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42)
2023(19285)
2022(16297)
2021(14965)
2020(12800)
2019(28942)
2018(28481)
2017(54747)
2016(29799)
2015(33057)
2014(32481)
2013(32086)
2012(29095)
2011(25805)
2010(25445)
2009(23519)
2008(23086)
2007(20098)
2006(17427)
2005(15055)
作者
(87082)
(72477)
(71950)
(68260)
(45846)
(34810)
(32545)
(28507)
(27583)
(25464)
(24480)
(24450)
(22870)
(22768)
(22333)
(22224)
(21808)
(21614)
(20746)
(20744)
(18152)
(17705)
(17482)
(16566)
(16223)
(16013)
(15977)
(15950)
(14479)
(14329)
学科
(120339)
经济(120209)
(105360)
管理(96528)
(93460)
企业(93460)
方法(57609)
数学(47566)
数学方法(46968)
(36601)
业经(35462)
(35452)
中国(28544)
农业(25646)
(25588)
财务(25518)
财务管理(25483)
企业财务(24189)
(24043)
技术(22465)
(21782)
贸易(21771)
理论(21673)
(21607)
地方(21408)
(21175)
(20455)
(19420)
环境(18092)
(18034)
机构
学院(423170)
大学(419291)
管理(170505)
(167808)
经济(164501)
理学(148678)
理学院(147112)
管理学(144466)
管理学院(143718)
研究(135578)
中国(101562)
(87952)
科学(87382)
(78922)
(75053)
业大(69320)
(68012)
农业(62582)
研究所(62503)
中心(62053)
财经(61367)
(61175)
(56115)
北京(54010)
(51706)
师范(51063)
经济学(50109)
(49388)
(48856)
财经大学(45797)
基金
项目(296924)
科学(233477)
基金(216511)
研究(210428)
(191221)
国家(189592)
科学基金(163328)
社会(133369)
社会科(126526)
社会科学(126493)
(117141)
基金项目(115041)
自然(109144)
自然科(106718)
自然科学(106685)
自然科学基金(104801)
(98214)
教育(96525)
资助(88921)
编号(84158)
重点(66565)
成果(65520)
(64374)
(63311)
(62779)
创新(58700)
科研(57545)
课题(57288)
(55377)
计划(55144)
期刊
(177910)
经济(177910)
研究(114402)
中国(73008)
学报(72229)
(71787)
科学(64894)
管理(64871)
(59442)
大学(54472)
学学(52090)
农业(49835)
教育(39786)
技术(37767)
业经(32140)
(31752)
金融(31752)
财经(29731)
(28299)
经济研究(28038)
(25580)
问题(23623)
技术经济(21927)
科技(21362)
(21342)
现代(19543)
商业(19444)
业大(19242)
统计(18699)
理论(18579)
共检索到596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菁菁  梅强  刘素霞  王琦玮  仲晶晶  
为充分考虑小微企业安全问题的动态性与复杂性,进一步探究劳动者及银行安全偏好与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引入计算实验方法,抽象模拟生产要素争夺、生产经营、安全生产这三种活动,并在其相互联动基础上,分别进行劳动者与银行安全偏好对安全生产水平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劳动者数量相对紧缺或劳动者质量差异较大时,劳动者安全偏好有效促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高;银行安全偏好显著影响小微企业安全水平,当银行制定合理的安全要求时能促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高,但若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安全生产水平提升。结果进一步证明激发并合理利用劳动者及银行安全偏好确实能有效促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菁华  毕超  
本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颁布为切入点,从企业生产率改善的角度分析了去行政垄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有助于提升高行政垄断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渠道检验表明,该制度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改善信贷资源配置和优化公司治理水平,最终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创新导向更强、区域营商环境更好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好;当市场分割指数更高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更明显;当地方政府具备完善的政务诚信约束和问责机制时,有助于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作用。本文从投入产出效率视角丰富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对进一步规范行政垄断、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菁华  毕超  
本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颁布为切入点,从企业生产率改善的角度分析了去行政垄断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有助于提升高行政垄断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渠道检验表明,该制度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改善信贷资源配置和优化公司治理水平,最终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创新导向更强、区域营商环境更好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好;当市场分割指数更高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更明显;当地方政府具备完善的政务诚信约束和问责机制时,有助于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作用。本文从投入产出效率视角丰富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对进一步规范行政垄断、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鑫  林建  
该文通过对A市118家农村小微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接近90%的农村小微企业有融资需求;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普遍较高,缺乏有效抵押是造成其难以获得外部融资的主要原因;目前农村小微企业偏向于采取内部融资和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两种融资渠道。通过构建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偏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拥有有效抵押品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农业生产企业更偏向于内部融资或民间借贷,资产越多、财务制度越健全、能够获得专项补贴的企业更偏向于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最后,该文从提高小微企业财务透明度、加大金融授信力度、尝试开展抵押替代服务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政府相关...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俊  董志强  佘哲  
儿童的竞争偏好是一种重要的非认知能力,对儿童早期人力资本形成至关重要。已有研究发现,在社会竞争(与他人竞争)情境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存在竞争偏好差异。文章基于实地实验,从自我竞争的视角进一步探讨留守儿童的竞争偏好。结果表明:在自我竞争情境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无论是在竞争偏好方面,还是在为自己设定任务目标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父母缺席主要影响儿童的社会竞争态度,对儿童挑战自我或自我提升的意愿影响并不显著。在不涉及社会交往的竞争时,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一样具有较高的进取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琦玮  梅强  刘素霞  张菁菁  
员工安全行为作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障的基本元素,能够显著提升员工职业安全健康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本研究在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使用元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索员工安全行为与企业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一共23篇文献的26个独立样本纳入元分析。元分析结果表明,员工安全行为与安全结果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安全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设计、国家的发达程度以及企业规模对员工安全行为和企业安全生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行业性质的调节效应显著。元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证明安全行为对安全生产有积极影响,因此,企业应依据安全行为的不同维度,采取不同的措施提升员工的安全行为,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春花  王妮娟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要顺应绿色发展趋势,打造生态竞争力。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赋能小微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提升其生态竞争力必将带来深远影响。为更好研究数字化环境下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受哪些因素影响,给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培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在现有相关研究基础上,从小微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生产及文化层面出发,对数字化环境下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确定权重;构建了五维数字化赋能视角下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影响因素关系模型;最后给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春花  王妮娟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要顺应绿色发展趋势,打造生态竞争力。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赋能小微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提升其生态竞争力必将带来深远影响。为更好研究数字化环境下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受哪些因素影响,给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培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在现有相关研究基础上,从小微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生产及文化层面出发,对数字化环境下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确定权重;构建了五维数字化赋能视角下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影响因素关系模型;最后给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钦  万玺  姜学勤  
基于生态视角,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构建了油气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建立了基于不确定性的油气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数值模拟模型,讨论了运用蒙特卡罗方法(Monte Carlo)求解模拟模型的算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数值模拟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油气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数计算问题。最后,讨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几点对策。并建立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应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简泽  段永瑞  
大量的研究表明,企业间的生产率存在很大的持久的差异。然而,在中国制造业部门里,企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收敛的趋势。这篇文章从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出发考察了竞争的增强对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在竞争激发的逃离竞争效应的作用下,竞争的增强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跨企业分布上四分位数以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然而,对于生产率较高的上四分位数以上的企业,租金消散效应起着主导作用,竞争的增强阻碍了它们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于是,基于异质性企业对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的不同反应,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收敛的趋势。这意味着,促进竞争的政策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搭配能更全面地促进微观层面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艾丹  
利用可拓学方法建立制造业小微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物元模型,定量评价小微企业的竞争力。以安徽省汽车行业286家小微企业的经济数据为例,对物元模型进行验证。并运用基于关联函数的可拓评价方法,找出影响小微企业竞争力提升主要因素的关联状态,确定小微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方向,以期提升制造业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黎  蒋国璋  向锋  
国内很多制造型企业在推行精益生产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主要表现为精益化不足和精益化过度,而要做到恰到好处的精益化,准确了解企业自身精益生产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把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对企业精益生产水平的评价,建立科学、系统的精益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实例分析表明,网络模型的实际输出值与预测输出值相差不大,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天杨  
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是引导社会融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为考察中国资本市场是否具备绿色偏好及其经济效果,文章选取中国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数据及企业财务、绿色专利等相关数据并结合事件研究、多元回归和工具变量法,检验了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能否吸引资本市场投资,并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支持。研究发现,短期来看,资本市场存在绿色偏好,对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有正向激励反应,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前后3天时间窗口内获取了5%~7%左右的股票累积超额收益。长期结果表明,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拥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机制检验认为,发行绿色债券的上市企业将更多资金向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新研发倾斜,拥有更多的绿色专利产出,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天杨  
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是引导社会融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为考察中国资本市场是否具备绿色偏好及其经济效果,文章选取中国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数据及企业财务、绿色专利等相关数据并结合事件研究、多元回归和工具变量法,检验了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能否吸引资本市场投资,并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支持。研究发现,短期来看,资本市场存在绿色偏好,对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有正向激励反应,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前后3天时间窗口内获取了5%~7%左右的股票累积超额收益。长期结果表明,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拥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机制检验认为,发行绿色债券的上市企业将更多资金向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新研发倾斜,拥有更多的绿色专利产出,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海成  张伟豪  夏紫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因而科学认识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研究者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中国省级政府“十五”计划至“十二五”规划文本,测算了地方政府的产业规模偏好,并考察了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的产业规模偏好总体上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2)产业规模偏好通过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抑制市场竞争、阻碍企业进入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通过促进集聚效应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3)产业规模偏好带来的效率损失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规模报酬递减行业和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地区企业;(4)虽然产业规模偏好带来一定的效率损失,但有效增加了企业层面的投资、销售收入和税收。本文对于新发展阶段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产业政策设计有着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