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5)
2023(10914)
2022(9662)
2021(9091)
2020(7537)
2019(17292)
2018(17285)
2017(32988)
2016(18234)
2015(20381)
2014(20326)
2013(20102)
2012(18321)
2011(16335)
2010(16114)
2009(14401)
2008(13789)
2007(11738)
2006(10086)
2005(8596)
作者
(53368)
(44323)
(44159)
(41896)
(28119)
(21469)
(19983)
(17614)
(16894)
(15539)
(15433)
(14831)
(14030)
(13906)
(13692)
(13494)
(13458)
(13226)
(12630)
(12594)
(11205)
(10803)
(10677)
(9977)
(9921)
(9849)
(9752)
(9695)
(8826)
(8796)
学科
(71391)
经济(71321)
管理(48570)
(45423)
(37925)
企业(37925)
方法(33146)
数学(28873)
数学方法(28545)
(18718)
地方(18080)
(17704)
中国(17333)
(15590)
业经(15155)
(12099)
农业(12075)
环境(11793)
理论(11618)
(11373)
贸易(11368)
(10946)
技术(10743)
(10629)
地方经济(10341)
(9995)
财务(9937)
财务管理(9922)
(9672)
教育(9551)
机构
大学(253208)
学院(251795)
管理(100925)
(92650)
经济(90461)
理学(88503)
理学院(87448)
研究(85952)
管理学(85735)
管理学院(85300)
中国(61421)
科学(58341)
(54370)
(44030)
(43070)
业大(41157)
研究所(40982)
(40364)
中心(38386)
(35277)
(35057)
师范(34735)
北京(34213)
农业(33955)
财经(33341)
(31983)
(30390)
(29181)
师范大学(28424)
技术(27141)
基金
项目(185174)
科学(144880)
基金(133655)
研究(131699)
(118463)
国家(117541)
科学基金(99948)
社会(80440)
社会科(76094)
社会科学(76074)
(72846)
基金项目(72369)
自然(67841)
自然科(66181)
自然科学(66167)
自然科学基金(64934)
(62373)
教育(59552)
资助(54411)
编号(53669)
成果(42463)
重点(42221)
(40024)
(39552)
(38188)
课题(36917)
科研(36147)
创新(35647)
计划(35155)
大学(33583)
期刊
(96932)
经济(96932)
研究(70318)
学报(44863)
中国(42685)
科学(40946)
(38090)
管理(34613)
大学(32624)
学学(30856)
教育(27594)
(27573)
农业(27171)
技术(20605)
(16992)
金融(16992)
业经(16159)
经济研究(14990)
财经(14669)
图书(14174)
(14031)
科技(13813)
资源(13624)
理论(12626)
问题(12473)
(12283)
林业(11911)
(11897)
实践(11888)
(11888)
共检索到349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梦云  寇宝平  常庆瑞  刘京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试区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小流域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肥力状况较差,主要养分含量表现为:干旱冲积新成土>黄土正常新成土>红色正常新成土,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荒草地>农田,梁峁下部>梁峁顶部>梁峁上部;农田土壤养分在剖面上的分布上下均一,林草地则由上而下锐减,表聚性明显。山坡地退耕,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增加肥料施用量,注重平衡施肥是培肥改良土壤的基本措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雄维  张跃彬  刘少春  郭家文  赵丽萍  
通过对建水蔗区92份土样的分析研究表明,建水蔗区土壤大部分呈微酸性和酸性,有机质含量适中;氮、磷含量偏低,速效氮含量适中,有效磷含量极为缺乏,钾含量适中,有效钾含量较高;有效铜和有效锰含量丰富,有效锌极为缺乏。依据建水土壤基础养分,分析提出两类甘蔗专用复混肥配方模式,既基肥型N∶P2O5∶K2O=12∶18∶10,新植蔗底肥施用复混肥600 kg/hm2;追肥型N∶P2O5∶K2O=28∶12∶5,追肥施用750~1050 kg/hm2,其中高产田施下限,低产田施上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志清  宋红竹  陈涛  李昌哲  
该文采用定位观测和谐波分析的方法对黄家二岔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何种降雨年型, 流域内中游地段土壤含水量最高, 下游地段土壤含水量高于上游, 坡下部的高于坡上部, 阴坡高于阳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福红  黄明斌  党廷辉  
以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从土壤干层的量化指标、分级评述和分布特征等3个方面初步探讨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的土壤干层问题,并就小流域内的植被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结果表明:在王东沟小流域内,土壤干层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水分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植物生长和植被的恢复,并具有如下特点:①土壤干层的干燥化程度和干层厚度都表现为林地大于果园,果园大于草地,农地最小;②同一种植被类型由于密度、生物量、树龄、坡度、坡向以及坡位不同,其土壤干层的干燥化程度和深度也不相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云雷  毕华兴  马雯静  田晓玲  崔哲伟  周晖子  朱悦  
以晋西黄土区典型刺槐×天然草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复合系统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分布特征及边界效应,旨在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土地合理利用和林草复合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复合系统内土壤养分分布不平衡,不同斑块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差异,在0~20cm土层体现得尤为明显;2)土壤养分含量在复合系统土壤剖面中有明显的层次性,0~20cm土层的养分含量高于20~40cm土层的;水平方向上,在草地内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相对平稳,随着距林缘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林地内水平变化较为复杂,变化曲线呈波浪型;3)移动窗口法表明,复合边界土壤养分具有较明显的边界效应,综合考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志  袁颖丹  张学玲  牛德奎  张文元  胡冬南  郭晓敏  
【目的】以武功山不同海拔和干扰程度的山地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为退化山地草甸恢复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ASI法)测定各处理区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运用SPSS21.0及SigmaPlot12.5进行多元统计及绘图,分析土壤pH、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的分布特征。【结果】土壤pH值呈强酸性,均值为4.56,有机质含量丰富,平均含量为3.11%;土壤速效氮(AN)含量中等,平均含量为38.96 mg/L;速效磷(AP)平均含量为5.01 mg/L;速效钾(AK)平均含量为4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俊宇  张世熔  李婷  徐小逊  
土壤速效磷钾是评价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根据780个表层土壤(0~30 cm)样点数据,采用常规统计、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川天全河流域土壤速效磷钾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速效磷含量达(1.40±0.52)g/kg,碱解氮含量达(125.79±56.24)mg/kg。水稻土和潮土速效磷含量高于黄壤和紫色土,土壤速效钾含量则为水稻土>黄壤>潮土>紫色土。它们的空间分布均呈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的趋势。成土母质、地形部位、土地利用和耕地种植制度都极显著地影响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添  任宗萍  张维  李鹏  徐国策  
【目的】研究丹江中游典型小流域土壤有效锌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流域养分资源管理和治理措施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12,利用网格取样和典型样地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在陕西丹江中游鹦鹉沟小流域分3层(0~10,10~20,20~40cm)采集185个样点的土样,测定其有效锌含量,采用地统计分析和Kriging插值的方法,对鹦鹉沟小流域土壤有效锌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土地利用和地形对有效锌分布的影响。【结果】土壤有效锌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林地>农地>草地。3个土层土壤有效锌含量与海拔呈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负相关性(P...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魏孝荣  邵明安  
地形条件是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性质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性质的分布是合理评价黄土区土壤质量状况的重要前提。论文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地形条件对土壤性质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速效磷、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为高度变异的土壤性质;pH值和过氧化氢酶为小变异土壤性质。塬面和沟道土壤pH值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低,阳离子交换量较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在土壤剖面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且均表现为塬面>梯田>坡地>沟道的趋势。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pH值的变化由地形条件引起的土壤过程及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累积引起;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由成土过程、pH值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倪晓薇  宁晨  闫文德  刘之洲  陈毅  宁晓波  
采用现场实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贵州龙里林场外来引进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及本地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不同土壤层理化性质及养分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林分土壤pH值为4.384.53,均表现为弱酸性;湿地松人工林有机质、全氮、磷、钾、钙含量均高于马尾松人工林;微量元素Fe、Cu、Zn、Mn、Co、Cr在2种林分中差异显著(PZn>速效P>Co>Mn>Cu>Mg>N>P>速效K。这些数据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对各养分元素的利用效率均高于湿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索全义  姬宝霖  高聚林  孙智  刘瑞国  高宏艳  胡敏  
了解高泥沙洪水淤地治沙后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对更好地改良风沙土和利用淤积土都是十分重要的。2005年,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公乌素引洪灌区风沙地(对照)、新淤地、淤后耕地的0~100 cm剖面分层取样,进行有机质、全量氮磷钾、有效氮磷钾的测定,以明确高泥沙洪水淤地治沙后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养分的水平分布来看,淤积上部养分含量高,改良效果好,但不同养分在淤积的上、中、下部之间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别;从垂直分布看,新淤地除表层养分富集明显外,40 cm土层内从质地到养分都受到了淤积作用的影响;淤后耕作土壤剖面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与质地层次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宗林  苟曦  李昆  叶德宪  
四川省测土配方施肥18个县的3183个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土壤总体养分水平中等,土壤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钼普遍缺乏。其中有机质(21.4 g/kg)、全氮(1.39 g/kg)、碱解氮(144 mg/kg)、有效磷(15.1 mg/kg)、速效钾(71 mg/kg),有效铜(2.81 mg/kg)、有效锌(1.41 mg/kg)、有效铁(82.1 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相比,均有上升趋势。1985~2003年19年间,15个国家级监测点的资料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水田明显高于旱地,旱地增加不显著;土壤碱解氮略有上升,但旱地土壤的氮素盈余率过高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的潜在威胁;有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海东  张波  沈渭寿  张金池  张晓勉  林杰  
采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以苏南山丘区邓下小流域为研究区,研究了表层土壤(0~20 cm)的pH值、全氮、全磷和速效钾等4种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大小是全磷>速效钾>全氮>pH值,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土壤pH的半方差函数理论模型为线性模型,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均为指数模型。土壤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结构性因素是影响其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土壤pH值存在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随机因子引起的空间变异性所占比重较大。(2)土壤pH值自北部向东南部总体趋势递减,中部波动较大。全氮条带状分布明显,自北部向东南部递减。全磷含量具有南北部低,中部较高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庄建琦  葛永刚  
全球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环境效应,土壤侵蚀是全球变化最为敏感环境效应之一。选择生态极其脆弱区小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影像和雨量站点获取3期土地利用和降雨变化信息,结合区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模型)对该区域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和降雨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降雨量在1981~1990年为降雨量较小年份,1991~2000年为降雨量较大时间段,2001~2005年降雨量开始急剧减少;(2)1987、1995和2005年的平均侵蚀量分别为:70.58、80.08和79.81t/(hm2.a),中度侵蚀以上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9.92%、33.83%和33.1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杰  张亚  王浩宇  程琰勋  徐磊  瞿镪  
【目的】查明元谋县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分布特征,从根本上掌握该区土壤的养分问题,得出合理的土地利用及改良建议,提高该地区土地管理和设计技术水平,科学使用土地,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方法】运用传统地球化学、地质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元谋县全域以1.2件/km~(2)的密度采集2368件表层土壤样品,组合成513件分析样品,筛选处理后剩余510组分析数据。运用Excel、SPSS等对数据的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有关元素异常的数学模型,最后参照有关规范,用GeoIPAS和ArcGIS进行图件制作和成果集成。【结果】元谋县表层土壤中养分元素有机碳(Corg)、氮(N)、磷(P)、氧化钾(K_(2)O)、氧化镁(MgO)、锰(Mn)、钼(Mo)、锌(Zn)、全铁(TFe_(2)O_(3))、铜(Cu)、硼(B)分布均衡,其中,主量元素Corg和N含量整体偏低,二者相关系数R~(2)=0.66,呈显著正相关。中量元素硫(S)和氧化钙(CaO)均衡性低于其他元素且有异常表现,微量元素无异常。养分元素综合等级评价结果显示,丰富区域主要分布于姜驿乡西北部、物茂乡–江边乡–黄瓜园镇–平田乡沿线、老城乡和羊街镇东南部,与元谋县主要农产区的分布情况相符。【结论】Corg和N含量偏低诱因主要有两点:(1)土壤中砂质含量普遍较高,自身保水保肥能力不强;(2)除耕地集中区外,大部分植被荫蔽度较低的地区生物固碳和固氮能力弱。研究区耕地施用CaO比率较高,土壤中CaO含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而导致均衡度偏低,未造成土壤污染和土质恶化。S缺乏程度高与干热河谷区脆弱的生态系统致使土壤中缺少有机硫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