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1)
2023(5746)
2022(4816)
2021(4372)
2020(3737)
2019(8420)
2018(8461)
2017(16330)
2016(8928)
2015(9774)
2014(9804)
2013(9542)
2012(8804)
2011(7926)
2010(8041)
2009(7711)
2008(7657)
2007(6942)
2006(6168)
2005(5890)
作者
(25036)
(21128)
(20992)
(20105)
(13248)
(9949)
(9460)
(8002)
(7969)
(7478)
(7272)
(7081)
(6868)
(6814)
(6777)
(6493)
(6272)
(6142)
(6055)
(6030)
(5524)
(5134)
(5043)
(4812)
(4733)
(4724)
(4647)
(4562)
(4213)
(4117)
学科
(34455)
经济(34390)
管理(33215)
(28063)
(24480)
企业(24480)
(13591)
方法(13587)
(13424)
数学(11746)
数学方法(11616)
(9860)
中国(9628)
(9064)
体制(8744)
业经(8651)
(8280)
财务(8259)
财务管理(8239)
企业财务(7905)
(7214)
银行(7201)
(6871)
(6870)
(6825)
金融(6823)
产业(6199)
结构(6110)
(6104)
(5906)
机构
大学(128964)
学院(127727)
(56150)
经济(55069)
管理(48936)
研究(43743)
理学(41947)
理学院(41477)
管理学(40866)
管理学院(40610)
中国(33945)
(29394)
(26844)
科学(24591)
财经(22568)
(21454)
(20439)
(19861)
中心(19652)
(19163)
研究所(19112)
经济学(18232)
业大(17242)
财经大学(16814)
北京(16724)
经济学院(16332)
(16252)
(15202)
师范(15006)
(14964)
基金
项目(84677)
科学(67964)
基金(63487)
研究(62248)
(55042)
国家(54637)
科学基金(47400)
社会(41945)
社会科(39903)
社会科学(39896)
基金项目(33384)
(32171)
自然(29655)
自然科(28958)
自然科学(28950)
教育(28681)
自然科学基金(28475)
(27040)
资助(25594)
编号(23853)
(21914)
成果(20169)
(19864)
重点(19569)
国家社会(18011)
(17660)
(17612)
教育部(17414)
课题(17048)
创新(16751)
期刊
(63944)
经济(63944)
研究(39897)
中国(26863)
(24585)
管理(20216)
学报(18887)
科学(18250)
(17691)
大学(15167)
学学(14499)
(13184)
金融(13184)
财经(12242)
农业(11353)
教育(11313)
技术(10561)
(10523)
经济研究(10170)
业经(9696)
问题(8605)
(6442)
(6030)
技术经济(5968)
现代(5950)
世界(5917)
财会(5867)
理论(5750)
(5719)
科技(5667)
共检索到195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建博  钱永坤  
我国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一个重要原因是:井下一线工人工资依然沿用计件工资加各种奖励的分配制度。计件工资制的核心是根据产量多少计算报酬高低,鼓励工人超产。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计件工资不利于安全生产。为了弥补计件工资制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将以神华集团为样本,探讨一种针对煤矿一线干部职工的安全经济激励制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练岑  
一、基本工资制度的本质 直观地看,基本工资制度表现为支付工资的标准,从本质上说,基本工资制度是反映劳动质的差别的制度。 (一)基本工资制度直接表现为发放工资的标准 我国典型的基本工资制是技术等级工资制。这种工资制度是把技术分为若干等级,使工资等级和技术等级相适应,并根据技术等级确定各工资等级的工资标准,按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因此可以说,技术等级工资制就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欣  
本文从产生背景、立法特色、制度内容以及实施影响等方面对美国的生活工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介绍,并提出了其对我国工资保障制度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贺晨  
尽管国外大多数的研究和观察都表明,绩效工资制度对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有积极效果,但对这种激励办法的怀疑和批判也一直相随。而且在其适用范围和具体方法上也需要做细致的选择。绩效工资作为一种激励的直接方法,作为制度,最早可追溯到泰勒的差别计件工资制,这一制度发展到今天,已被各国企业普遍接受和应用,它以最朴素直观的"多劳多得"的道理激励人们以高绩效获取高回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个人和组织的绩效水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艳茏  张绍军  
1 岗位设置,定员定编,全员竞聘是建立医院绩效工资制度的基础1.1 明确岗位设置首先,岗位设置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既要符合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规划,又要满足患者当前的需求;既要发挥本单位和各岗位的专业技术特长,又要保证因需定岗,以事定岗。其次,岗位设置一定要发挥单位的整体协调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樊海潮  胡冬敏  
本文通过构建可检验的理论模型和严谨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报告数据,分析了最低工资制度强化对最低工资水平与企业职工健康间关系的影响。我们发现,2004年最低工资制度强化后,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对企业职工生病或受伤概率变化的影响在均值的基础上增加了6.87%。此外,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对低受教育程度者以及非国有企业职工的健康的不利影响更加明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吴辉航  刘媛媛  
研究目标:从就业视角考察最低工资制度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企业"就业创造"率和家庭"就业接受"率的双重视角,利用拓展搜寻模型探讨最低工资制度如何通过企业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转变产业结构,并采用1998~2013年25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提升有利于工业发展,但不利于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农业抑制效应和工业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经济落后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而服务业抑制效应在所有地区均有体现,且最低工资制度对于产业内部的结构变迁具有一定解释力。研究创新:拓展搜寻模型为考察最低工资制度的经济效应提供理论框架,并证实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就业效应。研究价值:有助于深入理解最低工资制度在产业结构转型中的重要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继文  
日本企业的人事工资制度经历了工龄工资制度和能力主义工资制度后,现在正在向成果主义工资制度过渡。成果主义工资制度就是根据工作的业绩支付工资。这种工资体系是由机能、人才、重视、资格制度、评价制度、培训制度、工资制度等要素构成。它能够起到激励人们的积极性与创新性,降低企业不断高涨的工资总额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有许多问题。在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这种工资制度将成为日本人事工资制度的发展方向,今后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景明  
发达经济体现行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是在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经济波动幅度逐步收窄、政府职能逐渐加重、社会公众监督意识不断强化、预算改革日渐深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中既容含着各国基本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制度乃至财政制度特征,也反映出了市场经济和民主政体条件下公务员工资制度形成的一般规律。当前我国正在探索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究竟改什么、怎么改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研究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似不应先讨论公务员是否加薪,而是先深入分析建立什么样的公务员工资形成机理为好。这个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塞风  甄煜炜  
自1984年新西兰颁布《产业调停仲裁法》,从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最低工资制度至今,最低工资制度已经从个别国家的实践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作法,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建立了最低工资制度。 我国于1995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法》中,规定了在我国建立最低工资制度的内容。充分认识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这样一个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发展中大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减弱其消极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美艳  
本文利用翔实的宏观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从最低工资制度应该覆盖的劳动力范围、最低工资标准应该如何确定和调整,以及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应该如何监管等方面,对中国的最低工资制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自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最低工资规定》,推动中国全面实施最低工资制度,迄今为止只有八、九年的时间。最低工资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继续加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夏茂林  冯文全  
绩效工资制度有其充分的经济学依据和坚实的管理学基础,同时也有其特定的实施条件。高校教师高人力资本特征和高校教师绩效评估极为复杂的行业特性等因素决定了绩效工资制度在高校缺乏实施的必要条件而难以全面推行。这已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的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实践所证实。为此,我国高校只能在确保教师绩效评价的可靠性与实际操作的公平性的前提下,适当选择绩效工资形式,理性地有限度地推行绩效工资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忞歆  方芸  
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是顺应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先后经历了套改、推进、深化三个阶段。高校在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依据按劳分配、绩效与薪资挂钩、兼顾效率与公平、民主参与等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然而,随着绩效工资改革的深化,绩效工资总量不足、工资结构不平衡、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等财务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试图从优化高校财务管理、分级分类平衡工资结构、健全绩效考核与工资分配机制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