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5)
2023(7855)
2022(6673)
2021(5836)
2020(4805)
2019(11083)
2018(10742)
2017(20742)
2016(11092)
2015(12441)
2014(12580)
2013(12599)
2012(12072)
2011(11136)
2010(11489)
2009(10814)
2008(10496)
2007(9805)
2006(9189)
2005(8481)
作者
(35748)
(30066)
(29601)
(28373)
(19138)
(14508)
(13427)
(11742)
(11547)
(10721)
(10610)
(9947)
(9931)
(9785)
(9736)
(9317)
(9000)
(8717)
(8642)
(8555)
(7863)
(7567)
(7368)
(7073)
(6956)
(6703)
(6684)
(6519)
(6352)
(5983)
学科
(70309)
经济(70263)
管理(31420)
(28795)
(24076)
企业(24076)
方法(22399)
数学(19435)
数学方法(19185)
地方(18700)
(16316)
中国(14729)
地方经济(13296)
业经(12917)
(12606)
(10797)
(9267)
农业(9126)
环境(9048)
(8907)
(8521)
理论(8310)
(8183)
贸易(8175)
(7880)
(7850)
(7831)
经济学(7683)
(7531)
金融(7531)
机构
大学(173269)
学院(172047)
(79435)
经济(77872)
研究(68153)
管理(61816)
理学(51844)
理学院(51183)
管理学(50316)
管理学院(49983)
中国(49560)
科学(41846)
(37648)
(36065)
(33652)
研究所(32758)
(30673)
中心(28723)
(27553)
财经(26331)
业大(24966)
经济学(24941)
(24523)
农业(24160)
北京(24008)
(23697)
(23025)
师范(22727)
经济学院(21921)
(21363)
基金
项目(108410)
科学(84178)
基金(77502)
研究(76337)
(69130)
国家(68602)
科学基金(56934)
社会(49054)
社会科(46506)
社会科学(46488)
(42645)
基金项目(39152)
自然(36417)
(36054)
自然科(35511)
自然科学(35496)
自然科学基金(34854)
教育(34461)
资助(33164)
编号(29209)
(25570)
重点(25471)
成果(24616)
(23584)
课题(22070)
(21516)
国家社会(20501)
科研(20422)
发展(20399)
计划(20391)
期刊
(97674)
经济(97674)
研究(56581)
中国(36261)
学报(29548)
(27346)
科学(26852)
管理(26110)
(26089)
大学(21620)
学学(20377)
农业(18605)
教育(16902)
经济研究(16813)
技术(15893)
(14632)
金融(14632)
财经(14172)
业经(13151)
(12463)
问题(12054)
技术经济(10741)
(10280)
统计(10156)
(9691)
世界(9180)
国际(8898)
(8716)
决策(8154)
图书(8110)
共检索到276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陈思翀  
安倍经济学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力仅限于短期,且受债务负担可持续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比较而言,安倍经济学经济增长战略是将货币和财政政策形成的良好预期转化为具体的经济行为,推动日本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现有的经济增长战略方案方向正确,但要实现预期目标,其政策力度显然不足。日本政府能否在提高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投入,有效化解企业部门的过度储蓄从而解决需求不足等方面推出强有力的新政,是安倍经济学能否实现其长期增长战略目标的关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任云  
日本经济"失去的20年"固然与需求不足有关,但更多是由供给方面新陈代谢功能受阻、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放缓等问题所造成的。而其微观根源是日本传统的经济体系出现了严重的制度疲劳:金融结构老化,难以支持新产业发展;企业制度僵化,适应环境困难;政治失灵,管制过多。这一切阻碍了新陈代谢和资源有效配置,降低了日本经济的活力。安倍经济学的增长战略不仅如多数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缺乏力度,更主要的问题是战略本身忽略了触动及推进金融机构和企业加快自身制度改革这一重要内容。根本而言,日本经济还是要靠民间主体的自我革新来重建活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京淑  马学礼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绝非一般舆论所认为的那样表面化,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结构性失衡,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人口老龄化。人口问题与日本经济具有长期结构性关联,利用历史增长核算模型,通过测算1955年至2009年日本实际GDP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度可以证明这一点。人口老龄化及与之相应的劳动力的减少已经成为日本经济难以克服的结构性弱点,这也导致了"安倍经济学1.0版"中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的无效性。纵观"安倍经济学2.0版"中的结构性改革内容,虽然触及日本经济的这种结构性困境,但从方式和力度上看,恐怕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甚至会激化各种矛盾。因此,从长远来看,"安倍经济学"恐怕很难成功,日本经济甚至有可能在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薪龙  
"安倍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从效果看,日本经济增长有所回暖,但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安倍的经济政策有助于日本经济复苏,但也蕴含了巨大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鲁政委  
"安倍经济学"的初步成效"泡沫经济"后陷入"失落"状态的日本,因为2012年12月开始的"安倍经济学"而再度热闹起来。由图1所示,此前大幅上涨的日经225指数(相对去年10月低点的涨幅超过77%),自5月23日开始出现连日下跌,从最高点算起已下跌了25%。而日本十年期国债利率则从2013年初最低的0.5%左右上升到了6月初的接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洪洋  
安倍晋三再次执政之后,提出"安倍经济学"。其基本目标是促使日本经济摆脱通缩泥潭,实现真正的经济复苏。"安倍经济学"与"安倍政治学"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其目的都是为了寻求日本的经济、政治与安全方面的重新崛起。对于"安倍经济学"能否成功,人们持有一定程度的怀疑态度。但对于日本政治与军事大国化"安倍政治学"背后的战略崛起,国际社会却没有给予应当持有的警惕。可以说,"安倍经济学"体现了和平主义的包装,民粹主义的驱动的特征。2014年9月,安倍改组内阁,预计安倍会继续实施强硬路线,加快提速安倍路线。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钟正生  夏天然  闫利  
在刚刚结束的大选中,现年63岁的安倍晋三第三次当选日本首相,接踵而来的是市场上对"安倍经济学"成功的一片呼声。本文认为,"安倍经济学"取得成就,但不能冠以成功之名。安倍晋三连任离不开其2012年底开始推行的"三支箭"经济政策,即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及结构性改革,对日本经济的刺激与拉动。目前来看,日本经济的确处于向好态势: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12年底的-0.31%上升到1.14%;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田中景  
安倍经济学基本方针包含3个方面,即"三支令箭"。其中,前两支箭——大胆的金融政策和机动的财政扩张政策,从政策内容表面来看与80年前的高桥财政并无多大区别,但从吸取高桥财政的深刻教训角度来看,两者存在着较大差别,而第三支箭即增长战略也缺乏新意。要想使日本经济真正步入回升轨道,确立经济好转的良性循环机制,根本出路还在于尽快与中韩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易宪容  
近期安倍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金融改革措施,我们称之为"安倍经济学",其目的就是通过"量化及质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帮助日本走出当前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走出日本经济"迷失了的20年"困境,提振日本经济信心。这一系列改革对国际市场将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冲击。中国作为其邻国,对这种影响和冲击不容小视,我们必须紧密关注安倍政府的改革动向,加深对改革的理解,以金融的视角,深刻分析改革的背景及其发展趋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朱海燕  
为提振日本经济,建设"强大的日本"以应对"中国威胁",安倍新政府推出以"大胆的金融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和"增长战略"为核心的政策措施,被媒体冠以"安倍经济学"的称谓。"安倍经济学"具有试验性、冒险性、权宜性及收效的不可预期性和前景的不容乐观性等一系列特点。中国作为日本的邻国和重要的贸易伙伴,应做好全方面的应对准备,以防"安倍经济学"失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国兴  
安倍经济政策实施已一年有余,对于其政策效果,目前正反两方评价都有,资本市场则表现出浓厚的观望气氛。在其宽松货币政策、机动的财政政策的前"两支箭"下,当初摆脱通货紧缩的目的基本达成,失业率也开始下降,同时,建筑业及关联产业也呈现出旺盛需求态势。虽然形势略微好转,但目前日本复苏的国内外环境非常严峻,经济复苏还存在很多变数。第三支箭——鼓励民间投资,将给日本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依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姜跃春  
"安倍经济学"实施初期对日本经济复苏有一定刺激作用,但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日本经济的"内生性"动力问题而成为败笔。由于内需增长动能不足,外部环境预期悲观,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空间有限,2017年的日本经济只能维持低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日本海外资产规模巨大,产业结构转型初见成效,其综合实力仍然不可小视。同时,日本政府巨额债务也将因债务结构、金融机构自身特性等原因,在可预见的将来不至发生金融危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伞锋  张晓兰  
安倍经济学虽然在短期内收到明显成效,使日本经济走上了较快复苏的道路,但其最终能否帮助日本经济摆脱困境、完成拯救日本经济的使命,还有待实践检验。从安倍经济学自身看,政策内在冲突和实施过程中的困境同时存在,其最终成效可能大打折扣。受未来财政政策紧缩效应、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规制改革推行阻力重重,以及全球量化宽松政策环境变化和外部市场空间受限等因素影响,日本中期经济增长前景并不乐观,安倍经济学拯救日本经济的使命似难完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姜跃春  
"安倍经济学"实施初期对日本经济复苏有一定刺激作用,但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日本经济的"内生性"动力问题而成为败笔。由于内需增长动能不足,外部环境预期悲观,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空间有限,2017年的日本经济只能维持低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日本海外资产规模巨大,产业结构转型初见成效,其综合实力仍然不可小视。同时,日本政府巨额债务也将因债务结构、金融机构自身特性等原因,在可预见的将来不至发生金融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刚  
安倍经济学是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再通胀主义学说首次被纳入通缩治理视野的政策实践。再通胀主义认为要彻底摆脱通缩应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明确央行责任,设定通胀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实行无限量的货币宽松,其实现路径可充分借助通胀预期的扭转、资产配置再平衡效应的发挥、金融加速器的调节。再通胀主义引发了日本空前的政策论争,这种论争主要集中于央行责任的确定、通缩目标的设定、政策优先次序的安排等方面。不过其政策在操作层面带有极大的风险性,包括央行与政府利益出现错位、政策退出难度重重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