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8)
2023(9212)
2022(8129)
2021(7594)
2020(6469)
2019(15292)
2018(15072)
2017(29426)
2016(15967)
2015(18171)
2014(18219)
2013(17908)
2012(16943)
2011(15172)
2010(15178)
2009(14038)
2008(14052)
2007(12671)
2006(10737)
2005(9487)
作者
(44901)
(37715)
(37609)
(35986)
(23919)
(18207)
(17373)
(14873)
(14199)
(13330)
(12669)
(12601)
(11812)
(11785)
(11713)
(11683)
(11624)
(11035)
(10863)
(10782)
(9207)
(9179)
(9154)
(8574)
(8454)
(8397)
(8301)
(8252)
(7568)
(7555)
学科
(66126)
经济(66055)
管理(44978)
(41213)
(33643)
企业(33643)
方法(30531)
数学(26001)
数学方法(25759)
(18855)
(18787)
中国(16211)
(14831)
地方(14549)
业经(14196)
农业(12572)
(11942)
贸易(11937)
理论(11916)
(11857)
(11505)
(10821)
(10272)
财务(10256)
财务管理(10225)
企业财务(9592)
环境(9351)
(9163)
(9162)
金融(9160)
机构
大学(230476)
学院(228842)
(93185)
经济(91167)
管理(87443)
理学(75911)
理学院(75003)
研究(74579)
管理学(73839)
管理学院(73372)
中国(55920)
(48040)
科学(45967)
(44861)
(37393)
(37186)
财经(35672)
中心(35289)
(34111)
研究所(33810)
业大(33503)
(32332)
(31453)
师范(31186)
北京(29785)
经济学(29730)
农业(29601)
(27304)
经济学院(26989)
(26629)
基金
项目(151763)
科学(119071)
研究(113215)
基金(109541)
(94441)
国家(93621)
科学基金(79972)
社会(71532)
社会科(67581)
社会科学(67559)
(59454)
基金项目(58823)
教育(52311)
自然(50627)
(50146)
自然科(49393)
自然科学(49378)
自然科学基金(48486)
编号(47048)
资助(43608)
成果(39021)
(34179)
重点(34058)
(33029)
课题(31857)
(31627)
教育部(29513)
创新(29453)
国家社会(29108)
科研(29091)
期刊
(102559)
经济(102559)
研究(66236)
中国(41264)
(36830)
学报(34861)
(33414)
科学(31809)
管理(28710)
大学(26284)
教育(24839)
学学(24526)
农业(22344)
技术(18737)
财经(17758)
(17547)
金融(17547)
业经(16602)
经济研究(16319)
(15365)
问题(14219)
(12022)
图书(11581)
(11358)
技术经济(11085)
理论(10779)
(10606)
资源(10527)
商业(10375)
财会(10131)
共检索到328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生  赵师苇  
本文以2015年日本反安保运动为主要研究对象。该运动是日本自70年代后又一波和平运动浪潮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社会运动,诱因则是由于安倍政府推进修改安保法案以及和平宪法进程。本文运用社会运动的主流理论——政治过程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深刻分析。认为这次反安保运动的兴起以及最后的惜败都与日本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民众的认知情感以及和平运动组织三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虽然2015年反安保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但通过对这次反安保运动的研究可知,日本和平运动兴起的社会经济基础、民意以及运动组织基础依然存在。但日本和平运动要实现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于海龙  
东南亚外交是安倍政府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倍政府借助各种方式加强与东南亚国家间的双边关系,为其开展俯瞰地球仪外交奠定重要基础。安倍政府的东南亚外交可分为对美国东南亚盟国的外交、对东南亚区域大国的外交、对区域弱国/小国的外交三种类型。在安倍政府的东南亚外交中,与美国东南亚盟国外交是切入点,双方的经济、政治、安保各领域合作都较为紧密;与区域大国的外交是关键和支撑,双方合作侧重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与区域弱国/小国的合作是重要补充,双方合作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今后,安倍政府将继续利用经济优势发展与东南亚国家间的合作,大国在东南亚的竞争也将主要集中在与区域大国间的政治合作领域。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洪洋  
安倍晋三再次执政之后,提出"安倍经济学"。其基本目标是促使日本经济摆脱通缩泥潭,实现真正的经济复苏。"安倍经济学"与"安倍政治学"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其目的都是为了寻求日本的经济、政治与安全方面的重新崛起。对于"安倍经济学"能否成功,人们持有一定程度的怀疑态度。但对于日本政治与军事大国化"安倍政治学"背后的战略崛起,国际社会却没有给予应当持有的警惕。可以说,"安倍经济学"体现了和平主义的包装,民粹主义的驱动的特征。2014年9月,安倍改组内阁,预计安倍会继续实施强硬路线,加快提速安倍路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庞鑫伟  唐笑虹  
安倍政府在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TPP而致该协定行将流产之际,坚持推动国会审议通过TPP有多个方面的原因,包括对政绩的珍视,对财界利益集团的交代,对助推安倍经济学第三支箭射出的经济改革动力的不舍,对指望美国回归TPP的预期以及对采用RCEP、无美版TPP和双边谈判等备选自贸方案的铺垫。安倍在维护TPP存续上的积极表现也为其政治生命的延续打下了坚实基础,取得了一箭数雕的功效。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庞鑫伟  唐笑虹  
安倍政府在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TPP而致该协定行将流产之际,坚持推动国会审议通过TPP有多个方面的原因,包括对政绩的珍视,对财界利益集团的交代,对助推安倍经济学第三支箭射出的经济改革动力的不舍,对指望美国回归TPP的预期以及对采用RCEP、无美版TPP和双边谈判等备选自贸方案的铺垫。安倍在维护TPP存续上的积极表现也为其政治生命的延续打下了坚实基础,取得了一箭数雕的功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易宪容  
"安倍经济学"(Abenomics),就是日本新上任首相安倍晋三希望通过十分激进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刺激民间投资为中心的经济产业成长战略等方式来让日本走出"20年经济迷失",走出当前日本经济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达到通货膨胀率2%的目标来提振日本经济。本文就"安倍经济学"的目标、内容及政策核心、可能效果进行全面的梳理,并从学理的角度对它进行理论分析与评估,以便让国人对"安倍经济学"有一个更为透彻的了解,并为日本经济可能产生巨大的变化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冲击寻求可供选择的应对方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佳佳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对民生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从多角度对国民的幸福感进行调查,并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国民的幸福感是关系到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日本男女幸福感的差异和各年龄段女性幸福感的差异入手,分析造成日本女性幸福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探讨安倍女性经济学的必要性和存在的缺陷,并对安倍女性经济学的有效性做出预测和判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佳佳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对民生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从多角度对国民的幸福感进行调查,并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国民的幸福感是关系到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日本男女幸福感的差异和各年龄段女性幸福感的差异入手,分析造成日本女性幸福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探讨安倍女性经济学的必要性和存在的缺陷,并对安倍女性经济学的有效性做出预测和判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易宪容  
近期安倍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金融改革措施,我们称之为"安倍经济学",其目的就是通过"量化及质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帮助日本走出当前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走出日本经济"迷失了的20年"困境,提振日本经济信心。这一系列改革对国际市场将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冲击。中国作为其邻国,对这种影响和冲击不容小视,我们必须紧密关注安倍政府的改革动向,加深对改革的理解,以金融的视角,深刻分析改革的背景及其发展趋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海燕  
2012年底,以"摆脱战后体制"为己任的安倍再次入主永田町。在半岛局势多变、中国崛起、美国重返亚太、日本国内也危机重重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下,为实现"摆脱战后体制"的政治目标,安倍内阁大力推动修宪、强化军事力量、解禁集体自卫权等。安倍"摆脱战后体制"的实质是改变战后日本的国家战略定位,谋求日本的"正常国家"地位,目的是颠覆现有地区秩序,确立日本的地区领导国地位,这必将会极大地威胁亚洲乃至世界局势的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晓松  
冷战后,日本借鉴英国议会内阁制,改革政治体制,推进首相集权,寻求政治、军事大国化。日本废除中选举区制,实施小选举区和比例代表并立制,以"简单多数决定型"议会内阁制取代"合意型"议会内阁制。选民投票选举候选人就是挑选首相、执政党和执政党政策纲领,政党政策、信誉以及党首人气决定选举结果。政治改革限制政治家个人收受政治献金,政府给予政党补助金。党首掌握政治资金分配权和政党公认权,容易控制党内议员。安倍首相以安倍经济学吸引选民,以右倾保守政策吸引日本会议等右派团体,取得四次国政选举胜利,建立了自民党"一党独大"体制。日本行政改革加强了首相官邸权力,建立了辅佐首相的行政机构,安倍首相成为二战后最强首相。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晓松  
冷战后,日本借鉴英国议会内阁制,改革政治体制,推进首相集权,寻求政治、军事大国化。日本废除中选举区制,实施小选举区和比例代表并立制,以"简单多数决定型"议会内阁制取代"合意型"议会内阁制。选民投票选举候选人就是挑选首相、执政党和执政党政策纲领,政党政策、信誉以及党首人气决定选举结果。政治改革限制政治家个人收受政治献金,政府给予政党补助金。党首掌握政治资金分配权和政党公认权,容易控制党内议员。安倍首相以安倍经济学吸引选民,以右倾保守政策吸引日本会议等右派团体,取得四次国政选举胜利,建立了自民党"一党独大"体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张楚楚  
本文运用政治过程理论,从政治机会、组织能力、框架化过程等角度探讨突尼斯"定叛"主义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影响。突尼斯"定叛"主义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两个过程:2011年突尼斯政权更迭后,政治精英的分歧与骤然开放的政治环境为"定叛"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机会,致使本土原有的"定叛"主义资源得以重组,"伊斯兰教法支持者"组织等"定叛"主义组织先后建立,并通过宗教话语实现了小幅动员;2013年后,尽管突尼斯政治精英的分歧逐渐弥合,国家监管力度增强,但"伊斯兰教法支持者"组织通过与"伊斯兰国"组织、"基地"组织两大国际"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英  
台湾反服贸运动的突然发生和迅速激化,与这场运动的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密不可分。反服贸运动的网络政治参与形式包括: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服贸信息、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网络动员、利用网络渠道表达政治诉求等主要形式,呈现出盲目性参与、极群化参与和民粹化参与等非理性行为特征。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互联网的技术特征以及台湾的政治文化是网络政治参与非理性特征形成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晓松  
安倍上台后,积极推动修改宪法。围绕钓鱼岛争端,日本加强军事部署,采取演习、阅兵等手段威慑中国,表明绝对不会让步的决心。日本非法"购岛"一年多后,仍然执意在军事领域对中国强硬,在钓鱼岛争端中完全不顾中日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其背后的深刻原因是日本新的国家战略。日本的国家战略在各个阶段的目标、手段和内涵是不同的。80年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曾根康弘打着"战后总决算"的旗帜,追求政治大国化。安倍上台后,日本的国家战略面临新的转型。他提出"摆脱战后政治体制",追求军事大国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