,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经济工作者们普遍面临的两大核心课题.但从我国实践上看,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片面追求生产增长速度,忽视人民生活的改善,严重影响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也影响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发展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双艳 张晓林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且注重主观评价。依照我国国情,基于客观角度建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4个主成分,计算了各成分系数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得分,分析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各方面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生活质量 主成分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淑丽 安鑫耀
本文从居民生活质量的概念出发,探究居民生活质量的宏观影响因素,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居民生活质量就越高,但并不总是显著的正相关;国家政策的倾斜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是通过受教育形成并提高的。本文还认为,价格上涨、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会抑制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诚 郑兵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蒋青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继续仅以客观指标评估生活质量在一定意义上便失去了作用。本文利用 2 0 0 3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住户主观生活质量抽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目前城镇居民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评价总体在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 ,收入是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并构建了一个由收入、婚姻和纵向比较为因素的解释生活质量的简洁模型。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满意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鲍寿庆,武忠善
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初探烟台市民政局鲍寿庆武忠善于茳小计菜金油款肉款粮款30元/月1公斤/月1公斤/月75斤/月127.35元30元10.00元10.00元75×1.03=77.25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工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