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2)
2023(8565)
2022(6958)
2021(6570)
2020(5394)
2019(12147)
2018(11807)
2017(23074)
2016(12042)
2015(13296)
2014(12977)
2013(12377)
2012(11625)
2011(10472)
2010(10756)
2009(9991)
2008(9831)
2007(9033)
2006(8264)
2005(7381)
作者
(32372)
(27035)
(26916)
(25770)
(17663)
(12886)
(12319)
(10548)
(10233)
(10026)
(9292)
(9010)
(8862)
(8687)
(8677)
(8285)
(8024)
(7988)
(7926)
(7737)
(6828)
(6507)
(6448)
(6331)
(6114)
(6079)
(6006)
(5995)
(5555)
(5376)
学科
(44870)
经济(44713)
管理(36735)
(33458)
(27941)
企业(27941)
(16606)
方法(15625)
中国(14984)
(13453)
业经(12779)
数学(11158)
数学方法(10919)
农业(10604)
(10598)
(10480)
理论(10061)
(10036)
地方(9501)
(9195)
贸易(9189)
(9135)
(8936)
(7807)
银行(7794)
及其(7769)
(7528)
(7361)
财务(7334)
财务管理(7317)
机构
学院(166276)
大学(165182)
(69629)
经济(68141)
管理(63255)
研究(59352)
理学(53532)
理学院(52950)
管理学(52064)
管理学院(51716)
中国(45434)
(35737)
(34780)
科学(33507)
(29093)
中心(27127)
财经(27080)
(26834)
(26250)
研究所(25881)
(24557)
(22998)
师范(22855)
北京(22185)
(22080)
业大(22047)
经济学(20958)
(20714)
农业(20055)
财经大学(19911)
基金
项目(107287)
科学(85444)
研究(83586)
基金(77632)
(66727)
国家(66095)
科学基金(56742)
社会(55329)
社会科(51330)
社会科学(51314)
(40803)
基金项目(39451)
教育(38280)
编号(34714)
(34559)
自然(34247)
自然科(33407)
自然科学(33395)
自然科学基金(32818)
资助(31263)
成果(30079)
课题(24512)
(24452)
重点(24146)
(23212)
国家社会(22361)
(22128)
(22010)
(21790)
教育部(21367)
期刊
(84063)
经济(84063)
研究(55311)
中国(36550)
(27370)
(25667)
管理(25239)
学报(23912)
教育(23245)
科学(22835)
大学(19329)
学学(17796)
(17780)
金融(17780)
农业(17329)
业经(14494)
技术(14042)
财经(13733)
经济研究(13674)
(11923)
问题(10588)
(9687)
(8444)
现代(8327)
世界(8108)
(8108)
图书(8077)
国际(8047)
(7750)
论坛(7750)
共检索到264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小章  
任何个体都无法完全凭一己之力去获得和维持正常的人生,在任何社会中,个体从根本上讲都是"依赖"的;个体如果失去所有在必要时可以依靠的保护力量,他就没有安全,而一旦他只能没有选择地单向依赖于某种特定的保护力量,他就失去了独立。马克思分析揭示了在传统上的个体对于小共同体的人身依附走向终结以后,在由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所造成的无产者对于资本和资本家的单向依赖下,工人之安全与自由的双双沦亡;现代社会政策作为来自国家的一种保护,给了个体(特别是工人阶级)一定的安全,但是,由此发展起来的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体系,作为一种"保姆式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坐实了托克维尔曾经的隐忧:一个把一切社会事务统揽于一身的国家会让公民个体全面依附于自己而失去独立;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志愿结社(第三部门)成了许多人眼中治愈市场缺陷和国家(政府)弊端、兼顾个人的安全与独立的一剂"灵药",但实际上它的力量并不足以应对这种期待。现代社会政策须在确保公民个体基本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多元的福利和服务安排,和对多元的社会行动主体的培育与维护,促进公民个体的选择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秀芹  
讨论学校的依赖性与独立性其实质是讨论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而唯本文则尝试从产权理论出发来探究这一问题的实质 ,以便寻求解决学校运作的优化的外部环境 ,以实现学校的高效运作 ,实现投入教育的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靖   王冰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语境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和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相关研究明确了文化志愿服务与社会文明提升之间的关系,前者是促进后者的重要路径,但具体逻辑还有待条梳。从社会文明提升是目标、文化志愿服务是实现目标的一种路径的基本判断出发,论文首先对社会文明的概念范畴进行了界定,并从志愿服务是一种社会事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结构的组成这一定位,提出在缺少测量指标的情况下,可以从文化志愿服务的参与主体、文化志愿服务的秩序建设,以及文化志愿服务的风尚形成三个方向观察文化志愿服务在社会文明促进提升中的能动逻辑。论文进而透过政策文本和实践案例,分别观察文化志愿服务在社会文明提升中的政策逻辑和能动空间。研究发现,依照文化志愿服务提升志愿服务参与主体的文明素养、提升志愿服务秩序建设的文明规范以及提升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文明风尚三大促进社会文明提升政策逻辑,文化志愿服务案例体现了在文化服务专业培训、文化社交优质平台、主体权益有效保障、主体互动有序增强、传统文化精神底色以及核心价值道德基础六个维度的促进社会文明提升能动空间。基于上述政策逻辑分析和能动空间观察,论文以文化志愿服务的六维能动空间深化了社会文明三大观察方向,初步建构了文化志愿服务促进社会文明提升理论模型,走出了从观察方向到测量指标体系的重要一步。而在这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与社会文明提升的逻辑关系中,还可以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进行具体的观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道勇  
学校教育的发达同时意味着对学生时间的大量挤占,这造成了学生生活经验的单调、偏颇、虚假等问题。儿童参与的缺失对于儿童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这种儿童参与的缺失,正是当前中国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已有的关于儿童参与的研究,更强调的是儿童的自主决策,未能直接面向这种日常参与的缺失问题。文章通过概念比较和分析,提出一种儿童参与的规范性用法,并把儿童的日常参与作为一种观察教育的视角。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海明  
阐释视域中的图像,作为生活世界的实在,关联特定的社会空间,如果脱离这一空间,图像阐释往往容易陷入残缺与失真。图像的凝视场域,包括绘者的凝视和观者的凝视,具有实在性、认知性和建构性。通过凝视场域,图像连通绘者外在的生活世界与其心灵空间的复杂关系,连通绘者与观者,承载着绘者心灵空间与观者心灵空间的交叠。将图像放置到其所在社会空间,进行切近、观察、思考,这是图像观察、图像阐释在方法上的回归,也是理解图像实在性、丰富性和发展性一种极为切近的路径和方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闫引堂  
本文从范式转型的角度,对西方一些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教育政策社会学进行了述评,指出教育政策社会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政策研究”模式的局限,在研究范围、研究主题上有新的突破,但其研究视角仍然不够明晰,理论建构还显薄弱,并没有构成教育政策研究的范式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鹏  王志刚  聂秀东  
文章旨在介绍一种新的公共政策评估方法,也就是在国外应用极广的社会实验方法,在国内的研究还很少见。我们对实验方法和非实验方法作了简介,同时就实施社会实验方法的一些要点进行了说明,最后给出了一些应用的领域。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君  
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在创造农业总产出快速增长的同时,加重了农村妇女的相对贫困程度。家庭联产承包制促进了农民家庭收入大幅提升,实现了农业生产活动向女性化的彻底转型,但土地资产男性分配的传统模式未曾动摇,使女性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的步伐滞后于男性。"一孩半"人口政策暗含着"重男轻女"的社会性别不平等思想,成为维持农村"男尊女卑"的工具,女性的权利、能力在出生时就被忽略并持续到老年阶段。市场化经济改革使农村妇女的社会权益、经济利益被家庭/社会的整体利益所替代,农村妇女陷入比改革前更艰辛状态。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和农村反贫困政策,需要从社会性别视角寻求男女两性之间权利、责任、义务、机会和资源的平等而不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邝艳湘  
相互依赖将如何影响国家间的政治关系?这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又富有争议性的话题,国内外相关研究非常丰富。通过回顾中美两国学者对于相互依赖理论的研究,认为中国关于相互依赖理论的研究主要以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为主,依然停留于学习和模仿的初步探索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相互依赖理论研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傅沂  
在总结路径依赖理论和新政治经济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用演化的新政治经济学框架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路径依赖问题的形成机制,并指出了从跨学科的视角来提出对策是破解路径依赖的关键所在。最后从产业生态共生系统建立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永勇  黄腾飞  
扩大内需是中国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认为,以扩大投资来刺激内需,可以在短期内维持经济增长的速度,但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只有逐渐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在不断提高人均收入的同时缩小或控制收入差距,才能更好地解决内需不足问题。因此,作者提出把扩大再分配作为当前收入分配改革的突破口,适当扩大社会保障开支理应成为当前刺激内需的一种政策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金水  
本文简要讨论关税贸易保护政策所带来的利弊,并用统计年鉴所采用的实际数据进行定量计算。给出一种简便计算方法。通过对几十种产品的实际计算,表明该种方法切实可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一位美国商人说: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信用记录,从现在做起刚到美国,想买部手机。面对报纸广告上五花八门的手机优惠计划,我喜滋滋地选择了AT&T公司的一种月费29.99美元、可免费在东部七八个州每月打650分钟、手机仅售20美元的计划,却被无情拒绝。试了其他几个公司,也不行。人家不看你手中的绿票子,只朝你要信用卡。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于是老老实实开始建立信用记录,诸如按期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威  王碧晨  
形象地说,流量社会是卡斯特和鲍德里亚在万物互联时代的相遇。在流量社会,信息流动不只是组织和生产中的一个要素,而是支配了经济、政治与象征生活之全部过程。信息流动与社会生产间的"接合"(卡斯特语)已扩散到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以致穿透与修改了权力经验,构造出一种新的社会整合逻辑——流量逻辑。流量逻辑以流动数据的筛选评价和注意力捕获,既将个体转化为集信息生产和消费于一身的"流量人",也改变了社会实践形态。在分层标准上,流量极具渗透性地打通了韦伯式三维分层标准之间的隔阂,将其统一为一个直观显示的数字,基于常规生产劳动的能力积累被排斥在刷屏人气和数据之外;在消费形态上,注意力经济使标榜与众不同的符号消费汇入大众不约而同的趋同潮流,信息是无限的但注意力是稀缺的;在审美取向上,"皮相审美"大行其道,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视觉上的效果和表层的情绪体验,导致精神审美的缺席和审美内容的空洞。人们的认同感并非来自真实互动,而是源于对流量营造的注意力中心的依附。依据焦点对象建立的暂时性同意秩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敬采云  
环境资本作为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三重路径依赖,是实现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之路。环境资本的理论内核是基于环境资本外部性对社会经济的约束以及相应的环境规制。建立在这两个基点上的环境资本就是企业获得超级收益的来源。环境资本的主要实现方式可以简要地概括为环境产权的确认和实施、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的环境资本化,以及由企业主导的环境成本内化过程。环境资本的路径依赖决定了企业具有一般经济人、公民经济人和环境经济人的三重身份,并形成相应的生存发展目标和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