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1)
2023(11792)
2022(10463)
2021(9746)
2020(8335)
2019(19168)
2018(19040)
2017(37480)
2016(20681)
2015(23000)
2014(22914)
2013(22885)
2012(21074)
2011(18945)
2010(18806)
2009(16827)
2008(16253)
2007(14198)
2006(12165)
2005(10585)
作者
(60827)
(50727)
(50362)
(48056)
(32118)
(24444)
(22947)
(20022)
(19216)
(17932)
(17382)
(17024)
(16006)
(15996)
(15675)
(15582)
(15348)
(15102)
(14352)
(14283)
(12678)
(12411)
(12295)
(11382)
(11340)
(11195)
(11125)
(11095)
(10235)
(10142)
学科
(84080)
经济(84006)
(55705)
管理(55375)
(45004)
企业(45004)
方法(39469)
数学(34346)
数学方法(33994)
(23770)
中国(20003)
业经(19536)
(19361)
(18334)
地方(18273)
农业(15856)
(14346)
贸易(14341)
(13959)
(13885)
技术(13773)
理论(13315)
环境(13057)
(13043)
产业(12879)
(11748)
财务(11689)
财务管理(11671)
企业财务(11100)
(11083)
机构
大学(291771)
学院(291470)
管理(117217)
(114945)
经济(112483)
理学(102726)
理学院(101540)
管理学(99782)
研究(99713)
管理学院(99280)
中国(70905)
科学(65367)
(62893)
(53143)
(51244)
业大(48585)
(48042)
研究所(47493)
中心(44292)
农业(42081)
(41355)
财经(39661)
北京(39373)
(38743)
师范(38322)
(36208)
(36056)
经济学(33662)
(33589)
技术(31401)
基金
项目(208675)
科学(163358)
基金(150366)
研究(149720)
(132843)
国家(131771)
科学基金(112148)
社会(92429)
社会科(87628)
社会科学(87604)
(82615)
基金项目(81022)
自然(74819)
自然科(73016)
自然科学(72999)
自然科学基金(71703)
(69738)
教育(67651)
资助(61943)
编号(60738)
成果(48046)
重点(47209)
(45665)
(45319)
(43472)
课题(41791)
创新(40553)
科研(40013)
计划(39027)
教育部(38045)
期刊
(121464)
经济(121464)
研究(81501)
中国(50919)
学报(50472)
(47395)
科学(45942)
管理(41249)
大学(37080)
学学(34998)
(33718)
农业(33622)
教育(30714)
技术(24874)
业经(20891)
(19690)
金融(19690)
经济研究(19112)
财经(18386)
(17455)
问题(16129)
(15767)
图书(15762)
科技(15441)
技术经济(14685)
资源(14203)
理论(14002)
(13558)
业大(13378)
现代(13209)
共检索到407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国斌  马慧敏  
文章从分析安徽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入手,通过具体的统计分析说明了一段时期以来安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重点是通过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四要素的构成,具体研究三次产业生产要素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动情况。进一步揭示了三次产业的特点,为制定具体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学威  
通过实证分析,测算了安徽省和长三角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量化分析产业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安徽省不但整体技术水平落后,而且技术进步速率也较慢;一产比重的降低和二产比重的提升,带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是由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不同,安徽省带动效应并不显著。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结论和安徽省经济现状,对安徽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孔小红  
本文依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对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优劣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实证显示 ,安徽省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产业质量偏低。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安徽过去一直把建设农业强省作为战略目标。因此 ,提升安徽产业结构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思路 ,把工业化与现代化并举作为战略目标。围绕这个目标 ,本文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及工作基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宇  
基于DEA模型测算各省份的Malmquist指数,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成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在此基础上引入产业结构,构建计量实证模型,利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深入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与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影响及地区性差异。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有下降趋势,主要因技术进步变化而引起,且存在显著的地区性差异。第二,无论是否考虑产业结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均可以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且存在显著的地区性差异,其中,不考虑产业结构时,技术进步变化降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作用更大;考虑产业结构时,技术效率变化的降低作用较大,技术进步变化的作用有较大的下降。第三,产业结构加剧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反映出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并未考虑到环保和绿色。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艳平  刘长秀  
在估算三次产业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湖北省1978~1989年、1990~2010年两个阶段生产要素构成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以及三次产业中劳动力和资本两大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并应用shift-share分析法对湖北省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分解,发现劳动力在1978~1989年和1990~2010年一直符合"结构红利假说",而资本则在长期不符"结构红利假说",存在"结构负利"。本文对"结构红利假说"分析方法进行了拓展,动态分析各效应与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彬  杨敏  李方一  王宝  
文章利用安徽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构建了线性规划模型,设定了"十三五"期间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在能耗总量和经济增长双重目标的约束下,得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与最优方案,为安徽省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节能减排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在于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到2020年占GDP的比例分别上升到17.1%和43.0%,重点约束采矿业与高耗能行业,使其占比降低到2.7%和11.0%。如果目标的约束性较强,则需要进一步调控煤炭开采与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彬  杨敏  李方一  王宝  
文章利用安徽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构建了线性规划模型,设定了"十三五"期间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在能耗总量和经济增长双重目标的约束下,得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与最优方案,为安徽省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节能减排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在于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到2020年占GDP的比例分别上升到17.1%和43.0%,重点约束采矿业与高耗能行业,使其占比降低到2.7%和11.0%。如果目标的约束性较强,则需要进一步调控煤炭开采与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倪丹丹  
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安徽省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横向对比来分析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并且分析三大产业内部各个行业的现状,运用ADF检验,格兰因检验等方法来研究安徽省1978年到2013年三大产业产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第二产业对于安徽省经济贡献程度较大,产业结构与发达城市之间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在新常态背景下,要实现安徽省经济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彬  杨敏  李方一  王宝  
文章利用安徽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构建了线性规划模型,设定了"十三五"期间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在能耗总量和经济增长双重目标的约束下,得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与最优方案,为安徽省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节能减排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在于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到2020年占GDP的比例分别上升到17.1%和43.0%,重点约束采矿业与高耗能行业,使其占比降低到2.7%和11.0%。如果目标的约束性较强,则需要进一步调控煤炭开采与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莎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样本数据,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度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从空间维度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相对较弱;考虑到绿色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在不同门槛值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单门槛效应。因此,建议从注重产业间融合发展、加强科技研发及提高创新水平等方面入手,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泳泽  刘冉  杨晓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应从加大要素投入向结构效率提升转变。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总结出生产要素再配置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分工专业化效应三个机制。并采用静态和动态的面板模型,以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工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结构升级为主要变量,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升级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起反作用。由此,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雅枚  江三良  
文章通过对安徽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徽省在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从而加快安徽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水平  
文章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测算了安徽省以及皖江城市带和皖北地区在碳排放约束下2001~2009年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构成及其变动情况,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碳排放约束下安徽省工业TFP增长明显且波动较大。收敛性分析表明,皖江城市带的平均碳强度要小于安徽省平均水平,所以全要素生产率收敛的趋势较显著。皖北地区的平均碳强度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因此存在较弱的σ收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忠涛  
基于1993~2004年中国宏观数据,本文利用有约束的利润函数和超越对数的函数形式,综合考察了制度因素、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城乡劳动力就业人数的变化对三次产业的产出及其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产生不同的影响,劳务价格低廉的乡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对三次产业产出的正向影响显著;资本存量的增加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出及其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产生积极影响,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则相反。因此,应放松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降低劳务价格;调整和优化财税结构以发挥资本积累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苏振天  
安徽省产业结构与进出口在近几年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基于安徽省1981—2008年的相关数据,利用VAR模型对产业结构与进出口之间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产业结构与进出口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三者相互影响。政策建议是:决策者应该意识到产业结构调整与进出口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不断完善进出口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并进一步促进进出口的快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