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83)
2023(2688)
2022(2149)
2021(2168)
2020(1865)
2019(3975)
2018(4181)
2017(7547)
2016(4122)
2015(4756)
2014(4769)
2013(4496)
2012(4269)
2011(3935)
2010(3885)
2009(3732)
2008(3810)
2007(3605)
2006(3202)
2005(2925)
作者
(12032)
(9947)
(9758)
(9484)
(6206)
(4638)
(4635)
(3980)
(3758)
(3638)
(3431)
(3336)
(3076)
(3064)
(3059)
(3038)
(2947)
(2881)
(2880)
(2837)
(2654)
(2463)
(2341)
(2310)
(2310)
(2283)
(2273)
(2134)
(2115)
(2033)
学科
管理(14430)
(13125)
经济(13116)
(10428)
(9353)
企业(9353)
(8147)
理论(5363)
方法(4953)
(4872)
(3922)
业经(3915)
财务(3912)
财务管理(3904)
中国(3804)
企业财务(3778)
信息(3778)
(3423)
教育(3402)
数学(3328)
教学(3292)
数学方法(3235)
工作(3130)
(3088)
经济学(2927)
图书(2831)
书馆(2759)
图书馆(2759)
总论(2307)
(2231)
机构
大学(61441)
学院(58757)
管理(23487)
理学(19231)
理学院(19012)
研究(18764)
(18678)
管理学(18667)
管理学院(18540)
经济(18179)
中国(13852)
(13306)
科学(12106)
(9962)
中心(9620)
(9498)
师范(9400)
(9228)
(9016)
(8790)
信息(8287)
北京(8230)
业大(8216)
研究所(8181)
财经(7824)
(7807)
师范大学(7536)
技术(7535)
农业(7019)
(6971)
基金
项目(37701)
研究(29820)
科学(28980)
基金(25886)
(22238)
国家(22047)
科学基金(18767)
社会(17415)
社会科(16331)
社会科学(16327)
(14876)
编号(14687)
教育(14343)
成果(14101)
基金项目(13359)
(12353)
自然(11366)
自然科(11076)
自然科学(11072)
自然科学基金(10888)
项目编号(10175)
资助(10125)
课题(8734)
(8375)
重点(8236)
研究成果(8101)
(7760)
大学(7494)
(7361)
(7350)
期刊
(20453)
经济(20453)
研究(15578)
中国(12886)
图书(11369)
教育(10825)
学报(10610)
(9341)
情报(8137)
书馆(7524)
图书馆(7524)
(7495)
管理(7341)
科学(7305)
大学(6959)
学学(5835)
技术(5300)
农业(5299)
理论(4357)
实践(4176)
(4176)
财经(3848)
(3739)
论坛(3739)
财会(3544)
(3381)
金融(3381)
(3273)
(3204)
会计(3174)
共检索到91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沅江  王雅婷  冯伟  
为了建立安全信息认知的学科理论,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开展安全信息认知学的学科建设理论研究。首先,基于学科交叉特点,在安全科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的基础上给出安全信息认知学的定义、内涵和学科性质;然后,论述安全信息认知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构建依据、学科分支及分类、应用前景等学科基本问题,为安全信息认知学的构建提供建设性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安全信息认知学是以预防系统事故发生为目的,具有差异性、创新性、系统性以及实用性的一门学科,是安全科学技术、信息科学、认知科学、哲学以及其他学科交叉形成的产物,在构建上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包含信源、信道、信宿三大要素,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对照实验法、微观-宏观法、调查法、数学法、系统法等,在事故预防与智慧安全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华佳敏  吴超  
目前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和安全信息论中,安全信息经济学尚为空白。开展安全信息经济学学科构建,进一步完善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促进安全信息研究与应用。首先,基于安全信息学、安全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提炼出安全信息经济学的定义并阐释其内涵;然后,论述安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并凝练其研究内容,从5个方面概括安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安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程序;最后,从3个方面展望安全信息经济学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安全信息经济学的构建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理论方面,可作为安全信息学和安全经济学的下属学科;在实践方面,可用于企业安全资源优化配置、安全管理和风险决策等。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王秉  吴超  
[目的/意义]在当今信息时代,安全信息学已成为安全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领域势在必建的分支学科,目前该学科已初步形成,其学科基本框架研究对促进安全信息学研究、实践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学科建设高度,充分论证创立安全信息学的缘由,并深入探讨安全信息学的10个学科基本问题,即学科名称、学科定义、学科内涵、学科属性、学科基础、学科外延、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建构安全信息学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与充分的理论依据,本文研究既可为安全信息学研究奠定坚实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康良国  吴超  黄锐  
为揭示矿山企业安全信息认知及传播作用机理,明晰安全信息在矿山生产系统中的作用,以矿山安全信息内涵属性为切入点,提出划分矿山安全信息研究类型6种视角,阐述矿山安全信息认知3种模式,剖析矿山安全信息认知5个阶段,构建矿山事故安全信息认知"3-5-3"模型。基于矿山安全信息3种流向类型,描述矿山生产系统安全信息流动轨迹,总结矿山安全信息传播失真的4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矿山企业安全信息认知及传播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应用价值,为预防与控制矿山事故提供新途径。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王秉  吴超  
[目的/意义]开展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基本架构的研究,对构筑清晰严谨的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理论体系及促进系统安全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指导系统安全信息化管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方法/过程]根据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研究的内涵与研究观,详细论证开展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研究的缘由,并提出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研究的2条理论假设。同时,运用逻辑推理方法,梳理并推导出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的12个核心概念和5条公理。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安全信息视阈下的系统安全学逻辑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浪  吴超  马剑  
为丰富系统事故致因理论体系,并开拓系统安全研究的新视角,构建基于安全信息流的事故致因模型。首先,论证基于安全信息流构建事故致因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从安全信息内涵及其分类、安全信息流内涵及其结构与安全信息力表征等方面论述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再次,论述安全信息流视域下的事故本质,从系统粒度视角划分微观、中观与宏观3层面的事故致因因素,从系统组分视角划分以人为中心的可统一为信息的系统安全因素,并进行交叉融合。最后,构建基于安全信息流的事故致因模型,解析模型内涵,分析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并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明晰了基于安全信息流的事故致因机理,可为事故分析研究与实践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秉  曹春秀  胡峰  
在当今信息时代,高质量的安全信息服务是提升公众安全素养进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关键。公共图书馆作为安全信息服务的优质平台,公共图书馆安全信息服务是响应国家安全战略、满足公众安全信息需求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有益举措。因此,开展公共图书馆安全信息服务研究意义重大。首先,基于安全信息学视角,阐释公共图书馆安全信息服务的基本内涵。其次,分析公共图书馆安全信息服务的基本准则。最后,构建和解析公共图书馆安全信息服务模型。研究发现,公共图书馆安全信息服务以安全信息用户需求为服务导向,主要包括安全情境信息资源服务和安全信息馆员服务两方面内容,它的服务路径与安全信息用户行为过程相吻合,旨在保障安全信息高速流动和有效传播。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羽  董招君  方东红  
随着全国各高校规模的扩大,实验室资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已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介绍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就如何更好地构建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文晓巍  温思美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是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我国推进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落实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若干举措。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林  吴超  廖秀萍  吴娥  
立足于安全信息流的基本概念,分析其在系统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同时构建系统安全管理信息化模型并分析模型的内涵和价值意义,以揭示安全信息流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从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对精准安全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安全信息流可揭示系统内部作用机理,对安全管理具有驱动导向的综合作用,且对提升安全管理精准化程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毛薇  夏利君  吴画斌  
【目的/意义】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也逐渐增强。【方法/过程】本次调研以消费者为对象,研究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关注、风险认知、信息服务需求,并利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都会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搜寻、服务的需求,据此给出了食品安全信息需求服务的保障对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新鹤  
本文简单介绍了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两种主要研究方法:链接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并在知识地图的基础上提出网络学科知识地图及其构建意义,探讨了链接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在网络学科知识地图构建中的应用。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王秉  吴超  
[目的/意义]从系统与系统安全信息相结合的新视角出发,开展安全信息—安全行为(SI—SB)系统安全模型的构造与演绎研究,对明晰系统内的安全信息传播过程及系统安全信息缺失对系统安全的影响,进而创新系统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的思路、依据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方法/过程]选取从系统与系统安全信息传播相结合的角度,根据申农通信模型与主要的系统安全行为活动,构造SI—SB系统安全模型,并解释其关键构成要素的含义。同时,深入分析SI—SB系统安全模型的基本内涵、延伸内涵与应用前景。[结果/结论]研究发现,
[期刊] 征信  [作者] 闫海  王天依  
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至食品安全信用监管,以信用为基础新型监管机制的法治建设亟待推进。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陕西等地制定了具有食品安全信用监管性质的地方部门规章,对于全国性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食品安全信用监管目标宜予以限定,即食品安全保障。食品安全信用监管的信息处理包括信用信息归集和等级评价,应当受行政成本和合规成本约束。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应当采取重点执法、循环执法和金字塔执法策略,加强责任约谈、教育和咨询、信息披露、事前批准和消极许可等监管工具的法治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鲍长生  
由于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机制失灵,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令人堪忧。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制,消除食品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制,需要重构食品市场结构,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机制,以及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