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6)
- 2023(6160)
- 2022(5279)
- 2021(5062)
- 2020(4266)
- 2019(9399)
- 2018(9074)
- 2017(16789)
- 2016(9194)
- 2015(10261)
- 2014(10315)
- 2013(10212)
- 2012(9267)
- 2011(7976)
- 2010(8235)
- 2009(7890)
- 2008(8172)
- 2007(7434)
- 2006(6480)
- 2005(6007)
- 学科
- 管理(37460)
- 业(34200)
- 济(30481)
- 经济(30401)
- 企(27996)
- 企业(27996)
- 财(26839)
- 制(14378)
- 财政(13091)
- 务(12795)
- 财务(12779)
- 财务管理(12734)
- 农(12368)
- 企业财务(12138)
- 方法(11286)
- 中国(10652)
- 政(10481)
- 体(9902)
- 数学(9352)
- 数学方法(9264)
- 体制(8695)
- 业经(8412)
- 农业(8368)
- 银(7523)
- 银行(7518)
- 度(7322)
- 制度(7321)
- 收入(7109)
- 行(7003)
- 地方(6527)
- 机构
- 学院(126023)
- 大学(124851)
- 济(52456)
- 经济(51342)
- 管理(47423)
- 理学(40095)
- 研究(39993)
- 理学院(39729)
- 管理学(39251)
- 管理学院(39011)
- 财(38019)
- 中国(32416)
- 财经(25169)
- 京(25062)
- 经(22556)
- 科学(21485)
- 江(20268)
- 所(19409)
- 中心(18730)
- 财经大学(18254)
- 经济学(16875)
- 农(16752)
- 研究所(16581)
- 北京(15573)
- 州(15513)
- 业大(15170)
- 经济学院(15170)
- 范(14556)
- 师范(14439)
- 省(14428)
- 基金
- 项目(79446)
- 科学(62961)
- 研究(62352)
- 基金(57635)
- 家(48336)
- 国家(47886)
- 科学基金(41991)
- 社会(40984)
- 社会科(38791)
- 社会科学(38782)
- 省(31637)
- 基金项目(30081)
- 教育(29080)
- 编号(25780)
- 划(25259)
- 自然(24501)
- 自然科(23892)
- 自然科学(23885)
- 自然科学基金(23424)
- 成果(22791)
- 资助(22725)
- 制(22105)
- 部(18174)
- 课题(18171)
- 重点(17976)
- 性(17547)
- 国家社会(17325)
- 创(17097)
- 项目编号(16385)
- 教育部(16269)
共检索到203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各级财政部门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围绕财政扶贫资金筹集、安排和监督管理,着力建立健全一整套工作机制,保证了财政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较好地履行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为全省脱贫攻坚战连战连捷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在2016年、2017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核中,安徽省均列第一方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坤英
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对于建设全民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本文结合辽宁实际,就财政扶贫开发新机制进行了探讨,着重从责任机制、协调机制、长效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财政扶贫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财政 扶贫 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张广寿
近年来,安徽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财政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创新扶贫方式,推进扶贫资金统筹整合,有效改善了全省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与此同时,安徽贫困人口规模大、程度深,返贫现象时有发生,扶贫任务仍较严峻。深入研究新阶段扶贫开发财政投入机制,对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好安徽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财政 扶贫 机制 研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覃凤琴
本文剖析了财政支持生态扶贫的内在机理,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青海省面临生态环境压力大、财力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困境,从财政角度提出政策措施,构建青海省生态扶贫的财政支持体制机制,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之间良性循环,即生态服务于生产生活,生产支持生活,生产生活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美丽和谐的状态。
关键词:
生态贫困 生态扶贫 财政体制 青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昆 辜东方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财政部门的财政监督工作,由于缺乏一个完善的机制,导致从工作的指导思想、方法等方面出现不少模糊不清的状况,工作质量大受影响,从而影响财政监督效能的发挥。所以,尽快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财政监督机制,十分必要。在财政分配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以国家为主体对其他相关主体的一种控制和制约关系,这就是财政监督。虽然从理论上讲,财政监督的主体是国家,但从实践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甘肃省财政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收支规模迅速扩大。从2000年到2009年,大口径财政收入由108.37亿元增长到604.01亿元,财政支出由208.63亿元增长到1245.57亿元。财政监督的任务越来越重。自2008年起,省财政大胆创新,逐步构建起"一把手"主抓、全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兰英
针对我国现行财政监督中存在的法律依据欠缺、组织体系不完善、监督方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等弊端,应进行财政监督机制创新——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法律体系,强化财政监督的法制保障;搭建财政“大监督”框架,加大执法配合力度;采取多重监督方式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财政监督效果。
关键词:
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机制 财政监督检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正华
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与它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的改革,并不能只局限在传统体制上的修修补补,而是要重新确立。首先要确立财政保障职能实施的新机制,做到依靠经济发展和理财范围扩大增加财政收入,依靠压缩支出范围、提高支出效率控制支出。其次要确立实现财政调控职能的新机制,包括合理的税赋制度、灵活的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完善的财政信用。最后要建立新旧财务会计制度接轨的有效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张广寿
"十一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惠民政策,安徽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农户收入快速增长,全省扶贫脱贫事业延续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云 唐丽霞 张雪梅
财政扶贫资金的治理关系到扶贫效率和效果,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开始关注因为管理问题带来的扶贫资金投入效果不善,但对于扶贫资金治理中其他环节,如投入、分配、拨付和使用所产生的扶贫资金投入效果和效率的研究很少,但恰恰是这些环节中出现的制度上的缺陷更容易造成扶贫资金出现目标瞄准偏离,从而直接影响到贫困农户参与和受益于我国的扶贫投资。本文尝试全方位分析我国目前财政扶贫资金运行情况和效果。
关键词:
财政扶贫资金 瞄准 偏离 治理结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兴江
一、财政扶贫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消除贫困、摆脱贫困方面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到2003年,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了2900万,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30%下降到3%左右。在减缓贫困的过程中,财政扶贫发挥了核心作用。从资金投入来看,自上世纪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天山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扶贫、减贫、脱贫须对症下药才能有效,输血变造血才能长效,人的思想观念更新和知识能力提升是脱贫致富的原动力,根本措施是"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扶智教为重",开发人力资本,积累社会资本,用好物质资本,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从传统的救济式扶贫到改革开放启动的开放式扶贫,再到目前的综合脱贫,教育在其中的根本性和支撑性作用日益突出,扶贫功效更加显著。落实"教育脱贫一批"任务,助力全面脱贫目标,提高扶贫成效,还需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教育为基、扶智为先"的理念,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发挥学科、人才和智力、文化、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关键词:
教育部 滇西 教育扶贫 精准扶贫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石星光 杨安民 蔚俊 喻晓燕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扶贫的新机制石星光,杨安民,蔚俊,喻晓燕"苦瘠甲于天下"的甘肃省,近十多年来在国家支持下,在以定西为代表的贫困地区和河西走廊,开展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和农业建设,"开了全国成片扶贫之先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向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贵州在省级部门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思路,坚持以零为基点,对部门年度申报支出的内容、标准、绩效目标等进行全面审核后编制年度预算,改变以往按年度"基数+增长"安排部门资金的预算模式,系统谋划年度目标任务,有效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作用,保障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关键词:
零基预算 高质量发展 预算编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