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9)
2023(13544)
2022(11288)
2021(10692)
2020(8709)
2019(20295)
2018(20581)
2017(39433)
2016(21841)
2015(24712)
2014(24715)
2013(24273)
2012(22124)
2011(19584)
2010(19263)
2009(17540)
2008(16588)
2007(14279)
2006(12691)
2005(11042)
作者
(61365)
(51006)
(50420)
(48165)
(32607)
(24523)
(23031)
(20053)
(19426)
(18112)
(17621)
(17074)
(16295)
(16125)
(15685)
(15520)
(15214)
(15130)
(14641)
(14432)
(12625)
(12488)
(12266)
(11595)
(11411)
(11376)
(11273)
(11252)
(10204)
(10078)
学科
(85383)
经济(85289)
管理(58611)
(55820)
(44438)
企业(44438)
方法(35983)
数学(30879)
数学方法(30539)
(26429)
中国(23929)
地方(22688)
业经(20272)
(19172)
(19069)
农业(17995)
(14489)
理论(13956)
(13867)
贸易(13857)
环境(13553)
(13470)
(13336)
技术(12735)
(11671)
(11598)
(11564)
银行(11529)
(11505)
财务(11437)
机构
大学(297208)
学院(296488)
管理(118334)
(112827)
经济(110195)
理学(102574)
理学院(101363)
研究(100554)
管理学(99576)
管理学院(99047)
中国(73507)
科学(64561)
(64369)
(50558)
(50281)
(49636)
业大(46408)
研究所(46139)
中心(45741)
(43607)
(41889)
师范(41546)
北京(40396)
财经(40083)
农业(39399)
(37745)
(36931)
(36403)
师范大学(33691)
经济学(32683)
基金
项目(209781)
科学(164059)
研究(154899)
基金(150416)
(131280)
国家(130171)
科学基金(111344)
社会(95555)
社会科(90203)
社会科学(90179)
(82064)
基金项目(81315)
自然(72804)
自然科(71040)
自然科学(71024)
教育(70126)
自然科学基金(69711)
(69302)
编号(64767)
资助(60324)
成果(52216)
重点(46909)
(45460)
(45384)
课题(44160)
(43212)
创新(40241)
科研(39712)
项目编号(38822)
大学(38709)
期刊
(125662)
经济(125662)
研究(85945)
中国(57890)
学报(47822)
(47190)
科学(45086)
管理(41830)
(36117)
教育(35837)
大学(35739)
学学(33276)
农业(32669)
技术(25808)
(23438)
金融(23438)
业经(21623)
经济研究(18734)
图书(18315)
财经(18239)
(17252)
问题(17176)
资源(15557)
(15459)
科技(14864)
理论(14261)
(14150)
现代(13882)
技术经济(13427)
实践(13240)
共检索到430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晓玲  修春亮  孙平军  王女英  
屯垦戍边地区作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落后地区,其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领土安全有重要战略意义。如何在新型城镇化下实现屯垦戍边地区城镇化转型是一个重要研究命题。以新疆南疆四地州为例,从区域安全观的视角探讨屯垦戍边地区城镇化转型。研究认为,南疆四地州正面临经济发展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困问题严重、城市规模偏小,生态环境脆弱、人口流失严重等问题,城镇化过程正接受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的安全挑战。从南疆四地州的经验来看,屯垦戍边地区可通过城镇化建设成本机制、区域治理方式、城市体系结构、产业发展模式、区域生存环境建设思路5个方面促进城镇化转型,适应区域安全发展需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仇保兴  
众所周知,我国西部大开发已经进行了很多年,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地区效果却并不理想。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为例,阐述目前遇到的问题以及怎样用创新型的城镇化战略来促进这个地区的发展。1南疆地区发展的若干挑战与问题分析1.1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日益明显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整体发展来看,2002-2007年间西部10个省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炼  
成都地区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点,是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行者。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分析成都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成都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危害了生态环境。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并完善成都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改革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代化农业,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以期为成都地区及其他类似的城市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炼  
成都地区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点,是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行者。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分析成都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成都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危害了生态环境。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并完善成都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改革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代化农业,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以期为成都地区及其他类似的城市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远  陈军  
利用VAR模型对1960至2009年新疆城镇化与三次产业发展的动态关联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城镇化发展同样会带动三次产业发展。从长期来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对城镇化贡献率分别达到了33.75%、29.45%、6.85%。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要显著高于第三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智  黄英  黄娟  
旅游城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环境造成的冲击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测度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这三方面的感知意向对推进旅游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研究基于微观视角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了旅游城镇化影响感知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居民对旅游城镇化的支持意愿较明显;居民旅游支持的三个感知层面显著正相关,起主要作用的是环境影响感知测度。建议该地区从分层次加强环保理念宣传、健全居民参与和利益分配机制、内外双向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建设等方面推进旅游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谢天成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但存在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规模结构与空间分布不合理、城镇功能不完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等突出问题。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深入实施,我国城镇化进程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西部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以四川省泸州市为案例,在分析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泸州市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主要思路,并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体系与格局、产业支撑、城镇功能、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构建泸州市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具体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毛丹  陈俊梁  
我国已经迈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如何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本研究以苏州木渎镇为例,解读其城镇化变迁进程,研究该镇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实现以人为本,使"人"这种资源得到有效尊重及开发利用,以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要实现人本城镇化,必须贯彻正确的发展理念、加快落实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魏宗财  王开泳  陈婷婷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发布,标志着新型城镇化正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如何在地方尺度上予以落实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探索。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开发区作为特殊的政策空间,政策优势日渐消失,综合竞争力和活力下降。基于开发区既有的研究成果,以园区管理模式、产业创新及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园区城镇化发展等为分析框架,本文以广州市民营科技园为典型案例,利用问卷调研、深入访谈等方法,通过对园区管委会、企业管理层、周边村民等利益群体的需求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当前园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发展诉求。认为扩园后的民营科技园不仅需要落实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要求,逐步由单一的工业区转变成为宜居宜业的综合型园区,从低度城镇化走向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升级等等,还需实现开发区的转型升级,从"制造"到"创造",真正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对当前处于转型期的国内开发区发展具有导向与参考借鉴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朋  胡宜挺  
探究新型城镇化如何影响乡村经济发展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运用2004—2017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在详细梳理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面板模型、GMM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探讨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2004年到2017年新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从0.341上升到0.610,乡村经济发展综合得分从0.343上升到0.516,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北疆地区乡村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水平优于南疆地区,且南北疆的差距呈拉大趋势。总体来说,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北疆地区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南疆地区。新疆新型城镇化主要通过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地集约化利用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基于此,提出系统规划,坚持两大战略协调驱动,积极构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体制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倪超军  马雪琴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具有特殊管理体制的组织,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和作用。兵团城镇化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稳定新疆、建设新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兵团产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农垦"特色,第一产业在兵团GDP中占比较大,这是兵团产业发展的显著性特征之一。工业发展滞后,导致兵团长期徘徊于农业经济状态,与全国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第三产业比重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内部结构不合理。文章运用VAR模型,对新疆兵团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进行实证研究。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庆红  阿迪力·努尔  
我国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农户贫困多元化现象普遍,从多维视角分析贫困问题对科学制定民族地区扶贫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en的能力贫困理论,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构建农户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利用A-F法对农户的多维贫困程度和各维度对多维贫困的贡献度进行测算和分析,探讨致贫原因。结果表明,南疆三地州农户家庭不仅在收入维度存在贫困现象,在受教育程度、健康、卫生设施、做饭燃料、安全用水等指标上也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贫困状态。三个及以上维度存在剥夺的人口达到了89.1%,多维贫困程度达到了39.8%,多维贫困比收入贫困更为严重。虽然随着维度的增加,多维贫困覆盖率不断下降,但是贫困强度在逐渐加大;教育、收入和健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娟  马国有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殊扶持政策是我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文章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客观评估自2011年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殊扶持政策以来的效果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殊扶持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新疆南疆三地州区域减贫和经济发展,政策实施促进了实际GDP和人均实际GDP的提高;政策实施对贫困程度深、发展落后地区的减贫效应和区域经济带动效应较强;政策实施可通过提高乡村就业率、城镇化水平、县域医疗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等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明明  龚新蜀  李光明  
人力资源开发不仅是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也是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文章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成效、影响因素和实施对策展开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总体成效呈现缓慢增长趋势,2009年后从低级水平迈入中级水平,其中,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和人力资源素质方面的成效明显,但人力资源规模与结构调整成效却呈现持续恶化态势。农民个人及家庭特征(家庭收入、子女数量、人力资源开发意识及行为)、农村发展条件(政府支持、基础教育、技能培训、文化环境、外出务工机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劳动权利、法律普及、安全秩序)等因素对农村人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紫东  
西部丘陵地区地处内陆,城镇化面临不发达、后发展、基础薄弱、人口分散、城镇规模偏小、缺乏产业支撑、流动人口较多等现实困境。论文提出,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支撑、骨干交通为纽带、梯度推进为抓手、城市规划管理为保障,分级分类差异化、非均衡多点多极推进城镇化是必然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