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7)
- 2023(7858)
- 2022(6171)
- 2021(5691)
- 2020(4546)
- 2019(10427)
- 2018(10411)
- 2017(19580)
- 2016(10369)
- 2015(11691)
- 2014(11660)
- 2013(11465)
- 2012(10162)
- 2011(9512)
- 2010(9992)
- 2009(9237)
- 2008(8785)
- 2007(7875)
- 2006(7078)
- 2005(5919)
- 学科
- 济(46974)
- 经济(46935)
- 业(29415)
- 农(29369)
- 管理(24815)
- 方法(20638)
- 农业(19761)
- 数学(18921)
- 数学方法(18417)
- 企(17612)
- 企业(17612)
- 业经(13374)
- 中国(11863)
- 学(10746)
- 地方(10258)
- 环境(9932)
- 发(8700)
- 财(8624)
- 制(8138)
- 农业经济(7944)
- 收入(7723)
- 理论(7020)
- 发展(7015)
- 展(7008)
- 划(6588)
- 生态(6517)
- 和(6477)
- 策(6416)
- 银(6205)
- 银行(6196)
- 机构
- 学院(153526)
- 大学(148308)
- 管理(59849)
- 济(58632)
- 经济(57250)
- 理学(52149)
- 理学院(51583)
- 研究(50570)
- 管理学(50221)
- 管理学院(49980)
- 中国(38679)
- 科学(33673)
- 农(32901)
- 京(30683)
- 业大(26023)
- 所(24973)
- 财(24746)
- 中心(24580)
- 农业(24073)
- 江(23338)
- 研究所(23101)
- 范(21607)
- 师范(21419)
- 财经(19754)
- 北京(18862)
- 州(18492)
- 院(18275)
- 经(17901)
- 经济学(17290)
- 省(17184)
- 基金
- 项目(109144)
- 科学(86907)
- 基金(79487)
- 研究(78689)
- 家(70085)
- 国家(69497)
- 科学基金(59950)
- 社会(50860)
- 社会科(47892)
- 社会科学(47881)
- 省(44499)
- 基金项目(42169)
- 自然(38915)
- 自然科(37955)
- 自然科学(37950)
- 自然科学基金(37211)
- 划(36707)
- 教育(35304)
- 编号(32604)
- 资助(31923)
- 成果(25159)
- 重点(25057)
- 发(24576)
- 部(22774)
- 创(22441)
- 课题(22102)
- 国家社会(21110)
- 创新(20918)
- 科研(20882)
- 农(20174)
共检索到217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咏君 谷树忠
[目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键是要让广大老百姓对好的生态有"获得感",也就是要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富民。[方法]构建"要素—制度—开放"的生态富民概念框架,根据3个维度指标的不同组合方式,以安吉乡村为研究对象,剖析安吉生态富民模式的演化规律,根据要素组合差异,刻画安吉乡村生态富民的典型模式。[结果](1)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安吉乡村富民模式具有动态演化特征,呈现了从非生态到生态、从政府到市场、从内生到开放的发展趋势。(2)安吉乡村生态富民模式根据其要素组合方式,可以分为5种模式,包括生态教育模式、特色乡居模式、景区依托模式、整合创新模式、生态示范模式。(3)安吉不同的乡村生态富民模式呈现自然要素向产业要素演化,人力要素从政府或集体主体向集体主体演化,资本要素从政府、社会资本、集体资本向集体资产演化的趋势。[结论]安吉不同乡村富民模式呈现要素趋同化特征,政府在生态富民中发挥了引导和推动作用,模式推广要考虑其适用性。
关键词:
安吉 乡村 生态富民 模式 演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立 Terry Marsden 那鲲鹏
本文探讨了在中国浙江省安吉县通过创新和政策的调整实现生态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方式。通过规划导向的发展模式,在生产与消费之间能够互补的产业链的基础上,一个新的、具有地方特征的生态经济模式终于形成。这个模式的构成包括了这些内容:住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竹产业的发展,农业食品供给链,以及生态旅游(农家乐)。这种模式代表了中国一种新的、内生型的城乡协调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本文的分析和研究说明,如果能够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具有创新理念的方式,在规划的引导下进行推广,安吉模式的生态经济和相关动态的城乡"网络",在中国具有发展的潜力。
关键词:
生产与消费链 生态经济 城乡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敏 刘莉
文章针对目前动态过程质量异常模式的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统计特征的动态过程质量异常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出样本数据的16个统计特征,再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相关性较小的统计特征;然后将筛选后的相关性较小的统计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识别。通过仿真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统计特征的异常模式识别模型能够提高整体的识别精度,可适用于生产现场的质量监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敏 刘莉
文章针对目前动态过程质量异常模式的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统计特征的动态过程质量异常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出样本数据的16个统计特征,再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相关性较小的统计特征;然后将筛选后的相关性较小的统计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识别。通过仿真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统计特征的异常模式识别模型能够提高整体的识别精度,可适用于生产现场的质量监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敏 赵哲耘
为了提高质量异常模式识别精度和效率,文章提出基于特征选择与支持向量机的质量异常模式识别模型。将小波低频近似系数作为特征选择的起点,运用基于分类精度的序列前向选择方法对时域特征和形状特征进行约减,剔除对于分类器精度没有贡献较小的特征;将优化后的特征集作为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输入向量,并通过粒子群算法对影响支持向量机分类效果的参数进行全局寻优,构建多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选择特征比未经选择的混合特征的识别精度有明显的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玉明 张祥发
强镇富民新模式朱玉明,张祥发(湖北省荆州地委政研室)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地处江汉平原水网湖区,原先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结构单一的农业大镇。近几年,这个镇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跳出农业抓农业,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大工业、外向型经济比重,带动农业和其他产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粟琛 唐承财 张旭 李茁 董宸旸
[目的]定量分析北京乡村民宿富民效应,分析北京乡村民宿富民效应发展问题,寻找北京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方法]以北京市平谷区、怀柔区与延庆区的乡村民宿为案例,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北京乡村民宿富民效应评价体系,汇总整理165户调研数据,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民宿36户作为典型案例,定量分析北京乡村民宿富民效应,以富民指数方式展现北京市乡村民宿富民效应发展情况,研判限制北京乡村民宿富民效应发挥的主要问题,提出乡村民宿富民效应提升路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民宿业对当地居民的收入产生了正向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得到了提升,民宿产业水平积极赋能富民效应发展,带动就业能力强。[结论]北京乡村民宿富民效应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限制富民效应更好发挥,提出从民宿社区联动、深挖文化内涵、特色化发展、多元化经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升乡村民宿富民效应。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莹莹 谈石柱 陈倩婷 吴倩倩 斯娜莎 申亚梅 严少君
【目的】探索符合乡村个性特征的景观营造模式,提出优化乡村景观风貌的规划方法。【方法】以杭州市瓶窑镇为例,从乡村景观特征识别和景观综合评价的角度出发,基于瓶窑镇的空间数据和调研信息,通过ArcGIS对景观特征要素进行空间图示表达,划分景观特征区域,并构建与景观特征相联系的景观功能评价模型,对乡村景观特征区域进行评价。【结果】(1)瓶窑镇形成北部山体林地生态文化区、中部平原农业文化区、东部平原遗址文化区、南部平原湿地生态文化区4个乡村景观特征区域;(2)4个乡村景观特征区的项目层指标得分从高到底排序分别是:北部山体林地生态文化区(生态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中部平原农业文化区(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生态性景观)、东部平原遗址文化区(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态性景观)、南部平原湿地生态文化区(生态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结论】景观特征识别能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准确信息,鉴于此,本研究为杭州市瓶窑镇提出了4种兼顾景观特征和景观价值的典型乡村景观营造模型:瓶窑镇山地聚落景观营造模式、平原农业景观营造模式、历史遗址景观营造模式和平原湿地景观营造模式,可为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图4表3参25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庄静 刘艳芳 仝照民 安睿 幸丽君
本文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矢量数据为基础,利用景观指数、演化特征指数(LECI)和热点分析定量识别宜春市2009—2018年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特征,并从全局和局域两个尺度对比Logistic回归模型及地理加权Logistic回归(GWLR)模型探索乡村聚落演化空间驱动模式。结果表明:第一,宜春市乡村聚落规模整体呈扩张态势,斑块形态保持稳定,聚落进一步集聚。乡村聚落演化多以农户自组织方式进行,传统经济发达的农业产业集中区出现聚落新增热点,交通网络沿线、城关镇周边出现聚落减少热点。全市聚落新增过程以飞地式为主导,聚落减少过程以邻接式为主导,邻接式、孤立式、包围式3种消亡模式在不同县市间的优势度呈现出较大差异。第二,邻域效应在乡村聚落演化过程中作用显著。距城市镇距离、建设用地密度对乡村聚落增减均呈现出正相关效应,充分表征了城市集聚效应对乡村聚落演变的双向影响。第三,相较于全局Logistic回归模型,GWLR模型具有更高的解释力。模型结果可视化的变量作用系数分布图能反映各影响因素的空间驱动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南方丘陵区乡村聚落格局优化与调控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弓志刚 李亚楠
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对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把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共生系统,从共生的视角对乡村旅游产业链概念进行再认识,得出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共生互利性、自组织性、共演化性、协同性等系统特征;在分析乡村旅游产业链共生模式演化阶段及其特征基础上,提出构建山西省乡村旅游产业链共生系统的3种途径:横向产业链共生——寻求共生合作组织、纵向产业链共生——链条一体化、乡村旅游价值链共生——文化共生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赖子尼 吴淑勤 石存斌 余煜棉 董奋强 钟邓文 劳启宁 吴柳平 卫东
应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研究鳜塘水体中溶氧量与九项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 ,不同塘或不同时期其生态因子差异较大。在高维空间中 ,高、低溶氧量两类样品点聚集在不同的区域 ,周界清晰、分类十分成功 ,表明池塘水体溶氧量与水中多项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规律性。用模式识别优化技术求得维持稳定的高溶氧状态的 9项生态指标值 ,优化生态因子的溶氧预报值大于 8.4mg/L。水体溶氧量与其它九项因子成多元的二次函数关系 ,其模型复相关系数R =0 .97。对测量点溶氧量的回代准确率为 93.9%。
关键词:
鳜 池塘 生态因子 计算机模式识别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敬勤 徐尧 刁晓纯
建立产业生态网络是企业应对全球环境资源问题、迎接绿色化挑战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产业生态网络一体化与多元化协同发展的基本特征,以我国东北地区13个工业园区的企业为样本,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产业生态网络的模式进行识别,得出在一体化和多元化两个维度下的产业生态网络的四种基本模式:松散型、整合型、自主型和协同型。同时,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对企业自身及产业生态网络都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统计检验的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模式下,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具有显著差别,其中在协同型产业生态网络模式下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最强。
关键词:
产业生态网络 模式识别 风险管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权 刘海
香榧为我国特产名果,但其栽培区域至今仍局限在会稽山、天目山、黄山山区。以主产地诸暨市陈蔡乡及嵊县竹溪乡的22a17个气象因素及8个地势、土壤质地、肥力指标,并赋以权重作为识别区,以诸暨市林科所所在地为待识别区,结果用两对象之间的隶属度加权累加值(TDR)表示,TDR(诸,陈)=68.270,TDR(诸,竹)=36.567,说明诸暨市林科所所在地不宜引种栽培香榧。实地试验证明,1959年诸暨市林科所所在地引种栽培的香榧产量,不及主产区的1/3,分析其差异主要在海拔高度、土壤质地、pH值、有机质及肥力等。
关键词:
香榧 生态适区 模式识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柯福艳 张社梅 徐红玳
安吉县在10年生态立县的基础上,自2008年开始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两年多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不仅体现了生态立县的成效,而且其取得的阶段性建设成效演示了新时期我国欠发达山区通过持续拓展山区的多种功能,开创性地实践了我国欠发达山区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联动,城乡均衡发展,生态富民及绿色低碳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运作轨迹。在总结安吉这些重要新型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对我国欠发达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一般性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刁晓纯 苏敬勤
基于组织维度理论并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303家工业园区的样本企业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合作的多样化和紧密策略两个维度识别出自主型、互动型、整合型和松散型四种结点企业参与产业生态网络合作的模式,并进一步通过方差分析的方法证明了不同的结点企业参与模式对应的产业生态网络柔性存在差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