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4)
2023(9705)
2022(8020)
2021(7686)
2020(6355)
2019(14238)
2018(13941)
2017(25893)
2016(13392)
2015(15185)
2014(14279)
2013(14019)
2012(13317)
2011(12116)
2010(12071)
2009(11106)
2008(10991)
2007(10015)
2006(8785)
2005(7600)
作者
(34543)
(28947)
(28758)
(27399)
(18431)
(13691)
(12913)
(11128)
(11085)
(10140)
(9998)
(9583)
(9283)
(9180)
(8915)
(8828)
(8504)
(8421)
(8247)
(7765)
(7233)
(6787)
(6754)
(6660)
(6476)
(6456)
(6382)
(6275)
(5929)
(5686)
学科
(55958)
经济(55802)
管理(41126)
(38079)
(32957)
企业(32957)
方法(22086)
中国(21740)
数学(17345)
数学方法(17251)
技术(16146)
(15824)
业经(14686)
(13060)
技术管理(12013)
(11977)
贸易(11964)
(11767)
(11761)
(10310)
理论(10210)
地方(10092)
农业(10040)
(9882)
银行(9875)
(9824)
金融(9823)
(9641)
(9044)
(8376)
机构
大学(185522)
学院(182761)
(84906)
经济(83512)
管理(69931)
研究(67271)
理学(59456)
理学院(58767)
管理学(58109)
管理学院(57710)
中国(53362)
(39740)
(38843)
科学(35343)
(31915)
财经(30433)
中心(30150)
研究所(28499)
(28060)
经济学(27604)
(26741)
北京(26022)
(24711)
经济学院(24696)
师范(24563)
(24375)
(22953)
财经大学(22864)
(20959)
业大(20724)
基金
项目(119979)
科学(97409)
研究(95013)
基金(88882)
(76341)
国家(75672)
社会(65801)
科学基金(65594)
社会科(61377)
社会科学(61363)
基金项目(46041)
(44176)
教育(43701)
(37739)
自然(37571)
自然科(36784)
自然科学(36777)
编号(36537)
自然科学基金(36232)
资助(34730)
成果(31376)
(30944)
(28838)
国家社会(28176)
创新(27952)
重点(27311)
课题(26705)
(26384)
教育部(25760)
中国(25516)
期刊
(96426)
经济(96426)
研究(63002)
中国(46506)
管理(29727)
(29340)
教育(27496)
科学(24358)
学报(22870)
(22518)
大学(19109)
(18539)
金融(18539)
学学(17188)
经济研究(16594)
技术(16443)
财经(16416)
农业(15736)
(14383)
业经(13731)
(12244)
问题(12237)
世界(11918)
国际(10874)
科技(10251)
图书(10088)
技术经济(9879)
(9818)
(9768)
论坛(9768)
共检索到293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于金富   蔺大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应当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应当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二十大倡导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精神对于我们系统总结与科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阐明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另一方面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二者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守正创新是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鲜明特征与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规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守正创新的重要成果,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胜利的根本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谭晓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地改革与创新。自建党90多年以来,党始终本着建党的宗旨,根据历史条件的现状,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活动,并且有了一定的成绩。自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党的重心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逐步的积累经验,最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这套理论中,总结出了中国共产党政治教育的经验、过程以及改革与创新。通过这套独有的理论,以及积累的经验来看,在新时期要想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加强党的思想教育,这样才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服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范松仁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是人类文明学说的新突破,是科学发展观的新运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表达,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美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高等院校教师要守好意识形态的责任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加强校园网络生态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空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美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高等院校教师要守好意识形态的责任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认同;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加强校园网络生态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空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满明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性的思想和见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认真思考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对于解决当前的许多社会问题,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葛扬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探索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少安  
研究对象统一和规范了所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必须符合这个一般性。研究方法、内容、范式和目的决定或赋予不同经济学流派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色有三个维度,在基本方法论维度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创新或特色:一是发展和完善了的、本质主义与历史主义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二是有意识地从中华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中寻找相关的、既符合人类合作性又切合中国作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实际情况的文化元素,提炼成为经济学基本方法论的“主义”。在创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一是处理好“一般”与“特色”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积累和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三是处理好通用学术语言与学术话语权的关系;四是处理好学理支撑与联系实际和服务现实的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学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丰富、深化和强大支撑,标志着我们党对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正确处理好扩大开放与自主创新,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宏观治理与自主创新,企业主体与系统优势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玉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必然选择。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的过程。"三个代表"思想丰富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三常  田玉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具有五方面创新:在把握社会主义一般发展规律与特殊发展规律的辩证关系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逻辑与中国历史发展逻辑的高度统一下设定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在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性与阶段性高度统一的基础上作出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判断;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从规律性认识出发的原则下分析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新变化;在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保平  付雅梅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探索、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三个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理论创新体现在以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改变确立了阶段性主题,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精髓的现代化理念,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实质的现代化制度创新,以"中国梦"为线索的现代化蓝图的升华。实践创新体现在从外向经济到双向驱动的开放现代化之路,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现代化之路,着眼短期发展和长期趋势的创新现代化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现代化之路,以消除不平衡为目标的协调现代化之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立群  
一、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紧迫性政治经济学曾在中国财经类教育和党政教育体系中居基础学科和核心课程的重要地位,其基本范畴、原理及研究方法统领和支撑着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的所有分支学科和专业,并构成其学科和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这一重要地位导源于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本质规律,从而提供在更深层面上理解和解析经济现象的思想方法。学习政治经济学对于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和实践中的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海涛  毕学进  马金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创新有三个重要元素,分别是中国传统理财文化的“根”、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的“道”和西方财政理论的“术”。从历史理财智慧而言,中国古代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一系列理财思想,新时代对历史智慧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而言,马克思及其经典作家立足财政本质,形成了财政价值主体、内生动力以及社会形态等多种科学理论,新时代立足国情进行了中国化调适。西方财政理论基于“市场失灵”提出了多种学说,对当前我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重要启示,新时代立足本土进行了合理化借鉴。学界分别从西方财政理论本土适用讨论、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中国化探讨与历史经验现代化镜鉴展开了大量研究,但互为割裂。本文将三者进行了融合,或可从一个新的视角解构中国气派的财政理论与治理实践,并为未来中国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供新的学术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具有视野的深广性与时代课题的鲜明性、问题的导向性与奋斗目标的坚定性、理论的真理性与精神状态的自信性、价值的人民性与发展的规律性、方法的唯物辩证性与语言的朴实通俗性相统一的特点。对其分析与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