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1)
- 2023(8588)
- 2022(6801)
- 2021(5975)
- 2020(5097)
- 2019(11859)
- 2018(11851)
- 2017(23242)
- 2016(13054)
- 2015(14970)
- 2014(15474)
- 2013(15259)
- 2012(14167)
- 2011(12720)
- 2010(13013)
- 2009(12263)
- 2008(12278)
- 2007(11306)
- 2006(9808)
- 2005(8870)
- 学科
- 济(60498)
- 经济(60446)
- 管理(34086)
- 业(32777)
- 方法(25934)
- 企(24557)
- 企业(24557)
- 数学(23059)
- 数学方法(22886)
- 中国(18831)
- 农(17420)
- 地方(14566)
- 财(13057)
- 业经(12708)
- 学(12210)
- 农业(11566)
- 贸(10138)
- 制(10136)
- 贸易(10136)
- 易(9760)
- 环境(8595)
- 和(8436)
- 发(8389)
- 银(8329)
- 银行(8303)
- 理论(8202)
- 城市(8018)
- 融(7940)
- 金融(7938)
- 行(7867)
- 机构
- 大学(195473)
- 学院(194439)
- 济(80091)
- 经济(78190)
- 管理(71611)
- 研究(67984)
- 理学(61368)
- 理学院(60590)
- 管理学(59463)
- 管理学院(59105)
- 中国(49921)
- 科学(43220)
- 京(42236)
- 农(36541)
- 财(35501)
- 所(35104)
- 研究所(32038)
- 中心(31463)
- 业大(30815)
- 江(30110)
- 农业(29016)
- 财经(28497)
- 范(26868)
- 师范(26595)
- 北京(26329)
- 经(25786)
- 经济学(25483)
- 院(24308)
- 州(23930)
- 经济学院(23213)
- 基金
- 项目(128593)
- 科学(100414)
- 基金(92428)
- 研究(92179)
- 家(80851)
- 国家(80215)
- 科学基金(67973)
- 社会(58617)
- 社会科(55450)
- 社会科学(55430)
- 省(50607)
- 基金项目(49500)
- 自然(43586)
- 划(42848)
- 自然科(42545)
- 自然科学(42532)
- 教育(42062)
- 自然科学基金(41733)
- 编号(37839)
- 资助(36823)
- 成果(30726)
- 重点(29444)
- 发(28822)
- 部(28156)
- 课题(26250)
- 创(25733)
- 科研(24674)
- 国家社会(24254)
- 创新(24209)
- 教育部(23720)
共检索到284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章辉
从功能意义上分析安徽城市化 ,我们可以发现安徽城市化水平低下既体现在量上 ,又体现在质上。安徽城市化功能提升的路径主要体现在 :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城市第三产业 ;培育“发展极” ,增强城市对“主导产业”的聚集能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用“两条腿走路” ;改革现行的城市投融资体制 ,多元化筹集资金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
关键词:
城市化功能 城市化率 主导产业 基础设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未良莉 黄萍
城市化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它对于协调城乡关系,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本文分别从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及城市化滞后的原因三个方面对安徽省城市化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邵琳 翟国方 丁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的发展不应仅是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而应是"量""质"齐升的过程。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居民的层面建立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省为例,选取2000、2004、2007、2010四年数据,对安徽省各市城市化质量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要素贡献率和贡献弹性的方法分析了安徽省各市城市化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便制定合理决策,更好更快地推动城市化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世伟
一,安徽城市化现状特征(1)城市化发展进程基本与全国城市化发展同位相变化,即发展速度慢,且有波动。但城市化水平一直同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落差。(见下图)安徽1985年城镇人口比1952年增加3.3倍(同期全国增加4.3倍),城镇人口比重由1952年的7.6%上升到1985年的18.9%(同期全国由12.5%增至36.6%),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文兰
为明晰政府主导与市场行为取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关系,利用安徽省1999—2008年的统计数据,综合选取10项经济指标作为评价政府主导的度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由此定义累计贡献率≥85%的前两个主成分的加权平均值为政府主导度,同时对政府主导度与城市化率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政府的主导度逐渐减弱。在此基础上,对安徽省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主导与市场行为取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政府主导 市场行为 实证分析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缜 苏小斌
1 城市人口机械增长与城市化城市人口机械增长是指国内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净迁移的社会进步过程。它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必然导致有限自然资源条件下的农村劳动力过剩,需要转移到其它产业或地区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城市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增加,城市本身再生产的劳动力已不能满足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成为必然的补充。在农村和城市对劳动力资源的推拉合力作用下,农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华银 杨烨军
安徽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还处于较低水平。研究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和互动程度,对于积极推进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别建立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测算安徽1985-2004年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论表明,安徽新型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安徽城市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较弱。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城市化 协整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戴为民 侍仪 陈雪梅
在界定空间城市化安全的涵义、构建空间城市化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警限标准的基础上,基于1999—2010年统计数据,对安徽省空间城市化安全进行了实证分析。1999—2010年,安徽省空间城市化安全由轻微不安全转变为基本安全。虽然城市用地快速扩张,但是规模偏小,仍处于或迫近合理区间;城市人口密度迅速上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缓慢提高,促进空间城市化安全提升;人均耕地资源虽然有所减少,但是由于耕地资源丰富,仍然处于基本安全等级;人均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瓶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尚正永 张小林 卢晓旭 侯兵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和ESDA方法,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县、县级市和设区市市区为研究单元,以城市化率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三个侧面,对1990—2008年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格局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得到结论如下:在演变的时间过程方面,安徽省城市化格局的经历了"下降—稳定—下降"的波动过程,皖北地区城市化水平内部差异变化很小,皖中地区呈增大趋势,皖南地区呈下降趋势;在演变的空间格局方面,安徽省区域城市化趋异发展明显,尚未形成稳定的城市化高值集聚区,发展热点离散分布,大城市人口集聚过程显著,县城及众多的建制镇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在不同等级城市中集聚呈两极分化之势,主要城市沿长江和合徐高速公路呈串珠状分布,在空间上已经形成城市聚合轴,有可能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轴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宣国富 徐建刚 赵静
在建立区域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以安徽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地域单元,对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种梯度类型。同时,分析了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特征、各类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城市化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安徽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又明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反映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本文结合安徽省情 ,就如何推进安徽城市化进程问题 ,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圆圆
文章应用城市效率指标,定量分析了安徽省14个地级市的城市效率,总结其地域分异规律,对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省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相关性不大,而与城市产业结构效益密切相关的结论,最后就提高全省城市效率这一目标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
城市效率 产业结构效益 安徽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木易 程志光
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利用经济发展的数量参数统计方法和地理空间匹配分析工具对安徽省区域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整体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在2000—2007年,多数地级市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及二者协调发展度呈下降趋势;地理空间匹配分析表明,17个地级市的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异规律明显,表现为中南部较西北部地区的城市经济协调性水平高。由此看出,安徽省区域城市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地域性分片块状的特点,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傅允生
专业化产业区是以企业集群为基础的地方产业集聚现象。作为中间性体制组织 ,专业化产业区具有以企业网络性 ,产业关联性与组织协调性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性特点。以及与产业组织结构特点相关联的资源整合、簇群衍生、分散决策、良性竞争、柔性生产、系统创新、地域品牌、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等功能。从而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专业化产业区 结构 功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乐勤
以安徽省为例,基于RomeR经济增长资源约束尾效模型及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半对数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对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约束尾效进行了测度,借助SPSS软件,运用曲线回归最佳拟合优度分析方法,对资源尾效演化规律及趋势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①1997-2012年,安徽省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年均尾效分别为0.00305642、0.00709057、0.0288303、0.02176369,总尾效达0.06074101;②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约束尾效契合S型曲线演化轨迹,若城镇化按惯性发展模式,资源要素对城镇化进程约束将日趋增强,预计2015年、2020年总尾效将分别达0.1537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