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1)
- 2023(9763)
- 2022(8793)
- 2021(8390)
- 2020(7033)
- 2019(16327)
- 2018(16336)
- 2017(31710)
- 2016(17215)
- 2015(19539)
- 2014(19395)
- 2013(19044)
- 2012(17517)
- 2011(15584)
- 2010(15476)
- 2009(13973)
- 2008(13471)
- 2007(11494)
- 2006(9935)
- 2005(8499)
- 学科
- 济(65680)
- 经济(65591)
- 管理(47589)
- 业(46359)
- 企(38983)
- 企业(38983)
- 方法(31836)
- 数学(27304)
- 数学方法(26991)
- 农(17446)
- 中国(16632)
- 学(15887)
- 财(15750)
- 业经(14504)
- 地方(13448)
- 贸(11866)
- 贸易(11861)
- 理论(11673)
- 农业(11643)
- 易(11515)
- 和(11478)
- 技术(10717)
- 制(10533)
- 环境(10414)
- 务(9915)
- 教育(9891)
- 财务(9857)
- 财务管理(9837)
- 划(9397)
- 企业财务(9311)
- 机构
- 大学(242833)
- 学院(239197)
- 管理(98971)
- 济(91185)
- 经济(89118)
- 理学(86706)
- 理学院(85704)
- 管理学(84228)
- 管理学院(83805)
- 研究(78986)
- 中国(56133)
- 京(52121)
- 科学(50903)
- 财(40308)
- 所(39344)
- 农(37573)
- 业大(37284)
- 研究所(36312)
- 中心(35432)
- 财经(33142)
- 北京(33000)
- 江(32813)
- 范(32672)
- 师范(32359)
- 经(30195)
- 农业(29581)
- 院(28821)
- 州(27077)
- 师范大学(26481)
- 经济学(26210)
- 基金
- 项目(171349)
- 科学(134191)
- 研究(125580)
- 基金(123974)
- 家(108585)
- 国家(107369)
- 科学基金(91805)
- 社会(77263)
- 社会科(73034)
- 社会科学(73011)
- 基金项目(66778)
- 省(66420)
- 自然(60761)
- 自然科(59297)
- 自然科学(59285)
- 自然科学基金(58206)
- 教育(57049)
- 划(56349)
- 编号(51784)
- 资助(50913)
- 成果(41907)
- 重点(37862)
- 部(37609)
- 发(35951)
- 创(35643)
- 课题(34892)
- 创新(33133)
- 科研(32888)
- 项目编号(32261)
- 教育部(32154)
共检索到335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维 陈秀丽
本文通过调查法比较了守法少年与犯罪少年的家庭功能状况,结果表明:两者在家庭功能的沟通交往、角色分工、行为控制、问题解决和情感介入等方面差异极其显著,犯罪少年家庭功能发挥明显不良。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
守法少年 犯罪少年 家庭功能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丹 初玉霞
为探索犯罪青少年心理状态特点及社会支持对其的影响作用,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自编青少年心理状态自评量表对71名犯罪青少年进行调查,并与81名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犯罪青少年消极心理状态明显,犯罪青少年对社会支持的领悟程度显著低于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犯罪青少年心理状态呈显著负相关;家庭内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的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其他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的未来期望和自我评价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
犯罪青少年 社会支持 心理状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召彩 徐淑慧 刘若谷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一直是心理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前人的研究主要从家庭、社会、人格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从认知神经的视角探索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本文系统总结了青少年犯罪的认知神经因素研究进展,包括智商、执行功能、情绪识别与共情、社会信息加工与决策等方面,并结合已有研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最后,本文简要阐述了认知神经研究对预测与干预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犯罪 青少年 认知神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守锤 刘晓明
作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美国学习障碍与青少年犯罪关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 :( 1 )美国 1 2年计划 ,( 2 )学习障碍与青少年犯罪的联系 ,( 3 )学习障碍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的理论 ,( 4)学习障碍与青少年犯罪的共因。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夏伯平 李梦莎 周美祥 刘智斌 黄晞建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膨胀,我国城市青少年犯罪呈现出新一轮的高发态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探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上海等特大型城市发展的影响,了解和掌握城市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特点,从而提出预防和减少城市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进行大量书面问卷调查和深入监狱实地走访、调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了解了现阶段上海市14-25周岁青少年犯罪状况和特点。根据调查结果,从青少年罪犯自身的微观角度和整个社会的宏观角度深入分析了造成上海市青少年罪犯偏离正常的社会生活轨道、走向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和特点,提出了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有效预防和控...
关键词:
城市青少年 犯罪问题 调查 特点 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建君 杨继平
目的:探讨犯罪青少年归因风格与应对风格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37名犯罪青少年和139名普通青少年接受归因风格与应对风格的问卷调查。结果:(1)犯罪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在归因风格的四个因子上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01);(2)在应对风格的比较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注重情绪表达的应对策略、理智-合理化策略、行为-生理策略、否认-压抑策略五个因子上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差异。结论:犯罪青少年在归因风格上倾向于外在性、不稳定性、局部性和不可控性。犯罪青少年归因风格与应对风格及其内部各因子间具有显著相关,且"内外在性"和"局部整体性"两个因子能够有效预测其应对风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友印 余益兵 沙家明
采用日常生活事件核查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社会适应评估问卷对来自上海市和昆明市的1192名少管所青少年进行施测和数据分析,探讨了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在少管所青少年群体的适用性,并考察了日常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在少管所青少年样本中适用性良好。(2)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对少管所青少年的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3)社会支持和日常生活事件对不同类型少管所青少年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
社会适应 双功能模型 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丹 杨广学
采用问卷法对250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分布特点、家庭功能状况及其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1)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在15-16岁组青少年中的分布率高于12-14岁组。(2)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在公立学校中的分布率高于私立学校。(3)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在住校生中的分布率高于走读生。(4)普通青少年家庭功能状况优于情绪-行为问题青少年。(5)家庭功能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情感卷入、沟通和行为控制因子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
情绪-行为问题 青少年 家庭功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常淑敏 汪姣 张文新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8名在押犯罪青少年的深度访谈,系统考察了青少年犯罪的个体和背景危险因素的分布与聚集特点。结果表明:青少年犯成长过程中存在来自个体和背景的多重危险因素;总体而言,暴力犯比非暴力犯经历了更多危险因素,男、女青少年犯经历的危险因素差异不明显,但家庭解体或重组与女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关系更密切;危险因素表现出共发性和累加性的作用特点。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危险因素 质性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金小红 陈薇
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流动青少年的犯罪状况。比较了他们流动前后的几个因素的突出变化,并从风险理论的视角,将这些社会因素界定为一种生存风险和环境风险。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新的环境风险给流动青少年生存带来的损失与破坏,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流动青少年的社会管理创新展望。
关键词:
流动 犯罪 生存风险 环境风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灿灿 兰岚
为探讨犯罪青少年和普通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元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994~2011年间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测量的24个犯罪青少年和普通青少年的独立样本共7819名被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除父亲过分干涉、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三维度外,犯罪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其余维度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犯罪青少年积极维度分数显著低于普通青少年,其消极维度的分数显著高于普通青少年。(2)文献出版类型可以调节两类青少年在情感温暖和关系理解维度上的差异,被试类型可以调节两类青少年在偏爱被试维度上的差异。(3)年代可以显著负向预测两类青少年在情感温暖、关系理解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我国青少年群体人数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还要多,仅 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有3.67亿, 占我国现行人口13亿的28.23%。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新疆现有25岁以下青少年近840万人,其中70%以上的青少年生活在农村。一、新疆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特点最近,国家统计局新疆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对和田、莎车、阿图什、温宿、温泉、察布查尔、伊宁等3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文新 李静雅 赵景欣
采用问卷法对460名犯罪青少年与582名未犯罪青少年进行调查,探讨了犯罪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特点、情绪适应的状况,以及公正世界信念与情绪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犯罪青少年关于他人的公正世界信念显著高于关于自己的公正世界信念,而未犯罪青少年关于他人与关于自己的公正世界信念差异不显著。同时,犯罪青少年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未犯罪青少年,而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未犯罪青少年。犯罪青少年与未犯罪青少年的公正世界信念均可负向预测抑郁,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结论:犯罪青少年认为自己比他人受到的对待更为不公正,且存在着严重的情绪适应问题;犯罪青少年良好的公正信念有利于其狱内的情绪适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章丹 刘馨月 徐志刚
在研究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文献中,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对父母教育方式的研究很多,但基于经济学理论分析父母教育方式选择和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言传和身教两个维度将父母教育方式细化为四类,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5期面板数据,研究父母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对青少年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影响,及父母教育方式选择的决策机制。研究发现,相比于"言传",父母"身教"能更好地约束青少年的上网行为;"言传"和"身教"的作用会相互促进,父母"言而不教""不言不行"更易加剧青少年的网络使用。父母教育方式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其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还显著受到社区周边家庭父母教育方式和对网络活动偏好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言传身教 教育方式 青少年上网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