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1)
- 2023(13073)
- 2022(11076)
- 2021(9989)
- 2020(8256)
- 2019(18363)
- 2018(18050)
- 2017(34193)
- 2016(18288)
- 2015(20260)
- 2014(19817)
- 2013(19339)
- 2012(18168)
- 2011(16564)
- 2010(17056)
- 2009(16080)
- 2008(15679)
- 2007(14429)
- 2006(12907)
- 2005(12041)
- 学科
- 济(73999)
- 经济(73893)
- 管理(62817)
- 业(58913)
- 企(50141)
- 企业(50141)
- 中国(25698)
- 财(22378)
- 制(22375)
- 方法(21698)
- 地方(21522)
- 农(21110)
- 业经(20303)
- 技术(19298)
- 数学(17467)
- 数学方法(17266)
- 体(15779)
- 银(15457)
- 银行(15437)
- 行(14989)
- 融(14962)
- 金融(14959)
- 农业(14034)
- 技术管理(13484)
- 学(13096)
- 体制(13066)
- 贸(12946)
- 贸易(12929)
- 易(12466)
- 环境(12136)
- 机构
- 学院(255154)
- 大学(253249)
- 济(107001)
- 经济(104707)
- 管理(98741)
- 研究(89668)
- 理学(83308)
- 理学院(82346)
- 管理学(81281)
- 管理学院(80743)
- 中国(69693)
- 财(55523)
- 京(54220)
- 科学(50496)
- 所(44275)
- 江(41526)
- 财经(41257)
- 中心(40555)
- 研究所(39012)
- 经(37234)
- 农(36932)
- 北京(34846)
- 范(34358)
- 师范(34040)
- 州(33073)
- 院(33030)
- 经济学(32328)
- 业大(32060)
- 财经大学(30220)
- 经济学院(28710)
- 基金
- 项目(162245)
- 科学(129820)
- 研究(125320)
- 基金(116467)
- 家(99770)
- 国家(98841)
- 科学基金(85853)
- 社会(81837)
- 社会科(77597)
- 社会科学(77583)
- 省(65327)
- 基金项目(61053)
- 教育(56828)
- 划(53799)
- 自然(51339)
- 编号(50642)
- 自然科(50195)
- 自然科学(50186)
- 自然科学基金(49326)
- 资助(45259)
- 成果(42912)
- 发(40005)
- 创(39512)
- 重点(36772)
- 课题(36741)
- 制(36318)
- 创新(36034)
- 部(35650)
- 国家社会(34001)
- 发展(32766)
- 期刊
- 济(132986)
- 经济(132986)
- 研究(84652)
- 中国(63391)
- 财(44754)
- 管理(42510)
- 农(36177)
- 教育(33884)
- 科学(33832)
- 学报(33357)
- 融(29193)
- 金融(29193)
- 大学(26898)
- 学学(24956)
- 农业(24042)
- 技术(23217)
- 业经(22856)
- 经济研究(21020)
- 财经(20996)
- 经(18142)
- 问题(16516)
- 科技(14061)
- 图书(13355)
- 贸(13108)
- 技术经济(12924)
- 坛(12913)
- 论坛(12913)
- 业(12844)
- 商业(12265)
- 现代(12234)
共检索到415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甄德云 曹富国
应急采购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扮演枢纽角色,但是我国这方面制度存在有效供给不足。既有研究多是基于西方"公共产品"假说研究这一问题,不能正确反映我国财政的"人民"属性。本文参照质化研究的思路,试图在"人民财政"的框架下逻辑一致地提出中国方案。研究发现,"人民财政"是中国特色财政制度的本质,它并不完全排斥西方物有所值的普世政府采购制度目标,只是这里"值"的最高含义是满足"人民需要",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国特色应急采购制度重构要通过放松规制、建立战略采购规划制度、建设全球供应链体系、明确采购组织模式、建立审计与反腐败制度,从而实现从程序正义到结果正义的转型。
关键词:
应急采购 人民财政 物有所值 公共产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孟志华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承担着天然的审计治理责任。由于处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考验,因此设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国家审计思路与流程,构建审计评价标准有着重大的意义。基于此,通过总结我国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实践经验,提出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崔鹏 张巍 何毅 齐婧
借助危机管理中的生命周期阶段论,研究了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化规律,构建了由酝酿阶段、爆发阶段、扩散阶段、反复阶段、消退阶段、长尾阶段构成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生命周期"六阶段"模型。基于该模型,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典型案例分析,探究了政府应对能力指标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中的演化态势,为政府提升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指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聂常虹 曹建海
政府采购与制度创新聂常虹曹建海一、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一次革命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为中央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但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不配套,现行的财政支出管理模式依然留有“条条、块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聂常虹
政府采购与制度创新聂常虹(中国社科院博士生100015)一、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一次革命实行政府采购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项经济行为。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路路
1 问题 SARS的爆发和流行,已经引发了我们多方面的反思。SARS表现为一个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但我们在考虑它的“卫生事件”特征时,不应该忽视更重要的特征——“突发公共事件”,这次是公共“卫生”事件,下次可能是公共政治事件、自然灾害事件、生活事件(突发大规模停水、停电、交通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文成
一、危机管理的一般模式与 公共投入体系的构成 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世界银行对各种风险的管理进行了详细分类,并将管理过程划分为风险的降低、风险的转移、风险/危机三个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陈善姗
[目的/意义]探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数据协助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管理机制创新。[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收集、案例比较分析总结大数据作用于政府应急管理的优良特质,分析中美日政府应急机制中大数据应用的差异,引发对我国大数据应急管理机制创新的启示。[结果/结论]为更好地发挥政府应急管理中大数据的作用,大数据工具、体系、应用领域、人才培养、配套设施、宣传教育等因素需要协同创新。[局限]文章启示仍需实践检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陈春花 张新民 毛基业 高闯 李新春 徐向艺
己亥岁末,庚子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数月之内,举国上下,倾力"战疫",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学术期刊,乃学者之精神家园。抗疫攻坚之时,无以贡献,唯刊文撷英,汇学人智慧,发省思之声。抗疫以来,各路观点纷至沓来,然治理之道务求平和、理性,管理之道贵在务实、落地。本文集七位管理学者之系统思考,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言,为企业危机应对支招。字里行间,思想闪耀,学理背后,乃家国情怀。七篇短论,角度有异,逻辑相通,连缀通篇,关键词显现:常态治理,能力修炼,组织韧性,化危为机,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凯峰
针对政府应急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需要构建经济动员系统与政府采购系统的合作联动模式。实施政府应急保障的措施包括:在组织层面上,建立定期召开的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形成合署办公的工作机制;在信息层面上,建立实时共享的信息流通机制,逐步提高信息利用的有效性;在资源层面上,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补偿机制,调动供应商参与应急保障的积极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欣 王九云
本文分析并指出了我国应坚持科技参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并确保其有效性,相应社会主体都应明确并把握的凡科技参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必须遵循的原则及应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
有效性 科技参与应对 重大突发事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子晖 陈雨恬 张平淼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所特有的紧迫性与不确定性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快速蔓延更使得全球股市剧烈震荡。在此背景下,如何准确考察"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对我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冲击影响,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并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由此,本文基于前沿的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首先考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16个部门、共计174个变量的冲击影响。其次,采用新颖的风险溢出网络方法,研究全球"新冠"疫情事件下,我国金融市场各部门间风险传导关系的动态演变。接着,我们结合美股4次"熔断"等极端风险事件,考察"疫情之下"国际间金融风险传导的主要源头与溢出途径。最后,本文基于风险结构框架,进一步探讨了该时期全球资本市场的共振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完善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相适应的宏观治理应对机制与风险防范对策提出了相关建议,从而有助于我们"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力 李红梅
近年来,冰冻雨雪、干旱、洪涝等极端恶劣天气,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环境污染等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出现,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都造成了不利影响。突发公共事件涉及社会公共安全,属于准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冬
虽然SARS灾难在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之下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其对我国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等社会生活诸多领域所造成了的后果却仍是极其严重的。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如何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及时化解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灾难性影响,并将其造成的损失及社会波动减少到最低限度,这一切都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反思的。针对我国在化解SARS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应急体制和处理危机事件能力方面的弱点与不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转变观点、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化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跟踪审计已经成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主流模式。现有文献对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各主要问题已有不少讨论,但缺乏深度,且有些文献未贯穿审计逻辑。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分析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各主要问题,从概念、原因、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及审计结果应用等方面提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理论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