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9)
2023(7282)
2022(6439)
2021(5922)
2020(5392)
2019(12414)
2018(12244)
2017(24331)
2016(13514)
2015(15232)
2014(15576)
2013(15536)
2012(14825)
2011(13307)
2010(13501)
2009(12686)
2008(12886)
2007(11831)
2006(9922)
2005(8953)
作者
(40725)
(34297)
(34049)
(32869)
(21905)
(16521)
(15843)
(13437)
(12753)
(12306)
(11609)
(11439)
(10925)
(10882)
(10868)
(10848)
(10738)
(10125)
(9949)
(9761)
(8611)
(8450)
(8365)
(7782)
(7759)
(7734)
(7645)
(7606)
(7057)
(6987)
学科
(56576)
经济(56512)
管理(38263)
(36379)
(29093)
企业(29093)
方法(28920)
数学(25911)
数学方法(25673)
(17549)
(14940)
中国(13493)
(13071)
(11333)
地方(10515)
(10480)
贸易(10475)
(10181)
业经(10133)
(9882)
财务(9864)
财务管理(9833)
农业(9698)
企业财务(9382)
(9193)
银行(9168)
(8944)
金融(8942)
(8688)
(8216)
机构
大学(200719)
学院(197563)
(81891)
经济(80120)
管理(74148)
研究(69010)
理学(64237)
理学院(63471)
管理学(62359)
管理学院(61965)
中国(51321)
科学(43467)
(41954)
(39579)
(38152)
(36565)
研究所(33332)
中心(32241)
业大(31747)
财经(31323)
农业(30401)
(29759)
(28514)
北京(26212)
经济学(26059)
(25402)
师范(25117)
(24177)
经济学院(23742)
(23484)
基金
项目(131380)
科学(102457)
基金(96001)
研究(92684)
(84974)
国家(84310)
科学基金(70585)
社会(58473)
社会科(55445)
社会科学(55422)
基金项目(50960)
(50548)
自然(46476)
自然科(45404)
自然科学(45386)
自然科学基金(44600)
(43415)
教育(42995)
资助(39887)
编号(36691)
成果(30777)
(30142)
重点(30062)
(27774)
(26832)
科研(25963)
教育部(25495)
课题(25443)
(25302)
创新(25214)
期刊
(86505)
经济(86505)
研究(56190)
中国(36262)
学报(35430)
(33828)
(32500)
科学(30772)
大学(26077)
学学(24728)
管理(24446)
农业(22469)
教育(18212)
(18091)
金融(18091)
财经(15859)
技术(15624)
经济研究(14401)
(13541)
业经(13002)
(12460)
问题(11918)
(10569)
技术经济(9993)
统计(9904)
(9743)
理论(9629)
商业(8865)
(8855)
科技(8718)
共检索到287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于海龙  
东南亚外交是安倍政府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倍政府借助各种方式加强与东南亚国家间的双边关系,为其开展俯瞰地球仪外交奠定重要基础。安倍政府的东南亚外交可分为对美国东南亚盟国的外交、对东南亚区域大国的外交、对区域弱国/小国的外交三种类型。在安倍政府的东南亚外交中,与美国东南亚盟国外交是切入点,双方的经济、政治、安保各领域合作都较为紧密;与区域大国的外交是关键和支撑,双方合作侧重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与区域弱国/小国的合作是重要补充,双方合作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今后,安倍政府将继续利用经济优势发展与东南亚国家间的合作,大国在东南亚的竞争也将主要集中在与区域大国间的政治合作领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龚唯平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龚唯平作者按照从个别、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作了三个层次的理论剖析。在此,略去了其第一层次的原因——直接原因,而刊出另两个层次的原因分析。——编者注一、经济落后国家的困境与危机的内在根源发现导致危机爆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陆继鹏  
本文以软实力理论为指导,概括考察了中国与东南亚外交关系史。认为虽然软实力是个新出现的国际关系概念,但在中国与东南亚几千年的交往史中,软实力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运用。目前,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也与中国的软实力外交思想与实践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历史的经验、国际关系的演化趋势以及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出发,在今后的中国与东南亚外交中,软实力外交应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外交手段与外交领域受到重视,而软实力外交能否成功实现,取决于中国能否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先进的文明形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光海  
军事外交作为一种以和平与合作的方式运用军事资源、开展对外交往的外交形式,在我国的东南亚战略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考虑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具体情况,我国对东南亚的军事外交应该以适宜的原则作为指导,并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针对薄弱领域重点加强,以使其更有效地为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东南亚战略服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明伟  
东南亚地区是台湾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目前台商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总额仍大大高于其在大陆的投资。大量台资流向东南亚地区,对我吸引台资、加强两岸经贸交流,无疑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拟对台湾在东南亚的投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大陆如何吸引台资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鹏  李文君  封志明  肖池伟  刘怡媛  
活跃火(含植被火)是影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因素,其发生类型与成因、时空特征及其影响评价是重要研究内容。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FIRMS发布的MODIS C6和VIIRS V1活跃火(Active fire)位置矢量产品,从不同时间尺度(年际、逐月、分旬与小时)与空间尺度(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分析了东南亚2000—2017年活跃火的时空特征与动态变化,并比较了两套活跃火产品的数据差异。结果表明:①2000—2017年东南亚MODIS C6活跃火频次累计达4.42×10~6次,年际呈现显著波动变化特征,年际峰值出现时间与全球厄尔尼诺年较为一致。中南半岛是东南亚活跃火主要分布区,其与马来群岛对厄尔尼诺的响应时间有约1年的差异,且马来群岛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活跃火对厄尔尼诺现象响应更为敏感。②近18年间,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与印度尼西亚依次是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活跃火频发国家,其中以缅甸东部与西部、老挝北部、柬埔寨北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东南部与加里曼丹岛南部等地分布较为集中。③中南半岛5国活跃火现象高度集中在旱季,其中以2—4月尤为突出,3月最甚。马来群岛3国的活跃火主要集中在6—11月,其中以8—10月最为明显,9月最强。东南亚8国活跃火现象集中分布于特征月份的下、中旬。活跃火观测时段主要集中在格林威治标准时间5—7时与17—19时,6时最多。④2012—2017年东南亚VIIRS V1活跃火频次监测规模约为同期MODIS C6监测结果的5倍,且二者对活跃火频次年际变化监测具有较好一致性。MODIS C6的优势在于活跃火监测时序长,而VIIRS V1对活跃火监测精度更高,应用潜力更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卓勇良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看当前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紧迫性□卓勇良东亚及东南亚各国与地区的经济架构,与英美模式的市场经济有很大区别,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介入较多。而这样一种政府作用,确曾对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起了较大作用,也曾为我国学术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传玲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美日等国家“印太战略”的出台,在中美战略竞争全面升级的新形势下,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属性进一步凸显,已成为主要大国博弈的竞技场。“印太战略”背景下,日本以推动构建“自由开放的印太”秩序之名,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安全、技术、价值观、文化等多重外交手段,不断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多边关系,在“高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海洋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开展诸多合作。其中,环境外交作为日本“综合外交力”的重要内容,在认知塑造、影响力提升、价值观传递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拉拢东南亚国家,日本不断加强对该地区的环境外交,通过设置一系列关涉全球利益的重大议题,如气候变化、海洋塑料垃圾等环境安全问题,给东盟更多的施展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环境外交始终作为其现实主义外交的重要手段和掩护,服务于其大国情结和强国战略。根据近年来日本政府针对环境领域出台的诸多政策可以发现,日本政府试图通过环境外交体制辅助其实现政治大国、军事化大国的战略目标。这背后有印太战略的指引,有国家安全利益的考量,也有获取国际话语权的期望,更暗含对冲中国的企图。大国权力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日本对东南亚地区的环境外交明显已经成为日本介入该地区事务与构建大国博弈新场域的重要切入点,沦为其塑造权力结构的战略工具。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翔  
由于南海争端的升级以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等诸种因素的作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面临一系列困境。越南由于自身战略地位和在东盟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与中国关系的多种特殊性,成为中国开拓东南亚外交的突破口以及理顺东南亚外交的通道。越南与中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趋同性、在文化上的同源性、在经贸上的互系性、在外交战略上的契合性,都使得中国可以依靠越南及发展中越关系这个抓手搞好与整个东南亚的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体荣  
东南亚9国(除新加坡和文莱)不同程度地依赖教育援助发展本国教育。运用描述性统计和比较分析法,从规模、结构、来源和方式维度探析东南亚国家教育受援的形态,分析表明,2010—2019年间东南亚9国教育受援在规模上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并在同层次发展援助中占据较大比例;在结构上集中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领域;在来源上,以老牌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主,但沙特等“自然资源禀赋型”国家和东南亚区域内国家的援助增强;在方式上,以项目干预、奖学金和学生资助为主,较少使用预算支持等形式的援助。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精准教育援助的策略包括科学分析教育受援国的各项需求,合理制定教育援助规划;准确判断教育受援的结构短板,提供针对性教育援助;把握教育受援的发展动态,选择适宜方式开展援助。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连波  
海湾和东南亚同为"次地区安全复合体",各自的地区环境都面临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政体多元、民族国家形成相对晚近、域外大国渗透严重等特点。冷战期间,海湾和东南亚地区国家政局动荡。冷战后,东南亚建立了以东盟为基本架构的安全机制,并朝着构建地区安全共同体的方向迈进;海湾地区安全进程却停滞在冲突形态。本文基于对上述两个不同地区安全进程的比较,提出地区经济发展形态是导致两个地区安全进程不同的主要变量。从因果机制来看,地区经济发展形态直接造成地区国家间的联系程度和军费水平的差异,并影响地区意识形态竞争态势和域外大国渗透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国政  
九七年下半年开始的由泰国泰铢大幅贬值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并波及香港、台湾、韩国、日本这样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震动了整个世界经济。受波及的东南亚国家不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对美元汇率贬值现象,而且更引发了大规模的企业破产事件,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遭到破坏,整个东南亚经济都陷于一种低潮当中,部分国家以美元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倒退十年。东南亚国家发生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呢?它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风险的防范有何启示呢?本文试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分析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博文  
东南亚对于日本具有重要的经济、外交、安全和战略价值。二战结束以来,东南亚一直是日本对外援助的首要和重点地区。日本对东南亚援助以基础建设为主,关注民生项目,日本援助促进了双边贸易投资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东亚经济的一体化,也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双边的政治互信和文化交流,日本对东南亚的援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仍存在贷款援助附带条件增多、援助部门分配比例失调以及技术援助效率较低等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操建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风险。金融风险是指因经济原因或金融本身制度缺陷、运行紊乱等原因导致的金融领域一系列矛盾激化,对整个金融体系稳定造成的破坏性威胁。由于金融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普遍性、扩散性和隐蔽性、突发性等基本特征,因此,如不注意认真加以防范,其危害之大,波及面之广,是远远超过其他行业风险的,它不仅可能破坏金融秩序和金融系统,而且还有可能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