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2)
- 2023(15118)
- 2022(13094)
- 2021(12153)
- 2020(10130)
- 2019(23263)
- 2018(23301)
- 2017(44277)
- 2016(24061)
- 2015(27160)
- 2014(27297)
- 2013(27135)
- 2012(25607)
- 2011(23397)
- 2010(23762)
- 2009(21964)
- 2008(21420)
- 2007(19113)
- 2006(17265)
- 2005(15631)
- 学科
- 济(116707)
- 经济(116596)
- 管理(66210)
- 业(61958)
- 企(50091)
- 企业(50091)
- 方法(42619)
- 数学(36273)
- 数学方法(35832)
- 中国(30876)
- 地方(30411)
- 农(28049)
- 学(25151)
- 业经(24578)
- 财(21956)
- 农业(19104)
- 制(18544)
- 贸(18146)
- 贸易(18133)
- 易(17423)
- 地方经济(17365)
- 理论(16951)
- 和(16765)
- 环境(16747)
- 融(16514)
- 金融(16513)
- 银(16417)
- 银行(16373)
- 行(15789)
- 技术(15443)
- 机构
- 大学(349690)
- 学院(348329)
- 济(143300)
- 经济(140113)
- 管理(133457)
- 研究(125635)
- 理学(113757)
- 理学院(112376)
- 管理学(110398)
- 管理学院(109778)
- 中国(93824)
- 科学(78096)
- 京(77182)
- 所(64871)
- 财(63824)
- 研究所(58738)
- 农(57377)
- 江(56557)
- 中心(55827)
- 业大(51139)
- 财经(50131)
- 北京(49153)
- 范(48568)
- 师范(48085)
- 院(45453)
- 经(45258)
- 农业(44665)
- 州(43397)
- 经济学(42647)
- 师范大学(38840)
- 基金
- 项目(229225)
- 科学(178831)
- 研究(168573)
- 基金(163641)
- 家(142495)
- 国家(141268)
- 科学基金(120087)
- 社会(104878)
- 社会科(99221)
- 社会科学(99193)
- 省(90579)
- 基金项目(86618)
- 自然(77252)
- 教育(76496)
- 划(75470)
- 自然科(75363)
- 自然科学(75347)
- 自然科学基金(73945)
- 编号(69067)
- 资助(67916)
- 成果(56948)
- 发(52909)
- 重点(51502)
- 部(49828)
- 课题(48590)
- 创(46629)
- 创新(43519)
- 科研(43033)
- 发展(42364)
- 国家社会(42332)
- 期刊
- 济(172284)
- 经济(172284)
- 研究(109622)
- 中国(73178)
- 学报(55384)
- 农(52922)
- 管理(51944)
- 科学(51288)
- 财(46852)
- 教育(42032)
- 大学(41499)
- 学学(38798)
- 农业(36785)
- 融(32740)
- 金融(32740)
- 技术(31870)
- 业经(27172)
- 经济研究(27111)
- 财经(24904)
- 问题(21739)
- 经(21359)
- 图书(19925)
- 业(18749)
- 技术经济(18453)
- 理论(17164)
- 科技(16594)
- 现代(16341)
- 资源(16216)
- 贸(16059)
- 商业(15642)
共检索到540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波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战略决策及安徽居于长江经济带"咽喉要地"的重要战略地位,给安徽进位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精准定位是推进安徽长江经济带进位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有的放矢的基础要素。由此,安徽应紧密围绕在长江经济带中的正确定位,尽享"长江经济带战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供给侧结构改革"三大政策红利期;统筹谋划好"规划、交通、金融"三招开局"先手棋",协同推进"区域、产业、生态"三大对接着力点;强化"‘自贸区化’开放、‘飞地经济’共享、‘跨江区划’调整"三大机制创新力,促进安徽可持续地进位发展。
关键词:
地位 定位 进位 长江经济带 安徽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崇举 张益伟 张宏丽 熊萍
长江上游经济带肩负着引领西部广大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其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战略取向应为:对内实施地区联合发展模式,对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现与长江中下游的良好对接;其发展定位应是:注重特色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发展,以成渝经济区为增长极。以城市化和工业化战略辐射和带动整个长江上游经济带发展,并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合生,崔树强
国家产业政策与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变化给长江经济带的跨世纪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在对其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功能定位,阐述了发展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红
论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及其质量的相关理论,界定了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和属性,从经济发展有效性、协调性、分享性、创新性、持续性五个维度构建了测度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将长江经济带各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对2006-2013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从五个维度指数的变化来看,除经济发展持续性维度有所下降以外,经济发展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和分享性均呈现上升态势。由于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的上升变动趋势与经济发展有效性和分享性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种走势,...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经济发展质量 测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濂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金融支持措施,重点在于创新投融资模式,尤其是主动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互利合作,为PPP项目建设提供"投资、贷款、债券、租赁、证券"等综合金融服务,从整个流域层面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的跨区域、跨领域、多层次的金融一体化服务与合作,发挥开发性金融"规划先行"优势,实现融资支持与融智服务相结合,促进区域内部统筹协调发展。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金融支持 投融资机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刚 杨舒婷 王丰龙
协同发展是目前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点,但是,目前对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的研究较少。依据增长极和复合生态系统等理论,遵循新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思想,构建了由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交流服务、生态保护4大领域18个核心指标组成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自然断裂点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规模-位序分析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上海、南京、武汉在协同发展能力上表现卓越。从空间分布看,长江经济地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突出,长江下游地区在总协同指数、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领域处于领先水平,但在生态保护领域表现一般;长江中游地区除武汉、长沙和南昌等省会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较高外,在总指数以及4个分领域处于中等水平;长江上游地区在总协同指数以及4个分领域协同能力非常低,仅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突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和科技创新水平对生态绿色发展的协同能力影响不大,说明长江经济带目前尚未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黄金水道建设的共赢。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应以"绿色、创新、稳健"为核心思想,推进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构建以重要节点城市为核心的分层协同发展机制,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的创新协调发展,强化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风险的联合防控,提升经济带的协同发展水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维 李孜沫 王晓伟
分析长江经济带产业经济现状,回顾性总结2005—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在产业结构变化、三次产业占整个经济带比重变化和三次产业经济增长量变化,利用均值比较与检验对2005—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区域内三次产业组间与组内协同发展程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 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苏铭
长江经济带能源协同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上中游水电开发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加剧、燃油船舶污染与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矛盾突出、沿江地带油气管网设施能力存在不足、冬季清洁取暖呼声强烈但既有政策不适应需求、云贵川渝区域清洁电力协同消纳和外送存在瓶颈制约、两湖一江面临保障能源安全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双重压力、长三角地区能源距离高质量发展要求差距较大等。应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体要求,本着"流域协同""区域协同""品种协同""内外协同"的原则推动长江经济带能源协同发展,明确实施途经,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能源协同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顺顺
在梳理绿色发展理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构建包含绿色增长度、绿色承载力和绿色保障力3项一级指标,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开放协调、水资源利用、水生态治理、绿色投入和绿色生活7项二级指标,36项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GRAP联合评价技术,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总指数由49.39逐步增长至56.35;长江经济带中部和西部区域未来分别应在绿色承载力和绿色增长度方面进行重点提升;创新驱动和绿色投入指数提升较慢是当前长江经济带各区域板块面临的共同问题;11省(市)按总指数可分为三个梯队,且各省(市)特色鲜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维 李孜沫 王晓伟
分析长江经济带产业经济现状,回顾性总结2005—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在产业结构变化、三次产业占整个经济带比重变化和三次产业经济增长量变化,利用均值比较与检验对2005—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区域内三次产业组间与组内协同发展程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 协同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傅铭
长江航运的开发,是东部率先发展和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优势互补,相互结合产生乘数效应,实现效益倍增的物质基础,将有效地促进长江经济带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沿长江城市群的发展。通过加强资本运作、采用现代技术作业生产、建立和完善长江沿岸各类城镇乡村统一的报关通关体系,促进长江航运的开发和效益的提高,使长江经济带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沿长江城市群获得低成本运行支撑。同时,建设长江经济带,兼具平衡向陆向海发展功能,保障国家核心战略利益实现,使"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具有坚实的中国根基。
关键词:
长江航运 长江经济带 沿长江城市群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孙久文 张静
长江经济带的提出不仅对长江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促进全国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肩负着多种示范和试验功能,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分析经济发展现象是演化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方向之一,且这种方法正在受到新的重视。本文尝试从历史与时间的视角,从经济实力、城市体系和城市化、产业结构、创新及经济外向度五个维度分析长江经济带的时空演化发展态势并提出相关问题及发展建议,期望能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时空演变 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存芝 沈宁 顾佳乐
本文在分析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以1995—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划分1995—2004年和2005—2014年两个阶段,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江苏与长江经济带其他省份的产业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包括总体分析和分三次产业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江苏与长江经济带其他省份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培军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江西省赶超长江中下流域其他地区、有机整合和融入区域经济共同体的重要机遇。同时,拥有丰富绿色生态资源的江西也是长江经济带实现环境友好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过程中,江西省面临着产业发展活力不够、综合立体交通资源负荷量偏低等问题,但江西省也具备一些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强劲、城镇化水平提升显著、区域互动合作较为紧密。江西在长江经济带中既有赶超机遇,也存在掉队风险。为推动江西进一步融入长江经济带,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加快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城镇化建设及发展、加大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力度、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互动合作、提高交通资源使用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宾 郑光辉 刘玉凤
文章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及协调度发展模型,对2004-2013年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及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综合协调发展度呈"U"型特征,先下降,后上升;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度整体呈阶段性特征。在空间上,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东部的上海、浙江、江苏的综合协调发展度最高,中部次之,西部的云南、贵州的综合协调发展度最低,且各城市之间的空间差异性逐渐缩小。此外,还从宏观政策调控、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布局优化等进行时空分析,指出了在上述因素的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经济与环境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