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6)
2023(10793)
2022(8885)
2021(8403)
2020(6850)
2019(15691)
2018(14984)
2017(28742)
2016(15518)
2015(16926)
2014(16356)
2013(16243)
2012(15161)
2011(13841)
2010(13653)
2009(12845)
2008(12622)
2007(10901)
2006(9848)
2005(8775)
作者
(44771)
(37483)
(37218)
(35491)
(23880)
(17913)
(16746)
(14602)
(14321)
(13164)
(12900)
(12144)
(11988)
(11919)
(11866)
(11511)
(11194)
(11031)
(10774)
(10633)
(9321)
(9054)
(9040)
(8539)
(8454)
(8392)
(8124)
(7969)
(7531)
(7455)
学科
(65984)
经济(65916)
管理(45437)
(44204)
(34030)
企业(34030)
方法(29220)
数学(27027)
数学方法(26812)
中国(20878)
(19173)
(19093)
(16897)
贸易(16891)
(16593)
(13250)
业经(12839)
农业(12457)
(11377)
财务(11363)
财务管理(11350)
(11294)
(11231)
银行(11197)
(11153)
企业财务(10896)
(10775)
(10571)
金融(10571)
环境(10323)
机构
大学(223906)
学院(222027)
(105673)
经济(104100)
管理(85749)
研究(82467)
理学(74587)
理学院(73816)
管理学(72837)
管理学院(72445)
中国(63726)
(47383)
科学(47155)
(46617)
(41553)
(40601)
研究所(37979)
财经(37847)
中心(36143)
(34854)
经济学(33779)
业大(33418)
农业(32201)
(30695)
经济学院(30625)
北京(29835)
(29368)
财经大学(28371)
(26230)
师范(25899)
基金
项目(150152)
科学(119863)
基金(114009)
研究(105896)
(101598)
国家(100803)
科学基金(85688)
社会(71994)
社会科(68602)
社会科学(68585)
基金项目(59216)
自然(55377)
自然科(54197)
自然科学(54178)
(54091)
自然科学基金(53312)
教育(47686)
(47656)
资助(47293)
编号(39292)
(35281)
重点(33953)
(32351)
国家社会(31518)
(31419)
成果(31344)
教育部(30380)
中国(29782)
创新(29511)
科研(29042)
期刊
(110450)
经济(110450)
研究(69016)
中国(40467)
学报(36501)
(36070)
(34666)
科学(33889)
管理(31206)
大学(27584)
学学(26434)
农业(24558)
(23744)
金融(23744)
经济研究(20478)
财经(19258)
(16626)
教育(16608)
业经(16307)
(15938)
技术(15783)
问题(15067)
国际(15046)
(13757)
世界(13281)
技术经济(11343)
统计(10212)
(9951)
科技(9591)
(9479)
共检索到329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红  田赵祎  
日本是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但却是对内直接投资(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小国。为了改变长期以来的引资后进国地位,第二届安倍内阁出台了包括建立国家战略特区、法人税改革与规制改革在内的一系列引资政策。这些引资政策的调整有助于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增强投资日本的魅力,无疑也给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对日直接投资提供了重要机遇。但是,受日方引资政策内在缺陷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短期内中国对日直接投资还难以出现质的飞跃。中长期来看,日本向中国单方面进行直接投资的时代正走向终结,今后有望开启中日相互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新时代。关键是双方都要把握好这一机遇,提升合作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旭晖  
本文分析了1991-2003年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变迁及其特征。外国直接投资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入世”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呈现“北上”的趋势,“西进”趋势不明显,而且外国直接投资在东、中、西部地区省际间的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本文还归纳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位变迁的影响因素,包括基础设施、市场因素、劳动力因素、优惠政策、产业集群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引资政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向中西部地区流动的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晓寒  乐嘉珍  
自1979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至今已有15个年头.在这15年中,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基本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80年代稳步快速增长,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2年和1993年高速增长,1994年趋于稳定盘整.80年代中国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采取税收、进出口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当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进入90年代之后,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许多新动向.在新的情况下,已采用的优惠政策的局限性日渐显露.中国要进一步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尤其是在利用外资面临其它国家强有力挑战的时候,依然保持对国外投资者的强有力的吸引力,中国鼓励外商投资政策必需作出重大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作为其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20多年来,中国利用外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2004年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 640.72亿美元,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达3386.06亿美元,比2003 年同期增长40.89%,高于全国同期出口增幅(35.4%)5.49个百分点, 占全国出口总值的57.07%,所占比重同比提高了2.23个百分点,外国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但进入2005年以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量在下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自1992年起我国每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均超过对外借款,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19年来,我国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2200亿美元,占同期利用外资总额的61.1%。自1992年起,连续四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廉保华  刘厚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吸引FDI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FDI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因在于我们能够着眼于中国处于工业化阶段这一大背景,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战略制定出适宜的FDI政策。中国现行FDI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吸引FDI的政策工具过于单一;二是吸引FDI的目标性不强;三是有关FDI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文中最后给出了改进中国FDI政策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卜伟  杨玉霞  李洁琳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法律体系和支持服务措施等相对滞后,所出台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是否达到了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有待检验。本文运用多元回归方法,选取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政策作为政策变量来衡量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效果。结果表明:三个政策单独作用显著,符合理论预期;而在三个政策整体作用时,有一项政策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出台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对企业"走出去"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有的政策有些已经不能满足中国企业大规模对外投资的需要,促进效果有待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重  
随着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利用外资的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一、吸引外资的战略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发展中国家一开始大都以廉价劳动力优势吸引外资,把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其发展的基础。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步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鲁成军  孙稳存  
中国的政策制定不应简单地立足于FDI对中国经济的单向影响,还要兼顾国内投资对FDI的引致效应。中国与其过度依赖FDI,不如把政策重心转向增加有效投资需求上来,实现国内储蓄有效地向投资转化。中国除了对某些亟需的科技技术和管理制度所依附的FDI实行特别的优惠政策外,应紧缩甚至取消针对一般FDI的优惠幅度。此外,中国必须调整现有的区域和产业投资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引导FDI流入上述领域,从而缓解区域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压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柏山  谭彦  
一、要讨论的问题 近几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I)成为一个热点,众说纷纭。有的从引进资金技术的角度表示赞成,有的从国有资产流失的角度表示反对。在引进外资过程中也出现了“为引进而引进”,不惜自我牺牲以引进外资的现象。本文认为,要正确认识外商直接投资,有两个问题必须澄清:1.引进FDI的目的是什么?可能带来的后果是什么?2.应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FDI: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和小额投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荣灿  
国际直接投资的变化趋势,给中国吸收外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在吸收FDI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结合这些情况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蔡亮  
安倍内阁的对华外交呈现出鲜明的两面性,其目标设定是使双边关系重回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但却采取"以包围迫谈判"的路径依赖,一方面制造舆论,渲染"中国威胁",另一方面重拾"价值观外交",积极构筑对华的"战略包围"。本文认为,这种两面手法的实质是多边战略对冲和双边"政经分离"的综合布局,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对日战略布局的能力,亟须战略定力与政策弹力的相辅相成,以应对新的挑战。
[期刊] 改革  [作者] 聂名华  
加入WTO后 ,我国要进一步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在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的同时 ,加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境外直接投资。我国目前有关境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与法制管理不够完善 ,投资保护机制也不健全 ,而且对境外直接投资的审批限制和外汇限制偏多 ,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国际惯例 ,紧密结合本国现实情况 ,不断完善境外直接投资的有关政策法规 ,加大政策鼓励和扶持的力度 ,对境外企业实行有效的保护制度 ,努力为国内企业发展境外投资创造更好的环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宇光  刘夏明  
当代国际直接投资政策评述杨宇光,刘夏明国际直接投资无论对东道国还是投资国都有重要影响。由于这些影响可以是积极的,又可以是消极的,各国政府便制订种种政策措施,尽量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积极影响,抑制其消极影响。本文从讨论国际投资政策的种类着手,分析国际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