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7)
2023(16440)
2022(13348)
2021(12523)
2020(10154)
2019(23162)
2018(23432)
2017(44611)
2016(24595)
2015(27733)
2014(28207)
2013(27743)
2012(25909)
2011(23704)
2010(24557)
2009(23054)
2008(22992)
2007(20997)
2006(19209)
2005(18057)
作者
(73022)
(60784)
(60489)
(57651)
(38562)
(29122)
(27396)
(23638)
(23154)
(22019)
(20721)
(20397)
(19628)
(19527)
(18966)
(18671)
(17811)
(17675)
(17539)
(17467)
(15668)
(15106)
(14981)
(14196)
(13751)
(13688)
(13685)
(13579)
(12541)
(12053)
学科
(111397)
经济(111269)
(71145)
管理(63676)
(51857)
(47655)
企业(47655)
方法(41372)
中国(36058)
数学(35715)
数学方法(35058)
农业(34442)
业经(28999)
地方(26969)
(24121)
(23462)
(22036)
(21141)
银行(21118)
(20429)
(19300)
金融(19300)
(19002)
贸易(18981)
(18729)
(18370)
理论(17915)
(16141)
技术(15750)
(15642)
机构
学院(360820)
大学(357801)
(150305)
经济(146957)
管理(134043)
研究(127224)
理学(113544)
理学院(112298)
管理学(110046)
管理学院(109403)
中国(100807)
(77674)
科学(76159)
(73623)
(71315)
(65223)
中心(58831)
研究所(58363)
(57978)
农业(56200)
业大(55417)
财经(54630)
(49758)
北京(49629)
(49381)
师范(49289)
(46578)
经济学(45048)
(44704)
(40927)
基金
项目(225484)
科学(176976)
研究(168642)
基金(161007)
(139797)
国家(138512)
科学基金(117718)
社会(106922)
社会科(101033)
社会科学(101009)
(89892)
基金项目(83563)
教育(77458)
(74559)
自然(73185)
自然科(71447)
自然科学(71428)
编号(70605)
自然科学基金(70138)
资助(66557)
成果(58798)
(53141)
重点(51090)
(49904)
课题(49794)
(46168)
国家社会(43905)
(43704)
创新(43159)
发展(42861)
期刊
(181903)
经济(181903)
研究(113615)
中国(82371)
(75207)
学报(55483)
科学(52445)
(52375)
农业(50541)
管理(50228)
教育(46219)
大学(43367)
(42630)
金融(42630)
学学(40536)
业经(34174)
技术(33380)
经济研究(27560)
财经(27095)
问题(25089)
(25084)
(23295)
(18916)
技术经济(18359)
统计(18082)
图书(17998)
世界(17882)
(17531)
商业(16833)
农村(16809)
共检索到572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  
农村现代化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条件,没有农村现代化,我国现代化目标将无法最终实现。变革传统体制、激励农民积极性而实行的农村家庭土地承包方式,因与现代发展要求背离已逐渐成为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必要实施以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土地权利的进一步确认及重新组合为核心,强化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集聚和产业综合发展,实现我国农村土地从个体性经营承包向规模性综合开发利用的转变,从个体性经营承包权利向股份化决策权利的转变,从而加快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铁成  朱恒鹏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见证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壮大,农业则长期被视为一个低效率的劣势产业。两百三十九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生产效率的提高有赖于分工的发展,而分工又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因此,农业以及农村服务业低效率的关键原因就在于,相比工业,其分工潜力很小。文章的分析表明,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要依赖分工的深化,而服务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则与农业规模化经营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以小农为基础的互助合作的经营模式难以推动农村服务业走向专业化和高水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烨  
连锁业是我国零售业今后发展的战略取向,连锁经营方式也是提高零售企业管理水平和规模化经营水平的最有效的企业组织载体。在推进连锁经营规模化的同时既要认清它的优势,又要分析我国连锁经营所面临的问题,把多行业、多业态的发展趋势,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连锁企业的组织制度创新,物流现代化和准确的市场定位作为推动零售业的连锁经营规模化发展应坚持的策略与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维明  印中华  
本文简要介绍了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的内涵,定量分析了中国林业产业在产业规模、劳动力成本、进出口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规模化经营是产业形成可持续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由于市场作用的局限性,政府应在规模化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并提出了中国林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支持性政策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静  
土地作为农村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规模化经营可以盘活农村优势资源、赋能农村劳动力转移、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性动力、重塑乡村经济全产业链繁荣,进而带动农村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农地规模化经营和农村产业融合在政策导向上具有协同性。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也要适时优化其配套制度、顺应市场需求、维护经营秩序,夯实农村产业融合的实践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雨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天  任东明  周少鹏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和市场消纳问题日益凸现,已成为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现有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支持政策主要集中于发电侧,对于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上网和消纳、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全额保障性收购等问题无法有效解决,迫切需要创新,引入新的机制和政策。根据国际经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能有效地为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和配额部分的电力收购提供保证。目前,我国正积极制定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管理办法。但是,配额制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丹  郭翔宇  
在今后一定时期,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战略任务。现代化大农业首先是现代农业,其次是具有"大"字特征的现代农业,其中"大规模"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物质基础,"大组织"是其经营主体,"大农机"是生产工具,"大科技"是生产手段,"大服务"是保障体系,"大市场"是支撑条件,"大产业"是实现形式和发展理念,"大产出"是发展目标和必然结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玲玲  李长健  
农村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的内涵入手,重构了农村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目标;从社区发展权理论的基点、核心、内核、逻辑思路、支持条件、结构要素、研究范式方面,揭示了其与农村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契合性;从主体、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分析了农村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阻碍因素。进而从"战略要点:制高点、切入点、突破点、着力点、载体面","协调匹配问题:公权力的匹配度、存量利益改革、增量利益发展"以及治理方式方法创新三方面探索了农村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汤洪俊  朱宗友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缓解农村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产业融合面临着经营主体发育迟缓、相关行业发展水平不高、农村各产业之间融合水平低、生产要素瓶颈约束等问题。对此,应以提高农民收入、市场导向、政府扶持、创新驱动和因地制宜为原则,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融合的行业发展,加强相关的激励措施和相关人才培养,加强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汤洪俊  朱宗友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缓解农村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产业融合面临着经营主体发育迟缓、相关行业发展水平不高、农村各产业之间融合水平低、生产要素瓶颈约束等问题。对此,应以提高农民收入、市场导向、政府扶持、创新驱动和因地制宜为原则,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融合的行业发展,加强相关的激励措施和相关人才培养,加强产业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远声  
文章认为,土地制度的滞后和农产品价格的不合理是造成我国农村经济落后的根本性因素。现行的土地制度妨碍了农业的大规模经营,抑制了现代化大农业的出现。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存在,严重地削弱了农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抑制了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并且延缓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实现农村的现代化,一应明确国家对农村土地资源的所有权,即实行土地资源的国有化;二应培育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使农业的投资收益率达到社会平均水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广斌  乔旭华  
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 ,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用科学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等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内容 ,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同时指出农业教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农业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速经济向规模化、高效化、现代化发展人行萧山市支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金融业的信贷杠杆作用来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快资金集约化经营步伐,对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大有作为的。我们通过对1992年到1996...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林广  
构建包含农业、农村、农民与城乡融合现代化4个维度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核密度估算法等方式揭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规律。研究表明:2009~2021年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四大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全国及东、中、西与东北地区的核密度分布位置曲线逐步向右移动。地区内东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最大,西部地区与东北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地区间东、西部之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最大,中、西部之间差异最小。据此,应加强农村顶层规划设计,补齐基础服务供给短板;优化特色产业集群,赋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农业农村新业态模式,健全差异化发展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