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05)
- 2023(6109)
- 2022(5030)
- 2021(4765)
- 2020(3658)
- 2019(8294)
- 2018(8364)
- 2017(14907)
- 2016(8634)
- 2015(9507)
- 2014(9473)
- 2013(8944)
- 2012(8683)
- 2011(7929)
- 2010(8428)
- 2009(7561)
- 2008(7595)
- 2007(6986)
- 2006(6380)
- 2005(5435)
- 学科
- 济(27334)
- 经济(27296)
- 管理(24531)
- 业(15738)
- 环境(14660)
- 企(12323)
- 企业(12323)
- 农(10417)
- 学(10057)
- 中国(8991)
- 地方(8547)
- 方法(8270)
- 划(8152)
- 业经(7431)
- 理论(7163)
- 资源(7142)
- 和(7043)
- 生态(7030)
- 农业(6931)
- 发(6236)
- 规划(6193)
- 财(6114)
- 数学(6071)
- 环境规划(5961)
- 数学方法(5922)
- 教育(5803)
- 教学(5238)
- 制(5158)
- 融(5157)
- 金融(5156)
- 机构
- 学院(116971)
- 大学(116483)
- 研究(44171)
- 济(39264)
- 管理(38918)
- 经济(38084)
- 中国(33067)
- 理学(32288)
- 理学院(31784)
- 管理学(30997)
- 管理学院(30799)
- 科学(29690)
- 京(26572)
- 所(22915)
- 农(22531)
- 研究所(20933)
- 中心(20410)
- 江(20301)
- 范(19726)
- 师范(19523)
- 财(19117)
- 业大(18672)
- 农业(17447)
- 北京(17048)
- 院(16738)
- 州(16249)
- 师范大学(15790)
- 技术(15182)
- 财经(14459)
- 省(14384)
- 基金
- 项目(78691)
- 科学(60226)
- 研究(59939)
- 基金(53456)
- 家(47717)
- 国家(47270)
- 科学基金(38851)
- 社会(35273)
- 社会科(33042)
- 社会科学(33029)
- 省(32285)
- 教育(28415)
- 基金项目(28401)
- 划(27266)
- 编号(25314)
- 自然(24490)
- 自然科(23636)
- 自然科学(23624)
- 自然科学基金(23157)
- 成果(21878)
- 资助(20721)
- 课题(19099)
- 重点(18870)
- 发(17938)
- 部(16736)
- 创(16120)
- 年(15792)
- 创新(15064)
- 科研(14813)
- 大学(14605)
共检索到186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静 闵庆文 吴华武
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对安吉广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安吉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竹林产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安吉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由此得出:如果想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就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其是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将生态价值切实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实现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
关键词:
安吉 生态产业 生态经济 生态文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永芳
我国古代的农业文明和其他世界文明相比,有着持续和悠久的历史特点,特别是农业文明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世代更替和变迁过程中能延续至今,并留下灿烂的思想和文化,追问其根由则在于我国古代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秉承了祖先的传统文化观念,遵从了世代相传的有关农业的法律制度和其中体现的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规则和制度。这种观念、制度和技术规则对我国当代农业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具有相当的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古代文明 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秋红 蔡玉秋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剧了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得有害物质排放量增加,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导致了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存,而且所出现的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又反过来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作为农业大国和强国的美国,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资源 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娟
陈云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领导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把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问题提高到战略和国策的高度,对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他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森林资源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等方面提出的许多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促进了当时环保事业和国土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发展,同时对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陈云 环境保护 资源利用 生态文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萍
现代德国的环境保护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到强化环境监测监管、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对我国环保有重要启示。我国应该结合本国实际从各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之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关键词:
德国 环境保护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庞波 夏友富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木材进口国,大量进口木材不仅会对木材供应国的环境承受力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我国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形象。森林作为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木材的进口规模和水平、以及能否实现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林产品贸易不仅与世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息息相关,而且与全球的生态承受力紧密相连。本文通过探讨木材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木材贸易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了为促进木材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木材 进口贸易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汪素芹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生态环保问题已日益突出。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值,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的1/4,人均水资源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葛夫财 王超 徐博
本文主要是考察了日本两个生态工业园即荏原生态工业园和小久保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这两个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各有特点。通过对这两个工业园的考察,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自发的参与对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2)政府应建立相关制度促进生态工业园的建立;(3)建立生态工业园,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要素;(4)生态工程技术是生态工业园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案例研究 最佳实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世昌 肖文 李宇彤
德国是较早重视生态保护并推行生态补偿制度的国家。通过生态补偿实施,德国用了不足半个世纪的时间,将一个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家变成极具环境竞争力的国家,促进了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其生态补偿的理论、制度、特点与做法值得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生态补偿 主管部门 国土空间规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游春晖 王菁
印度环境审计特色明显,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对印度环境审计主体职责及协调机制、环境审计的开展、环境审计报告的利用、体制及法律保障、质量控制、环境审计研究和人员培训作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审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定环境审计指南、加快环境审计研究和人员培训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印度 环境审计 运行制度 保障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靳乐山 李小云 左停
生态环境服务付费在国际上引起关注的三个背景是:(1)生态问题的凸显;(2)新古典经济学意识形态的流行;(3)保护环境和减少贫困一石两鸟的期望。与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理念相似的概念,在我国一般被称为生态补偿。生态补偿在我国受到重视是国情使然。这一国情与上述三个背景有共通之处,也有独特之处。这决定了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国际经验对我国生态补偿有潜在的借鉴意义,同时生态补偿又有中国特色。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国际经验对我国的主要启示是:(1)需要提高下游(环境服务需求方)的生态补偿意识;(2)公平的生态补偿机制要求考虑上游保护生态环境的机会成本;(3)权属明晰化是使生态补偿机制长久可持续的前提;(4)政府应鼓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鹂 蔡弘
继经济发展问题之后,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拉丁美洲作为生态环境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由于急于求成的发展思路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现代化进程中造成了令人惋惜的生态环境灾难。森林大面积损毁、淡水资源紧张、土壤平衡破坏、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堆积等环境困境,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20世纪中后期,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拉美国家广泛形成。多渠道保护森林资源、精致型的城市化道路、把握全球化的正面契机为拉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与多数拉美国家一样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拉美国家的教训与经验对于协调中国社会经济发...
关键词:
拉美国家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蓉 赵敏
水利建设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势必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某些影响。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是处于同一系统中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把生态问题解决好了,水利建设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水利建设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努力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上实现双赢。为此,本文提出了水利建设的全新理念—生态水利建设,并阐述了生态水利建设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
水利建设 生态环境 生态水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荣宏庆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提升到52.27%,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当前,中国城镇化进入由加速向减速转变、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不完全城镇化向完全城镇化转变的战略转型期。面对城镇化建设中用地失控严重、城镇区域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较为普遍等诸多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关系,新型城镇化必然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城镇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制度体系构建,是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优路径选择。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生态环境 保护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茂林
西部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水土流失严重,人口超载,耕地承载能力脆弱;土地沙漠化严重;干旱少雨,水资源相对匮乏;环境污染普遍,治理难度较大。造成这些生态问题的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失衡、层次低并存以及西部经济正的外部性的存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西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与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