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4)
2023(13184)
2022(11016)
2021(10358)
2020(8884)
2019(20336)
2018(20294)
2017(39405)
2016(20802)
2015(22952)
2014(22774)
2013(21896)
2012(19465)
2011(17128)
2010(16896)
2009(15778)
2008(15343)
2007(12936)
2006(11228)
2005(10050)
作者
(53808)
(44984)
(44791)
(42776)
(28639)
(21341)
(20499)
(17474)
(17371)
(15736)
(15351)
(15209)
(14196)
(14068)
(13925)
(13918)
(13294)
(12939)
(12910)
(12805)
(10943)
(10787)
(10602)
(10385)
(10179)
(10097)
(9837)
(9607)
(8832)
(8656)
学科
(81355)
经济(81219)
管理(63664)
(60637)
(49357)
企业(49357)
方法(38712)
数学(34686)
数学方法(34258)
(25855)
中国(24254)
(22252)
(21822)
业经(18172)
(16108)
银行(16094)
(15635)
财务(15590)
财务管理(15551)
(15243)
(15003)
(14882)
金融(14879)
企业财务(14737)
地方(14457)
农业(14254)
(13748)
贸易(13742)
(13428)
(13172)
机构
大学(278858)
学院(277082)
(120672)
经济(118373)
管理(112649)
理学(96998)
理学院(96072)
管理学(94567)
管理学院(94016)
研究(88511)
中国(72156)
(61627)
(56625)
科学(48887)
财经(48095)
(43911)
中心(42697)
(41427)
(40418)
经济学(38593)
(38137)
研究所(37090)
业大(36642)
财经大学(36187)
北京(35065)
经济学院(34838)
(33618)
师范(33287)
(32407)
(31467)
基金
项目(190280)
科学(153037)
基金(142484)
研究(141880)
(122397)
国家(121410)
科学基金(106998)
社会(94347)
社会科(89550)
社会科学(89529)
基金项目(75208)
(72274)
自然(67741)
自然科(66254)
自然科学(66237)
教育(65945)
自然科学基金(65079)
(60734)
资助(57410)
编号(56229)
成果(45100)
(43804)
重点(42630)
(41224)
国家社会(40277)
(40213)
(39774)
教育部(38937)
课题(37997)
人文(37988)
期刊
(126771)
经济(126771)
研究(86542)
中国(54810)
(49423)
管理(42516)
科学(36409)
学报(35733)
(33711)
(31329)
金融(31329)
大学(29683)
学学(28154)
教育(27172)
技术(25057)
财经(23961)
农业(22276)
经济研究(20751)
(20551)
业经(19921)
问题(16665)
理论(13732)
统计(13301)
财会(13201)
技术经济(13137)
(12399)
(12394)
实践(12251)
(12251)
现代(12131)
共检索到411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婷婷  
人口负增长叠加快速老龄化将对现收现付型的养老保险制度产生巨大冲击。在当前人口负增长不可逆的趋势下,制度赡养率攀升、制度参数协调性失灵、制度代际负担不公平、制度模式取向陷入困境将给养老保险制度的安全可持续运行带来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要遵循责任主体多元化、制度参数协调化、设计理念效率化、待遇调节机制精准化等理念导向,才能顺应人口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可采取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完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立稳健的“储备型”养老基金、提高制度赡养能力以及实施统筹层次全国化等举措,以期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安全可持续运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俊  龚六堂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统筹层次不断提高和覆盖范围的逐渐扩大,养老保险制度会对宏观经济的均衡工资率水平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是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选择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1997年和2005年的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改革对工资总额增长率的影响,并结合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客观全面地评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论为:1997年的改革提高了缴费率水平,降低了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增长率;而2005年的改革加大了养老金计发工资基数的激励系数,提高了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艳  
养老保险的再分配功能及其对公平和效率的影响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焦点所在。基于对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回顾与反思,无论是从中国当前养老保险体系所蕴含的制度性缺陷和偏差来看,还是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中国都需要深化和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着眼于当前收入差距较大的社会现实,进一步的改革应以缔造社会公正与安全为导向,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共济关系与合作精神为目标,构建一个公平与效率协调的养老保障体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相里静  严成樑  
理解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对于制定老龄化政策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构建基于研发(R&D)创新增长的跨期迭代模型(OLG),将代际人力资本作为内生传导机制,引入混合养老保险体系刻画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过总量人力资本增长效应、创新增长效应和中间产品增长效应三条机制影响经济增长。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两种制度产生的总量人力资本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延迟退休使得经济增长率下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使得经济增长率上升。鉴于此,本文还考察了两种制度同时实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发现老龄化社会要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应关注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间的联动关系,两种政策配合使用以实现更好的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举刚  肖龙军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当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经济体制转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逼近老龄化、企业效益低下、失业人口增多、劳动者自我保险意识不强的情况下,企图一下子就建立起完善的养老保...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志刚  祖海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梦云  曹玉瑾  
我国养老保险面临基金规模过小、结构失衡依赖单支柱、投资收益率过低、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等问题。通过对智利、瑞典、美国的研究,我可资借鉴的经验启示是:建立多层次的三支柱结构,保证三支柱协同健康发展,以实现养老保险多目标的策略;放宽养老金投资限制,引入市场化运作,以提升养老金回报率;提高投保人的参与度,发挥投保人主观能动性;与其他改革共同推进、协同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艳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满足农村养老的实际需求,需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革,具体来说,从加强立法建设,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险基金使用管理制度,统一制定城乡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办法等方面解决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葛寿昌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1951年2月初步建立,于1978年又单独立法形成的。40年来,养老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了保障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解除在职职工的后顾之忧、减轻家庭的养老负担、促进社会安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随着经济体制和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其弊病日趋严重,越来越不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亟需进行改革和完善。国务院于去年6月26日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非常及时的。本文结合学习《决定》,探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姜岩  张学军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碎片化"、转轨成本、人口老龄化加速等多重问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社会福利,它与政府预算管理相辅相成。解决制度"碎片化"和转轨成本问题,必然要同步解决政府养老保险预算的"碎片化",并对转轨成本做出合理的预算安排。人口老龄化趋势要求政府养老保险预算要在一个更长的周期内考虑预算平衡问题。养老保险制度结构改革以及与此相匹配的政府预算改革是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目标规划应明确而清晰,阶段步骤应稳健而有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树满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制度能否建立和完善,即关系到企业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具有深刻影响的改革。但是,由于这项制度的建立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衙要不断地深化改革。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养老保险模式实行什么样的养老保险模式,这是我国目前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选择的养老保险模式基本是原苏东和北欧实行的受益基准制。其原则是现收现付,收支平衡。分配与受益人的劳动贡献以及供款数量没有紧密联系。其特点是强调收入均等化的社会公正性。属于明显的再分配性质,易吃"大锅饭"。1985年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建胜   李翠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陆成林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养老保险双轨制、养老金入市等问题各抒己见,养老保险制度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早在1952年,政务院就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开始构建养老保险制度。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的模式,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铭  
我国原有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要求把养老保险范围扩大到“三资”、私营和个体等其它经济形式;全民所有制经营机制的转换,也要求劳动、工资、保障制度相应配套改革;现行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自身,也存在基金筹集渠道单一、退休金给付标准和办法不合理、管理体制多头分散等急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城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使此项改革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