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5)
2023(5045)
2022(4215)
2021(3882)
2020(3342)
2019(7672)
2018(7628)
2017(14111)
2016(7907)
2015(8868)
2014(8916)
2013(8542)
2012(7847)
2011(7250)
2010(7318)
2009(7194)
2008(7170)
2007(6362)
2006(5620)
2005(5427)
作者
(21458)
(18200)
(18022)
(17219)
(11557)
(8502)
(8182)
(6880)
(6875)
(6522)
(6217)
(6024)
(5998)
(5873)
(5780)
(5516)
(5343)
(5268)
(5257)
(5222)
(4673)
(4360)
(4247)
(4123)
(4106)
(4035)
(4004)
(4002)
(3620)
(3503)
学科
管理(28271)
(26529)
经济(26461)
(23368)
(20826)
企业(20826)
(11451)
(10952)
方法(9627)
数学(8012)
(7981)
数学方法(7893)
中国(7804)
业经(7105)
体制(6930)
(6796)
(6613)
财务(6594)
财务管理(6576)
企业财务(6255)
(6069)
银行(6062)
(5891)
金融(5889)
(5787)
(5716)
贸易(5712)
(5612)
(5521)
(5163)
机构
大学(114832)
学院(110368)
(46770)
经济(45788)
管理(41522)
研究(39314)
理学(35148)
理学院(34731)
管理学(34275)
管理学院(34029)
中国(29563)
(25731)
(24281)
科学(21148)
财经(19377)
(19310)
(17509)
(17383)
中心(17227)
研究所(17060)
北京(15448)
(15234)
师范(15112)
(15057)
经济学(14925)
财经大学(14387)
(14336)
业大(13897)
经济学院(13261)
(13188)
基金
项目(70594)
科学(56575)
研究(54001)
基金(52422)
(44881)
国家(44515)
科学基金(38365)
社会(35744)
社会科(33913)
社会科学(33907)
基金项目(27243)
(26272)
教育(25600)
自然(23261)
(22713)
自然科(22713)
自然科学(22707)
自然科学基金(22313)
编号(21618)
资助(20670)
(19850)
成果(19452)
(16795)
重点(16116)
课题(15504)
国家社会(15206)
(14939)
教育部(14935)
(14515)
(14480)
期刊
(54551)
经济(54551)
研究(38546)
中国(25552)
(21483)
管理(16876)
教育(15955)
学报(15659)
(14616)
科学(14603)
大学(13053)
(12236)
金融(12236)
学学(11721)
财经(10173)
农业(9450)
(8703)
技术(8673)
经济研究(8366)
业经(7731)
问题(7097)
(6451)
国际(6228)
世界(6053)
会计(5375)
财会(5278)
理论(5233)
图书(5149)
(5097)
(4919)
共检索到178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靳昕  
作为社会服务机构的一员,美国大学教授与一般社会机构成员同样通过履行各自的岗位责任而服务于社会:作为一类极为特殊的群体,美国大学教授享有其他社会成员难以企及的独特权利——所在的大学和学院,无法象其他机构一样以退职这种组织内激励机制的"最后底牌",来保证其对教授们学术生涯的强制性推动。在将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终身教授制度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象牙塔内外,在学术界周边乃至在高等教育学研究中,围绕着美国终身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高益民  
本文对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梳理,将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的演进历史划分为制度的初期发展、确立、曲折发展和改革等四个阶段,藉此说明终身教授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美国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不懈努力以及美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学术职业所面临的挑战,将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置于学术职业的背景之下,对美国社会和学术界关于终身教授制度的质疑和批评进行了梳理,评述了美国高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并重点介绍了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度这一改革措施。说明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一些州政府和各高等院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是与美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困境息息相关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金春  
美国终身教授制度缘于学术自由。终身教授聘后评审制是维护教授终身制的一个有效"补丁",在保障学术自由的同时,也促使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笔者考察了美国几所大学终身教授聘后评审制中的评审目的、评审机构和评审程序等内容,认为该制度对我国大学教师的评价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长福  
终身聘任制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相并列,被誉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三块基石。终身聘任制作为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大学教师的经济、职业安全,稳定教师队伍,吸引高水平人才,尤其是在保护大学的学术自由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终身聘任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不断地遭到美国社会的非议,在日益高涨的改革声中,于20世纪后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有关美国终身教授制度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目前所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研究有所裨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保星  张斌贤  
“大学教师终身教职”是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美国当前大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围绕“大学教师终身教职”存废之争的讨论可以发现,终身教职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利体系中的重要话语。该制度所保障的学术自由权利是否受到损害,已经成为检验包括“大学教师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在内的教师聘任政策改革得失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作宇  
文章分析了美国终身教授制的基本立场 ,追溯了终身教授制出台时美国教授协会将学术自由的理念与终身教授制联系起来的历史。在介绍美国当前围绕终身教授制展开论战的基础上 ,讨论了终身教授制对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启示 ,指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考虑大学组织的特殊性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保星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所确立的学术自由与终身教职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得终身教职成为保证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的制度性工具。关于终身教职与学术自由之间关系的理论探讨 ,均须充分考虑到终身教职的学术自由价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保星  
美国大学教师终身教职是一种与教师学术自由、教学、科研业绩实施同行评价相关的合同制;是鼓励有才华的学者献身教学事业的一种制度性承诺;是教师(学者)价值的一种象征性或形式性肯定。大学教师终身教职具有学术自由的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易红郡  
德国大学学术职业的晋升路径颇具特色,它通常包含三个方面:首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研究经历,以便取得担任教师所必需的大学授课资格;其次,晋升编外讲师职位,获得承担教学任务的权利;最后,当教授职位空缺时,通过与其他候选人竞争获得终身教职。这条路径充满了风险和诱惑,没有规律可循。从编外讲师到终身教授的学术路径,构成了德国独具魅力的学术文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生云龙  
本文介绍了终身教职的基本内容,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对学术自由和终身教职原则的确立与捍卫,对教师获得终身教职后评估的政策调整等。并且指出,虽然对于终身教职的改革势在必行,但AAUP倡导的“重教师发展而非教师责任”、“教师与学校管理者通力协作”等原则是值得借鉴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金花  
美国教师终身教职制度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保障教师职业的作用,但又因不利于解聘不合格教师而备受责难。近年来,美国掀起了改革教师终身教职制度的热潮,形成了取消教师终身教职制度和完善教师终身教职制度两种改革动向,但后一种动向居于主导地位。为完善教师终身教职制度,研究者建议:要避免不合格教师取得终身教职资格;简化和完善教师解聘程序;为续聘教师提供多年合同;为无过错的低效能教师提供离职补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建民  
面对来自各方的改革压力,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存在多种改革方案,并且一些改革方案在多样化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得到部分施行。但是,这并没有改变终身教职制度的主导地位。终身教职制度仍然是美国大学选拔和激励教师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荣维东  
美国高中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比中国要高。究其原因与其独特的教育制度设计,尤其是选课制、学分制、走班制密切相关。这些制度,首先,体现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科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第二,确保满足每一个孩子需要,进行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的课程开发;第三,课程实施和评价,实行教师负责与实时动态管理。中国教育整体设计需要在学习借鉴美国教育经验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改革,需要有推倒重建的大智慧与大魄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