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32)
2023(9718)
2022(8109)
2021(8162)
2020(6740)
2019(15679)
2018(15586)
2017(29355)
2016(16434)
2015(18541)
2014(18324)
2013(18330)
2012(17196)
2011(15694)
2010(15938)
2009(15085)
2008(15288)
2007(13804)
2006(12788)
2005(11675)
作者
(44619)
(38168)
(37391)
(36042)
(24040)
(17956)
(16932)
(14634)
(14355)
(13387)
(13228)
(12713)
(12232)
(12144)
(12136)
(11311)
(11022)
(10969)
(10763)
(10593)
(9797)
(9356)
(9169)
(8793)
(8521)
(8509)
(8454)
(8447)
(7774)
(7693)
学科
(65841)
经济(65754)
(50158)
(46047)
管理(44545)
农业(30271)
(29697)
企业(29697)
方法(23744)
(23250)
中国(22598)
数学(20655)
数学方法(20489)
(20378)
业经(18550)
(14456)
(13791)
银行(13772)
(13492)
(13491)
贸易(13484)
(13280)
(13222)
财政(12631)
(11963)
地方(11878)
(11731)
(11633)
金融(11632)
体制(10976)
机构
大学(226787)
学院(225750)
(103034)
经济(101101)
研究(86258)
管理(85029)
中国(72366)
理学(70690)
理学院(69869)
管理学(69002)
管理学院(68532)
(55025)
(52136)
(49786)
科学(48935)
(44771)
农业(41829)
研究所(40092)
中心(39435)
财经(37270)
业大(35903)
(35790)
(34164)
北京(32126)
经济学(31871)
(30587)
师范(30367)
(29286)
经济学院(28573)
(27497)
基金
项目(140138)
科学(110268)
研究(107661)
基金(102905)
(89795)
国家(88946)
科学基金(74447)
社会(69682)
社会科(65591)
社会科学(65576)
基金项目(53587)
(51660)
教育(48248)
自然(44486)
编号(44140)
(43914)
自然科(43443)
自然科学(43430)
自然科学基金(42693)
资助(41771)
成果(37889)
(33712)
重点(31674)
(31219)
(30969)
课题(30446)
国家社会(30091)
中国(29261)
(28997)
教育部(28680)
期刊
(127088)
经济(127088)
研究(76516)
(58758)
中国(57895)
(41527)
农业(39541)
学报(34537)
科学(33756)
管理(31401)
(29881)
金融(29881)
大学(27710)
教育(26502)
学学(25800)
业经(22973)
(21058)
财经(19496)
技术(18323)
经济研究(18275)
问题(17401)
(16903)
世界(16205)
农村(14771)
(14771)
农业经济(13839)
(13500)
(12745)
国际(12430)
经济问题(11897)
共检索到376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佳书  龙海娇  
作为安倍晋三首相提出的农业增长战略之一,农地中间管理机构政策自实施以来备受日本各界关注。本研究通过厘清农地中间管理机构政策的内涵、制定的过程以及迄今为止的实施效果,深入剖析制约该政策绩效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日本农林水产省在没有通过协商谈判与财界、政界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就匆匆立法,导致农地中间管理机构政策本身存在着很多缺陷。第二,农地中间管理机构未能消除农户的不安与抵触情绪,因此无法有效调动农民进行农地流转的积极性。中国在开展农地集约化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上的两点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梁朝晖  
本文从我国能源领域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入手,分析了我国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通过比较美、日、英等国国家级能源管理机构的战略目标、组织架构的异同,提出我国现阶段的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应当以能源安全、经济效率和环境可持续为目标,建立权威的、统领全部能源产业的国家能源管理机构,该机构应具有政策制定、市场规制两大核心职能,同时兼顾科技管理、信息分析等一般职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雨涵   蔡君   隋梦  
视觉资源评价是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基础。自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就开始对森林、土地、国家公园等风景进行视觉资源评价,其经验在国际上被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本文对美国视觉资源评价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重点探讨和分析林务局风景管理系统、土地管理局视觉资源管理和国家公园管理局视觉资源评价的评价流程、特点和创新。此外,从机构职责视角出发,对这三种视觉资源评价方法的管理目标、公众关注、适用土地类型以及新技术运用等进行了比较,希冀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视觉资源评价、保护和管理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雨涵   蔡君   隋梦  
视觉资源评价是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基础。自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自然资源管理机构就开始对森林、土地、国家公园等风景进行视觉资源评价,其经验在国际上被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本文对美国视觉资源评价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重点探讨和分析林务局风景管理系统、土地管理局视觉资源管理和国家公园管理局视觉资源评价的评价流程、特点和创新。此外,从机构职责视角出发,对这三种视觉资源评价方法的管理目标、公众关注、适用土地类型以及新技术运用等进行了比较,希冀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视觉资源评价、保护和管理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西爱琴  吕品  凌海波  王玺  
由于地广人稀,建国之初美国政府大力鼓励人口流动和土地开发,使得大量土地进入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农业政策朝公共部门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在追溯美国农业部现有组织、管理机构及其职能演进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析和梳理美国建国以来主要农业政策出台的背景、目标及相关内容的演变,并侧重于商品计划的考察和比较,最后总结其演进规律并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峻  
研究目的:探寻中国大陆在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农地荒废现象严重、农地经营规模缩小、农业就业人口急剧减少与老龄化等情形和中国大陆现状十分相似。为此,台湾启动第二次农地制度改革,转变农地经营方式,实施农地重划改善耕作条件,其改革经验值得借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改革四十年来,中国政府在坚持农业家庭经营为主的制度框架下,不断变革农地产权制度,农地产权制度历经农地集体所有权与农地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到新时代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历史变迁。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农地产权制度与制度环境不断耦合的过程,它以不断提升农地产权明晰程度且农民获得越来越充分的土地权利为导向、在制度边际上沿着既定路径持续进行着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并实现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未来农地产权制度应当按照"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要求,适时顺应制度环境的变化在制度边际上进行调适,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并赋予农民更多更充分的土地权利,努力达成农民和政府之间的一致同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随新玉  
“补贴+保护”是工业化国家农业政策的基本特征,美国和欧盟对农业的直接或间接财政补贴分属中、高层水平,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农业财政政策的实施对其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从比较角度分析美国农业财政政策和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改革进程、财政支农政策的特点,不仅具有学理意义,而且对我国的农业财政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辉煌  
日本的国土面积很小,耕地面积421万顷,本国生产食物不足,不少品种依赖进口。但是近几年日本农业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与日本政府的财政支农政策是分不开的。一、日本财政支农的主要做法(一)对农业的财政投资日本农业属于小农经营,因此巨额的农业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补助金和长期低利贷款,即依靠国家的财政投资。1960年日本财政支农投资占农业总投资的比重为23.4%。随着“农业基本法”的实施,财政对农业投资逐年增加,1965年达32.2%,1970年达34%,1975年增长到43.3%。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想  郭晔  林进  衣旭彤  李宇腾  王亚明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国家之一,1916年。美国国家公园服务局(National Park Service—NPS)成立,至今已逾百年。NPS为美国自然景观、自然资源、野生动物、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机构支撑,也为游客体验非凡的自然、历史和文化之美提供了便利。NPS隶属于美国内政部,其机构设置采取总局-(分)局(或地区办公室)-司(中心或办公室)-处四级管理体系,分局按照国会和对外关系、运营、行政管理三部分设置,目前共有23个,包括7个区域办公室,分局下设120余个司(中心或办公室)。总体来看NPS机构完善、权责明确、协调有力,较好地平衡了国家公园中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管理效果显著,其设置特点和成功经验值得我国深入借鉴学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强  高桥五郎  
为了应对农业发展危机,日本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农地制度改革。本文将在介绍日本农业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回顾与分析日本农地制度改革的历程与新进展,并结合我国农地政策的相关思考,针对我国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推动农地改革、加强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监管、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以及实施农地主体功能区划分,建立农地信息数据库等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阙澄宇  潘希迁  
作为安倍经济学经济成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政府推出了以产业政策为主、以地域政策为辅的一系列农业改革措施,其中产业政策主要从提高生产力、扩大需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等环节分别制定强化生产现场、拓宽需求领域和构筑连接供给与需求的价值链等改革措施;而地域政策则是通过创设日本型直接支付补贴制度,来维持、发挥农业及农村的多面机能,以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改革。这些农业改革措施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对安倍内阁农业改革基于正反两方面的分析,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姚永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经历了从有限放开所有权流转,到有限放开使用权流转,再到全面放开农地流转市场三个阶段;由强调"点"的流转向"面"的集中转变,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可分割性向淡化所有权、重视使用权的方向转变,受让主体由专业农户向多元主体转变;但是,始终强调农地不得用于非农产业,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实施变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建炜  
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农地数量出现下降,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在论述土地市场的外部性和收入分配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一定程度的农地保护是必要的,不能对农地数量的减少听之任之。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农地保护政策分为管制性政策、激励性政策、直接参与性政策与混合性政策,以市场模式实现农地保护目标是未来的政策方向。针对中国的土地政策改革,建议:改革完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进一步弱化城市土地与农村土地之间的区别;继续实施农用地问题控制;建立"农地保护权"的交易市场;对于公益性建设和特定的农业保护区域,由地方政府财政参考土地市场价格,有限制地向集体土地原拥有者进行征用;通过优惠性税收政策实现农地保护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