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7)
- 2023(11197)
- 2022(9292)
- 2021(8715)
- 2020(7204)
- 2019(15854)
- 2018(15439)
- 2017(29644)
- 2016(16160)
- 2015(17451)
- 2014(17023)
- 2013(16836)
- 2012(15673)
- 2011(13936)
- 2010(13881)
- 2009(12647)
- 2008(12495)
- 2007(11250)
- 2006(9789)
- 2005(8574)
- 学科
- 济(65188)
- 经济(65104)
- 业(51099)
- 农(46123)
- 管理(37245)
- 农业(30413)
- 企(30125)
- 企业(30125)
- 方法(26524)
- 数学(23061)
- 数学方法(22877)
- 业经(19071)
- 贸(17714)
- 贸易(17712)
- 中国(17530)
- 易(17442)
- 财(16379)
- 制(13423)
- 学(13288)
- 出(12573)
- 地方(12204)
- 技术(10992)
- 发(10537)
- 农业经济(10229)
- 银(10098)
- 银行(10058)
- 策(9943)
- 体(9874)
- 融(9647)
- 金融(9645)
- 机构
- 学院(226911)
- 大学(224112)
- 济(96207)
- 经济(94540)
- 管理(84159)
- 研究(79455)
- 理学(73983)
- 理学院(73138)
- 管理学(71923)
- 管理学院(71519)
- 农(65767)
- 中国(59576)
- 农业(51070)
- 科学(50504)
- 京(45379)
- 业大(44802)
- 所(41166)
- 财(41165)
- 研究所(37796)
- 中心(37043)
- 江(33559)
- 财经(33234)
- 农业大学(32203)
- 经(30648)
- 经济学(29816)
- 范(28759)
- 师范(28357)
- 经济学院(27287)
- 北京(27188)
- 院(27105)
- 基金
- 项目(160521)
- 科学(125816)
- 基金(118409)
- 研究(112817)
- 家(107025)
- 国家(105709)
- 科学基金(88327)
- 社会(75014)
- 社会科(70841)
- 社会科学(70820)
- 省(63266)
- 基金项目(63250)
- 自然(57153)
- 自然科(55879)
- 自然科学(55857)
- 自然科学基金(54908)
- 划(52696)
- 教育(49474)
- 资助(46391)
- 编号(43792)
- 农(36746)
- 重点(36089)
- 部(36028)
- 发(35510)
- 成果(34254)
- 创(33987)
- 业(32016)
- 国家社会(31993)
- 创新(31689)
- 科研(31128)
- 期刊
- 济(106384)
- 经济(106384)
- 农(69294)
- 研究(61494)
- 农业(46711)
- 学报(45886)
- 中国(44810)
- 科学(39165)
- 大学(34590)
- 学学(33352)
- 财(29882)
- 管理(25713)
- 业经(24019)
- 业(22980)
- 融(22819)
- 金融(22819)
- 教育(18240)
- 财经(16309)
- 问题(16203)
- 经济研究(15823)
- 版(15046)
- 技术(14796)
- 经(13986)
- 业大(13806)
- 农村(13793)
- 村(13793)
- 农业经济(13614)
- 世界(13586)
- 农业大学(12133)
- 贸(11991)
共检索到330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海鹏 沈倩岭 李后建
农民外出务工行为是中国"三农"问题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关系农村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依据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对儒家文化和农民外出务工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儒家文化对农民外出务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受儒家文化影响越大的农民,外出务工的意愿越低,但这种抑制作用在自身和父母不同的年龄阶段有显著的差异。因此,要从文化和思维方式转变的角度根本性解决农民外出务工的问题,促进农民工的良性流动,用现代管理手段和合理、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构建农村社会经济管理体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宝玉 王孝璱
21世纪以来,中国农民是“善分”还是“善合”已成为迷思。基于2014—2020年中国223个地级市的样本数据,以农民合作社为研究对象,考察儒家文化对农民合作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表明,第一,儒家文化能促进农民合作,这既是对中国农民“善分不善合”消极观点的有力反驳,更是坚定中国合作社发展道路的根本支点。第二,正式制度在儒家文化对农民合作的促进作用中发挥抑制功能,正式制度越完善,儒家文化对农民合作的增进效应反而越弱。第三,在低开放地区和西部地区,儒家文化对农民合作会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并且在2019年合作社政策干预倾向调整后,儒家文化对农民合作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第四,儒家文化通过提高教育公共设施和社会资本水平间接影响农民合作,且这种影响具有历史传承性。为此,应重视传统文化对现代合作文化的滋养效应、推动儒家文化与合作文化有机融合、继续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加强教育公共设施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建福
中国儒家文化教育传统对“儒家文化圈”內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垂壅庑┯跋?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儒家文化圈”内各国文化教育的影响是相互的,多样性的文化教育在冲突与融合中推动着各国文化教育整体发展;中国文化教育传统尤其是儒家伦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影响力,经合理取舍,会成为促进现代化建设的有利因素;创新是每个民族文化教育进步的灵魂,某种文化教育的接受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需要作出理性的选择和创造性的转换,赋予合乎时代与国情的內涵;必须坚持民族文化教育本位的基本立场,善于保留本民族文化教育传统之特色。
关键词:
儒学 文化教育传统 儒家文化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云彦 石智雷
文章基于2007年8~9月对湖北省丹江口市、郧县和河南省淅川县58村3145户农村居民的抽样调查,以新迁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利用OLS回归模型,分析构成农户家庭禀赋的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成员外出务工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家庭禀赋对农民外出务工决策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越丰富,成员外出的可能性越大。家庭财富积累状况和耕地数量与成员外出务工人数和可能性成"U"字形相关关系,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和较好的农民更倾向于外出务工。农民外出务工存在着家庭内在延续效应,有外出务工经验的家庭,家庭成员更容易外出。
关键词:
农户家庭禀赋 外出务工 家庭内在延续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克领
苏北B县农民在内在经济冲动力的驱动下外出务工,在务工过程中不断获得现代性,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现代性的获得又使他们更加理性的流动,越来越以经济收益为流动指向,利用他们获得的技术、资金和各种社会资本积极探寻新的流动途径。在江苏省大力发展苏北经济的热潮下外出务工农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乡土回流,反映了他们现代性的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
外出务工 流动 现代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军 洪秋妹
本文以江苏农民为研究对象,从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制度因素三方面展开解析,运用Log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索。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农民个人特征是影响其外出打工的重要因素,家庭特征中的上学人数、年劳动日、经营农地的劳动日和家庭外出打工人数也对其有重要影响,但相对来说,制度因素的影响不是非常显著。
关键词:
外出务工 影响因素 Logit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丽娟 李宝库 张小强
在我国农村地区,儒家价值观作为一种内隐性因素影响着农民的购物行为。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民价值观、购买动机进行因子分析,探究儒家价值观、购买动机、农民彩电购买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验证V-M-BBI模型的基础上证明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在模型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对于企业进行农村市场细分和品牌价值观的传递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儒家价值观 购买动机 V-M-BBI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岳启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增加了活力,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加速了我国小城镇建设。但是大量年青农民外出务工,必然影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来吸引农民回乡就业。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民工 建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芬妮 张俊飚 张童朝
基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出务工背景,促使农民以多元化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对于优化村庄人居环境治理效果、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至关重要。借助湖北省655份微观数据,利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探讨外出务工、村庄认同对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监督是农民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最常选择的方式,其次是建言、投资、投劳。(2)外出务工能推动农民以投资、建言的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认同能促使农民选择以投资、投劳、建言、监督的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且随着村庄认同程度的增强,外出务工对农民以投资、建言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推动力亦会随之增强。(3)对于新、老两代农民而言,外出务工和村庄认同对其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方式选择的影响存在差异:外出务工能促使新、老两代农民选择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且这一作用对新生代农民更强;村庄认同能推动新、老两代农民以投资、建言、监督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且在新生代农民上的作用力更大。因此,应推动农民外出务工的良性发展、培育与增强农民的村庄认同,并针对新、老两代农民的特点,制定差异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广措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芬妮 张俊飚 张童朝
基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出务工背景,促使农民以多元化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对于优化村庄人居环境治理效果、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至关重要。借助湖北省655份微观数据,利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探讨外出务工、村庄认同对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监督是农民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最常选择的方式,其次是建言、投资、投劳。(2)外出务工能推动农民以投资、建言的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认同能促使农民选择以投资、投劳、建言、监督的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且随着村庄认同程度的增强,外出务工对农民以投资、建言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推动力亦会随之增强。(3)对于新、老两代农民而言,外出务工和村庄认同对其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方式选择的影响存在差异:外出务工能促使新、老两代农民选择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且这一作用对新生代农民更强;村庄认同能推动新、老两代农民以投资、建言、监督方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且在新生代农民上的作用力更大。因此,应推动农民外出务工的良性发展、培育与增强农民的村庄认同,并针对新、老两代农民的特点,制定差异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广措施。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玉叶
经过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积淀,《论语》成为众多成语的来源,这些成语蕴含着深厚的儒家思想。"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不少来自《论语》的成语集中体现了"仁"的内涵。文章通过分析《中华成语大辞典》所收录的来自《论语》的成语,从"以仁待人"和"以仁律己"两方面,阐释了"仁"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自我修身方面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论语》 成语 以仁待人 以仁律己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丽凤 刘冀徽 张焘
与四川、河南等中部和西南部劳动力输出大省相比,西北地区大多正处于外出打工这一发展进程的初始阶段。西北地区有其特有的地域文化和产业结构特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长期相对劣势,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外出务工究竟给当地留守家庭的经济带来了哪些改变?以甘肃省为例,本文从家庭收入构成及家庭消费等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外出务工 家庭经济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宗益 刘旗
【背景】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进行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贫困问题较为严重。我国每年有大量西部农村劳动力以外出务工的形式流动到东部从事非农业生产。西部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外出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