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
- 2023(1176)
- 2022(1168)
- 2021(1142)
- 2020(1037)
- 2019(2381)
- 2018(2382)
- 2017(4642)
- 2016(2561)
- 2015(2900)
- 2014(3076)
- 2013(3136)
- 2012(2916)
- 2011(2760)
- 2010(2880)
- 2009(2560)
- 2008(2520)
- 2007(2076)
- 2006(1895)
- 2005(1582)
- 学科
- 济(12557)
- 经济(12546)
- 管理(8733)
- 业(8513)
- 企(7738)
- 企业(7738)
- 方法(6515)
- 数学(5632)
- 数学方法(5603)
- 财(3312)
- 中国(2976)
- 学(2723)
- 贸(2592)
- 贸易(2592)
- 易(2476)
- 制(2340)
- 关系(2334)
- 地方(2317)
- 农(2303)
- 业经(2156)
- 务(2104)
- 财务(2095)
- 财务管理(2090)
- 企业财务(2022)
- 融(1929)
- 金融(1929)
- 银(1916)
- 银行(1904)
- 策(1877)
- 行(1813)
- 机构
- 大学(39873)
- 学院(38530)
- 济(15910)
- 经济(15607)
- 管理(15232)
- 研究(14166)
- 理学(13544)
- 理学院(13329)
- 管理学(13050)
- 管理学院(12984)
- 中国(10687)
- 科学(8601)
- 京(8327)
- 所(7748)
- 财(7420)
- 研究所(7043)
- 农(6484)
- 财经(6016)
- 业大(5844)
- 中心(5804)
- 江(5550)
- 经(5522)
- 北京(5327)
- 范(5270)
- 师范(5232)
- 农业(5154)
- 院(5063)
- 商学(4718)
- 商学院(4668)
- 财经大学(4558)
共检索到58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江永
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再度执政后,手中握有改善中日关系的机会,但在日本政治右倾化抬头背景下,其对华政策仍可能受到日本右翼和鹰派的影响。安倍内阁企图通过加强日美同盟,在中国周边开展所谓"价值观外交",构建针对中国的战略格局,在钓鱼岛问题上迫使中方让步。安倍最大政治目标是修改日本宪法,为日本对外使用军事力量铺路。近期在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同时,也会谋求缓解紧张关系,防止局势失控。若2013年7月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很可能推动修改日本宪法。中日关系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前景不容乐观。201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5周年。中日双方信守条约,妥善处理钓鱼岛争议,对未来的中日关系和东亚和平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蔡亮
解禁集体自卫权意味着当美国及其他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国家在遭受攻击时,日本自卫队可以将其视为对本国的攻击而予以反击。安倍意图通过这一方式,谋求"摆脱战后体制",实现日本的"正常国家化",并进一步实现"重振日本"的政治大国化目标。但行使集体自卫权超出了宪法第九条允许的"自卫所需最低限度"范围,因此除非修宪或修改宪法解释,否则此举即被视为违宪。而鉴于修宪的门槛较高,使得他认识到无法一蹴而就,只得采取切香肠的方式,改以不断变通妥协争取部分进取的中期渐进和长期稳打的路线。现阶段,其目标是通过修改宪法解释来有条件地行使"限定性集体自卫权"。与此同时,为降低国内外对解禁集体自卫权的疑虑,以增强支持,安倍一方面打出了"积极和平主义"的旗号,以漂白自己,另一方面又刻意抹黑中国,将之渲染为威胁日本及周边安全的假想敌。可以想见,此举势将进一步导致本已陷入僵局的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江永
中日韩三国是东北亚的近邻,彼此既有许多共同点也有不少差异,既有许多共同利益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历史上,唐朝的白村江海战,明朝万历年间中朝联军击败丰臣秀吉的入侵,清末的甲午战争等,中日之间每次战争都与朝鲜半岛紧密相关。2015年对中日韩三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年既是不平等的中日《马关条约》签署12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朝鲜半岛光复、日本战败投降70周年;这一年既是不平等的《日韩合并条约》签署105周年,也是二战后韩日建交50周年。如何从政治与经济的相关性、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认识日本政治右倾化特别是"安倍政治学"对中日、韩日关系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鲁直
1972年9月中日两国结束战争状态,正式恢复邦交,具有双重的历史意义。从中日双边关系来说,它宣告了1874年以来近百年之久的日本侵华史的正式终结,中国作为战胜国,日本作为战败国,重新把两国关系建立在主权平等、睦邻友好的基础上;从亚洲太平洋地区来说,它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冯瑞云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把日本纳入到其战略体系之中,因此美日两国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紧密关系:占领时期,美国政府通过其占领军操纵和主持日本的外交政策;日本获得独立后,又通过与日本政府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结成军事同盟,在对外政策上由美国主导,日本顺从。这种密切的美日关系对中日关系产生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关键词:
全球战略,美日关系,中日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池元吉
中日两国恢复邦交已经25年,这期间两国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近年来呈现加快和加深的势头。但是,在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关系中,不时也出现一些摩擦。为了推进中日关系正常发展,有必要研究如何开辟21世纪两国友好合作关系途径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衣保中 赵玉洁 陈景彦 沈海涛 巴殿君 沈和 许佳 张佳睿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纪念这一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吉林大学、吉林省档案馆共同主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25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人员就"中日关系的历史与未来"和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问题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发表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我们从具有代表性的6篇会议论文中节选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对抗日战争史与日本侵华史研究的时代价值、日本侵华罪证、日本历史认识、安倍谈话的实质、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势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推进有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余炳雕
冷战结束后中日关系的新视点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余炳雕中日之间的友好关系自1972年田中首相访华,发表了两国共同声明,使关系正常化以来,已经经历了三个重大的历史阶段。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使中日关系走向了第二阶段。进人90年代由于中日两国...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沈海涛
在特殊的中日关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民间交流(外交)”作为非正式外交渠道在外交中具有特殊的双重意义。但是,民间交流或曰民间外交并不能完全代表中日外交关系的全部过程,它仅仅反映了中日关系发展的一个侧面。对中日关系正常化实现之前,“民间交流”与政府间外交的相互关系如何评价?如何看待“民间交流”在国家关系非正常时期的地位与作用?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认识的变化曲线,即“民间交流”的涨落轨迹是否与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脉络相一致?制约和影响“民间交流”的因素有哪些方面?等等,这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中日关系 非正式外交 民间交流 国民感情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令远
价值理念在战后的中日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一向为人们所忽略;而经济的现实利益,被认为在战后的中日关系结构中居于主要地位。在"价值"一"利益"范式下,即在精神领域的"价值观诉求"与形而下的"利益诉求"的关联和互动中,日本的对华外交大致可以厘为"规避"与"超越"、"固守"与"挑战"、"链接"与"融合"三种类型。它们对战后的中日关系所带来的深刻影响证明,价值理念在中日关系中发挥着特殊的功用,而且越来越显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郑毅
从吉田内阁的对外政策看战后中日关系封冻的原因吉林师范学院历史系郑毅二战结束以后至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封冻长达20年。本文力图通过对前日本首相吉田茂的外交思想和其内阁对外政策的分析,探讨战后中日关系封冻的根源。一、“中国通”的经历与“...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小珊
中日关系走向低迷由来已久,"参拜靖国神社"成为各方注目的焦点。本文仅从历史和地缘政治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的形成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历史 地缘政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莉
大平正芳是日本著名政治家,他从少年时代起即对中国怀有友好感情,步入政界后敢于正视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并以政治家所特有的敏锐眼光为时代潮流而动,谱写了当代中日关系的友好诗篇。从其为两国关系解冻到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从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到推动两国关系向更广阔的领域迈进,大平与当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息息相关,功绩卓越。大平以不懈追求中日友好的精神风范,向世人展示了人类对和平与友谊的无尽向往
关键词:
大平正芳 当代中日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池元吉
中日建交25年来,两国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体现了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但近年来在两国以友好合作为主流的关系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噪音,出现了政治关系紧张、经济关系扩大的不对称现象。这是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所致。但一国的国际战略和政策,不可能以某一集团利益为转移,而是以国家的基本利益为基础,以国与国之间的战略需求为根据。中日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相互战略需求,“中国威胁论”将不攻自破,从长远来看,两国关系虽还可能出现某些摩擦和挫折,但和平、友好、合作将成为主流,发展中日间的经济、文化关系的总趋势不会逆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